
ICS 77.140.80 J31 备案号:28571—2010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022—2010
大型高铬铸钢热轧工作辊 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 for heavy hot-rolling work roll
made of high chromium cast steel
www.docin.com
100910000012
2010-07-01实施
2010-02-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1022—2010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订货要求 4制造工艺 4.1冶炼. 4.2铸造... 4.3热处理 4.4补. 5技术要求. 5.1~化学成分, 5.2力学性能。 5.3硬度, 5.4无损检测 5.5金相组织 5.6尺寸及表面质量 6检验规则、试验方法和复试 6.1化学成分分析. 6.2 力学性能检验 6.3 硬度检验! 6.4无损检测 6.5 金相组织检验 6.6 尺寸及表面质量检验 6.7复试 7 质量证明书 8标志和包装表1工作辊工作层的化学成分表2力学性能,
111
JB/T11022-—2010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大型铸锻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云龙、赵文辉。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www.docin.com
III
JB/T11022-—2010
大型高铬铸钢热轧工作辊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色金属板材、带材轧机使用的,直径不小于700mm或辊身长度(包括辊身托肩)不小于1200mm的大型高铬铸钢热轧工作辊(以下简称工作辊)的订货要求、制造工艺、技术要求、 检验规则、试验方法和复试、质量证明书以及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黑色金属板材、带材轧机使用的,直径不小于700mm或辊身长度(包括辊身托肩)不小于1200mm的大型高铬铸钢热轧工作辊的订货、制造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3(所有部分)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eqVISO6892:1998) GB/T103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9441球墨铸铁金相检验(GB/T94412009,ISO945-1:2008,MOD) GB/T13313轧辊肖式、里氏硬度试验方法
3订货要求
3.1供方应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应具有生产过类似材料、类似尺寸工作辊的能力。 3.2需方应在订货合同或技术协议中注明采用的标准、材料牌号、硬度要求、交货状态、工作辑用途以及除了本标准要求之外的附加说明。 3.3需方应向供方提供订货图样或加工图样。 4、制造工艺 4.1冶炼
工作辊用钢水和铁水应采用电炉冶炼或经供需双方确认的其他保证化学成分要求的熔炼方法。 4.2铸造
工作辊应采用离心复合铸造的方法浇注。若需方另有要求,则应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 离心复合铸造可采用立式、卧式或倾斜式的浇注方法,应严格控制浇注时间与浇注温度,保证两种
或多种材料的冶金熔合质量。
工作辑应采用三层复合或两层复合的生产工艺。采用何种复合生产工艺由供方自行决定。 4.3热处理 4.3.1工作辑应进行热处理,通常情况下热处理由供方进行。 4.3.2如需方无特殊要求,热处理规范由供方制订。 4.4补焊 4.4.1工作辊工作层及辊颈安装轴承处不允许补焊。 4.4.2其余部位可以进行补料,但在补焊后需经无损检测确认缺陷已完全清除。
JB/T11022-2010
5技术要求
5.1化学成分
工作辊工作层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续在采用三层复合工艺时,中间层的材料由供方决定。 工作辊芯部材料的化学成分由供方自行决定,但其控制范围必须满足辊颈强度、硬度和超声检测要
求,同时还必须保证结合层的质量。
工作辊辑颈材料采用球墨铸铁。若需要采用其他的材料,则应在订货合同或技术协议中规定,并明确相应的标准以及技术要求。
表1工作辑工作层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V
Mn
Ni
Mo
材料牌号 GCrG-H65 GCrG-H70 0.8~1.8 0.57 1.2 0.5-1.2 9.0~14.0 0.5- 1.5 0.8~2.5 GCrG-H75 1.2~1.7 0.3 0.7 0.4 -10 9.0~14.0 05- 5 2.0~4.5
c 0.8~1.8 0.5- 12 0.5~1.2 9.0~14.0 0.5~1.5 0.8~2.0
Si
Cr
0.5~1.7 0.1~1.0
GCrG-H80 0.6~1.0 0.4 -0.8 0.4~0.8 8.0~11.0 OL7
5.2 力学性能
辊身表面硬度、辊颈表面硬度,辑身表面硬度均匀度以及辑颈抗拉强度等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
表2力学性能轮颈表面硬度 辑身表面硬度均匀度
辊颈抗拉强度
辊身表面硬度
Rm. MPa ≥360 ≥360 ≥400 ≥400
材料牌号
HSD <5 5 <5 K5
HSD
HSD ≤45 ≤45 M45 45
65~70 70~75 75-80 70-85
GCrG-H65 GCrG-H70 GCrG-H75 GCrG-H80
5.3硬度 5.3.1工作辑硬度应满足订货图样或技术协议要求。 5.3.2工作辊工作层厚度由供需双方商定,工作辊同一端的工作 车层厚度差应小于20mm 5.4无损检测
应采用无损检测方法确认工作的工作层质量、工作层厚度,结合层质量、辊芯质量,无损检测的判定结果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5金相组织
需方有要求时,可以进行金相组织检验,金相组织检验结果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6尺寸及表面质量 5.6.1工作辊工作层表面及辊颈安装轴承处不允许有目视可见的裂纹、砂眼、气孔和夹杂等缺陷。 5.6.2工作辊非工作面(包括辊身两端面、辊颈及梅花头等)允许存在不影响使用的缺陷。 5.6.3工作辊各部位尺寸及表面质量应满足订货图样或技术协议要求。 6检验规则、试验方法和复试 6.1 化学成分分析
2
JB/T110222010
6.1.1化学成分分析应按GB/T223规定的方法进行。 6.1.2化学成分分析试样取自浇注前的每包钢水或铁水,分析结果符合表1规定为合格当分析结果不合格时允许在工作辑辊上取样进行复验,复验次数不得超过两次,有一次复验合格即为合格。 6.2力学性能检验 6.2.1拉伸试验应按GB/T228规定的方法进行。需方另有要求时,双方协商确定。 6.2.2工作辊辑辊颈的力学性能试样,可采用套取试棒或切割试片的方法从传动端切取,试棒或试片的中心线应位于辑颈直径2/3圆周上。力学性能试验取一个拉伸试样。 6.3硬度检验
表面硬度的检验应按照GB/T13313规定的方法进行 6.4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方法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供需双方应在订货合同或技术要求中规定所采用的无损检测标准以及如轴向穿透性能、缺陷面积判定原则、超声波速率等具体要求 6.5金相组织检验
金相组织检验应按GB/T9441 规定的方法进行工作辑工作层的金相组织检验可从辊身试环切取试样,也可由表面取样,辊颈的金相组织检验应从辑颈传动端切取试样。 6.6尺寸及表面质量检验 6.6.1工作辊各部位尺寸及表面质量应按照订货图样要求逐支进行检验 6.6.2表面粗糙度检验应接GB/T1031的规定进行。 6.7复试
若试样抗拉强度不合格,充许取双倍试样进行复试,复试结果中有一个试样合格即为合格。 7 质量证明书 7.1交货时供方必须向需方提供质量证明书。 7.2质量证明书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a)订货合同号: b)辊号: c)材料牌号: d)超声检测结果; e)硬度; f)辊颈抗拉强度; g)产品尺寸、重量; h)技术协议中要求的其他附加检测结果。
com
8标志和包装 8.1供方应在每支工作辊的操作侧的端面打上标记,确保该产品的可追溯性。 8.2工作辊检验合格后,表面应涂防锈漆或防锈油保护。 8.3供方应对每支工作辊进行包装保护。
3
华人民共租国机械行业标准
www.doc
大型高铬铸钢热轧工作辊技术条件
JB/T11022—2010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297mm·0.75印张?11千字
2010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2.00元
*
书号:15111·9691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电话:(010)88379778 直销心电话:(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