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91.100.60 Q 2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997—2010
绝热用聚异氰脲酸酯制品
Polyisocyanurate product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2011-10-01实施
2011-01-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5997201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与ASTMC591一2008《预制无覆面硬质泡沫聚异氰脲酸酯绝热材料规范》的一致性程度为
非等效。
本标准由中国建材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1)归口。 本标准负起草单位: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茂名华达新型建材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军、王佳庆、王玉梅、张游、方允伟、张剑红、陈丽华。
GB/T25997—2010
绝热用聚异氰脲酸酯制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绝热用聚异氰腺酸酯制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温度在一183℃150℃的以多元醇/多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板、管壳、 管座制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132 绝热材料及相关术语 GB/T 6342 泡沫塑料和橡胶线性尺寸的测定 GB/T862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8626 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 8810 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的测定 GB/T 8811 硬质泡沫塑料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 GB/T 8813 硬质泡沫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 GB/T10294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 GB/T10295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 GB/T11835—2007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GB/T 17146 建筑材料水蒸气透过性能试验方法 GB/T17393 覆盖奥氏体不锈钢用绝热材料规范 GB/T 17430 绝热材料最高使用温度的评估方法 GB/T17794—2008 柔性泡沫橡塑绝热制品
3术语和定义
GB/T4132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分类与标记
4.1分类
按压缩强度分为A类和B类:
GB/T25997—2010
表1产品的分类
种类普通型
分类 A类 BI类 BI类 BI类 BIV类
压缩强度/MPa
≥0. 15 ≥1. 6 ≥2.5 ≥>5. 0 ≥10
承重型
4.2产品标记
产品标记由三部分组成:产品名称、产品分类、本标准编号。
用PIR表示普通型制品,用HDPIR表示承重型制品。
a)
b) 用字母A、B表示制品种类,其中B类后用I、Ⅱ、Ⅲ、IV表示承重能力; c) 制造商标记,包括贴面等,彼此用逗号分开,放于圆括号内。 示例:压缩强度大于1.6MPa,外覆铝箔的承重型绝热用聚异氰脲酸酯板,标记为:HDPIRBI(铝箔)
GB/T25997—2010
5要求 5.1外观质量
表面无伤痕、污迹、破损。 5.2 规格尺寸和允许偏差 5.2.1 板的规格尺寸和允许偏差见表2
表2板的规格尺寸和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长、宽
对角线差
厚
尺寸 ≤1 000 1001~2000 2001~4000
允许偏差 ±3 ±5 ±10
尺寸 ≤50 51~100
允许偏差
+ +3
≤3 5 ≤13
5.2.2 管壳的规格尺寸和允许偏差见表3。管壳的偏心度应不大于10%。
表3管壳的规格尺寸和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长
内径
壁厚
尺寸 89 90~194 ≥195
尺寸
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
尺寸 50
允许偏差 +3
±3 ±5
≤1 000 1001~2000
±1 1
+§
>50
2
GB/T25997-—2010
5.3物理性能
应符合表4规定。
表4物理性能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 BII ≤0.042
项 目
BIV ≤0.070
A
BI ≤0.035
BII ≤0.047
平均温度-20℃ ≤0.029
导热系数/
[W/(m·K)] 平均温度25℃ ≤0.029 ≤0.038 ≤0.045 ≤0.050 ≤0.080
≤0.035 ≤2. 0 ≥0.15
≤0.044 ≤1. 5 ≥1. 6
≤0.052 ≤1.5 ≥2.5 5.0 ≤1. 0 ≤5.8
≤0.056 ≤1.0 ≥5. 0
≤0.090 ≤1.0 ≥10
平均温度70℃
体积吸水率/% 压缩强度/MPa 尺寸稳定性/
105℃,7d 20℃,7d
% 透湿系数/Lng/(Pa·m·s))
-
5.4燃烧性能
满足GB/T8624中E级要求。按GB/T8626进行检验,火焰尖端不得到达距点火点150mm处,耳不应有滴落物引燃滤纸现象。 5.5腐蚀性 5.5.1 用于覆盖铝、铜、钢材时,采用90%置信度的秩和检验法,对照样的秩和应不小于21。 5.5.2用于覆盖奥氏体不锈钢时,应符合GB/T17393的要求。 5.6最高使用温度
在热面温度为150℃的情况下,任何时刻试样内部温度不应超过热面温度,且不得出现翘曲、开裂、 火焰、发光、阴燃和冒烟现象。试验后,质量、厚度的变化应不大于5.0%,除颜色外外观应无显著变化。
6试验方法
6.1状态调节
试样应在温度23℃士2℃,相对湿度45%~55%的环境中进行至少48h状态调节。 6.2试件制备
当产品带有面层时,应除去其面层。 6.3外观和规格尺寸
外观、管壳偏心度按GB/T11835--2007附录A规定进行。试样的尺寸按GB/T6342规定进行。 6.4压缩强度
按GB/T8813规定进行,试样厚度取(50土1)mm,使用基面边长(100士1)mm的正四棱柱试样,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