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6010-2010 电接触银镍稀土材料

GB/T 26010-2010 电接触银镍稀土材料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3 14:54:00



相关搜索: 材料 稀土 接触 26010

内容简介

GB/T 26010-2010 电接触银镍稀土材料 ICS 77.120.99 H 6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010—2010
电接触银镍稀土材料
Ag-Ni-RE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s
2011-10-01实施
2011-01-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6010—2010
前 言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由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谢明、杨有才、张健康、黎玉盛、朱武勋、张春荣。 GB/T 26010—2010
电接触银镍稀土材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接触银镍稀土材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
书与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交、直流接触器、继电器、开关等低压电器、汽车电器及家用电器等所用的电接触银镍稀土材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5586电触头材料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GB/T15072(所有部分)贵金属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15077贵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几何尺寸测量方法 GJB950(所有部分)贵金属及其合金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3要求 3.1产品分类 3.1.1分类
产品按外观形状不同分为:丝材(Th)、线材(W)、棒材(R)、片材(Sh)、板材(PI)和带材(St)。其定
义如下:
丝材(Th):沿整个长度方向具有均一的横截面的实心加工产品,横截面的形状分别为圆形和圆形,直径一般为0.01mm0.3mm。
线材(W):沿整个长度方向具有均一的横截面的实心加工产品,横截面的形状分别为圆形和椭圆形,直径一般为0.3mm~3mm。
棒材(R):沿整个长度方向具有均一的横截面,以直状供应的实心加工产品,直径一般不小于 3mm,横截面的形状分别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和正多边形等。
片材(Sh):横截面为矩形,厚度均一且大于0.5mm的扁平轧制品,通常剪边或锯边,以平直状供应,厚度一般不超过宽度的1/10。
板材(Pl):横截面为矩形,厚度均一且在0.05mm~0.5mm范围内的扁平轧制品,通常纵向剪边:以平直状或成卷供应,厚度一般不超过宽度的1/10。
带材(St):沿整个长度方向具有矩形横截面,厚度均一且不小于0.05mm的扁一轧制品,通常以纵向裁边,成卷供应,厚度一般不超过宽度的1/10。
1 GB/T26010—2010
3.1.2供货状态
产品状态分为硬态(Y)、半硬态(Y2)和软态(M)三种。一般以半硬态供货,若需硬态和软态产品,必须在订货合同中注明。 3.2化学成分
产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
化学元素(质量分数)
牌号
杂质元素,不大于 Pb
主要成分
Sb 0. 005 0. 005
Bi 0.005 0. 005
Ni 10±1 0.1~1.5 20±1 0.1~1.5 余量
Y
Ag 余量
Fe 0. 05 0. 05
0.05 0. 05
AgNiloY AgNi20Y 注:化学成分若需方有特殊要求可在订货合同中注明。
3. 3 硬度、密度、延伸率、电阻率
产品的硬度、密度、延伸率、电阻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延伸率/%
硬度/HV
电阻率/
牌号 AgNi10Y ≥60 ≥75 ≥90 ≥10. 0 ≥12 ≥8 >6 ≤2. 2 AgNi20Y ≥80 ≥100 ≥120 ≥9. 5
密度/(g/cm)
软态 半硬态 硬态 (n · cm)
软态 半硬态 硬态
>9 ≥6 ≥4
≤2.6
3.4 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3.4.1 丝、线、棒材的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单位为毫米
直径 ≥0.5~2.0 >2.0~3.0 >3.0~7.0
允许偏差 0. 02 0. 03 0. 05
不圆度,不大于
0. 02 0. 03 0. 05
3.4.2片材、板材、带材的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2 GB/T 260102010
表 4 宽度 20~100 20~100 20~100
单位为毫米长度,不小于
厚度 ≥0.10~0.50 >0.50~1.0 >1.0~5.0
厚度允许偏差
宽度允许偏差
0. 02 0. 02 0.03
300 200 200
±0.5 ±0.5 ±0.5
3.4.3 若需方需要其他规格的产品时,经双方协商一致,并在订货合同中注明,可供应其他规格的产品。 3.5 表面粗糙度 3.5.1 丝、线、棒材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直 径 ≥0.5~3.0 >3.0~7.0 >7. 0
表面粗糙度Rz/μm
1.6~3.2 3.2~6.3 6.3~12.5
3.5.2 片材、板材和带材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厚度/mm ≥0.10~0.30 >0.3~1.0 >1.0~4.0
表面粗糙度Rz/μm
1.6~3.2 3.2~6.3 6.3~12.5 12.5~16.0
>5. 0
3.6 外观质量
3.6.1 丝、线、棒材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应有裂纹、气泡、毛刺、凹坑、扭折、起皮、竹节等缺陷。允许有轻微的局部发暗、氧化色和轻微划伤。 3.6.2片材、板材、带材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裂纹、气泡、毛刺、夹杂物,板带材边部应整齐、无裂边、卷边。允许有轻微的、局部的、不超出厚度允许偏差的划伤、凹坑、压痕等。 3.7内部组织
材料不应有分层、疏松、夹杂和气孔等缺陷。材料的金相组织中镍颗粒应分布均匀,在金相组织观察时,不允许有孔隙、夹杂物、氧化物等缺陷(参见附录A)。
4 试验方法
4.1化学成分中主要成分的分析按GB/T15072的规定进行;杂质元素的分析按GJB950的规定
3 GB/T 26010—2010
进行。 4.2密度的测定按GB/T5586的规定进行。 4.3维氏硬度的测定按GB/T4340.1的规定进行。 4.4延伸率的测定按GB/T228的规定进行。 4.5 电阻率的测定按GB/T5586的规定进行。 4.6 外形尺寸的测定按GB/T15077的规定进行, 4.7 表面粗糙度用双管显微镜、干涉显微镜或者表面粗糙度仪测定。 4.8 产品外观质量用10倍的放大镜进行检查。 4.9 金相显微组织观察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其与加工方向垂直的断面,放大倍数为200倍。
5检验规则
5.1检查和验收 5.1.1产品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或订货合同)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5.1.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复验,如复验结果与本标准及订货合同的规定不符时,应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属于表面质量及尺寸偏差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一个月内提出,属于其他性能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应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5.2组批
产品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状态和规格的产品组成。
5.3检验项目、取样位置及数量
检验项目、取样位置及数量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 7 取样数量每炉一个每批三个逐片、根检查每批三个逐片、根检查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检验项目化学成分密度、硬度、 延伸率、电阻率外形尺寸表面粗糙度外观质量
取样位置头部和尾部随机取样随机取样随机取样任意部位
要求的章条号
3. 2 3. 3 3. 4 3. 5 3. 6
4. 1 4.2、4.3、4.4、4.5
4. 6 4. 7 4. 8
5.4检验结果的判定 5.4.1化学成分不合格时,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5.4.2产品外形尺寸、表面质量不合格时,判该产品不合格。 5.4.3当硬度、密度、延伸率、电阻率中有项指标不合格时,允许从同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检验,其结果为最终检验结果。若全部项目检验结果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若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次产品不合格。当出现其他缺陷时,该批产品由供需双方协商处理。
4 GB/T26010—2010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 6.1标志
每箱应附产品合格证,并注明: a) 供方名称; b) 产品名称; c) 牌号及规格; d) 产品编号、批号; e) 产品总质量及均质量; f) 本标准编号; g) 供方技术监督部门的检印; h) 包装日期。
6.2 包装、运输和贮存 6.2.1 包装
产品针对不同尺寸要求,用塑料袋密封包扎,真空包装。放于木箱或纸箱内,并用软质材料填实。 6.2.2 运输及贮存 6.2.2.1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包装箱破裂造成的产品碰伤、擦伤、受潮及化学侵蚀等。 6.2.2.2 产品应保存在干燥、无腐蚀性气氛的场所。 6. 3 质量证明书
每批产品应附有质量保证书,并注明: a) 供方名称、地址、电话; b) 规格; c) 产品牌号及批号; d) 产品总质量及净质量; e) 检验结果; f) 供方技术监督部门印记; g) 本标准编号; h) 出厂日期。
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
订购本标准所列产品的订货单(或合同)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产品名称; b) )产品牌号; c) 产品规格; d) 产品净质量; e) 本标准编号; f) 其他。
LF GB/T 26010—201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电接触银镍稀土材料金相组织图例
图A.2AgNi20RE丝材金相显微组织(200×)
图A.1AgNi10RE丝材金相显微组织(200×)
上一章:GB/T 26009-2010 电光源用铌锆合金无缝管 下一章:GB/T 26011-2010 电缆护套用铅合金锭

相关文章

GB/T 15078-2021 贵金属电触点材料接触电阻的测量方法 JB/T 4107.5-2014 电触头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银镍中镍含量的测定 GB/T 5588-2017 银镍、银铁电触头技术条件 GB/T 4180-2012 稀土钴永磁材料 GB/T 40794-2021 稀土永磁材料高温磁通不可逆损失检测方法 GB/T 11297.11-2015 热释电材料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 GB/T 11297.8-2015 热释电材料热释电系数的测试方法 电接触理论及其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