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55.200 J83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952—2010
粉、粒听装包装生产线
Canned packaging line for powder and granule
2010-07-01实施
2010-02-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10952-2010
目 次
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4型号、型式与基本参数 4.1 型号 4.2 型式与基本参数
要求试验方法
5
6.
6.1 试验条件 6.2 空运转试验 6.3 生产能力试验 6.4 净含量偏差试验 6.5 残氧量试验 6.6 跑粉量试验 6.7 封口结构试验. 6.8 包装件合格率试验 6.9° 工作噪声试验. 6.10 电气安全试验, .6.11 安全防护检查... 6.12 外观质量检查 6.13 材质检查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7.2 型式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
JB/T 10952--2010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包装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6)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丹阳仅一包装设备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包装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永忠、殷祥根、马文、陈润洁。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 10952—2010
包装件内所装的产品或物品。
3.5
净含量 net quantity 除去包装容器和其他包装材料后内装物的实际质量。
3.6
净含量偏差net quantity deviation 净含量与标称值之差。
3.7
残氧量residual oxygen level 包装件内所含氧气的体积占总气体体积的百分比。
3.8
跑粉量 spilth of powder 在执行抽真空充气(氮气或氮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的过程中,从包装容器内随气流溢出的粉
末状物料的实际质量,单位为g。 3.9
包装件合格率 qualified packaging case ratio 在内装物净含量偏差合格的条件下,经外观质量检查和密封性试验均合格的包装件数量与所检查
的总包装件数量的百分比。 4型号、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号
听装线的型号编制按GB/T7311的规定。 DCT
改进设计顺序代号:依次用英文字母A、B、C表示。第一次设计的产品无顺序代号派生顺序代号:以罗马数字I、I、II表示主要参数:生产能力,单位为罐/min 结构型式代号:充填粉末用“P”表示,颗粒用“G” 表示粉、粒听装包装生产线
示例:DCTP50表示生产能力为50罐/min,包装粉末物料的全自动听装包装生产线,第一次设计。 4.2型式与基本参数 4.2.1听装线结构主要组成:
a)物料供给和进罐部分; b)计量充填部分; c)真空封罐部分。
4.2.2,听装线按充填的物料分为以下两种型式:
a)充填粉末状物料; b)充填颗粒状物料。
4.2.3基本参数:
生产能力:听装线应达到额定生产能力。
JB/T 10952—2010
5要求 5.1听装线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2听装线各单机运转应平稳,工作性能应可靠,运动零、部件动作应灵敏、协调、准确,无卡阻和无异常发热、振动和异常声响。 5.3听装线各电路控制系统应安全可靠、动作准确,各电器接头应连接牢固并加以编号;操作按钮应灵活,并有急停按钮;指示灯显示应正常,应符合GB5226.1—2008的要求。 5.4听装线各气路的连接应密封,无渗油和漏气现象。 5.5包装件的外观质量: 5.5.1包装件的表面光洁,外壳表面及边缝应无锈斑,封口完整,卷边处无铁舌,无锈蚀、胀罐、突角、棱角及机械损伤引起的磨损、变形、凹癌等现象。 5.5.2包装件的上盖下底应平直或稍有微凹。 5.5.3包装件的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打印位置应正确、一致,打印应清晰、牢固。 5.6内装物的净含量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平均实际含量应符合JJF1070的规定。
表1
净含量偏差
净含量Q
% 一 ±1.5
g ± 1.5
g 50~100 100~200 200~300 300~500 500~1 000 1 000~10 000
.±3.0
± 1.0
± 5.0
±0.5
5.7内装物若需真空充气(氮气或氮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时,包装件的残氧量应不大于3%。 .5.8内装物为粉末状物料时,包装件的跑粉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单位:g
净含量Qn 50~500 500~1000 1 000~2 000 '2 000~3 000 3 000~5 000
跑粉量 ≤0.6 ≤1 ≤3 5 ≤8
包装件封口结构的选接率、紧密度和接缝盖钩完整率三项均应达到50%以上,迭接长度≥1mm。
5.9 5.10 包装件经密封试验,封口应完好无损,无变形、无泄漏。 5.11 包装件合格率应不小于99.5%。 5.12 听装线正常运行时,噪声应不大于80dB(A)。 5.13 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电路间施加DC500V时,测得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Q2。 5.14听装线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应按GB5226.1--2008中8.2.1要求连接到保护联结电路上。接地
端子或接地触点与接地金属部件之间的连接,应具有低电阻值,其电阻值应不超过0.1Q,通过接地电阻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
JB/T 10952—2010
5.15电气设备的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结电路之间应经受至少1s时间的耐压试验。 5.16安全防护:
a)听装线各单机的安全防护应符合JB7233的规定。 b)听装线应设有联锁保护,当包装容器卡住、缺少物料或误操作时,应报警并停止机器工作。当
打开听装线的防护装置有可能造成危险时,该装置应与听装线机械传动机构联锁。 c)听装线的各单机上应有清晰醒目的操纵、润滑、安全保护或警告等各种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
GB2894的规定。 d)听装线对易脱落的零部件应有防松装置,外露的旋转齿轮、带轮、链轮等应有防护装置,机械
的往复运动应有极限位置的保护装置。
5.17外观质量: 5.17.1非加工表面的涂漆或喷塑层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无明显的污浊、流痕、起泡、修补痕迹等缺陷。 5.17.2表面处理的零件应色泽均匀,无起泡、起层、斑点、锈蚀等缺陷。 5.18应用于医药、食品、日化、化工等行业的听装线,其各单机应符合相应行业的安全卫生要求及管理规范。内装物为医药时,听装线与被包装物及包装材料相接触的表面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对医药生产设备的有关规定;内装物为食品时,听装线各机械设备应符合GB16798的规定。 5.18.1凡与包装材料、被包装物接触的设备表面应光洁、平整、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与充填物料发生化学反应。 5.18.2听装线所用的原材料、外购配套零部件应有生产厂的质量合格证明书,如果没有质量合格证明书则必须按产品相关标准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18.3料斗、导料管等与被包装物接触的内壁应光洁、平整、无死角。焊道打磨抛光,无存料缝隙。 听装线物料接触区域不应对物料产生污染。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1.1试验环境温度应不低于5℃,不高于40℃(标准试验环境温度为20℃±1℃)。 6.1.2试验时采用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定的罐作为包装容器,包装容器为金属罐和盖的应符合 GB 11333 和 GB/T 14251—1993 的规定。
试验时采用的标准物料:颗粒类的为大米或小米;粉末类的为奶粉、咖啡、面粉或其他粉状化工原
料。 6.2空运转试验
每条听装线装配完成后,均应做空运转试验,连续空运转时间应不小于1h,低速和高速的运转时间各0.5h,检查机器性能,应符合5.2~5.4的规定。 6.3生产能力试验
听装线正常运转后,连续包装30min,统计包装成品罐的数量,按公式(1)计算生产能力,应符合4.2.3的规定。
M 30
(1)
V
式中: V—-生产能力,单位为罐/min; M 一包装完成的成品罐数,单位为罐。
6.4净含量偏差试验
用精度等级高于充填装置所用自动定量秤的校验秤,按表2的规定核称内装物的净含量,内装物的
4
JB/T10952—2010
实测净含量与标称值之差应符合5.6的规定。
表 3
平均实际含量修正值(S) 修正因子 实际含量标准偏差 偏差1倍,小于或者等于合 含量偏差2倍的件
允许单件超出净含量 允许单件超出净
包装件批量
抽样件数
n N 10 13 50 80 125
N i~10 11~50 51~99 100~500 501~3 200 大于3200 注1:本抽样方案的置信度为99.5%。 注2:一个检验批的批量小于或等于10件时,只对每个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实际含量进行检验和评定,不作平均实
2 倍的件数
数
元
S s s s s. s
0 0. 1 3 5 7
0 0 0 0 0 0
1.028 0.848 0.379 0.295 0.234
际含量的计算。
按以下公式计算平均实际含量:
式中: g gi 一内装物实测净含量;
-抽样包装件的平均实际含量
抽样件数。 平均实际含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Q. - as)
式中: Qn- 标注净含量;
修正因子,= t 0.995
2
Vn
S- 一实际含量标准偏差, 6.5残氧量试验
听装线正常运行后,随机抽取连续包装中的20罐,用氧含量分析仪器,测量样品罐内的残氧量应符合5.7的规定。 6.6’跑粉量试验
试验在听装线正常运行后,任取10罐充填后,尚未封罐的样罐用分度值为0.1g的衡器逐罐称重(包括封口盖),封口后再逐罐称重,按公式(4)计算样罐的跑粉量,应符合5.8的规定。
F=0-1
(4)
式中: F--样罐的跑粉量,单位为g;
一封口前的样罐重量(包括封口盖),单位为g; P—封口后的样罐重量,单位为g。
6.7封口结构试验
试验在听装线正常运行后进行,任取10罐已充填封罐的样罐,按GB/T14251-1993中5.4的规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