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Q/WG(DX)12—2010
前言
本企业标准是结合SWRM10低碳钢热轧圆盘条转产前后的生产和使用情况,在Q/WG(DX)12-2005版的基础上,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2一2002《第2 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制订的,本标准Q/WG(DX)12-2005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订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加严了力学性能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生效。 本标准由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条材总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学斌范敬国蒋旭冬雷波荣 陈刚本标准2005年首次发布。
I
Q/WG(DX)12—2010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牌号、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条材总厂生产的用于制造低碳钢丝、镀锌低碳钢丝及其他一般用途的低碳钢热轧圆盘条。不适用于标准件用热轧碳素圆钢、焊接用钢、冷镦钢、易切削结构钢、锚链用圆钢产品。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 GB/T223 GB/T228 GB/T232 GB/T2101 GB/T2975 GB/T4336 GB/T17505 GB/T14981 GB/T20066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的光电发射光谱分析方法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热轧盘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订货内容
3
按本标准订货的合同或订单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标准编号 b) 产品名称 c) 产品牌号 d) 交货重量(或数量) e) 规格 f) 其它特殊要求
尺寸、外形、长度、重量及允许偏差
a
盘条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14891的规定,
1
Q/WG(DX) 12—2010
5.5.1盘条应将头尾有害部分切除,其截面不得有分层及夹杂。 5.5.2盘条表面应光滑,不得有裂纹、折叠、耳子、结疤、夹杂等有害缺陷。
6 试验方法
6. 1 每批钢材的检验项目、试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检验项目、试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检验项目化学分析(熔炼分析)
试样数量 1个/每炉 1个/批逐卷逐卷
取样方法 GB/T20066 GB/T2975
试验方法 GB/T223 GB/228
拉伸试验尺寸检查表面检查
千分尺、游标卡尺
-
目视
7 检验规则
7. 1 盘条的质量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查。 7. 2 盘条应成批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等级钢组成 7.3复验与判定规则
盘条的复验和判定规则应符合GB/T17505的规定。
8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8.1盘条应成卷交货,每卷捆扎不少于4道。 8.2每卷应由一根盘条组成,允许每批有5%的卷(不足2卷的允许有2卷)由两根组成,但较短的 I- 根盘条重量不得小于100kg。 8.3盘条的其它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2101的规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