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 160. 30 J 6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118---2010 代替GB/T8118—1995
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The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arc welding machines
2011-05-01实施
2010-11-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8118—2010
目藍 次
前言 1 范围 a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基本参数 5 使用条件
4
技术条件 7 检验方法 8 检验规则
6
-
GB/T8118--2010
前言
本标准修订并代替GB/T8118--1995《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T8118-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中明确提出本标准不适用于限制负载的手工金属弧焊电源。同时,将原标准中的“不适用于负载持续率为20%、焊接电流小于或等于200A的弧焊变压器”之处取消。 对引用标准进行了增减和更新。 一对额定最小焊接电流的限值做了修改。
——对使用条件做了修改。 一一对焊机的焊接电流、负载电压、送丝速度、焊接速度调节方式、电流或电压的控制指示做了修
改,并增加了调节装置的标记要求。 一对冷却系统和气路系统的试验压力做了修改。
增加了“送丝装置”、“焊炬(枪)”、“电焊钳”和“使用说明书和标识”要求。 增加了功率因数的要求及其测定方法。 增加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一一增加了手工电弧焊机的空载电流限值。 一一取消了约定焊接电流和负载电压的关系式、型号编制的要求以及无线电干扰限值、焊机保护性
导体接线端、保用期限等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凯尔达电焊机有限公司、上海正特焊接器材制造有限公司、成都华远电器设
备有限公司、上海东升焊接集团有限公司、无锡汉神电气有限公司、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肯得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成都熊谷电器工业有限公司、上海电焊机厂、深圳市佳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都三方电气有限公司、成都高鑫焊接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沪通焊接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河北渤海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成都电气检验所、成都西南焊接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猪华、项挺、袁荣、胡成平、何晓阳、邱光、朱宣辉、肖介光、季元明、潘磊、萧波、 杨庆轩、吴剑、张通森、陈福全、邢军、王巍、陈本林。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8118--1987,GB/T8118—1995。
E
GB/T8118—2010
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弧焊机的通用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验收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为工业和专业用途而设计的由不超过GB/T156标准中表1规定的电压供电或由机
械设备驱动的电弧焊机(以下简称焊机)。
本标准不适用于为非专业人员使用的限制负载的手工电弧焊电源。 各类焊机如有特殊要求时,可在本标准的基础上加以补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56标准电压(GB/T156—2007,IEC60038:2002,MOD)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热试验
(GB/T2423.3-2006,IEC60068-2-78.2001,IDT)
GB/T2900.22电工名词术语电焊机 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5226.1一2008,
IEC60204-1:2005,IDT)
GB/T13165电弧焊机噪声测定方法 GB15579.1弧焊设备第1部分:焊接电源(GB15579.1—2004,IEC60974-1:2000,IDT) GB/T15579.5弧焊设备安全要求第5部分:送丝装置(GB/T15579.5一2005,IEC60974-5:
2002,IDT)
GB/T15579.7 弧焊设备安全要求第7部分:焊炬(枪)(GB/T15579.5—2005,IEC60974-7: 2000,IDT)
GB15579.10 弧焊设备第10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GB15579.10—2008,IEC60974 10:2007,IDT)
GB15579.11 弧焊设备安全要求第11部分:电焊钳(GB15579.11一1998,eqvIEC60974-11: 1992)
GB15579.12 弧焊设备安全要求第12部分:焊接电缆耦合装置(GB15579.12一1998, eqvIEC60974-12:1992)
GB/T16935.1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GB/T16935.1- 2008,IEC60664-1:2007,IDT)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22、GB5226.1、GB15579.1、GB/T15579.5、GB/T15579.7、GB15579.11、 GB15579.12和GB/T16935.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
GB/T8118-2010
4基本参数 4.1额定电流等级
焊机额定电流等级,100A以上推荐按R10优先数系分等;100A以下推荐按R5优先数系分等; 2000A以上由制造厂与用户商议。推荐的额定电流分档如下(A):
1016254063100125160200250315400 0500630 800 10001250 16002000 4.2额定负载持续率(%)
20356080100 注:螺柱焊机不受此限制。
4.3工作周期
10min或连续。 5 5使用条件 5.1环境条件
应符合GB15579.1的有关规定。 5.2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应符合GB/T156的规定。供电电网品质应达到下列要求: a) 电压波形应为实际的正弦波; b)电网电压的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士10%; c) 电网电压频率的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士1%; d)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士4%。
6技术条件 6.1焊接电流或负载电压的冷、热态变化率
在额定状态下,焊机的焊接电流或负载电压在冷、热态时的变化率应不大于士5%。 6.2焊接电流或负载电压在供电电压波动时的变化率
在额定状态下,焊机的焊接电流或负载电压在供电电压波动士10%时的变化率应不大于士5%。 注:无反馈控制的焊机不受此限制。
6.3送丝速度、焊接速度在供电电压波动时的变化率
在额定状态下,焊机的送丝速度、焊接速度在供电电压波动士10%时的变化率由产品标准规定。 6.4效率
焊机的效率应符合有关的电焊机能效标推的规定。 6.5功率因数
焊机的功率因数等输人电能质量指标应符合有关的电焊机能效标准的规定。 6.6空载电流
在额定状态下,手工电弧焊机的空载电流不应大于额定输人电流的10%,其他焊机的空载电流限值由产品标准规定。 6.7焊接适应性
焊机应具有良好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在整个调节范围内,应能保证引弧容易和电弧稳定。 6.8冷却系统
采用液体冷却的焊机,冷却液应符合相应标准。如采用水冷却,则冷却水的水质应符合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冷却系统在规定的进口压力下应能正常工作,且无漏水或渗水现象。 2
GB/T8118—2010
6.9气路系统
焊机的气路系统在规定的进气压力下应能正常工作,且无漏气现象。 6.10送丝装驾牵引力
送丝装置的牵引力应保证均勾送丝,牵引力大小由产品标准规定。 6.11控制系统
对于自动和半自动焊机的控制系统应能保证焊机工作参数的设置和调整,并具有使焊机正常工作所必须的程序和动作,焊接参数的指示器应便于观察。 6.12机械结构 6.12.1焊机中未涂漆的黑色金属零部件,其表面除摩擦配合部分外应有防护层。 6.12.2焊机涂层应光滑平整,厚度均匀,无裂纹、气泡及皱痕脱皮现象。 6.12.3固定安装的焊机应有安装孔,并在相应文件或图样中标出安装尺寸。 6.13输出调节 6.13.1调节形式
焊机的焊接电流、负载电压、送丝速度、焊接速度调节方式可以是无级的、有级的或混合调节的。 采用分档连续调节时,各档之间应无空档。
6.13.2调节装置的标记
见GB15579.1的有关要求。 6.13.3电流或电压的控制指示
见GB15579.1的有关要求。 6.14电流调节范围 6.14.1额定最小焊接电流 6.14.1.1手工电弧焊机
a)额定焊接电流在300A及其以下时,额定最小焊接电流应不大于60A。 b)额定焊接电流超过300A时,额定最小焊接电流应不大于20%额定焊接电流。
6.14.1.2TIG焊机
额定最小焊接电流应不大于20%额定焊接电流。 6.14.1.3其他焊机
额定最小焊接电流由产品标准规定。 6.14.2额定最大焊接电流
应不小于100%额定焊接电流。 6.15噪声
焊机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运行时,应无异常的噪声。 焊机中的焊接电源在额定焊接电流时的A计权声功率级的噪声限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 噪声限值
dB(A)
100 125 160 200 250 315 400 500 630
额定焊接电流/A 不带风机的静止式弧焊
72
75 80
82
85
87
90
93
70
噪声 电源限值 带风机的静止式焊
87
90
93
97
73
75
80
83
85
电源注:大于630A的焊机,其噪声限值与用户协商确定。 机械驱动的弧焊电源在额定状态下用声级计网络测定机组噪声,其噪声限值按声功率级为配套内燃
机的噪声值增加3dB或5dB额定焊接电流大于等于315A的机组增加5dB,小于315A的增加3dB)。
3
GB/T8118-2010
6.16湿热
焊机中的焊接电源应具有适应湿热环境的能力,经湿热试验后,能承受GB15579.1规定的介电强度试验电压的70%电压值考核,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发生。
介电强度试验前,先测量绝缘电阻作为参考。绝缘电阻不应低于GB15579.1的规定值。 6.17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焊机设备电源端子骚扰电压限值、电磁辐射骚扰电压限值、谐波电流限值、电压波动与闪烁的限值和抗于扰能力等应符合GB15579.10的有关规定。 6.18焊机的成套性
焊机的成套性由各产品标准规定。 6.19焊接电源
焊机的焊接电源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15579.1的规定。 6.20送丝装置
应符合GB/T15579.5的规定。 6.21焊炬(枪)
应符合GB/T15579.7的规定。 6.22电焊钳
应符合GB15579.11的规定。 6.23焊接电缆耦合装置
应符合GB15579.12的规定。 6.24焊机的装箱、贮存、运输
由各产品标准规定。 6.25使用说明书和标识
应符合GB15579.1的相关要求。
:7检验方法 7.1检验条件
见GB15579.1的相关要求。 7.2一般外观检查
试验前应对焊机的装配质量进行检查,如紧固用的螺钉、螺栓及螺母是否旋紧;冷却用的风机、各种调节装置及推动滚轮是否转动灵活;各种标志是否符合图样要求;铭牌上的数据是否齐全、正确;保护性导体接线端的连接是否可靠。 7.3焊接电流和负载电压冷、热态变化率测定 7.3.1试验应在额定位置上进行,其相应的负载电压应符合GB15579.1的有关规定。 7.3.2试验时,保持输入为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调节焊接电流至规定的数值,按相应的负载持续率运行至热稳定状态;
试验过程中应记录输入电流、电压和功率以及输出端的焊接电流和负载电压;且每隔30min记录一次,直至热平衡;
试验可参考温升试验的方法接线,同温升试验时一样,将热电偶温度计分别置于温升较高的各绕组上,各温度计数值每1h不超过2K时则认为热平衡;
待热态电流测量完毕后,将电源冷却至冷状态。对于下降特性电源,测量其冷态电流,此时调节负载电阻,使负载电压符合GB15579.1的有关规定,对于平特性电源,测量其冷态负载电压,此时调节负载电阻,使焊接电流符合GB15579.1的有关规定。 7.3.3焊接电流冷、热态变化率按下式计算: 4
GB/T 8118-2010
AIa - Ls = lah × 100%
I2e
式中: Iz。———电源冷状态时的焊接电流,单位为安培(A); I2h——电源热稳定后的焊接电流,单位为安培(A); △I——冷、热态焊接电流变化率。
7.3.4负载电压冷、热态变化率按下式计算:
AU± = Un=U± × 10%
U2e
式中: U—电源冷状态时的负载电压,单位为伏特(V); Uzh—电源热稳定后的负载电压,单位为伏特(V); AUa——冷、热态负载电压变化率。
7.4供电电压波动时焊接电流和负载电压变化率测定 7.4.1试验应在温升试验后进行。供电电压为额定值的90%、100%、110%三种情况下,测定下降特性电源的焊接电流和平特性电源的负载电压。 7.4.2焊接电流变化率按下式计算:
AI = l_ I × 100%
I2N
计算结果取绝对值较大者。 式中: I2一一供电电压波动时,焊接电流测量值,单位为安培(A); I2N——额定状态下的焊接电流值,单位为安培(A); AI.-焊接电流变化率。
7.4.3负载电压变化率按下式计算:
AU, = U_UiN × 100%
U2N
计算结果取绝对值较大者。 式中: U2—供电电压波动时,负载电压测量值,单位为伏特(V); U2N一—额定状态下的负载电压值,单位为伏特(V); AU——焊接电压变化率。
7.5送丝速度变化率 7.5.1送丝速度变化率在不焊接的情况下进行。送丝装置和焊炬枪)之间的软管保持平直状态。 7.5.2试验在供电电压为额定值的90%、100%、110%三种情况下,分别对下列两种状态进行测量。
a)最大送丝速度和最小焊丝直径; b)最小送丝速度和最大焊丝直径。 在不少于10s时间内测量焊丝通过送丝装置的长度。
7.5.3送丝速度变化率按下式计算:
AV。 - YoVo × 100%
VoN
计算结果取绝对值较大者。 式中: VoN—额定电压时的送丝速度;
5
ICS 25. 160. 30 J 6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118---2010 代替GB/T8118—1995
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The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arc welding machines
2011-05-01实施
2010-11-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8118—2010
目藍 次
前言 1 范围 a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基本参数 5 使用条件
4
技术条件 7 检验方法 8 检验规则
6
-
GB/T8118--2010
前言
本标准修订并代替GB/T8118--1995《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T8118-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中明确提出本标准不适用于限制负载的手工金属弧焊电源。同时,将原标准中的“不适用于负载持续率为20%、焊接电流小于或等于200A的弧焊变压器”之处取消。 对引用标准进行了增减和更新。 一对额定最小焊接电流的限值做了修改。
——对使用条件做了修改。 一一对焊机的焊接电流、负载电压、送丝速度、焊接速度调节方式、电流或电压的控制指示做了修
改,并增加了调节装置的标记要求。 一对冷却系统和气路系统的试验压力做了修改。
增加了“送丝装置”、“焊炬(枪)”、“电焊钳”和“使用说明书和标识”要求。 增加了功率因数的要求及其测定方法。 增加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一一增加了手工电弧焊机的空载电流限值。 一一取消了约定焊接电流和负载电压的关系式、型号编制的要求以及无线电干扰限值、焊机保护性
导体接线端、保用期限等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凯尔达电焊机有限公司、上海正特焊接器材制造有限公司、成都华远电器设
备有限公司、上海东升焊接集团有限公司、无锡汉神电气有限公司、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肯得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成都熊谷电器工业有限公司、上海电焊机厂、深圳市佳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都三方电气有限公司、成都高鑫焊接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沪通焊接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河北渤海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成都电气检验所、成都西南焊接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猪华、项挺、袁荣、胡成平、何晓阳、邱光、朱宣辉、肖介光、季元明、潘磊、萧波、 杨庆轩、吴剑、张通森、陈福全、邢军、王巍、陈本林。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8118--1987,GB/T8118—1995。
E
GB/T8118—2010
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弧焊机的通用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验收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为工业和专业用途而设计的由不超过GB/T156标准中表1规定的电压供电或由机
械设备驱动的电弧焊机(以下简称焊机)。
本标准不适用于为非专业人员使用的限制负载的手工电弧焊电源。 各类焊机如有特殊要求时,可在本标准的基础上加以补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56标准电压(GB/T156—2007,IEC60038:2002,MOD)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热试验
(GB/T2423.3-2006,IEC60068-2-78.2001,IDT)
GB/T2900.22电工名词术语电焊机 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5226.1一2008,
IEC60204-1:2005,IDT)
GB/T13165电弧焊机噪声测定方法 GB15579.1弧焊设备第1部分:焊接电源(GB15579.1—2004,IEC60974-1:2000,IDT) GB/T15579.5弧焊设备安全要求第5部分:送丝装置(GB/T15579.5一2005,IEC60974-5:
2002,IDT)
GB/T15579.7 弧焊设备安全要求第7部分:焊炬(枪)(GB/T15579.5—2005,IEC60974-7: 2000,IDT)
GB15579.10 弧焊设备第10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GB15579.10—2008,IEC60974 10:2007,IDT)
GB15579.11 弧焊设备安全要求第11部分:电焊钳(GB15579.11一1998,eqvIEC60974-11: 1992)
GB15579.12 弧焊设备安全要求第12部分:焊接电缆耦合装置(GB15579.12一1998, eqvIEC60974-12:1992)
GB/T16935.1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GB/T16935.1- 2008,IEC60664-1:2007,IDT)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22、GB5226.1、GB15579.1、GB/T15579.5、GB/T15579.7、GB15579.11、 GB15579.12和GB/T16935.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
GB/T8118-2010
4基本参数 4.1额定电流等级
焊机额定电流等级,100A以上推荐按R10优先数系分等;100A以下推荐按R5优先数系分等; 2000A以上由制造厂与用户商议。推荐的额定电流分档如下(A):
1016254063100125160200250315400 0500630 800 10001250 16002000 4.2额定负载持续率(%)
20356080100 注:螺柱焊机不受此限制。
4.3工作周期
10min或连续。 5 5使用条件 5.1环境条件
应符合GB15579.1的有关规定。 5.2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应符合GB/T156的规定。供电电网品质应达到下列要求: a) 电压波形应为实际的正弦波; b)电网电压的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士10%; c) 电网电压频率的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士1%; d)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士4%。
6技术条件 6.1焊接电流或负载电压的冷、热态变化率
在额定状态下,焊机的焊接电流或负载电压在冷、热态时的变化率应不大于士5%。 6.2焊接电流或负载电压在供电电压波动时的变化率
在额定状态下,焊机的焊接电流或负载电压在供电电压波动士10%时的变化率应不大于士5%。 注:无反馈控制的焊机不受此限制。
6.3送丝速度、焊接速度在供电电压波动时的变化率
在额定状态下,焊机的送丝速度、焊接速度在供电电压波动士10%时的变化率由产品标准规定。 6.4效率
焊机的效率应符合有关的电焊机能效标推的规定。 6.5功率因数
焊机的功率因数等输人电能质量指标应符合有关的电焊机能效标准的规定。 6.6空载电流
在额定状态下,手工电弧焊机的空载电流不应大于额定输人电流的10%,其他焊机的空载电流限值由产品标准规定。 6.7焊接适应性
焊机应具有良好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在整个调节范围内,应能保证引弧容易和电弧稳定。 6.8冷却系统
采用液体冷却的焊机,冷却液应符合相应标准。如采用水冷却,则冷却水的水质应符合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冷却系统在规定的进口压力下应能正常工作,且无漏水或渗水现象。 2
GB/T8118—2010
6.9气路系统
焊机的气路系统在规定的进气压力下应能正常工作,且无漏气现象。 6.10送丝装驾牵引力
送丝装置的牵引力应保证均勾送丝,牵引力大小由产品标准规定。 6.11控制系统
对于自动和半自动焊机的控制系统应能保证焊机工作参数的设置和调整,并具有使焊机正常工作所必须的程序和动作,焊接参数的指示器应便于观察。 6.12机械结构 6.12.1焊机中未涂漆的黑色金属零部件,其表面除摩擦配合部分外应有防护层。 6.12.2焊机涂层应光滑平整,厚度均匀,无裂纹、气泡及皱痕脱皮现象。 6.12.3固定安装的焊机应有安装孔,并在相应文件或图样中标出安装尺寸。 6.13输出调节 6.13.1调节形式
焊机的焊接电流、负载电压、送丝速度、焊接速度调节方式可以是无级的、有级的或混合调节的。 采用分档连续调节时,各档之间应无空档。
6.13.2调节装置的标记
见GB15579.1的有关要求。 6.13.3电流或电压的控制指示
见GB15579.1的有关要求。 6.14电流调节范围 6.14.1额定最小焊接电流 6.14.1.1手工电弧焊机
a)额定焊接电流在300A及其以下时,额定最小焊接电流应不大于60A。 b)额定焊接电流超过300A时,额定最小焊接电流应不大于20%额定焊接电流。
6.14.1.2TIG焊机
额定最小焊接电流应不大于20%额定焊接电流。 6.14.1.3其他焊机
额定最小焊接电流由产品标准规定。 6.14.2额定最大焊接电流
应不小于100%额定焊接电流。 6.15噪声
焊机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运行时,应无异常的噪声。 焊机中的焊接电源在额定焊接电流时的A计权声功率级的噪声限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 噪声限值
dB(A)
100 125 160 200 250 315 400 500 630
额定焊接电流/A 不带风机的静止式弧焊
72
75 80
82
85
87
90
93
70
噪声 电源限值 带风机的静止式焊
87
90
93
97
73
75
80
83
85
电源注:大于630A的焊机,其噪声限值与用户协商确定。 机械驱动的弧焊电源在额定状态下用声级计网络测定机组噪声,其噪声限值按声功率级为配套内燃
机的噪声值增加3dB或5dB额定焊接电流大于等于315A的机组增加5dB,小于315A的增加3dB)。
3
GB/T8118-2010
6.16湿热
焊机中的焊接电源应具有适应湿热环境的能力,经湿热试验后,能承受GB15579.1规定的介电强度试验电压的70%电压值考核,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发生。
介电强度试验前,先测量绝缘电阻作为参考。绝缘电阻不应低于GB15579.1的规定值。 6.17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焊机设备电源端子骚扰电压限值、电磁辐射骚扰电压限值、谐波电流限值、电压波动与闪烁的限值和抗于扰能力等应符合GB15579.10的有关规定。 6.18焊机的成套性
焊机的成套性由各产品标准规定。 6.19焊接电源
焊机的焊接电源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15579.1的规定。 6.20送丝装置
应符合GB/T15579.5的规定。 6.21焊炬(枪)
应符合GB/T15579.7的规定。 6.22电焊钳
应符合GB15579.11的规定。 6.23焊接电缆耦合装置
应符合GB15579.12的规定。 6.24焊机的装箱、贮存、运输
由各产品标准规定。 6.25使用说明书和标识
应符合GB15579.1的相关要求。
:7检验方法 7.1检验条件
见GB15579.1的相关要求。 7.2一般外观检查
试验前应对焊机的装配质量进行检查,如紧固用的螺钉、螺栓及螺母是否旋紧;冷却用的风机、各种调节装置及推动滚轮是否转动灵活;各种标志是否符合图样要求;铭牌上的数据是否齐全、正确;保护性导体接线端的连接是否可靠。 7.3焊接电流和负载电压冷、热态变化率测定 7.3.1试验应在额定位置上进行,其相应的负载电压应符合GB15579.1的有关规定。 7.3.2试验时,保持输入为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调节焊接电流至规定的数值,按相应的负载持续率运行至热稳定状态;
试验过程中应记录输入电流、电压和功率以及输出端的焊接电流和负载电压;且每隔30min记录一次,直至热平衡;
试验可参考温升试验的方法接线,同温升试验时一样,将热电偶温度计分别置于温升较高的各绕组上,各温度计数值每1h不超过2K时则认为热平衡;
待热态电流测量完毕后,将电源冷却至冷状态。对于下降特性电源,测量其冷态电流,此时调节负载电阻,使负载电压符合GB15579.1的有关规定,对于平特性电源,测量其冷态负载电压,此时调节负载电阻,使焊接电流符合GB15579.1的有关规定。 7.3.3焊接电流冷、热态变化率按下式计算: 4
GB/T 8118-2010
AIa - Ls = lah × 100%
I2e
式中: Iz。———电源冷状态时的焊接电流,单位为安培(A); I2h——电源热稳定后的焊接电流,单位为安培(A); △I——冷、热态焊接电流变化率。
7.3.4负载电压冷、热态变化率按下式计算:
AU± = Un=U± × 10%
U2e
式中: U—电源冷状态时的负载电压,单位为伏特(V); Uzh—电源热稳定后的负载电压,单位为伏特(V); AUa——冷、热态负载电压变化率。
7.4供电电压波动时焊接电流和负载电压变化率测定 7.4.1试验应在温升试验后进行。供电电压为额定值的90%、100%、110%三种情况下,测定下降特性电源的焊接电流和平特性电源的负载电压。 7.4.2焊接电流变化率按下式计算:
AI = l_ I × 100%
I2N
计算结果取绝对值较大者。 式中: I2一一供电电压波动时,焊接电流测量值,单位为安培(A); I2N——额定状态下的焊接电流值,单位为安培(A); AI.-焊接电流变化率。
7.4.3负载电压变化率按下式计算:
AU, = U_UiN × 100%
U2N
计算结果取绝对值较大者。 式中: U2—供电电压波动时,负载电压测量值,单位为伏特(V); U2N一—额定状态下的负载电压值,单位为伏特(V); AU——焊接电压变化率。
7.5送丝速度变化率 7.5.1送丝速度变化率在不焊接的情况下进行。送丝装置和焊炬枪)之间的软管保持平直状态。 7.5.2试验在供电电压为额定值的90%、100%、110%三种情况下,分别对下列两种状态进行测量。
a)最大送丝速度和最小焊丝直径; b)最小送丝速度和最大焊丝直径。 在不少于10s时间内测量焊丝通过送丝装置的长度。
7.5.3送丝速度变化率按下式计算:
AV。 - YoVo × 100%
VoN
计算结果取绝对值较大者。 式中: VoN—额定电压时的送丝速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