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245.2-2010
安装式电能表型式评价大纲
特殊要求机电式有功电能表 (0.5、1和2级)
Program of Pattern Evaluation of Electricity
Meters-Particular Requirements- Electromechanical Meters for Active Energy
(classes0.5,1and 2)
2010-03-02发布
2010-06-02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1245.2—2010
安装式电能表型式评价大纲
特殊要求机电式有功电能表 (0.5、1和2级)
JJF1245.2—2010
Program of Pattern Evaluation of Electricity
Meters-Particular Requirements- Electromechanical Meters for Active Energy
(classes0.5.1and 2)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0年3月2日批准,并自
2010年6月2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电磁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由全国电磁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IF 1245.2—2010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朱中文(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周韶园(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汪东红(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李 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宗建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刘得新(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姚 力(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陈道升(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JJF 1245.2—2010
目 髪录
范围· 2 引用文献· 3 术语·. 4 概述· 5 申请单位应提交的技术资料和试验样机, 6
1
1
(1) 1 (1) (1) (1) (2) (2) (3) (4) (5) (5) (5) (5) (5) (7) (7) (12) (12) (12) (16) (17)
法制管理要求, 7 计量要求. 7. 1 电流变化引起的误差极限·· 7. 2 影响量引起的误差改变极限, 7. 3 起动和潜动试验 7. 4 仪表常数 8 技术要求…. 8. 1 机械要求.· 8. 2 气候条件. 8.3 电气要求· 9 型式评价的条件和方法 9. 1 计量要求· 9.2 机械要求·· 9.3 气候条件· 9. 4 电气要求· 10 型式评价结果的处理附录A试验项目和试验顺序列表
JJF 1245.2—2010
引言
本部分是关于机电式有功电能表型式评价的方法标准,必须与JJF1245.1一2010《安装式电能表型式评价大纲 网通用要求》一起使用,其内容基本参照GB/T17215.311 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 交第11部分:0.5、1级和2级机电式有功电能表》以及JJG307--2006《机电式交流电能表》的标准和规程要求编制而成。
-
JJF1245.2—2010
安装式电能表型式评价大纲
特殊要求机电式有功电能表(0.5、1和2级)
1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频率为50Hz或60Hz的单、三相机电式有功电能表(以下简称仪表)的型式评价
本大纲不适用于接线端电压超过600V(多相仪表为线对线电压)的机电式仪表、 携带式仪表及仪表计度器的数据接口。对架装式仪表,本部分不涉及其机械性能 2 2引用文献
JJF1001 :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02---1998 国家计量检定规范编写规则 JJF1015·2002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和型式批准通用规范 JF10162009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编写导则 JJF1245.1--2010安装式电能表型式评价大纲通用要求 JJG307—2006 6机电式交流电能表 GB/T17215.311—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第11部分:0.5、1和2级
机电式有功电能表(modIEC62053-11:2003)
上述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大纲的引用而成为本大纲的条款。凡是标明年号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大纲,然而,鼓励根据本大纲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标明年号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大纲。
3术语
见JJF1245.1。 4概述
见JJF1245.1。 5申请单位应提交的技术资料和试验样机
按JJF1245.1的规定。 6法制管理要求
按JJF1245.1的规定。
JJF1245.2—2010
7计量要求 7. 1 电流变化引起的误差极限
仪表在表1和表2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其百分数误差不应超过表3和表4中给出的相应准确度等级的极限。0.5级仪表的误差极限只针对经互感器工作仪表。
表1电压和电流平衡条件
各等级仪表的允许偏差 0. 5
多相仪表
2 ±1% ±2%
1 ±1% ±2%
±0.5% ±1% 2°
每一相电压或线电压与对应电压平均值之差不超过每相电流与各相电流平均值之差不超过任一相电流和对应相电压间的相位差与其它相电流和对应相电压间的相位差之差不超过
2°
2°
表2参比条件
各等级仪表的允许偏差
影响量环境温度电压频率相序电压不平衡
参比值
2 ±2℃ ±1. 0% ±0. 5%
0. 5 ± 1℃ ±0.5% ±0.2%
1 ±2℃ ±1. 0% ±0.3%
参比温度,缺省值为23℃
参比电压参比频率
正和序(L—L—L)
所有相连接
畸变因数小于
波形
正弦电压和电流
2%
3%
2% 磁感应强度引起的误差改变量不超过:
参比频率的外磁场感应
磁感应强度等于零
±0.2%
±0.3%
±0. 1%
但在任何情况下应小于0.05mT
附件T.作工作位置注1:仪表设计和装配应保证在前后和左右方向上的垂直位置:表底由垂直墙面支撑:基准
附件不工作垂直工作位置!
±0. 5°
±0.5°
± 0. 5°
边缘(如接线端座的下边缘)或标记在表壳上的基准线保持水平。
注2):试验包括: 1.单相仪表电压线路通以参比电压、电流线路通以0.11(0.051.)和功率因数为1时,测量
仪表误差,之后将电流线路以及电压线路反向连接后测量仪表误差,两个误差之差的一半即是误差改变量的值。采用相同的方法测量0.21.(0.1I.)以及功率因数为0.5I时的误差改变量。
2.三相仪表电压线路通以参比电压、电流线路通以0.11,(0.051.)和功率因数为1时,进行三次测量.在每次测量之后、电流线路和电压线路的相位同时改变120°,相序不改变,测量的每个误差与三次测量误差平均值间的最大差值为误差改变量的值。
2
JJF1245.2—2010
表3百分数误差极限(平衡负载)
电流值
各等级仪表的百分数误差极限
功率因数
直接接人仪表 0.051.≤I<0.11. 0.021,≤[<0.051. 0. 1≤≤Inax
2 ± 2. 5 ±2.0 ± 2.5
经互感器工作仪表
0. 5 ±1. 0 ±0.5 ±1. 3 ±1. 3 ± 0. 8 ±0.8 ± 2. 5 ±1. 5
1 ± 1. 5 ±1. 0 ± 1. 5 ± 1. 5 ± 1. 0 ±1. 0 ± 3. 5 ±2. 5
-
0.05≤1
1 0. 51. 0. 8C 0. 51. 0. 8C 0.251. 0.50
0.11.≤<0.21
0.051,≤1<0. 11
±2. 0
0. ≤
0. 21≤I≤I
用户特殊要求
0.21≤I≤1
0.1≤1≤1
表4百分数误差极限(不平衡负载)
电流值
各等级仪表的百分数误差极限 0. 5
功率因数
直接接人仪表 0.21x 0.5≤mx 仪表在最大电流1mx、功率因数为1条件下,多相仪表平衡负载和不平衡负载的百
经互感器工作仪表 0. 11≤≤1. 0.21≤
2 ±3. 0 ±3. 0
1
±1. 5 ±1. 5
1 0. 5L
±2. 0 ±2. 0
分数误差之差不应超过表5中的极限,
表5平衡负载和不平衡负载的百分数误差之差极限
各等级仪表的百分数误差之差极限 0. 5
功率因数
电流值
1 ± 1. 5
2 ±2. 5
I max
1
±1. 0
7. 2 影响量引起的误差改变极限
仪表参比条件改变引起的百分数误差改变不应超过表6的规定值。
表6影响量
各等级仪表的平均温度系数%/℃ 0. 5
电流值
功率因数
(除特殊说明外,为平衡负载)直接接入仪表
影响量
经互感器工作仪表 0.051≤≤1ux 0. 1,≤≤Inax 0. 51 0.05 0.07 0. 15
2
0. 1 0. 2 1≤*
0.03 0.05 0. 10
环境温度改变
各等级仪表百分数误差改变极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