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3.020.30 J 74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
GB116382011
代替GB11638—2003,GB16164—1996
溶解乙炔气瓶
Dissolved acetylenecylinders
(ISO3807.2:2000,CylindersforacetyleneBasicrequirements-
Part2:Cylinderswithfusibleplugs,NEQ)
2012-06-01实施
2011-07-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 116382011
目 次
前言
=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符号
1 2
4 5 规格系列 6 7 8 检验规则 9 标志、涂敷、包装、运输、贮存 10产品合格证和批量检验质量证明书· 11乙炔瓶的充装附录A(规范性附录) 乙炔瓶安全性能试验方法附录B(规范性附录)乙炔瓶使用性能试验方法· 附录C(规范性附录)多孔填料技术指标测定方法附录D(规范性附录)型式检验时多孔填料孔隙率的测定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10
14 17 20
GB 11638—2011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11638—2003《溶解乙炔气瓶》和GB16164—1996《小容积溶解乙炔气瓶》。 本标准与GB11638—2003和GB16164-1996相比较,主要增加和更改了以下内容:
将小容积溶解乙炔气瓶并到本标准内,容积范围扩大到2L~60L,并对相应的内容作了修改; -对于填料的部分技术指标进行了修改,将填料与瓶壁的间隙修改为“不大于填料直径或长度的 0.4%,且不得大于2.5mm”;对与乙炔接触的附件材料含铜量提出了要求,含铜量不得大于70% -对乙炔瓶的型式试验要求作了修改,取消了每隔五年进行型式试验的要求;增加并提出了20L 以下乙炔瓶免做型式试验条件;对最大乙炔量计算公式作了更改:增加了批量检验的要求;一对使用性能检验要求及放气流量作了修改;
对回火试验的乙炔瓶增加了轴向间隙的要求;对乙炔瓶的易熔合金装置提出了数量的要求。
-
本标准对应于ISO3807.2:2000《乙炔瓶基本要求 欠第2部分:带易熔塞的气瓶》,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ISO3807.2相关内容-致,对填料技术指标、充装条件及使用性能做出了具体规定。在标准的覆盖范围方面,舍去了ISO3807.2中的三类乙炔瓶:
非整体填料瓶;
一乙炔瓶组;无溶剂乙炔瓶。
本标准由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宁波美恪乙炔瓶有限公司、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常州蓝翼飞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东基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竞雄、张保国、叶勇、刘众。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1638—1989,GB11638—2003; GB16164—1996。
M
GB11638-2011
溶解乙炔气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溶解乙炔气瓶(以下简称“乙炔瓶”)的规格系列、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涂敷、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基准温度15℃时最大限定压力为1.56MPa,最高许用温度40℃,公称容积2L~ 60L,内含多孔填料和溶剂,移动式可重复充气的溶解乙炔气瓶。
注:本标准中的压力均指表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99 钢质无缝气瓶 GB5100 钢质焊接气瓶 GB/T6026 工业丙酮 GB 6819 溶解乙炔 GB 7144 气瓶颜色标志 GB 7820 细孔球形硅胶 GB 8335 气瓶专用螺纹 GB 8337 气瓶用易熔合金塞 GB10879 溶解乙炔气瓶阀 GB/T12137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 GB/T13005气瓶术语 GB13591溶解乙炔气瓶充装规定 JJG 14 4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
术语和定义
3
GB/T1300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溶解乙气瓶 dissolvedacetylenecylinder 装有瓶阀和其他附件,内含多孔填料和易于溶解乙炔的溶剂,用于贮运乙炔的压力容器。
3.2
瓶体shell 适于灌装多孔填料、溶解乙炔的溶剂和乙炔气的承压壳体。
3.3
多孔填料 fporousmass 充满乙炔瓶内,用以吸附溶剂- 乙炔的固体多孔物质。 注:本标准系指整体多孔物质。
-
GB11638—2011
3. 4
溶剂 Jsolvent 能被多孔填料吸附且能溶解和释放乙炔的液体。 注:本标准系指工业丙酮(以下简称“丙酮"),并用缩写A表示。
3. 5
皮重tare 指瓶体、多孔填料、瓶阀和瓶帽重量与丙酮规定充装量之和。
3. 6
最大乙炔量 maximum acetylene content 瓶中乙炔的最大限定重量。 注:其中包含了饱和气体的重量。
3. 7
水容积(瓶体容积) water capacity 用灌水法测得的瓶体实际水容积。
3. 8
孔隙率 率porosity 多孔填料的微孔总容积与瓶体水容积之比。
3. 9
炔/酮比 acetylene/acetoneratio 最大乙炔量与丙酮规定充装量之比。
3. 10
最大限定压力 maximum permissible settled pressure 在基准温度15℃时,充以规定丙酮量和最大乙炔量的乙炔瓶的最大允许压力。
3.11
批量batch 指采用同一设计条件,同一规格,同一填料配方及制造工艺,连续生产的乙炔瓶所限定的数量。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Dn:乙炔瓶公称直径,mm; D::模拟火灾试验装置直筒内径,mm; Tm:乙炔瓶皮重,kg mA:乙炔瓶的最大乙炔量,kg; ms:丙酮规定充装量,kg; V:瓶体实际水容积,L; VN:乙炔瓶公称容积,L; 8:瓶内多孔填料孔隙率,%; △ms:丙酮充装量允许偏差,kg。
5规格系列
乙炔瓶的公称直径和公称容积宜采用表1推荐的系列。
2
GB 11638—2011
6.2.2.4 多孔填料与瓶壁的间隙,沿径向或轴向测量,均不应超过填料直径或长度的0.4%,且不大于 2.5mm。 6.2.3相容性 6.2.3.1在制造及使用期间,多孔填料与乙炔、丙酮、瓶体及其他相邻附件不得发生有害反应。 6.2.3.2乙炔瓶的附件(瓶阀、易熔合金塞装置)不得选用含铜量大于70%的铜合金材料制造。 6.2.3.3瓶阀、易熔合金塞装置与瓶体结合处使用的密封材料,应不与乙炔、丙酮等发生化学反应。 6.2.4 安全性能
乙炔瓶成品应能通过附录A所规定的下列各项试验:
水浴升温试验;一回火试验; —冲击稳定性试验;模拟火灾试验。
6.2.5 使用性能
多孔填料的品质应能使乙炔瓶通过附录B规定的试验。 6.3附件 6.3.1瓶阀应符合GB10879的规定。 6.3.2每只乙炔瓶应设置易熔合金塞装置,公称容积大于等于10L的乙炔瓶应不少于2只;公称容积小于10L的乙炔瓶应不少于1只。易熔合金塞装置设置在乙炔瓶肩部,也可设置在瓶阀上。 6.3.3易熔合金塞装置应符合GB8337的规定,动作温度应为100℃士5℃。 6.3.4公称容积大于等于10L的乙炔瓶应配戴专用瓶帽或防护罩,其瓶帽或防护罩重量公差不应大于公称值的5%。 6.4乙瓶外观
瓶体表面不得有尖锐伤痕,否则应予修磨,修磨处应圆滑,其实际壁厚不得小于设计壁厚。
6.5气密性
乙炔瓶在3.0MPa的试验压力下,保压时间不少于1min,其所有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应无泄漏。 6.6 6丙酮 6.6.1丙酮应符合GB/T6026一级品的要求。 6.6.2丙酮规定充装量按公式(1)计算:
ms=0.380V
...(1)
式中: ms- 丙酮规定充装量,单位为千克(kg); -——瓶内多孔填料孔隙率,%; V—--瓶体实际水容积,单位为升(L); 计算值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其余数字舍弃。
6.6.3丙酮充装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4
GB 11638—2011
6.7皮重
乙炔瓶在未灌注丙酮之前应进行称重,称量值加上按6.6.2计算所得丙酮规定充装量即为乙炔瓶皮重,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其余数字舍弃。 6.8 3最大乙炔量
乙炔瓶的最大乙炔量按公式(2)计算:
mA=0.200V
...( 2 )
式中: mA—乙炔瓶的最大乙炔量,单位为千克(kg); —瓶内多孔填料孔隙率,%; V—瓶体实际水容积,单位为升(L);计算值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其余数字舍弃。
6.9 限定压力
充以规定丙酮量和最大乙炔量的乙炔瓶,在恒温15℃时,瓶内平衡压力不应超过最大限定压力 1.56 MPa.
试验方法
7
7. 1 多孔填料技术指标的测定按附录C执行,但型式检验时的多孔填料孔隙率测定按附录D执行。 7.2 :乙炔瓶的安全性能按附录A进行试验。 7.3乙炔瓶的使用性能按附录B进行试验。 7.4瓶体外观采用目视检查方法。 7.5附件的几何尺寸、连接螺纹、重量等,应采用相应的量具进行检查。 7.6 乙炔瓶的气密性试验按GB/T12137执行。
检验规则
8
乙炔瓶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两类。
8.1出厂检验 8.1.1 逐只检验
凡出厂的乙炔瓶应按表2规定的项目进行逐只检验。
8.1.2 批量检验
8.1.2.1分批
按生产顺序,以不多于500只为一批。 8.1.2.2 2检验项目
凡出厂的乙炔瓶应按表2规定的项目进行批量检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