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1052-2010 电容器用压嵌式绝缘套管 技术条件

JB/T 11052-2010 电容器用压嵌式绝缘套管 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5 09:17:33



相关搜索: jb 绝缘 电容 技术 条件 套管 器用 11052

内容简介

JB/T 11052-2010 电容器用压嵌式绝缘套管 技术条件 ICS 31.060.70 K 42 备案号:28743—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11052--2010
电容器用压嵌式绝缘套管技术条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planish inlay insulated bushings for capacitors
2010-02-11发布
2010-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11052—2010
目 次
前言。 范围和目的
1
1
2. 术语和定义。 运行环境条件
3
3.1环境空气温度 3.2 海拔. 4质量要求和试验 4.1 套管的标称值 4.2 套管分类 4.3 试验分类 4.4 外观检验(例行试验及验收试验) 4.5 密封性试验(例行试验、型式试验及验收试验) 4.6 工频干耐受电压试验(型式试验) 4.7 工频湿耐受电压试验(型式试验) 4.8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试验(型式试验) 4.9 过电流能力试验(型式试验) 4.10 冲击电流试验 (型式试验) 4.11 抗拉试验(型式试验) 4.12 抗扭试验(例行试验及型式试验) 4.13 套管温度循环试验(型式试验) 4.14 绝缘电阻试验(例行试验) 4.15 壁厚工频耐受电压试验(抽查试验) 4.16 套管附件试验(抽查试验) 5 包装、运输和贮存 5.1 包装. 5.2运输与贮存. 6验收与安装参考文献表1套管常用分类表2瓷件表面缺陷最大允许值表3套管内部施加压力表4套管绝缘水平的试验电压表5扭矩数据,
中++
中中心
......3
....3
+-..+*
##
.++++.+.
中中心心
. JB/T 11052--2010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5)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爱莉、左强林、成明。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II JB/T 11052--2010
电容器用压嵌式绝缘套管技术条件
范围和目的本标准规定了电容器用压嵌式绝缘套管的术语和定义、运行环境条件、质量要求和试验、包装、运
输、贮存、验收与安装。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高压电力电容器用压嵌式绝缘套管,其他类型的电容器用套管也可参考本标准。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电容器 capacitor 本标准中,电容器指电力电容器单元。
2.2
额定电流 E rated current IN 设计套管时采用的正弦波交流电流方均根值。
2.3
电容器用套管 insulated bushing for capacitor 装配于电容器上,并作用于电容器,主要分为压嵌式绝缘套管和钎焊式绝缘套管。
2.4
压嵌式绝缘套管 planish inlay insulated bushing 通过滚压设备将上端法兰套及下端法兰套与瓷套管压嵌成一体的绝缘套管,
2.5
瓷套管 porcelain bushing 由瓷质材料构成的绝缘套管。
2.6
斑点spot 熔化在瓷件表面上的杂质(如铁质、石膏等)所形成的异色斑点。
2.7
杂质impurity 粘附在瓷件表面上的钵屑、沙粒、石英粉等颗粒。
2.8
烧缺 burn hollow 坏体内杂物烧去后所形成深入瓷件上的凹陷
2.9
气泡air bubble 因杂物分解在瓷体表面所形成的泡。
2.10
粘釉viscidity glaze 在熔烧时,由于瓷件相互之间或与外物粘连而损坏釉面或瓷体的缺陷。 JB/T 11052—2010
2.11
碰损 bump damage 坏件或瓷件相互之间或与外物相碰击而伤及釉面或瓷体的缺陷。
2.12
缺釉 lack glaze 瓷件规定应上釉的表面上露出的瓷件无釉部分。
2.13
釉面针孔glaze pinhole 瓷件釉面上呈现的不深入瓷体的、直径在1'mm以下的小孔。
2.14
堆釉heap glaze 高出正常釉面的积釉部分。
2.15
折痕crease 坏泥折叠在坏件表面上面而未开裂的痕迹。
2.16
刀痕 reamer mark 由于坏件加工不当,在表面上造成的细条痕迹。
2.17
波纹ripple 由于坏件加工不当,在表面上造成的不平痕迹。
:2.18
法兰套 flange sheath 用于固定瓷套管上端与接线导杆和瓷套管下端与电容器盖而滚压于瓷套管上、下端的金属件。
2.19
密封垫片airproofgasket 用于加强瓷套管上、下端密封强度而分别装于套管与接线导杆及下端法兰套之间的一种密封橡胶垫
片。 2.20
密封胶airproofglue 用于加强瓷套管上、下端密封、受力强度而涂于套管上、下端与密封橡胶垫片之间的一种物质。
2.21
接线端子 .line terminal 用来连接到输电线或母线上的端子。
2.22
环境空气温度ambient air temperature 电容器安装地点的空气温度(以气象温度为准)。
2.23
绝缘水平insulation level 电容器极对外壳的绝缘所能承受的工频试验电压和雷电冲击试验电压。
2.24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 承受运行电压的上下法兰套间沿绝缘子绝缘件外表面轮廓的最短距离。
2 JB/T 11052-2010
3运行环境条件 3.1环境空气温度
环境空气温度范围为-50℃~55℃。 3.2海拔
一般不超过 1km。 质量要求和试验
4
4.1套管的标称值
a)额定电压; b)额定电流; c)爬电距离。
4.2套管分类
常用套管一般分为三类,如有不适用的情况,由购买方与制造方协商解决。常用套管类型见表1。
表 1 套管常用分类
1
分 类伞数
II 10 600 230 100 150
III 13 800 300 100 150
6
380 160 100 150
最小爬电距离 mm 最小电弧距离 mm 额定电流 A
4.3试验分类
试验分为:例行试验、型式试验、验收试验及抽查试验。 4.3.1例行试验
a)外观检验(见4.4); b)密封性试验(见4.5) c)抗扭试验(见4.12); d)绝缘电阻试验(见4.14)。 例行试验应由制造方在交货前对每一只套管进行。如购买方有要求,则制造方应提供详列这些试验
结果的证明书。 4.3.2型式试验
a)工频干耐受电压试验(见4.6); b)工频湿耐受电压试验(见4.7); c)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试验(见4.8); d)过电流能力试验(见4.9); e)冲击电流试验(见4.10); f)抗拉试验(见4.11); g)抗扭试验(见4.12) h)套管温度循环试验(见4.13); i)密封性试验(见4.5)。 新产品应进行型式试验,型式试验的有效期为五年。当主要材料、工艺或结构改变,且其改变可能
影响到产品性能时,应重新进行型式试验。进行型式试验的产品应选用通过例行试验的产品,进行试验的套管数量应不少于三只。型式试验报告或证书,在购买方要求时应予提供。
3 JB/T 11052—-2010
4.3.3验收试验
a)外观检验(见4.4); b)密封性试验(见4.5)。 套管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套管应由同一规格组成,进行这些试验的套管数量应由制造方与购买方协商确定,并应在合同中写明。
4.3.4抽查试验
a)壁厚工频耐受电压试验(见4.15); b)套管附件试验(见4.16)。 抽查试验应在购买方提出要求时进行。
4.4外观检验(例行试验及验收试验)
外观检查以目测方法和量具方法进行。 4.4.1尺寸偏差 4.4.1.1套管般尺寸偏差
套管一般尺寸偏差应按其图标注要求检验,检查时应采用游标卡尺、直尺等标准或特制量具进行检查。量具的精确度一般不低于0.5mm。对于尺寸偏差要求比较精确的产品,应采用精度相适应的量具。 瓷件表面缺陷最大允许值见表2。
表2'瓷件表面缺陷最大允许值
瓷件分类 HXD
单个缺陷
外表面缺陷
缺釉 mm?
斑点、杂质、烧缺、气泡」粘釉或碰损
深度或高度 总面积
等直径 mm 1
面积 mm? 2
mm? 10
mm?
mm
内表面 外表面 4
1
15 000 2 1
注1:表中 H为瓷件高度或长度,单位为mm;D为瓷件最大外径,单位为mm。 注2:表中数据参考GB/T772及瓷套管生产公司技术条件。
4.4.1.2平行度检查
在套管下法兰套边上任取两点,两点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应小于3°。用户如有特殊要求的应在合同中说明。 4.4.1.3肥电距离偏差
检查爬电距离时,应采用不会伸长的胶布带(或金属丝)在试品两电极间、沿绝缘件表面量得的最短距离。
爬电距离的测量值与图样上规定的设计尺寸有关。 爬电距离的偏差值规定如下:
以公称值(包括最小公称值)规定时,最大偏差为: ±(0.04L+1.5)mm(L为公称爬电距离,单位为mm); -以最小值规定时,爬电距离的测量值不得小于此值。
4.4,2外观要求
瓷件不允许有裂纹,套管所有外露金属部件应无毛刺、尖角、开裂现象,无腐蚀、生锈现象,线端头不能散开。 4.5密封性试验(例行试验、型式试验及验收试验)
套管应进行能有效地检测出其滚压部位上任何渗漏的试验。 在周围环境温度下,将套管放于水槽中,给套管内部施加表3规定的压力,并仔细检查上下端密封
面,若无渗漏现象,则认为套管通过本试验。 X JB/T 11052—2010
表3套管内部施加压力
项目压力 MPa 历时时间s
例行试验
型式试验
验收试验
0.25 20
1
0.4 300
0.25 20
4.6工频干耐受电压试验(型式试验)
试验电压值应能承受表 4的规定,时间历时1 min。 该试验应在实际电容器或相当于电容器的专用试验结构模型上进行,将套管卧放或竖放(根据套管
实际使用条件),引线要包绕经干燥处理并浸油的电缆纸或薄膜。试验电压施加在套管两极之间。
试验期间,应既不发生击穿,也不发生闪络。
表4套管绝缘水平的试验电压
绝缘水平 kv 雷电冲击试验电压 (1.2~5) /50μs
壁厚工频耐受试验电压,5min 壁厚 壁厚 10 mm 15 mm
工频试验电压,
套管的分类(见表1)
套管适用的电容器额定电压
1 min 干式 淋雨 25
kV
峰值 60 75 125
6.3/ ~3,6.6/V3,7.2/ V3及以下
25
11 [10.5/V3,11/V3,12//3,11,12及以下42(35) 35 II
32.5
40.0
20,21,22,24及以下
68(50) 50
注1:括号内数值为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 注2:表中数据参考 GB/T 772及DL/T840。
4.7工频湿耐受电压试验(型式试验)
该试验应在实际电容器或相当于电容器的专用试验结构模型上进行,试验电压值应能承受表4的规定,时间历时1min。
户外电容器上用的套管应进行此项试验,此项试验应在淋雨条件下进行。 淋雨条件应满足淋雨水折算到20℃的水电阻率为100Q·m,淋雨量为2.0mm/min。 在淋雨条件下进行试验时,将套管卧放或竖放(根据套管实际使用条件),引线要包绕经干燥处理
并浸油的电缆纸或薄膜。试验电压施加在套管两极之间。
试验期间,应既不发生击穿,也不发生闪络。 4.8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试验(型式试验)
该试验应在实际电容器或相当于电容器的专用试验结构模型上进行,电压波形为(1.2~5)/50μs,试验电压峰值应符合表4的规定。
在套管两极间施加15次正极性冲击之后,接着再施加15.次负极性冲击。 试验期间,应既不发生击穿,也不发生闪络。
4.9过电流能力试验(型式试验)
给套管通1.5Iz电流,时间历时1h。 在试验后应测量套管各接点的温升及表面温升。测量温升应不大于15K。
4.10冲击电流试验(型式试验)
套管应能承受以下短路放电。 给高压电容器充电,然后接着对套管进行短路电流试验,试验电压波形达到5kHz,振荡波形的第
一峰值达到120倍的额定电流,套管应在10min内承受五次这样的放电。
充电电压应为套管适用的电容器额定电压。 在试验后应进行密封性试验(见4.5中例行试验)。 套管在试验过程中应不出现明显的机械损伤或变形。
5.
上一章:JB/T 8735.1-2011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 第1部分:一般要求 下一章:JB/T 8735.2-2011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 第2部分:橡套软电缆

相关文章

JB/T 11051-2010 电力电容器用双轴定向聚丙烯薄膜技术条件 Q/GDW 11556-2016 电容式套管绝缘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JB/T 11669-2013 手扶拖拉机牙嵌式转向离合器技术条件 电气绝缘结构设计原理 下册 电力电容器 绝缘子和套管 电力变压器绝缘 电机绝缘 SJ/T 10557.1-2022 电解电容器用铝箔技术条件 JB/T 9610.2-2013 振动器用软轴和软轴套管 第2部分:软轴套管 NB∕T 10452-2020 绝缘液体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用环氧大豆油 NB/T 10452-2020 绝缘液体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用环氧大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