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6597-2011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试验方法

GB/T 26597-2011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试验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8 09:01:58



相关搜索: 光学 方法 纤维 试验 元件 元件 26597

内容简介

GB/T 26597-2011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试验方法 ICS 37. 020 N 3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597—2011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试验方法
Testing method of fiber optic devices for image transmission
2011-11-01实施
2011-06-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6597--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试验方法
4 GB/T 265972011
前 言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3)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西长城微光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上海理工
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庄松林、倪国强、王玲玲、张淑琴、刘秀琴、高稚允、吕正中、金尚忠、陈斌资、 薰前民、陈钢。
I GB/T26597--2011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像增强器、变像管、像增强型CCD等光电器件中使用的光学纤维传像元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920玻璃平均线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GB/T·1692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fiberopticaldevicesforimagetransmission 由光学纤维按一定规则排列成型,能把图像从输人端面传输到输出端面的元件。 本标准中光学纤维传像元件包括以下三种产品: a)光学纤维面板(简称光纤面板), b)光学纤维倒像器(简称倒像器); c)光学纤维锥(简称光锥)。
3.1.1
光纤面板fiberopticalfaceplate 能把图像从输入端面传输到输出端面,图像大小、方向不发生改变的光学纤维传像元件。
3.1.2
倒像器fiberopticalinverter 输出端面相对于输入端面整体绕中心轴扭转180°,从而使输出端面的图像与输人端面的图像互为
倒立的光学纤维传像元件。 3.1,3
光锥fiberopticaltaper 能使输出图像与输人图像具有一定放大/缩小比的锥状光学纤维传像元件。
3.2
光学纤维;光纤 foptical fiber 利用全反射原理,由纤芯和纤皮组成的独立的传光单元。
3.3
复合光纤multifiber 按一定规则排列的光纤列阵。
3.3.1
一次复合光纤 multi-fiber 将单纤维按一定规则排列经拉制而成的光纤列阵。
1 GB/T26597—2011
3.3.2
二次复合光纤 multimulti-fiber 将一次复合光纤按一定规则排列再经拉制而成的光纤列阵。
3. 4
纤外吸收absorptionoutsidethefibers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中各单光纤之间及周围对杂散光的吸收。
3.4.1
填隙式纤外吸收absorptionoutsidethefiberswiththefillingmaterial 将纤外吸收材料以任意的或规则的方式放置在部分或全部光纤之间或周围所产生的光吸收。
3. 4.2
统计式纤外吸收statistical absorption outside thefiberswith substitutingmaterial 用吸收材料取代单根光纤的全部或其截面的一部分,并将其以任意的或规则的方式放置在整个光
学纤维传光单元间形成的吸收。 3.5
光纤中心距fiberpitch;widthbetweeaeighborfibercenters 规则排列的相邻两根光纤的中心距离。
3. 6
理论数值孔径 theoretical numeral aperture NA. 理论数值孔径定义为(NA,),按式(1)计算:
NAtVnin
+(1 )
式中: n 阶跃光纤纤芯的折射率; n" 阶跃光纤纤皮的折射率。
3.7
串光crosstalklight 从一根光纤进人到其他光纤中的光。
3. 8
斑点spot 同周围区域相比,透射比变化大于规定值的局部区域。
3. 9
鸡丝chickenwire 复合光纤边界明显视觉增强的、且宽度不大于两根光纤的线状图案。 注:对形成比较完整的复合光纤边界的鸡丝,也称网格。
3.10
剪切畸变sheardistortion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对传递的直线图形产生的短小线段的位移或旋转。
3. 11
蛇形畸变snakeshapedistortion;grossdistortion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对通过端面中心传递的直线所产生的曲线图形对该直线的位移。
3. 12
枕形/桶形畸变barrel/pincushiondistortion 从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输出端面观测到的图形相对于从其输人端面输人的基准正方形图形所产生的
2 GB/T26597-2011
枕形/桶形变形。 3.13
像倒转角imageinversionangle 倒像器有效区内传输的图像围绕中心轴旋转的角度。理想像倒转角为180°。
3.14
像位移frame run-out 以通过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输人端面中心的十字交叉点为基准,从输出端面所观察到的图形相对于
该基准的最大整体位移。 3.15
放大率magnification 输出端面图形/图像与输人端面图形/图像的尺度大小的比值。
3.16
放大率相对误差 relativemagnificationerror 所获得的输出端面图像与输入图像的实际放大率和理论放大率的差值与理论放大率之比值。
3.17
透射比 transmissivity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有效共轭传输区输出光通量与输入光通量之比值。
3.17.1
准直光透射比 collimated transmissivity 准直光垂直人射到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端面上的透射比。
3.17.2
朗伯光透射比 lambert's transmissivity 朗伯光人射到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端面上的透射比。
3.17.3
朗伯光光谱透射比lambert'sspectraltransmissivity 在适用光谱段内,随波长变化的朗伯光透射比。
3.18
分辨力 resolvingpower;resolution 可以区分观测到的目标上两点的最小间隔定义为分辨极限,其倒数即为分辨力,是分辨图像细节的
能力。 3. 19
真空气密性vacuumintegrity 当光学纤维传像元件一个端面处于一定真空状态,另一端面处于大气压状态时,在其端面的等效空
气泄漏率。 3.20
耐热性thermal stability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经规定温度处理后,其外形、几何尺寸、内部结构等主要性能与指标保持不变的
能力。 3.21
热稳定性thermal steadiness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经受剧烈的温度变化而不破坏的性能。
3 GB/T26597—2011
3. 22
刀口响应(效应)knife-edgeresponse(effect)通过光学纤维传像元件传递的标准测量刀口边缘的像在不透明区域内垂真分口方向上的强度
分布。 3. 23
橘皮状orangepeel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表面粗糙。
3.24
擦伤scratch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表面划痕。
3.25
残留物residue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表面粘附的杂质。
3.26
污班斑stains 像残留物一样出现在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表面,但无明显深度的物质。
3.27
带状阴影banding 显现于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端面的明显带状亮影或暗影。
3.28
裂纹crach 由于机械、加热造成的,在光学纤维传像元件材料内部或表面产生的应力断面。
3.29
破边chip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边缘存在的缺口。
3.30
豪状haze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抛光表面出现的发雾现象。
4试验方法 4.1光纤中心距 4.1.1试验工具
金相/测量显微镜,读数分辨力1μm,物镜放大倍数不小于40倍,具有精确测试分划线的目镜放大倍数不小于10倍。 4.1.2试验程序
a)用漫射光垂直照射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的一个端面; b)从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的另一端面,用金相/测量显微镜上的分划线观察(如另有规定,可用其
他适当仪器,如图像分析计算机),在有效的刻度范围内,测量一次复合光纤区域内沿直线连续排列的光纤数量;
C)用该刻度除以所获得的光纤数最,即为在规定位暨和方向上的光纤平均中心距。
4.2斑点 4.2.1试验工具
投影仪或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小于10倍。
4
上一章:GB/T 26596-2011 光学和光学仪器 大地测量仪器 术语 下一章:GB/T 26598-2011 光学仪器用透明导电薄膜规范

相关文章

GB/T 26331-2010 光学薄膜元件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JIS C 61300-2-2-2011 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元件.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第2-2部分:试验.配接耐久性 JIS C 61300-3-43-2012 光纤互连器件和无源元件.基本试验和测量规程.第3-43部分:检验和测量.纤维光学源用模式转换功能测量 GB/T 43690-2024 成像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的测量方法 GB/T 38245-2019 光学和光学仪器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光学元件吸收率测试方法 GB/T 38245-2019 光学和光学仪器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光学元件吸收率测试方法 GB/T 38245-2019 光学和光学仪器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激光光学元件吸收率测试方法 JIS C 6842-2012 测量方法和试验规程-光学纤维的偏振模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