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303—2011
雾度计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forHazemeter
2011-07-28发布
2011-10-28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数码防伪
JJF 13032011
雾度计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Hazemeter
JJF1303—2011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1年7月28日批准,并自
2011年10月28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光学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委托全国光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1303—2011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吴厚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王 煜(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孔 炜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JJF1303—2011
目 录
1 范围 2 引用文献
(1) (1) (1) (1) (2) (3) (3) (3) (3) (3) (3) (3) (4) (4) (4) (5) (6) (7)
术语 4 概述· 5 计量特性 6 校准条件· 6. 1 校准环境条件 6.2 校准用设备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 1 仪器零点校准 7. 2 雾度零点漂移. 7. 3 雾度示值误差与重复性 7. 4 透射比示值误差测量 8 校准结果表述· 9复校间隔时间· 附录A 雾度计校准原始记录附录B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附录C 校准雾度计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3
JJF1303—2011
雾度计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透明材料雾度测量的雾度计的校准。
2引用文献
JJF1032-2005光学辐射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 JJF1059一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1094一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 GB/T2410一2008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ASTMD1oo3透明塑料雾度和透光率标准测试方法(StandardTestMethodfor
HazeandLuminousTransmittanceofTransparentPlastics)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 3.1雾度haze
试样的漫透射比ta与其总透射比t,的比值,再乘以100。其符号为Ha,单位为1。
Ha=×100
(1)
3.2透射比transmittance
在人射辐射的光谱组成、偏振状态和几何分布指定条件下,透射的辐通量或光通量与人射通量之比。它的符号为T,单位为1。 3.3漫透射比diffusetransmittance
(总)透射通量中的漫透射成分与人射通量之比。它的符号为td,单位为1。
4概述
雾度计是测量透明塑料、玻璃以及其他透明材料对光线的散透射特性,并以雾度来定量表征的仪器。雾度计主要由积分球、光源、准直系统、样品仓、光陷阱、标准反射板、光电探测器和信号处理等部分组成。
用积分球收集透射光通量,只要积分球各开口的总面积不超过积分球内表面反射面
积的4%,任何直径的积分球均可。人射窗口和出射窗口的中心在积分球同一最大圆周上,两者与球中心连线的夹角不低于170°。出射窗和入射窗口中心法线夹角不超过8°。 当光陷阱在工作位置,没有放置样品时,入射光束的轴线应穿过入射窗和出射窗的中心。光探测器的位置应位于与入射窗口呈90°土10°的球面上,并加挡屏以阻挡人射窗的直射光照明。要求照射样品的光束为单向平行光,任何光线都不能偏离光束光轴超过 3°。该光束不能在积分球的任何窗口产生光晕。当样品置于积分球人射窗口时,样品的
1
JJF1303-2011
法线与入射窗和出射窗中心连线的夹角不能超过8°。当光束没有样品阻挡时,穿过出射窗口的光束应近似为圆形,边界清晰,并且光束中心与出射窗口同心,形成与入射窗法线成1.3°士0.1°的环状光斑。
测量用照明光源符合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要求的C光源或A光源条件。雾度计的基本构成原理如图1所示。
光度探测器
入射窗
光陷阱
汇聚透镜
透镜
光源
试样
光闲
标准反射板
S
图1雾度计原理图
利用雾度计测试雾度样品时,对仪器和样品按照表1的要求进行操作
&
表1数据测试步骤
测量信号值 试样是否在位置上 光阱是否在位置上 白板是否在位置上
测量的量入射光通量通过试样的透射光通量仪器的散透射光通量仪器和试样散射光通量
是是
S 否
Φ Φ2
否否
是
?
否
03
是
公是
是
@
否
计量特性雾度示值分辨力:≤0.1;雾度零点:≤0.1;雾度零点漂移:≤0.2;雾度示值相对误差:土5%以内;雾度重复性:≤0.2;透射比示值误差:士2.0%以内;透射比重复性:≤1.0% 注:以上指标不是用于合格性判别,仅提供参考。
5
2
JJF1303—2011
6校准条件
6.1校准环境条件 6.1.1环境温度:(23士5)℃。 6.1.2湿度:≤80%RH。 6.1.3 电源电压:AC(220士22)V,频率为(50士1)Hz。根据被检仪器的电源要求选用。 6.2校准用设备
标准雾度片一套5片、其雾度值分别为1,5,10,20,30左右。标准雾度片的外形尺寸应能刚好置于仪器的样品仓中,一般要求外形尺寸为50mm×50mm,雾度片中央有效测试区域直径不小于$30mm。对应各标准雾度片在C光源或A光源下都有确定的雾度值和透射比值。标准雾度片的值必须经过上一级计量部门校准,有校准证书,且校准时间处于有效期内。
T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
仪器校准前,应检查仪器的外观,不应有影响仪器校准操作的缺陷。仪器检查一切正常后,按照仪器操作使用说明书规定开机预热 7.1仪器零点校准
待仪器预热稳定后,样品仓或样品架上不放置任何样品,以空气作为参比,按照仪器的正常操作步骤,调节仪器的雾度零点和100%透射比。记录仪器雾度零点。 7.2雾度零点漂移
仪器在样品仓未放置任何样品的条件下,调节仪器的雾度测量零点,观察3min。 读取雾度示值的最大漂移量,即为仪器的雾度零点漂移。 7.3雾度示值误差与重复性 7.3.1根据仪器本身的照明光源测量条件(C光源或A光源),采用对应光源条件下标定量值的一组标准雾度片,对仪器进行雾度校准。 7.3.2仪器状态稳定后,按照仪器操作说明,用待校准雾度计测定一组五片的标准雾度片。雾度Ha按式(2)计算:
H= ) X100
(2)
每片连续测量3次,记录各次雾度测量的仪器示值,然后取平均值,作为该标准雾度片的雾度校准示值。对应每片标准雾度片测量的雾度示值误差按式(3)计算:
AH=H-Has
(3)
式中:H——各雾度片3次雾度值测量的平均值;
H&一各雾度片的雾度标准值。 用雾度值在10左右的1片雾度片,连续测量3次,计算仪器的雾度测量重复性:
H,=maxIHai-HaI
(4)
式中:Hai第i次雾度测量值。
3
JJF1303—2011
7.4透射比示值误差测量 7.4.1用一组五片标准雾度片标定给出的透射比值,以空气为参比,分别测量各标准雾度片的总透射比值。试样的总透射比t,按式(5)计算:
(5)
T=Φ2/Φ
漫透射比ta为:
(6)
[//
每片标准片连续测量3次,然后取平均值,作为该标准雾度片的透射比校准示值。 透射比准确度按式(7)计算:
(7)
△, = T - ts
式中:各雾度片3次透射比测量的平均值;
T一各雾度片的透射比标准值。
7.4.2透射比重复性测量
用一片要求在C光源或A光源条件下透射比在0.80~0.90雾度片,用雾度计测量其透射比值,连续测量3次,透射比重复性按式(8)计算:
(8)
,=max/t,
8校准结果表述
经校准的雾度计发给校准证书。校准证书的内页推荐格式见附录B。校准证书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a)标题,如“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不在实验室内进行校准); d)证书或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e)送校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 g)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
接收日期;
h)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对抽样程序进行说明; i)对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 i)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k)校准环境的描述; 1)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m)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以及签发日期; n)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 o)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或报告的声明。
9复校间隔时间
建议雾度计的校准周期为1年。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以按照用户的需要确定雾度计的校准时间间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