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5799-2010 纺织染整助剂名词术语

GB/T 25799-2010 纺织染整助剂名词术语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3 10:34:50



相关搜索: 术语 助剂 纺织 名词 名词 25799

内容简介

GB/T 25799-2010 纺织染整助剂名词术语 ICS71.100.4087.060.10 G 70
C D
5 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799-2010
纺织染整助剂名词术语
Glossary of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auxiliaries
2011-10-01实施
2010-12-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5799—2010
前 言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市金河保险粉厂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梅、张宝健、赵婷、金鲜花、王国清、姬兰琴。
I GB/T25799—2010
纺织染整助剂名词术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染整助剂名词术语及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纤维纺织、前处理、印染、后整理及染料后处理等工艺过程中所用助剂的术语及定义,
本标准是纺织染整助剂行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文件,是制、修订标准及编写有关染整助剂专业技术文件的基础标准,也是纺织染整助剂科研、生产、应用、教学以及有关技术交流的依据。
本标准分为纺织染整助剂通用名词术语和纺织染整助剂专用名词术语两部分。 2纺织染整助剂通用名词术语 2. 1
表面surface 两相之间相接触的面,表面是针对一相而言。
2. 2
界面interface 两相之间相接触的面,界面是针对两相而言。
2. 3
表面张力 surfacetension 作用于一个相的表面并指向相内部的张力。它是由相表面上的分子与相内部分子之间引力所引起
的。有时表面张力专指液相与气相之间界面上的力。表面张力以毫牛顿每米(mN/m)表示。 2. 4
界面张力interfacialtension 在两相之间界面上所产生的张力。界面张力以毫牛顿每米(mN/m)表示。
2.5
表面活性surfaceactivity 物质所具有的能改变表面或界面的物理(力学、电学、光学等)性质的作用。一般指物质所具有的降
低溶剂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作用。 2. 6
表面现象surfacephenomena 在两相(液-气、液-固、液-液或气-固)的界面上,力学、电学、光学等效应变得明显的现象。
2. 7
比表面specificsurface 单位体积的物质所具有的表面积。比表面表示物质的分散程度。单位为负一次方米(m-"),计算
式为:
比表面(A,)=物理表面积(A)
物质体积(V)
2.8
比表面能specific surfaceenergy 在指定温度和压力下,增加单位表面积时,表面能的增加量。
1 GB/T25799——2010
2.9
保护胶体protectivecolloid 物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作为亲液胶体时,能延迟或阻止疏液分散体粒子的聚集。
2.10
活性物activematter 在一定溶液中,显示出一定特性的物质的总称。
2.11
表面活性剂surfaceactiveagentsurfactant 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化合物,它溶于液体特别是水后,可以在液-气界面或其他界面择优吸附,从而
使其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显著降低。这种化合物的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对亲水介质具有亲和性的基团(亲水基和至少含有一个对亲水介质几乎没有亲和性的基团(亲油基)。 2.12
离子表面活性剂 ionic surface active agent;ionic surfactant 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的有机离子,并且这些有机离子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
2.13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nionic surface active agent; anionic surfactant 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带负电荷的有机离子,并且这些有机离子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
2.14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ationic surfaceactiveagent,cationic surfactant 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带正电荷的有机离子,并且这些有机离子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
2.15
两性表面活性剂ampholytic surfaceactiveagent;ampholytic surfactant 在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带两种相反电荷的有机离子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水溶液中能电离,但取决
于介质的条件,从而使这些有机离子具有阴离子和(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2.16
非离子衰面活性剂non-ionic surface activeagent;non-ionic surfactant 在水溶液中不产生离子的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由于分子中存在有强亲水性官能团而
具有水溶性。 2. 17
吸附adsorption 一种物质的原子或分子附着在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的现象。
2.18
正吸附positiveadsorption 溶液中溶质在表面层的浓度大于溶质在本体溶液中浓度所产生的吸附现象。
2. 19
负吸附negativeadsorption 溶液中溶质在表面层浓度小于溶质在本体溶液中浓度所产生的吸附现象。
2. 20
表面活性剂吸附层adsorptionlayerof surfaceactiveagent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界面上,富聚着表面活性剂层,即吸附层。在该层任何位置上,表面活性剂的浓
度大于溶液本体中的浓度。 2.21
吸附剂adsorption agent;adsorbent 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选择性的吸附能力,并具有巨大的吸附表面。
2 GB/T 25799-2010
2.22
微分表面功differentialsurfacework 在等压、等温和可逆条件下,增加液体表面所需的功。这个功相当于使分子从液体内部转移到表面
所需的吉布斯能。微分功dW,,与增加的液体表面积dS成正比。
dw,=rds
表面功的系数r以焦耳每平方米表示,它与表面张力以牛顿每米表示的数值相同。 2.23
单分子层 monomolecularlayer 单层monolayer 被吸附剂所吸附的表面活性剂以单分子方式成薄层铺展于吸附剂的表面,此吸附层称为单分子吸
附层,又称单层。 2. 24
膜film 均匀的或不均匀的物质薄层。
2.25
单位面积内聚功 bhwork of cohesionperunitarea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使一种液体(或固体)柱垂直于其轴线可逆地分离,并生成两个新的表面时对
每单位面积所做的功。这个功在数值上等于表面张力的两倍。
2.26
workofadhesion(orof separation)perunitarea
单位面积附著功(或分离功)在等温、等压和可逆条件下,当具有单位面积界面的两种凝聚相被分离而形成每一相单位面积时对
体系所做的功。 2.27
浊点cloudtemperature 某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在温度升高时,溶液由均相变为非均相(即由清晰透明变为浑浊)
时的温度。浊点又称浑浊温度。 2.28
澄清点temperatureof clarification 具有浊点的某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非均相混合物,在温度下降时,溶液变成均相时的温
度。澄清点又称澄清温度。 2. 29
克拉夫特温度 Kraffttemperature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陡增时的温度(实际上是在一个很窄的温度范围内)。在此温度时,其
溶解度等于临界胶束浓度。 2.30
亲水hydrophily 对水的亲和性。
2.31
亲水基hydrophilic group 对水具有亲和性的基团。
2.32
疏水hydrophoby 对水的疏远性。
3 GB/T25799—2010
2.33
疏水基hydrophobicgroup 对水具有疏远性的基团。
2.34
亲液lyophily 对液相的亲和性。
2.35
亲液基lyophilicgroup 对液相具有亲和性的基团。
2.36
疏液lyophoby 对液相的疏远性。
2.37
疏液基lyophobicgroup 对液相具有疏远性的基团。
2.38
亲油性lipophilicity 对非气体、非极性有机相的亲和力。
2.39
亲油基lipophilicgroup 对非气体、非极性有机相具有亲和性的基团。
2. 40
疏油性lipophobicity 对非气体、非极性有机相的疏远性。
2.41
疏油基lipophobicgroup 对非气体、非极性有机相具有疏远性的基团。
2.42
疏远性 exophilicity 一种分子具有的使其离开或不渗透至一个相内的全部或部分结构的倾向。疏远性可用分子中官能
团来表征。当物质分子从理想气态变至考察相时,在分子中引入这些基团会引起化学势增大的变化。
注:由引人官能团而引起的化学势增大的值是浓度和温度的函数,根据这些变量,这种基团可具有亲和或疏远的
特征。
2. 43
亲和性endophilicity 一种分子具有的使其保持或不渗透至一个相内的全部或部分结构的倾向。亲和性可用分子中官能
团来表征。当物质分子从理想气态变至考察相时,在分子中引人的这些基团会引起化学势减少的变化。
注:由引人官能团而引起的化学势减小的值是浓度和温度的函数,根据这些变量,这种基团可具有亲和或疏远的
特征。
2.44
两亲物amphiphaticproduct 分子中同时含有一个或多个亲水基和一个或多个亲油基的产物。
4 GB/T25799-—2010
2.45
亲水亲油平衡hydrophilic-lipophilicbalance(HLB)极性基团(或多极性基团)和非极性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并分别影响分子对水和对低极性有机溶剂
的亲和性。亲水亲油平衡又称亲水亲油比。 2.46
极性基团polargroup 使分子中的电子分布引起有效电偶极矩的基团。这种基团呈现了显著的极性表面,尤其是对水的
亲和性,因而分子具有亲水的特征。 2.47
非极性基团 non-polargroup 使分子中电子分布不引起有效电偶极矩的基团。这种基团呈现了对低极性有机溶剂的亲和性,因
而使分子具有亲油的特征。 2.48
极性-非极性结构polar-nonpolarstructure 至少包括一个极性基团和一个大的非极性基团的分子结构,这种结构使分子呈现出亲水和亲油的
特征。 2. 49
乳化emulsifying 两种互为不溶性的液体,使其中一种液体分散于另一液体中而形成两相分散体系的过程。
2. 50
乳化力emulsifyingpower 能使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形成乳化液的物质所具有的效能。
2.51
乳化作用 emulsification 使两种互不溶解的液体形成乳状液的作用。
2.52
油状乳液 oilemulsion 连续相是与水不互溶的液体乳状液。又称为油包水乳液(用W-O或W/O表示)。
2.53
水状乳液 aqueous emulsion 连续相是水的乳状液,又称水包油乳(用O-W或O/W表示)。
2.54
可乳化液体 emulsifiableliguid 适合于构成乳状液的分散相的液体。
2.55
乳化液体 emulsifying liquid 适合手构成乳化状液的连续相的液体。
2.56
胶束micelle 在高于一定的临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由分子或离子组成的聚集体,
2.57
临界胶束浓度 critical micelleconcentration(CMC) 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5 GB/T25799—2010
2.58
胶溶peptization 由絮凝物或聚集体形成的稳定分散体。
2.59
盐敏感性 salt sensitivity 盐类电解质对染料和助剂的某种性能影响的程度。
2.60
气泡bubble 由薄的液衰包围的大量气体。
2.61
泡沫foam 由薄的液膜隔开的并列气泡形成的气泡群,从而构成了在液体中气体以大体积比分散的分散体。
2.62
发泡作用 foaming effect 形成泡沫的作用。
2.63
发泡力foamingpower 产生泡沫的效能。
2.64
泡沫持久性 foaming persistance 使泡沫持久存在的能力。
2.65
毛细活性 capillary activity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由于界面上吸附引起的作用。这种作用通常使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降低。
2.66
接触角 contactangle 在至少有两个是凝聚相的三相接触线的一点与凝聚相中液相表面形成的切线和两凝聚相相交的平
面的夹角。 2.67
润湿wetting 在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特定情况下,使润湿倾向和润湿性的性质生效的作用。
2.68
润湿倾向 wetting tendency 液体铺展于表面的倾向。溶液和表面间的接触角减小表明润湿增加,接触角为零相当于自发铺展。
2. 69
润湿力wettingpower 润湿表面的效能。
2.70
润湿性wettability 使表面变湿的能力。
2.71
铺展能力 spreading ability 液体的一种性质,它能使滴液体自发地覆盖于另一种液体或固体表面上。
6
上一章:HG/T 4769.2-2014 颜料和体质颜料 增塑聚氯乙烯中着色剂的试验 第2部分:试验样品的制备 下一章:HG/T 5065-2016 建筑涂料用罩光清漆

相关文章

GB/T 25798-2010 纺织染整助剂分类 GB/T 25800-2010 纺织染整助剂命名原则 GB/T 42908-2023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有机卤素含量的测定 GB/T 31531-2015 染料及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喹啉的测定 GB/T 29599-2013 纺织染整助剂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GB/T 38268-2019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短链氯化石蜡的测定 GB/T 20708-2019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部分有害物质的限量及测定 GB/T 33093-2016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