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5.120.30 J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713-—2010
机械式振动时效装置
Machinery vibrating stress relief device
2011-07-01实施
2010-12-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5713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西格马科技有限公司、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久明、汤小牛、卢军。
H
GB/T25713—2010
机械式振动时效装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式振动时效装置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与储运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铸铁、有色金属(铜、铝、钛及其合金)等材质的铸件、锻件、焊接件、模具、机加工件为处理对象的机械式振动时效装置(以下简称“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6388运输包装发货标志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626.2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性试验 GB/T17626.4--2008试验和测量技术快速瞬变电脉冲群抗扰性试验 JB/T3000铸造设备型号编制方法 JB/T6331.2铸造机械噪声的测定方法 声压级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扫频scanning 固定偏心矩,将激振器的转速由低调高的过程。
3. 2
扫频曲线scanningcurve 激振装置的频率由低向高均匀升速过程中,工件被检测点的加速度值随激振频率或激振器转速变
化的曲线称为扫频曲线,简记a-n曲线,其中,a为加速度(单位:m/s");n为激振器转速(单位:r/min)。 3.3
时效时间和时效曲线agingtime&agingcurve 当激振器的转速稳定在某一数值上后,持续的时间称为时效时间;其间,反映加速度随时效时间变
化的曲线,称为时效曲线,简记a-t曲线,其中,a为加速度(单位:m/s"),t为时效时间(单位:min)。 3. 4
跟踪曲线trackingcurve 以初始时效频率处加速度值为一固定值,控制该加速度值在时效过程中保持不变,需要不断调节激
1
GB/T25713—2010
振器转速。该转速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跟踪曲线,简记n-t曲线,其中,n为激振器转速,t为时效时间。 3. 5
激振器和卡具exciter&clamper 产生振动并能把振动传递给结构体和装置的机械称激振器。机械式振动时效装置专用的激振器由
可调速电动机与受其驱动的偏心箱组成。电动机上有测速装置;偏心箱外部有对应不同偏心量(以占最大偏心矩的百分比表示)的刻度,据此可灵活、准确地调节偏心矩。
把激振器固定在被振工件上的专用工具称卡具,一般为C形。
4基本参数
4.1装置的主参数为30%偏心矩时设备所能达到的最大转速。 4.2装置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机械式振动时效装置基本参数
项目
基本参数 8 000 1000~8000 1000~4000 1000~2500
6 000 1000~6000 1000~3000 2000~4000
10 000 1000~10000 1000~5000 600~1500
30%偏心矩时最大转速/(r/min) 30%偏心矩时转速范围/(r/min) 100%偏心矩时转速范围/(r/min)
电动机额定功率/W 稳速精度/(t/min)
1 0.03~0.07 0~255
0.01~0.02 0~255
0.1~0.3 0~255
激振器的最大偏心矩范围/(N·m) 控制箱加速度显示范围/(m/s)
4.3 装置的型号应符合JB/T3000的规定。
5技术要求
5. 1 一般要求 5.1.1 装置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1.2 装置的参数推荐按第4章规定的参数优先选用。 5.1.3 装置在下列条件下使用,应能正常工作:
a) 环境温度:-20℃~40℃; b) 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0%(25℃); c) 电源:交流220V,50Hz。
5.1.4 装置表面油漆应无污损、碰坏和裂痕等现象。 5.1.5 电气系统应符合GB5226.1的规定。 5.1.6 随机技术文件应包含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和装箱单,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应符合 GB/T9969的规定。 5.2激振器 5.2.1偏心箱与电动机连接的结构应安全、可靠。 2
GB/T25713—2010
5.3.17控制箱应进行包装跌落试验:在正常出厂包装条件下,在150mm高处跌落;打开包装后,控制箱机壳不能有明显变形,各种控制功能应正常。 5.4空运转要求 5.4.1激振器安装在标准基础上,偏心矩调到0%,激振器在最高转速进行空运转试验,空运转时间不应少于4h。 5.4.2所有转动部分应灵活,无停滞现象,无异常声响。 5.4.3紧固件应牢固无松动。 5.4.4装置的噪声声压级不应大于80dB(A)。 5.4.5在额定转速下,激振器连续运转2h,其温升不应超过35℃,最高温度不应高于70℃。 5.5负荷运转要求 5.5.1负荷运转试验前应进行空运转试验。 5.5.2激振器偏心矩调到100%,装置在100%偏心矩最大转速处须能连续工作20min;偏心矩调到 30%,装置在30%偏心矩最大转速处须能连续工作1h。 5.5.3偏心矩调到100%,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不应大于其额定功率。 5.5.4在5.5.2中两种情况下,在工作转速区间内任意转速下的稳速精度不应大于1r/min。 5.6加速度传感器及磁座 5.6.1加速度传感器频响范围应满足(10~300)Hz、(0~500)m/s,质量应小于50g。 5.6.2磁座吸力应达到抗剪切力100N,质量应小于50g。 5.6.3传感器与磁座之间连接应牢固,振动过程中不能出现松动;传感器及磁座连接后的频响范围应大于500Hz。
5.7卡具
针对表1所规定的三组基本参数,卡具在弹性范围内最大卡紧力分别应大于:100kN、200kN、 300 kN. 5.8减振胶垫
针对表1所规定的三组基本参数,设备所配备的所有减振胶垫在弹性范围内的总承载质量应分别不低于:12t、20t、35t。 5.9电缆及屏蔽线
电缆及屏蔽线外层应耐磨、并具有一定强度及良好的绝缘、屏蔽性能;其长度应一致,不应短于5m。
6试验方法
6.1空运转试验与负荷试验 6.1.1做一个标准基础:刚性足够大、外部(0~300)Hz、(0~50)kN的激励不应影响其牢固性。 6.1.2激振器安装在标准基础上,偏心矩调到100%,检测控制箱过流保护前激振器所能达到的最大转速,在该转速时设备应能连续工作20min,该转速不应小于设备标明的100%偏心矩时最大转速;偏 4
GB/T25713-—2010
心矩调到30%,检测控制箱过流保护前激振器所能达到的最大转速,在该转速时设备须能连续工作 1h,该转速不应小于设备标明的30%偏心矩时最大转速。 6.2过流试验
将激振器的偏心块调整到某档位,手动或自动调整电动机转速,当电动机电流达到过流保护值时,装置应自动停机并报警。重新开机后装置在未达到过流保护值时还应能正常工作,
6.3噪声的测定
在空运转条件下,将激振器的偏心矩调零并置于胶垫上,调整其转速至最高值,按JB/T6331.2规定方法进行测定。
6.4装置稳速精度的测定
将激振器安装在6.1.1所述标准基础上,偏心矩调到30%;以10001/min为间隔量,将电动机的转速依次设定在1000r/min、2000r/min.直至30%偏心矩时最大转速处;在每个设定转速处,用数字转速表测定电动机的转速,每隔1min记录一次电动机的测定转速和装置显示转速,共测10次,下列三种情况的较大者即是装置在当前转速下的稳速精度:
a)电动机的实测转速与实测转速平均值的差值绝对值的最大值; b)控制箱显示的转速与显示转速平均值的差值绝对值的最大值; c)电动机实测转速平均值与控制箱显示转速平均值的差值绝对值。 注:实测/显示转速平均值为10次实测/显示转速值的算术平均值。 最后,比较装置在上述各个测试转速下的稳速精度,取其中最大值作为装置稳速精度。
6.5加速度显示精度与加速度重复显示精度试验
在环境温度为25℃时,用标准信号发生器输出100Hz左右的正弦信号,经100pF电容器输人到加速度显示器。
输入电压为0.5V、1.0V、1.5V、2.0V时,记录其相应加速度数字显示值,按式(3)、式(4)、式(5)和式(6)进行计算:
S.=a:/V
....(3)
式中: S-第i次输入电压的装置加速度灵敏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每伏[(m/s")/V]; a:—-第讠次输人电压的相应加速度数字显示值,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 V.第i次输入的电压,单位为伏(V)。
125s
S,
(4)
4台
式中: S,——装置加速度灵敏度平均值,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每伏[(m/s")/V]。
B; =S.V;
.(5)
式中: B:-第i次输人电压的名义加速度值,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
Aa=|(B:-a)+di
**( 6 )
式中: Da: -第i次输入电压的加速度偏差,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
-
5
GB/T25713-—2010
d-同5.3.8,符号应取与(B;一a)相一致。 取△a;中最大值为装置的加速度显示精度,记为△a。 在10min内,输入电压在0.0V与1.5V之间反复切换10次时,记录每次在1.5V时相应的稳定
的加速度数字显示值;求10次显示值分别与这10次显示值的算术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加速度重复显示精度,记为△a。 6.6加速度零漂试验
在环境温度为25℃时,将激振器的偏心块调零,加速度传感器固定于静止的物体上。打开装置电源,将电动机的转速调至2000r/min,并运行1h,取此期间装置显示的加速度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作为加速度零点漂移值。 6.7激振器温升的测定
在空运转条件下,将激振器置于胶垫上,将转速调至最大并连续运转2h,用测温仪测量激振器外壳,取其最大值加3℃修正值,即激振器的最高温度,其最高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即为激振器的温升。 6.8控制箱环境试验 6.8.1整机老化试验
控制箱应在老化箱内、50%相对湿度下、50℃时连续通电24h。 6.8.2高低温环境试验
控制箱应在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内、50%相对湿度下、0℃和50℃分别通电2h。 6.8.3整机电源过压、欠压试验
过压试验时,给控制箱提供250V交流电,按6.5测定装置的加速度显示精度,按6.4测定装置在电动机转速为2000r/min时的稳速精度。
欠压试验同上,差别是给控制箱提供190V交流电。 6.9整机安全性试验
6.9.1整机绝缘电阻测试
按GB5226.1的要求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控制箱进行测试。试验时断开电源,但应使电源开关位于接通位置。对火线、零线分别与控制箱接地端及金属外壳可接触部位进行测试,绝缘电阻不应低于 5 MO. 6.9.2耐压试验
按GB5226.1的要求采用耐压试验仪对控制箱进行绝缘强度试验,试验电压为交流1500V (50 Hz)、1 min。 6.9.3泄漏电流试验
按GB5226.1的要求将泄漏电流自动测试仪与控制箱正确连接,在250V交流电下进行测试。
6
ICS25.120.30 J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713-—2010
机械式振动时效装置
Machinery vibrating stress relief device
2011-07-01实施
2010-12-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5713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西格马科技有限公司、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久明、汤小牛、卢军。
H
GB/T25713—2010
机械式振动时效装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式振动时效装置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与储运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铸铁、有色金属(铜、铝、钛及其合金)等材质的铸件、锻件、焊接件、模具、机加工件为处理对象的机械式振动时效装置(以下简称“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6388运输包装发货标志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626.2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性试验 GB/T17626.4--2008试验和测量技术快速瞬变电脉冲群抗扰性试验 JB/T3000铸造设备型号编制方法 JB/T6331.2铸造机械噪声的测定方法 声压级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扫频scanning 固定偏心矩,将激振器的转速由低调高的过程。
3. 2
扫频曲线scanningcurve 激振装置的频率由低向高均匀升速过程中,工件被检测点的加速度值随激振频率或激振器转速变
化的曲线称为扫频曲线,简记a-n曲线,其中,a为加速度(单位:m/s");n为激振器转速(单位:r/min)。 3.3
时效时间和时效曲线agingtime&agingcurve 当激振器的转速稳定在某一数值上后,持续的时间称为时效时间;其间,反映加速度随时效时间变
化的曲线,称为时效曲线,简记a-t曲线,其中,a为加速度(单位:m/s"),t为时效时间(单位:min)。 3. 4
跟踪曲线trackingcurve 以初始时效频率处加速度值为一固定值,控制该加速度值在时效过程中保持不变,需要不断调节激
1
GB/T25713—2010
振器转速。该转速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跟踪曲线,简记n-t曲线,其中,n为激振器转速,t为时效时间。 3. 5
激振器和卡具exciter&clamper 产生振动并能把振动传递给结构体和装置的机械称激振器。机械式振动时效装置专用的激振器由
可调速电动机与受其驱动的偏心箱组成。电动机上有测速装置;偏心箱外部有对应不同偏心量(以占最大偏心矩的百分比表示)的刻度,据此可灵活、准确地调节偏心矩。
把激振器固定在被振工件上的专用工具称卡具,一般为C形。
4基本参数
4.1装置的主参数为30%偏心矩时设备所能达到的最大转速。 4.2装置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机械式振动时效装置基本参数
项目
基本参数 8 000 1000~8000 1000~4000 1000~2500
6 000 1000~6000 1000~3000 2000~4000
10 000 1000~10000 1000~5000 600~1500
30%偏心矩时最大转速/(r/min) 30%偏心矩时转速范围/(r/min) 100%偏心矩时转速范围/(r/min)
电动机额定功率/W 稳速精度/(t/min)
1 0.03~0.07 0~255
0.01~0.02 0~255
0.1~0.3 0~255
激振器的最大偏心矩范围/(N·m) 控制箱加速度显示范围/(m/s)
4.3 装置的型号应符合JB/T3000的规定。
5技术要求
5. 1 一般要求 5.1.1 装置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1.2 装置的参数推荐按第4章规定的参数优先选用。 5.1.3 装置在下列条件下使用,应能正常工作:
a) 环境温度:-20℃~40℃; b) 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0%(25℃); c) 电源:交流220V,50Hz。
5.1.4 装置表面油漆应无污损、碰坏和裂痕等现象。 5.1.5 电气系统应符合GB5226.1的规定。 5.1.6 随机技术文件应包含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和装箱单,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应符合 GB/T9969的规定。 5.2激振器 5.2.1偏心箱与电动机连接的结构应安全、可靠。 2
GB/T25713—2010
5.3.17控制箱应进行包装跌落试验:在正常出厂包装条件下,在150mm高处跌落;打开包装后,控制箱机壳不能有明显变形,各种控制功能应正常。 5.4空运转要求 5.4.1激振器安装在标准基础上,偏心矩调到0%,激振器在最高转速进行空运转试验,空运转时间不应少于4h。 5.4.2所有转动部分应灵活,无停滞现象,无异常声响。 5.4.3紧固件应牢固无松动。 5.4.4装置的噪声声压级不应大于80dB(A)。 5.4.5在额定转速下,激振器连续运转2h,其温升不应超过35℃,最高温度不应高于70℃。 5.5负荷运转要求 5.5.1负荷运转试验前应进行空运转试验。 5.5.2激振器偏心矩调到100%,装置在100%偏心矩最大转速处须能连续工作20min;偏心矩调到 30%,装置在30%偏心矩最大转速处须能连续工作1h。 5.5.3偏心矩调到100%,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不应大于其额定功率。 5.5.4在5.5.2中两种情况下,在工作转速区间内任意转速下的稳速精度不应大于1r/min。 5.6加速度传感器及磁座 5.6.1加速度传感器频响范围应满足(10~300)Hz、(0~500)m/s,质量应小于50g。 5.6.2磁座吸力应达到抗剪切力100N,质量应小于50g。 5.6.3传感器与磁座之间连接应牢固,振动过程中不能出现松动;传感器及磁座连接后的频响范围应大于500Hz。
5.7卡具
针对表1所规定的三组基本参数,卡具在弹性范围内最大卡紧力分别应大于:100kN、200kN、 300 kN. 5.8减振胶垫
针对表1所规定的三组基本参数,设备所配备的所有减振胶垫在弹性范围内的总承载质量应分别不低于:12t、20t、35t。 5.9电缆及屏蔽线
电缆及屏蔽线外层应耐磨、并具有一定强度及良好的绝缘、屏蔽性能;其长度应一致,不应短于5m。
6试验方法
6.1空运转试验与负荷试验 6.1.1做一个标准基础:刚性足够大、外部(0~300)Hz、(0~50)kN的激励不应影响其牢固性。 6.1.2激振器安装在标准基础上,偏心矩调到100%,检测控制箱过流保护前激振器所能达到的最大转速,在该转速时设备应能连续工作20min,该转速不应小于设备标明的100%偏心矩时最大转速;偏 4
GB/T25713-—2010
心矩调到30%,检测控制箱过流保护前激振器所能达到的最大转速,在该转速时设备须能连续工作 1h,该转速不应小于设备标明的30%偏心矩时最大转速。 6.2过流试验
将激振器的偏心块调整到某档位,手动或自动调整电动机转速,当电动机电流达到过流保护值时,装置应自动停机并报警。重新开机后装置在未达到过流保护值时还应能正常工作,
6.3噪声的测定
在空运转条件下,将激振器的偏心矩调零并置于胶垫上,调整其转速至最高值,按JB/T6331.2规定方法进行测定。
6.4装置稳速精度的测定
将激振器安装在6.1.1所述标准基础上,偏心矩调到30%;以10001/min为间隔量,将电动机的转速依次设定在1000r/min、2000r/min.直至30%偏心矩时最大转速处;在每个设定转速处,用数字转速表测定电动机的转速,每隔1min记录一次电动机的测定转速和装置显示转速,共测10次,下列三种情况的较大者即是装置在当前转速下的稳速精度:
a)电动机的实测转速与实测转速平均值的差值绝对值的最大值; b)控制箱显示的转速与显示转速平均值的差值绝对值的最大值; c)电动机实测转速平均值与控制箱显示转速平均值的差值绝对值。 注:实测/显示转速平均值为10次实测/显示转速值的算术平均值。 最后,比较装置在上述各个测试转速下的稳速精度,取其中最大值作为装置稳速精度。
6.5加速度显示精度与加速度重复显示精度试验
在环境温度为25℃时,用标准信号发生器输出100Hz左右的正弦信号,经100pF电容器输人到加速度显示器。
输入电压为0.5V、1.0V、1.5V、2.0V时,记录其相应加速度数字显示值,按式(3)、式(4)、式(5)和式(6)进行计算:
S.=a:/V
....(3)
式中: S-第i次输入电压的装置加速度灵敏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每伏[(m/s")/V]; a:—-第讠次输人电压的相应加速度数字显示值,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 V.第i次输入的电压,单位为伏(V)。
125s
S,
(4)
4台
式中: S,——装置加速度灵敏度平均值,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每伏[(m/s")/V]。
B; =S.V;
.(5)
式中: B:-第i次输人电压的名义加速度值,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
Aa=|(B:-a)+di
**( 6 )
式中: Da: -第i次输入电压的加速度偏差,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
-
5
GB/T25713-—2010
d-同5.3.8,符号应取与(B;一a)相一致。 取△a;中最大值为装置的加速度显示精度,记为△a。 在10min内,输入电压在0.0V与1.5V之间反复切换10次时,记录每次在1.5V时相应的稳定
的加速度数字显示值;求10次显示值分别与这10次显示值的算术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加速度重复显示精度,记为△a。 6.6加速度零漂试验
在环境温度为25℃时,将激振器的偏心块调零,加速度传感器固定于静止的物体上。打开装置电源,将电动机的转速调至2000r/min,并运行1h,取此期间装置显示的加速度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作为加速度零点漂移值。 6.7激振器温升的测定
在空运转条件下,将激振器置于胶垫上,将转速调至最大并连续运转2h,用测温仪测量激振器外壳,取其最大值加3℃修正值,即激振器的最高温度,其最高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即为激振器的温升。 6.8控制箱环境试验 6.8.1整机老化试验
控制箱应在老化箱内、50%相对湿度下、50℃时连续通电24h。 6.8.2高低温环境试验
控制箱应在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内、50%相对湿度下、0℃和50℃分别通电2h。 6.8.3整机电源过压、欠压试验
过压试验时,给控制箱提供250V交流电,按6.5测定装置的加速度显示精度,按6.4测定装置在电动机转速为2000r/min时的稳速精度。
欠压试验同上,差别是给控制箱提供190V交流电。 6.9整机安全性试验
6.9.1整机绝缘电阻测试
按GB5226.1的要求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控制箱进行测试。试验时断开电源,但应使电源开关位于接通位置。对火线、零线分别与控制箱接地端及金属外壳可接触部位进行测试,绝缘电阻不应低于 5 MO. 6.9.2耐压试验
按GB5226.1的要求采用耐压试验仪对控制箱进行绝缘强度试验,试验电压为交流1500V (50 Hz)、1 min。 6.9.3泄漏电流试验
按GB5226.1的要求将泄漏电流自动测试仪与控制箱正确连接,在250V交流电下进行测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