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7. 040 CCS G 51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2006—2022 代替HG/T2006—2006
热固性和热塑性粉未涂料
Thermosetting and thermoplastic powder coatings
2022-09-30发布
2023-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200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HG/T2006一2006《热固性粉末涂料》,与HG/T2006一200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6年版的第1章); b)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6年版的第2章); c)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d)更改了“产品分类”(见第4章,2006年版的第3章);
增加了“密度”“耐磨性”“耐湿性”项目及技术指标,更改了“胶化时间”“流动性”“铅笔
e)
硬度”“耐冲击性”“杯突试验”“弯曲试验”“耐盐雾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项目的技术指标,删除了“耐湿热性”“重金属”项目,增加了I型1类中铝及铝合金基材用、其他金属基材用产品的要求(见5.1,2006年版的第4章);增加了非金属基材用热固性粉末涂料、 热塑性粉末涂料产品的要求(见5.2、5.3);更改了底材和制板要求(见6.3,2006年版的5.2);
f) g) 更改了“粒径分布”“流动性”“附着力”“铅笔硬度”“耐冲击性”“杯突试验”“弯曲试验”
“光泽”“耐中性盐雾”“耐人工气候老化性”项目的试验方法(见6.4,2006年版的第5 章);删除了“耐湿热性”“重金属”项目的测试方法(见2006年版的5.19、5.22);增加了“密度”“沸水附着力”“湿附着力”“耐磨性”“耐酸性盐雾”“耐湿性”“耐干热性”“耐冷液性”“耐污染性”“耐醇性”“耐水性”“熔融指数”“邵氏硬度”“维卡软化点”“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耐环境应力开裂(F50)”项目的试验方法(见6.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万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擎天材料
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超浪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明泉工业涂装有限公司、廊坊艾格玛新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黄山华佳表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阿克苏诺贝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山市永恒化工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大使同丰涂料有限公司、江苏兰陵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广东华江粉末科技有限公司、国恒信(常州)检测认证技术有限公司、立邦涂料(天津)有限公司、佛山市涂亿装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湘江涂料科技有限公司、温州市立邦塑粉有限公司、江苏考普乐新材料有限公司、德清县金秋塑粉有限公司、赛高粉末技术(滨州)有限公司、老虎表面技术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诸城市五洲化工涂料有限公司、浩力森涂料(上海)有限公司、宣伟(上海)涂料有限公司、 科威嘉粉末涂料(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旗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晋盾防护(山西)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璇、黄文、顾辉旗、高庆福、杨庆伟、刘扬、崔志刚、代孟元、宫文娟、 陈丽红、戴仁兴、程军、蔡劲树、王春方、吴延军、徐祥麟、林博盛、纪志勇、李嘉诚、窦新鹏、开卫华、周志强、潘明超、徐丽丽、王鹰、安靖、王晓格、张金良、刘玉军、纪威、张平。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6年首次发布为HG/T2006—2006;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
1
HG/T2006—2022
热固性和热塑性粉末涂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热固性和热塑性粉末涂料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树脂、颜料(包括金属颜料等效应颜料)、填料及助剂等组成的固体粉末状涂料,该产品主要适用于金属基材或非金属基材表面的装饰和保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8-200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1633—2000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GB/T17322020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1766—2008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1768—2006 色漆和清漆 耐磨性的测定旋转橡胶砂轮法 GB/T1771—2007 色漆和清漆 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1842-—2008 塑料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GB/T1865—2009 色漆和清漆 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氙弧辐射 GB/T 2411-2008 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 GB/T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3682.12018 塑料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
(MVR)的测定 第1部分:标准方法
GB/T4893.1—2021 家具表面漆膜理化性能试验第1部分:耐冷液测定法 GB/T4893.3—2020 家具表面漆膜理化性能试验 :第3部分:耐干热测定法 GB/T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6739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6742—2007 色漆和清漆弯曲试验(圆柱轴) GB/T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9271—2008 色漆和清漆 标准试板 GB/T9274—1988 色漆和清漆 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9278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 GB/T9286—2021 色漆和清漆 划格试验 GB/T9750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 GB/T9753—2007 色漆和清漆 杯突试验 GB/T9754—2007 色漆和清漆 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HG/T2006—2022
GB/T9780—2013 建筑涂料涂层耐沾污性试验方法 GB/T10125—2021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17182021 中密度纤维板 GB/T13452.2—2008 色漆和清漆 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134911992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 GB/T13893—2008 色漆和清漆耐湿性的测定连续冷凝法 GB/T16995—1997 热固性粉末涂料在给定温度下胶化时间的测定 GB/T17748 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 GB/T18187—2000 酿造食醋 GB/T20624.2—2006 色漆和清漆 快速变形(耐冲击性)试验第2部分:落锤试验(小面
积冲头)
GB/T21782.3—2008 粉末涂料 第3部分:液体置换比重瓶法测定密度 GB/T21782.52010 粉末涂料 第5部分:粉末空气混合物流动性的测定 GB/T21782.13—2009 粉末涂料第13部分:激光衍射法分析粒度 GB/T23999—2009 室内装饰装修用水性木器涂料 GB/T 26704—2011 铅笔 GB/T30786—2014 色漆和清漆 腐蚀试验用金属板涂层划痕标记导则 GB/T37356 色漆和清漆 涂层目视评定的光照条件和方法 JT/T600.1—2004 公路用防腐蚀粉末涂料及涂层 第1部分: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热固性粉末涂料 thermosetting powder coatings 由树脂、固化剂、颜料、填料和助剂等组成的粉末涂料。其成膜过程中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的涂
层受热不会熔化、流动。 3. 2
热塑性粉末涂料 thermoplastic powder coatings 由树脂、颜料、填料和助剂等组成的粉末涂料。其成膜过程中不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的涂层受热
会再次熔化、流动。
4产品分类
本文件按照粉末涂料成膜物特性分为:一「型,为热固性粉末涂料;
Ⅱ型:为热塑性粉末涂料。
.
I型产品按应用基材分为:
一1类,适用于金属基材表面的装饰和保护,按材质分为钢铁基材用、铝及铝合金基材用、其他金属基材用; -2类,适用于非金属基材表面的装饰和保护,按材质分为木质基材用、玻璃和陶瓷及其他复合材料基材用。
2
HG/T2006—2022
I型产品再按使用场合分为室内用、室外用,其中1类室外用产品按老化性能分为A类、B类。 Ⅱ型产品按应用领域分为:
一1类,适用于管道、交通护栏等工程应用领域产品表面的装饰和保护; -2类:适用于冰箱搁架、轻工器具等其他应用领域产品表面的装饰和保护
5要求
5. 1 I型1类热固性粉末涂料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I型1类热固性粉末涂料的要求
指 务铝及铝合金基材用
项 日
其他金属基材用
钢铁基材用
外观筛余物(125μm或商定)胶化时间/s 粒径分布流动性/g 密度/(g/mL) 涂膜外观
色泽均匀,无异物,呈松散粉末状
全部通过商定值±20%
商定商定值土20% 商定值士0.1
正常 1 I I H
干附着力 I 沸水附着力
附着力/级
湿附着力
铅笔硬度”(内聚破坏中擦伤)耐冲击性(正向冲击)杯突试验/mm 弯曲试验/mm 光泽/单位值耐磨性"/mg (750 g/500 r) 耐酸性[3%(质量分数) 盐酸溶液丁耐碱性[5%(质量分 室内用数)氢氧化钠溶液 室外用(时间商定)耐沸水性°(2h或商定)
≥
通过
50cm或商定
≥ ≤
4或商定" 4或商定商定
N
50
240h无异常 168h无异常
无异常无异常
500h划痕处单向腐蚀蔓延宽度≤2.0mm,术划痕区无起泡、生锈、开裂、剥落等异常现象
中性盐雾
1000h划痕处单向腐蚀蔓延宽度≤4.0mm,未划痕区无起泡、生锈、开裂、剥落等
耐盐雾性“
酸性盐雾
异常现象
3
HG/T2006—2022
表 1 I型1类热固性粉末涂料的要求(续)
指 标铝及铝合金基材用 500h无异常 1000h无异常
项 日
其他金属基材用
钢铁基材用
室内用室外用室外用A类
耐湿性
500h变色≤2级,失光≤2级,无粉化、起泡、开裂、剥落等异常现象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1000h变色≤2级,失光≤2级,无粉化、起泡、开裂、剥落等异常现象
室外用B类
砂纹、桔纹等立体纹理效果的粉末涂料和用于高冲压工艺的产品除外。 用于高冲压工艺的粉末涂料产品,指标由供需双方商定。 由供需双方商定是否测试该项目。 含有金属颜料的粉末涂料产品除外。 用于铝及铝合金基材的粉末涂料产品,由供需双方商定采用中性盐雾还是酸性盐雾。 底材使用镀锌板的粉末涂料产品,中性盐雾指标为500h划痕处单向腐蚀蔓延宽度≤3.0mm.未划痕区无起泡、生锈、开裂、剥落等异常现象。 试板的原始光泽(60°)≤15单位值时,7 不进行失光评定。
b
E
2
2
5. 2 「型2类热固性粉末涂料应符合表2的要求。
4
HG/T2006—2022
表 2 I型2类热固性粉末涂料的要求
指 标玻璃和陶瓷及其他复合材料基材用
项 目
木质基材用
外观筛余物(125μm或商定)胶化时间/s 粒径分布流动性/g 密度/(g/mL) 涂膜外观干附着力/级铅笔硬度”(内聚破坏中擦伤)耐冲击性(正向冲击) 光泽/单位值耐磨性/mg (750 g/500 r) 耐干热性[(90±2)℃,15min]/级
色泽均匀, 无异物,呈松散粉末状
全部通过商定值士20%
商定商定值±20% 商定值士0.1
正常 1 H
≤ ≥
涂膜无脱落、无开裂
商定 50
< ≤
2 无异常无异常无异常无异常无异常
水
耐冷液性(1h) 10% (质量分数) 碳酸钠溶液
-
50%(体积分数)。 乙醇溶液茶醋
一
耐污染性(1h) 耐醇性[5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1h]耐水性(24h) 耐沸水性"(2h或商定)
无异常无异常无异常
室内用室外用
500h无异常 1000h无异常
耐湿性
500h变色≤2级,失光≤2级无粉化、 起泡、开裂、剥落等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限室外用)
异常现象
砂纹、桔纹等立体纹理效果的粉末涂料产品除外。 由供需双方商定是否测试该项日。 试板的原始光泽(60")≤15单位值时,不进行失光评定。
5. 3 ⅡI型热塑性粉末涂料应符合表3的要求。
5
HG/T2006—2022
表 3 Ⅱ型热塑性粉末涂料的要求
指 务
项 目
1 类色泽均匀,无异物,呈松散粉末状
2 类
外观粒径分布流动性/g 密度/(g/mL) 熔融指数/(g/10min) 涂膜外观邵氏硬度(D型)维卡软化点/℃ 附着力/级耐冲击性(正向冲击)/cm 拉伸强度/MPa 断裂伸长率/% 耐环境应力开裂(F50)"/h 耐酸性”[30%(质量分数)硫酸溶液] 耐碱性”[40%(质量分数)氢氧化钠溶液]耐中性盐雾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限室外用)
商定商定值±20% 商定值士0.1
商定正常
40~55,或商定 80或商定
≥ ≤
1
50
≥
13或商定 300 500
≥
720h无起泡、溶解、溶胀、软化等异常现象 720h无起泡、溶解、溶胀、软化等异常现象 500h无起泡、生锈、开裂、剥落等异常现象 500h变色≤2级,失光≤2级,无粉化、起泡、
开裂、剥落等异常现象
由供需双方商定是否测试该项日。 试板的原始光泽(60°)≤15单位值时,不进行失光评定。
6 试验方法
6.1取样
按GB/T3186的规定取样,也可按商定方法取样。 取样量根据检验需要确定。
6. 2 试验环境
除另有规定外,试板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应符合GB/T9278的规定。 6.3 试板的制备
6. 3. 1 底材及底材处理
除另有规定外,「型1类中钢铁基材用和其他金属基材用产品试板的材质见表4.「型1类中铝及铝合金基材用产品试板的材质见表5,「型1类中其他金属基材用产品试板的材质由有关方商定; I型2类中木质基材用产品试板的材质见表6,T型2类中玻璃和陶瓷及其他复合材料基材用产品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