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10720-2019 数据中心云计算通用硬件配置规范

Q/SY 10720-2019 数据中心云计算通用硬件配置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8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24 08:33:09



相关搜索: 规范 数据中心 硬件 配置 10720

内容简介

Q/SY 10720-2019 数据中心云计算通用硬件配置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107202019
(2019年确认)
数据中心云计算通用硬件配置规范
Cloud computing data center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hardware configuration
2019—12—05实施
2019—12-05发布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Q/SY107202019
再版说明
本标准于2019年复审,复审结论为继续有效。 本标准在发市复审结论的同时,按照《关于调整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编号规则的通知》(中油质
[2016】434号】的要求对标准编号进行了修改。
本次印刷与前一版相比,技术内容与前版完全一致。 本次仅对标准的封面进行了如下修改:
标准编号由Q/SY1720—2014修改为Q/SY10720—2019:一标准发布单位按照企业公章,修改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Q/SY107202019
目 次
前言范围
1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1术语和定义 2.2缩略语 3云计算硬件配置原则
.
X86服务器要求* 4.1 整机 4.2 操作系统支持 4.3 处理器 4.4 内存 4.5 硬盘驱动器 4.6 可管理特性· 4.7 X86服务器配置参者存储设备要求 5.1 整机 5.2 控制器 5. 3 硬盘驱动器 5. 4 可管理特性 5.5 存储选型参考光纤存储交换机要求

5
6
6.1 整机 6.2 可管理特性·.
-
光纤存储交换机选型 型参考
6.3
附录A(资料性附录)数握中心云计算道用硬件配置参考 Q/SY10720—2019
前 言
本标准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技术专业基础设施层系列企业标准之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酬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信息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集团公司信息管理部、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北京中油瑞飞信息技术有
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靖小伟、陆春阳,江志雄、马军,傅飞、于昕、吕佳。李葬、任喜宽、胡向杰、刘洋。
S Q/SY107202019
数据中心云计算通用硬件配置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据中心云计算环境下,X86服务器、存储、光纤存储交换机等通用硬件设备在性能指标。系统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并给出了以上硬件设备的技术参数,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对数据中心云计算环境下86服务器,存储、光纤存储交换机等硬件设备的新增。升级和扩容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1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一种信息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终端用户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硬件,开
发平台、软件等资源。 2. 1. 2
虚拟化 virtualization 计算机元件在虚拟的基础上而不是真实的基础十
允许一个硬件平台同时运行多个虚拟系
统,并且应用虚拟系统可以在相互独立的空间内运行不影响。 2. 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LI 命令行界面Ccommand line interface): CPU 中央处理器 leentral processing unit ECC 错误检查和纠正 .Cerro p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 FCoE 基于以太网的光轩通道ibrecham
herne
IPMI- 智能平台管理接口 Cintelligent platlorm management erface): iSCSI 基于网络的SCSIin
initerface):
LUN- 逻辑单元号(logical unit number): RAID 独立磁盘允余阵列(redundantarrayof independentdisks): RDIMM 可寄存内存(registerDIMM): RMCP 远程管理控制协议(remotemanagementcontrolprotocol)): SAN 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areanetwork): SATA 串行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SAS 串行SCSI (serial attached SCSI) SCSI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 SN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 Q/SY107202019
TOE - TCP卸载引擎(TCP/IPoffloadengine); UDIMM- 一无缓冲双通道内存模块(unbuffereddualin-linememorymodules)。
3云计算硬件配置原则
3.1云计算环境下的硬件配置应遵循近期要求与远期发展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 3.2应充分考虑硬件设备的可管理性与安全性,高可靠性与稳定性,技术先进性与实用性,灵活性与可扩展性以及经济性。 3.3应同时具有便于大规模部署,可平销扩展、可资源共享和可动态分配的特点。 3.4所采用的硬件应符合国际标准,以保证云技术平台的系统兼容性。
4X86服务器要求
4.1整机 4.1.1 应提供不少于6个PCIe2.0插槽 4. 1.2 主板应集成千兆或万兆以太网适配 器, 主板集成网络适配器口数量应不少于2个。 4.1.3 主板集成网络适配器 品支持IPML管理 TOE,网卡虚拟化等功能特性,宜支持FcoE技术。 4.1.4 应通过扩展插槽额外 配置2 快万兆以大网造配器接口卡。
2块FC协议的光纤存储卡连接存储设备,接口速率不低于8Gbps。
4.1.5 宜通过扩展插槽配置 4.1.6 应支持以扩展插槽的 开武安装外国护展硬件 4. 1. 7 应支持电源和风扇元余和热插技 4.1.8 电源应符合国际, 国家强制标准和节能要求,优先选择转换效率较高的产品。 4. 1.9 电源应使用220V交证电供电:电流为10A或16A标准 4.1.10 应通过指示灯,显示屏等方式提供故障诊断做 4.1.11 应支持安装至19寸标准机柜和机架开附带机架安装套件 4. 2 操作系统支持 4. 2.1 应支持当前主要版本操作系统 4. 2. 2 应支持安装主流的虚拟化软件 4.3 处理器 4.3.1 应选择市场主流技术规格和型号:CPU核数应 4. 3.2 应选择X86架构64位服务器处理器以保证软件兼容性 4.3.3 应支持主流CPU硬件虚拟化技术 4.3.4 应支持多个CPU插槽,可选配CPU个数。 4.4 内存 4.4.1 应支持DDR3或更高规范。 4.4.2 应支持ECC纠错。 4.4.3 应支持内存镜像,内存热备等高级内存可用性技术。 4.4.4 应支持多通道技术以并发的方式提高带宽。 4.4.5 处理器与内存插槽的数量比例应不少于1:16。 4.4.6 内存容量应不少于512GB。 Q/SY107202019
4.5 硬盘驱动器 4.5.1 内置硬盘槽位应不少于6个, 4.5.2 硬盘驱动器的接口应选择SAS接口。 4.5.3 硬盘驱动器应支持热插拔功能。 4.5.4 每个硬盘驱动器容量应不少于600GB 4.5.5 RAID卡应支持RAID0.RAID1,RAID5.RAID6和RAID01等主要的RAID技术。 4.5.6 RAID卡应配置独立的数据缓存以保证I/O性能,缓存容量应不少于512M。 4.5.7 RAID卡应配置独立的电池以保数据一致性,电池供电时间应不少于12h。 4.6 可管理特性 4.6.1 带外管理硬件通过独立的网络接应提供基于WEB和CII的远程管理功能。 4.6.2 带外管理硬件应支持远程开机,关机,控制台重定向,自动发送告警或通知,监控温度和电压等运行状态信息,远程安装慢作系统等功能。 4.6.3 应提供性能管理软件:检测、分析服务器硬件性能瓶颈 4.7 X86服务器配置参考
X86服务器配置参考参见表A.
5 存储设备要求
5.1 1整机 5.1.1关键部件应采用余及热插技设计,确保无单点故障,在任何一部件发生故障时,系统仍能保持正常运行。 5.1.2 应具有完全在线,无需停机的扩充能力,包括系统微码升级, 系统处理能力的扩充、存储容量的扩充。 5.1.3 电源应符合国际、国家强制标准和节能要求,优先选择转换效率较高的产品。 5.1.4 电源应使用220V交流电供电:电流为10A或16A标准 5.1.5 应支持安装至19寸标准机柜和机架并附带机架安装套件 5.1.6 最大缓存容量应不低于512GB 5.1.7 前端光纤接口数量不应少于 64个。 5.2 控制器 5.2.1 采用多控制器穴余配置。 5.2.2 内处理器应为专用处理器,控制器处理器主顺≥2GHz/核。 5.2.3 支持缓存镜像,支持缓存容量扩展能力。 5.2.4 应具有扩展能力。 5.2.5 应支持RAID0,RAID1,RAID5,RAID6和RAID01等主要的RAID技术。 5.3 硬盘驱动器 5.3.1 应支持SAS,NISAS,SATA和SSD等主流接口。 5.3.2 应支持热插拔功能。 5.3.3 最大支持数量应不少于1500块。 Q/SY107202019
5.4可管理特性 5.4.1应支持通道负载均衡管理,实现主机的多道道访问以及对应用透明的自动故障通道切换功能。 应支持在光纤通道共享存储环境中的负载均衡功能。 5.4.2应支持卷复制和快照功能。 5.4.3应支持存储间数据复制、磁盘镜像功能,支持存储间的远程数据复制,支持同步,异步数据传输或三中心容灾架构。 5.4.4应支持集中式管理, 在单一管理界面实现监控,支持与主流网络管理软件的集成。 5.4.5 应支持自动分级管理,可根据数期执度进行存储的自动分级存储。 5.4.6 应支持文件级、块级数据复制。备份技术 5.5 存储选型参考
存储选型参考参见表A 2
6 光纤存储交换机要求
6.1整机 6.1.1 应采用整机无拥塞架构设计 所有端口均实现全线速交换 6.1.2电源、风扇等关键部件应采用穴余设计。保无单点故障。在任何一部件发生故障时,系统仍能保持正常运行。 6.1.3 应具有完全在线,无需停机的扩充能力:包括系统微码升级,更换与激活新的硬件模块 6.1.4 电源应符合国际。 国室强制标准和节能要求,优先选择转换效率较高的产品。 6.1.5 电源应使用220V交流电供电,电流为10A或16A标准 6.1.6 应支持安装至19寸标准机柜和机架并附带机架安装套件。 6.1.7 端口速率应不低于8Gbps可扩展为160bp 6. 2 可管理特性 6.2.1 应支持交换机级联技术 6.2.2应支持任意端口间的链路捆绑 6.2.3 应支持基于浏览器或客户端的监控和管理工具,管理范围应至少包括设备配置、端口列表等。 6.3 光纤存储交换机选型参考
光纤存储交换机选型参考参见表A.3。
上一章:Q/SY 10723.1-2016 视频会议系统规范 第1部分:系统建设 下一章:Q/SY 10613-2018 油气水井生产数据处理规则

相关文章

Q/SY 1720-2014 数据中心云计算通用硬件配置规范 Q/SY 10339-2019 计算机硬件评估指南 Q/SY 1339-2010 计算机硬件评估指南 Q/SY 02030-2022 陆上节点地震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Q/SY 201.4-2015 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4部分:数据需求与管理 Q/SY 05201.6-2016 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通用技术规范 第6部分:人机画面 Q/SY 05201.3-2016 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通用技术规范 第3部分:设备编码 Q/SY 05201.1-2016 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通用技术规范 第1部分:功能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