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8531-2017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 (苯、硫化氢)快速检测规程

Q/SY 08531-2017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 (苯、硫化氢)快速检测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7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24 10:51:30



相关搜索: 检测 规程 硫化氢 气体 空气 快速 工作 有害 场所 08531

内容简介

Q/SY 08531-2017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 (苯、硫化氢)快速检测规程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85312017
(2017年确认)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苯、硫化氢)
快速检测规程
Procedures for quickly detecting hazardous gases (benzene and
hydrogen sulfide)in workplace atmosphere
2017—11—15实施
2017一11一07发布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Q/SY085312017
再版说明
本标准于2017年复审,复审结论为继续有效。 本标准在发布修改单的同时,按照《关于调整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编号规则的通知》(中油质
[2016】434号的要求对标准编号进行了修改,
本次印刷与前一版相比,技术内容与前版完全一致。 本次仅对标准的封面进行了如下修改:
标准编号由Q/SY1531—2012修改为Q/SY08531—2017。 Q/SY08531—2017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检测原理 4 直读式气体检测仪的技术要求 5 试剂 6 现场检测 7 计算 8
检测记录附录A(资料性附录) 仪器技术指标和仪器标定方法附录B(资料性附录) 检测记录参考文献附件修改单
.... Q/SY 08531—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石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中心,吉化集团职业病防治所,华北油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河油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宝林,徐刻兵,董定龙。侯文胜。李剑平,刘文生,孙华。
S

ⅡI Q/SY08531—2017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苯,硫化氢)快速检测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石油天然气华用公司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硫化氢浓度的直读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野外,边远,流动等不使进行实验空检测的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现场检测及在火
灾、爆炸、泄漏等突发事件的特殊情况下的垃急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共最新版 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手本文件。
GB3836.1 爆炸性环点 第1部分: 设备 通用要求 GB12358 作业场所环境气体 金测报警仪 通用技术要求 GBZ159 9工作场所空中有店物质监测的荣样规范
3检测原理
3.1苯(CH)检测原理
采用直读式光离子化(PID)苯气体检测仪,内置采样泵将空气样品通过专用过滤管(作用是排除干扰)吸人传感器。在紫外光源发出的紫外光的作用下,苯分子产生电离,在一定范围内,光电离形成的离子数与苯分子的浓度呈定量关系,通过测定离子流得到空气中苯的浓度。 3.2 硫化氢(HS)检测原理
采用直读式气体检测仪内置强吸式采样泵,空气样品进人仪器后,利用硫化氢气体分子在电化学
传感器的敏感膜上发生物理或化学吸附(或电化学反应),这种吸附(或反应)导致传感器的某种性能(或电信号)发生改变,在一定范围内:这人改变值与样品中硫化氢的浓度呈定量关系,通过测定改变值的大小得到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
4直读式气体检测仪的技术要求
4.1仪器基本要求 4.1.1苯应配备光离子化(PID)检测仪和气体分离管,可实现苯的选择性检测:硫化氢应配备H2S 气体传感器。 4.1.2 检测仪应符合GB12358和GB3836.1的规定。 4.1.3检测仪的检定证书应齐全,包括计量检定/检验。防爆检验和出厂校验等。 4.1.4仪器生产厂家应提供干扰气种类及其干扰比值。
1 Q/SY08531—2017
4. 2 功能指标要求 4. 2. 1 检测范围、 分辨率,相对误差应符合表1要求。
表1各种参数要求
检测范围 mg/m 0650 0--142
分辨率 mg/m3 ≤0.3 1.4
名称苯硫化氢
相对误差
《±10% ≤±10%
4. 2. 2 仪器采样为吸式,并配有延长采样管, 4.2.3 仪器连续正常工作时间8h以上。 4.2. 4 仪器检测有声光报警功能。 4.2.5 仪器有故障和电源欠压报警功能,
5试剂
5.1 变色硅胶:于120℃干燥2h 5.2零点校准气:高纯氢(纯度99.99%)或经过变色硅胶管净化的清洁空气。 5.3苯校准气:苯标准气(建议根据现场预测浓度使用较为接近浓度的标准气标定),应使用国家认可的有证标准气体。 5.4硫化氢校准气:硫化氢标准气(建议根据现场预估计浓度使用较为接近浓度的标准气标定),应使用国家认可的有证标准气体。
6 现场检测
6.1 检测前准备
6. 1.1 使用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资质后方可使用。 6.1.2对选定的直读式检测仪进行检验标定,确认其是否符合6.1.4的要求,确认合格后待用。 6.1.3在待用(苯)检测仪的气体人口处安装符合要求的气体分离管。 6.1.4 按照仪器操作说明书规定,直读式检测仪在检测现场开机,待稳定后调整至检测状态。 6.2检测操作 6.2.1 基本要求 6.2.1.1应按照仪器说明书和本标准的要求操作。 6.2.1.2气体分离管应有配套的抽气装置和定量标准,并说明有效期,对过期的气体分离管应报废。 6.2.1.3检测时要注意空间环境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粉尘等,要根据不同影响,采用过滤、 干燥和降温等措施,排除这些影响 6.2.1.4根据仪器的干扰特性和被测空间的气体组成,排除其他组分对检测结果的干扰,使用的采样管不能影响检测,既不能吸附被测物,也不能污染样品。 6.2.1.5 每次检测的通气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两次检测的间隔时间应大于仪器稳定时间。 2 Q/SY08531—2017
6.2.1.6检测人员要有安全防护措施,应配备防护用品。 6.2.1.7职业卫生检测点按照GBZ159进行设置 6.2.2检测
检测包括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的检测、苯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的检测,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MAC)的检测、实时检测、个体职业卫生检测。 6.2.2.1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的检测 6.2.2.1.1将仪器的采样1设置在检测点的呼吸带高度的位置。对空气中苯浓度进行检测。 6.2.2.1.2按预先确定的检测题次和时间自动《或人工厂记录空气中苯浓度,并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值。 6.2.2.1.3如果使用智能型直读式装检测仅检测:输入随定的检测时间,可自动检测直接读取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值 6.2.2.2苯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的检测
将仪器的采样口设置在呼吸带高度的立置检测 苯浓度,连续15 in记录检测值,取其平均值。 6.2.2.3 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MAC)的检测
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检测硫化氢。 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当劳动者实际接触时间不足15min时,按实际接时间进行采样 6.2.2.4 实时检测
根据职业卫生或设备检漏的需要,在所确定的检测点呼吸带高度或可能有苯、硫化氢泄漏的位置,实时检测空气中的浓度 6.2.2.5个体职业卫生检测
采样对象佩戴检测仪,进气口尽量靠近呼吸带,按6.2.2.1规定检测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参见附录A。
7计算
目前市场销售的直读仪器大部分显示的检测结果单位为。应接公式(1)计算空气中苯、硫化氧的浓度:
C=M
--
(1)
.
24
式中: C 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硫化氢的浓度,mg/m;
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硫化氢的浓度,Ppm; M— 苯。硫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
标准状况下(101.3kPa,20℃)气体体积,
24
3 Q/SY08531—2017
检测记录
8
检测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检测日期,检测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气压),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检测设备型号、检测数据、检测人员等。记录格式参见附录B。
AS/0
1
上一章:Q/SY 08532-2017 化学品危害信息沟通管理规范 下一章:Q/SY 08528-2017 石油企业职业健康监护规范

相关文章

Q/SY 1531-2012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苯、硫化氢)快速检测规程 AQ/T 4268-2015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快速检测方法—光散射法 WS/T 750-2015 AQ/T 4268-2015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快速检测方法-光散射法 GB/T 27946-2011 热处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限值 DB53/T 1258-202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职业暴露评估及管理规范 GBZ/T 300.66-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6部分∶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 GBZ/T 300.66-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66部分: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 GBZ/T 300.126-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26部分∶ 硫酸二甲酯和三甲苯磷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