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351—2012
扫描探针显微镜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s
2012-06-18 发布
2012-09-18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1351—2012
扫描探针显微镜
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s
JJF 1351—2012
归口单位:全国几何量长度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贵州计量测试院
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委托全国几何量长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1351—2012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朱振宇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
究所)
任冬梅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
究所)
傅云霞 (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李源 (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吕小洁 (贵州计量测试院)
参加起草人:
卢明臻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李华丰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
究所)
JJF1351—2012
目
录
引言 1 范围…. 2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扫描探针显微镜 3.2扫描探针显微镜Z向漂移 N
(Ⅱ) (1 )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3) (3) (4) (5) (6) (6) (6) (6) (7) (7) (8)
概述··. 5 计量特性 5.1 扫描探针显微镜Z向漂移 5.2X、Y轴位移测量误差 5.3Z轴位移测量误差 5. 4 扫描探针显微镜测量重复性 5.5 X、Y坐标正交性误差 6 校准条件. 6.1 环境条件 6.2 标准器.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扫描探针显微镜Z向漂移 7.2X、Y轴位移测量误差 7.3Z轴位移测量误差 7.4扫描探针显微镜测量重复性 7.4.1X、Y轴测量重复性 7.4.2Z轴测量重复性... 7.5X、Y坐标正交性误差 8校准结果表达 9 复校时间间隔附录A扫描探针显微镜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I
JJF1351—2012
引言
本规范为初次发布。制定本规范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工业中扫描探针显微镜校准问题。规范编制中参考了国际上纳米计量领域的一些理论性研究成果,并以实际纳米计量工作中的一些实验数据为基础制定了本规范
Ⅱ
JJF1351—2012
扫描探针显微镜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以几何表面形貌为测量对象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的校准。 扫描探针显微镜根据其设计原理不同,校准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关的计量特
性。对有特殊要求的测量任务,如对溯源要求较高的测量,不在本校准规范的适用范围。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 JJF1001一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GB/T19067.1一2003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测量标
准第1部分:实物测量标准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probemicroscope(SPM)
具有扫描测量功能的探针显微镜的统称。主要包含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隧
道显微镜(STM)等。 3.2扫描探针显微镜Z向漂移SPMZ-directiondrift
扫描探针显微镜定点测量时Z向测量值的漂移。
4概述
扫描探针显微镜具有高分辨力,实时,原位成像等特征,对样品无特殊要求,不受
样品的干燥度、形状、硬度、纯度等限制,可在大气、常温环境甚至是溶液中成像。广泛应用于纳米科技、材料科学、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
图1SPM典型结构示例 1一测头;2—测量试样;3—工作台
-
JJF1351—2012
图1所示为扫描探针显微镜测量部分典型结构图。一些扫描探针显微镜测头或工作台具备X、Y、Z方向扫描功能,实现二维或三维的形貌测量。
5计量特性
5.1扫描探针显微镜Z向漂移 5.2X、Y轴位移测量误差 5.3Z轴位移测量误差 5.4 扫描探针显微镜测量重复性 5.5X、Y坐标正交性误差 6 校准条件 6.1 环境条件
仪器使用允许的环境条件,测量过程中应测量和记录环境的温度、湿度。使用的标准样板应在测量环境中稳定不小于2h。 6.2标准器
扫描探针显微镜校准项目及采用的标准器见表1。
表1校准项目及采用的标准器
标准器及技术要求
序号
校准项目
标准器具
技术要求
U=4nm+5×10-5h,k=2
扫描探针显微镜Z向漂移
纳米级台阶样板
h为台阶高度
MPE:±1nm
X、Y轴位移测量误差
纳米线间隔样板
2
U=4nm+5×10-5h,k=2
Z轴位移测量误差
纳米级台阶样板
3
h为台阶高度
U=4nm+5×10-5h,k=2
扫描探针显微镜测量
纳米级台阶样板
4
重复性
h为台阶高度
X、Y坐标正交性误差
二维纳米线间隔样板
5
MPE:±0.1
注:应用的纳米级台阶样板及纳米线间隔样板(一维、二维)的形貌图及三维轮廓图见图2、
图3。
2
JJF1351—2012
Z轴测量范围:20nm
5
wri/
4.0 2.0 0.0
Z/nm 28.87 0.0
0
4.0
Y/μm
2.0
2.0
0.0 X/μm
2.0
4. 0
4. 0
5 -5
0
X轴测量范围/um
图2纳米级台阶样板形貌图和三维图
Z轴测量范围:20nm
Z轴测量范围:1mm
5
5
Lur/ 善膦胖人
wni/
0
t5
0 -50
o 0. 5
0. 5
50
0
0
X轴测量范围/um
X轴测量范围/μm
图3 一维和二维纳米线间隔样板形貌图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扫描探针显微镜Z向漂移
用纳米级台阶样板中平面测量区域作被测对象,将扫描探针显微镜调整在测量状态。
关闭扫描探针显微镜的X、Y扫描,仅保留Z向扫描功能,行扫描频率1Hz,行扫描分辨力选取扫描探针显微镜的最大值,按约定的时间连续测量,以约定时间内测量数据的均方根(RMS)作为该项的校准结果,计算公式如下:
2Z N
(1)
D
式中: DZ向漂移,n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