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8311-2022 含硫化氢井测井安全防护规范

Q/SY 08311-2022 含硫化氢井测井安全防护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8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25 17:35:09



相关搜索: 规范 硫化氢 安全防护 08311

内容简介

Q/SY 08311-2022 含硫化氢井测井安全防护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08311—2022 代替Q/SY08311—2019
含硫化氢井测井安全防护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safe operation in well-logging involving hydrogen sulfide
2022—11—24发布
2023—02-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 08311—2022
目 次
前言范围
A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 4.1 资质要求 4.2 管理要求方案设计
2
5
5.1 一般规定 5.2 风险管理方案 5.3 作业方案 5.4 施工设计设备设施配置 6.1 电缆 6.2 井控设备 6.3 下井仪器 6.4 测井车辆 6.5 随钻测井仪器间施工作业 7.1 一般要求 7.2 施工过程检查、维护与检验
6
8 8.1 检查
8.2 维护 8.3 检验 9 现场应急处置 9.1 应急处置方案的编制 9.2 应急行动 9.3 应急演练 9.4 应急撤离参考文南
O Q/SY0831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Q/SY0831 -2019《含硫化氢井测井安全防护规范》,与Q/SY08311—201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缩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资质要求”和“管理要求”内容(见第4章),删除了“培训要求”和“硫化氢检测
设备”要求(见2019年版的第4章): b)删除了“风险管理技术方案”的要求(见2019年版的第5章) c)增加了“方案设计” 的设计要求(见第5章): d)删除了*风险控制措施”的要求(见2019年版的第6章): e)增加了“设备设施配置” 的要求(见第6章): f)删除了“应急控制措施” 的要求(见2019年版的第7章): g)增加了“施工作业” 的要求 【(见第7章) h)增加了“检查、维护与检验” 的要求 (见第8章): i)增加了“现场应急处置”的要求 (见第9章):)删除了硫化氢的物理特性对生理的影响,硫化氢检测仅的参数要求及空气呼吸器和正压供气
系统的出气质量要求(见2019年版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井
归日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油测井公司,大庆油田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长城钻探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雷绿银、田旭、冯相君、陈茂柯牛宏斌、周子剑、魏宝军、肖炯、张馨
月、王永刚、岑稳、赵菁菁、杜祖荣、修士今、郑赛男、魏巍、张周铭、邓强、包秀涵、杨刚、高一蓉、柔九强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0年首次发布为Q/SY1311—2010,2019年标准编号变更为Q/SY08311—2019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Q/SY08311—2022
含硫化氢并测井安全防护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含硫化氢并测井作业的安全防护方案设计、设备设施配置、施工作业、检查维护与检验和现场应急处置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含硫化氢井测井作业【包括裸眼并测井(含随钻测井、套管井测井、射孔和桥塞作业】的安全防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 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SY/T7356硫化氢防护安全培训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一般规定
4
4.1 资质要求
作业队伍应具有符合要求的队伍资质,具备含化氢井施工作业能力。
4.1.1 4.1.23 主要施工设计人员应具有三年以上现场工作经验和有效的硫化氢防护安全培训合格证。 4.1.3设计审核人员应具有五年以上现场工作经验和测井专业高级以上 (含高级)技术职称,接受硫化氢防护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4.1.4在含硫化氢环境中的作业人员应按照SY/T7356的规定接受培训, 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2 管理要求
4.2.1 测井单位应建立并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按照属地政府要求取得相关的许可。 4.2.2 测井单位应制定硫化氢防护管理制度,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a)人员培训和教育管理: b人身防护用品管理 c)硫化氢浓度监测规定: d)作业过程中硫化氢防护措施: e)交叉作业安全规定: f)应急管理规定。
1 Q/SY08311—2022
4.2.3现场应至少建立以下资料:
a)人员持证统计表: b)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台账, c)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台账 d)硫化氢浓度检测记录, e)硫化氢防护措施落实检查记录: f)应急处置方案。
5方案设计 5.1 一般规定 5.1.1 测井单位应持续开展硫化氢风险分析与评估活动。制定和完善风险管理方案,指导基层制定和执行有效的作业方案。 5.1.2在预测含有、已知含有硫化氢井进行测井作业,应制定作业方案。作业方案可与HSE作业计划书合并。 5.1.3硫化氢含量大于1.5g/m的油气井及重点探井测井,应进行施工设计。 5.1.4作业方案、施工设计应按规定程序进行评审,审批通过后发送至本次测井作业相关的所有单位。 5.2风险管理方案
风险管理方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确定导致事件、事故发生的危害因素:
1)人的失误; 2)并口防喷器、并控管线,测井电缆等控制设备及工具存在隐惠; 3)关键材料失效: 4)监测仪表失灵 5)防护设施或劳动保护设备失效 6)不遵守标准操作程序 7)与相关方沟通无效。
b)风险控制和应急措施要求:
1)确保有防硫化氢能力的人员作业: 2)设备及工具选型适合、保养及时、调试安装无误; 3)关键材料检查和确认: 4)硫化氢检测仪有效性确计 5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劳动保护设备良好状况确认: 6)制定作业方案、施工设计、确定车辆(工作间)摆放、地貌及风向识别、相关方会议、班
前会议、作业许可、控制设备系统确认等操作程序: 7制定应急计划与响应,自我防护和紧急救助等应急程序,
5.3作业方案
作业方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参加作业人员的防硫化氢培训持证情况。
2 Q/SY08311—2022
b)硫化氢人身防护设备的配置情况。 c)与作业现场协作单位接口的应急处置方案编制及演练情况。 d)对以下情况的风险分析与评估:
1)测井电缆和下井仪器对硫化氢的耐受程度 2)测井仪器上提的抽吸现象对井底压力平衡的影响程度: 3)井口硫化氢浓度及井场地貌、风向、风力。
e)射孔作业的方式,打开高压地层时引发井喷的可能性。 5.4施工设计
硫化氢含量大于1.5g/m的油气井及重点探井测井,应在施工设计中增加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单井存在的硫化氢安全风险: b)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措施: c)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6 设备设施配置 6.1 1电缆
硫化氢含量大于1.5g/m的油气井应使用耐硫化氢电缆,其他预测、含有硫化氢井应对电缆采取防硫涂层措施。 6.2 井控设备
配备满足测井要求的井控设备,应包括但不限于: a)电缆剪切工具1套 b)电缆防喷器(根据甲方要求配备)。
6.3 下并仅器
配备满足测井要求的下井仪器, 应包括但不限于 a)下井仪器应使用抗硫密封圈; b)下井仪器接触井筒流部分的机械结构材质应耐硫化氢腐蚀。
6.4测井车辆
进人现场的车辆应配备阻火器(或阻火装置)。生产测井车辆还应配备符合相关要求的导静电橡胶拖地带。 6.5 5随钻测井仪器间
随钻测井作业应配置正压防爆型的工作间,工作间内应安装硫化氢温度。烟雾报警仪。
7施工作业 7.1 一般要求 7.1.1作业队应持有得到批准的作业方案方可进行施工。
3 O/SY083112022
7.1.2到达井场后,作业队长与相关方进行沟通。沟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向相关方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b)现场有关硫化氢风险情况(包括曾经发生过硫化氢泄漏的区域)。并控设备、防硫设备设施、
风向标: c)落实井筒油气上审(或液柱上顶)速度和测井作业的安全作业时限: d)现场的紧急集合点,逃生路线,应急协作方式和途径,紧急救助等: e)与属地单位、协作方进行现场应急处置预案的衔接: f)参与协作方统一组织的防硫化氢联合应急演练。
7.1.3作业前,作业队应按照相关方要求办理作业许可证。 7.1.4作业前,作业队长召开班前会议,进行安全交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通报现场有关硫化氢风险情况(包括曾经发生过硫化氢泄漏的区域): b)明确测井作业区域和人员的活动范围:)明确油气上审(或液柱上顶)速度和占用井筒的安全作业时限: d)明确井场地貌,风力、风向,逃生路线和紧急集合点等: e)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措施等,应强调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急救程序及应急反应程序。
7.1.5作业前,应进行作业区域的硫化氢浓度检测,作业队长确认硫化氢浓度符合作业要求且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发现浓度异常,及时通报协作方采取措施。 7.2施工过程 7.2.1作业人员应坚守岗位,不得擅自进入井台、下风方向、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 7.2.2有井架施工时,测井绞车与井口的距离应大于25m并打开阻火装置、设置接地。无井架施工时,测井绞车与井口的距离应大于15m。 7.2.3测井车辆宜优先选择摆放在并口上风方向,其次选择侧风方向,无法满足应采取措施。随钻。 桥射工作间设置距井口应大于30m,若因井场受限,应采取措施。 7.2.4测井施工现场应隔离作业区城,将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放置在方便取用的位置。隔离区城一般长度不小于35m,宽度不小于15m,射孔施工现场还应隔离出射孔枪装配区域。 7.2.5并口装卸的人员应携带并正确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站在并口的上风位置操作。 7.2.6作业期间,应至少有一人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定时进行巡回检测。当硫化氢浓度达到间限值(15mg/m)时,应实时监视硫化氢浓度示值 7.2.7当硫化氢浓度达到安全临界浓度(30mg/m)时,作业人员应及时取得并正确佩戴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直至该区域安全或人员到达安全区域。 7.2.8电缆测井作业期间发现溢流预兆等异常时,应及时通知协作方人员 与协作方沟通,根据属地井控要求配合处置。
8检查。维护与检验 8.1检查 8.1.1日常检查
每月(或每口并就位前)应由指定人员对如下器具进行检查: a)硫化氢检测仪配备及完好情况 b)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配备、完好情况
4
上一章:Q/SY 1097-2012 供电线路维修劳动定额 下一章:Q/SY 08235-2018 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规范

相关文章

Q/SY 1311-2010 含硫化氢井测井安全防护规范 Q/SY 08650-2019 含硫化氢井测试安全技术规范 Q/SY 1650-2013 含硫化氢井测试安全技术规范 Q/SY 1682-2014 高含硫化氢气田安全泄放系统设计规范 Q/SY 02557-2017 测井电缆深度标准井技术规范 Q/SY 1557-2012 测井电缆深度标准井技术规范 Q/SY 1459-2012 裸眼井测井解释结论界定与符合率统计规范 Q/SY 01037-2022 高温高压及高含硫井完整性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