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3.040.70 CCS G 42
G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568—2022/ISO6803:2017
代替GB/T5568—2013
橡胶或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无曲挠液压脉冲试验
Rubber or plastics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 Hydraulic-pressure impulse test without flexing
(ISO6803:2017,IDT)
2023-07-01实施
2022-12-30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5568—2022/IS06803:2017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5568一2013《橡胶或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无曲挠液压脉冲试验》。与 GB/T5568一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冷却试验(见4.1和8.2)。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6803:2017《橡胶或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无曲挠液压脉冲试验》。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鼎力管业有限公司、河南汇龙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橡六胶管有限公
司、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鸿运橡塑有限公司、江苏斯必得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河南亿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格特斯检测设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沈阳紫微恒检测设备有限公司、东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特尔(湖北)技术有限公司、天津鹏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恒拓高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青橡橡胶有限公司、盛嘉伦橡塑(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连仲、赵永涛、王永福、戴琳、陈乾政、岳斌斌、蔡志雄、李坤鹏、刘宙鑫、李警、 杨伯年、薛俊芳、王彬、孙卓亚、翟恒磊、蔡明山、马海清、李丹、高贤华、王真立、王菲、刘香雪、薛广磊、 李萍。
本文件于1985年首次发布,1994年第一次修订,2006年第二次修订,2017年第三次修订,本次为第四次修订。
I
GB/T55682022/IS06803.2017
级)的试验流体,并以足以保持试验流体温度均匀的速度使其在试样内循环。经用户与制造方协商,也可使用其他流体。
6试验温度
试验温度通常在引用本文件的软管标准中规定。当软管标准中没有规定试验温度时,下列温度为
优选温度:
85℃,100℃,120℃,125℃,135℃,150℃。 试验流体在规定或选定温度下于试样内循环流动,温度公差为士3℃,不应冷却或加热试验舱,除
非引用的标准要求试验选用合成基试验流体在高于150℃的温度下进行。当要求150℃以上的温度时,试验流体无须循环,只要将流体和试样在试验舱于规定温度下加热即可,温度公差为士5℃。
7试样
7.1试样应为一根完整的已装配适宜终端接头的软管组合件。除非另有规定,应试验4根装配有终端软管接头不超过30d的未经老化的软管组合件,如果引用本文件的标准有要求,也可试验经老化的软管组合件。 7.2如图1所示计算试样中必要的软管自由长度。
当d小于25.4mm,对于软管自由长度公式中的十2d项,d=25.4mm,以便使软管接头与弯曲半径开始处之间呈平直状态。
实际的软管自由长度应与计算出的软管自由长度一致,其公差为+%或+mm,两者以较大者为准。
[π (r+d/2)J/2+2d
π (r+d/2) +2d
% (2/P+)
(2r+d)*%
(r+d/2)*%
b)软管公称内径大于22
a 软管公称内径在22及以下
标引符号说明:
最小弯曲半径;
d- 软管外径。
-
图1压力脉冲试验试样
8程序
8.1 将试样连接到试验装置。试样应按图1安装,即:公称内径22及以下的软管试样应弯曲180°;公称内径大于22软管应弯曲90°。 2
GB/T5568-—2022/ISO6803:2017
8.2将试验流体升温至试验温度,然后向软管组合件内部施加脉冲压力。高压脉冲试验频率在 0.5Hz~1.3Hz之间;低压脉冲试验,频率在0.2Hz~1.30Hz之间。记录使用的脉冲频率。根据试验压力不同,压力循环应落在图2或图3的阴影区域内。持续试验至规定脉冲循环次数或直至软管组合件破坏为止。如果在完成最小循环次数前停止脉冲试验,重新开始试验并直到达到试验温度之前,在软管/管接头接合处可能会出现泄漏。渗漏小于ISO/TR11340定义的4级不构成软管组合件的故障。 应按ISO/TR11340的分类规定记录泄漏等级。
根据所引用的标准,确定脉冲试验持续时间,以总脉冲循环次数表示。当需要使用商定的试样时,应参考相关的软管或软管组合件标准。
建议经常更换试验流体以防故障。 如果在个别产品标准中要求对脉冲试验进行可选的冷却泄漏试验,附录A给出了可选择冷却泄漏
试验程序。
本试验为破坏性试验,试验后的软管组合件应废弃。
15%
5%
85% p
15% p 1 MP 0 MPa
10%
5%
5%
标引符号说明: p 一试验压力。 升压正割线是升压曲线上两点间的连接直线,其中一点为试验压力的15%,另一点为试验压力的85%。 0点为升压正割线与压力为零处的交点。 升压速率为升压正割线的斜率,以兆帕每秒(MPa/s)表示,额定升压速率R应等于式(1)计算出的值:
R=f(10p-k)
·(1 )
式中: R——升压速率,单位为兆帕每秒(MPa/s); f—频率,单位为赫兹(Hz); p——额定试验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k=5 MPa。 实际升压速率应如图所示测定,其公差范围应在计算额定值的士10%以内。 ·于该两点间测定的升压速度。 升压正割线。 一个脉冲循环。 d循环的45%~55%。
图2高压试验压力脉冲波形范围
3
GB/T5568—2022/ISO6803:2017
35% p
10%
5%
0 MPa
5%
标引序号说明: p——试验压力。 升压应在图示波形范围内。 ·一个脉冲循环。 循环的45%~55%。
图3低压试验脉冲压力波形范围
9结果表示
记录出现故障时循环次数,如果未发生故障,则应记录所完成的循环次数。 注:得到的试验结果仅对实际试验的软管、接头型别和接头设计的组合有效。
10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本文件的编号; b) 所试验软管或软管组合件的完整说明,包括管接头的标识和装配的细节,如剥胶长度和扣压直
径等; c) 试验温度; d) 试验压力; e) 试验流体; f) 升压速率; g) 脉冲循环速率; h) 试样弯曲至90°或者180°; i) 每一试样至损坏时的脉冲次数或所完成的脉冲次数; j) 每一试样破坏的位置及方式,或完成试验时每个试样的状况; k) 试验日期。
4
GB/T5568—2022/ISO6803:2017
附录A (资料性)
可选择冷却泄漏试验程序
如果在个别产品标准中要求增加冷却泄露试验,则要在第8章之外再增加下列试验程序。 在试验进行到规定脉冲循环数的(40士10)%或(90士10)%时,停止压力输送并让脉冲试验组合件
冷却到30℃士10℃。
可以使用加速冷却的措施(如风扇或热交换器)加速冷却。 检查试验组合件,确保其清洁和干燥。关闭油加热器,重新进行试验,并观察和记录1000次脉冲
循环时的泄漏情况。
GB/T5568—2022/ISO6803:2017
参考文献
[1] ISO6802 Rubber or plastics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Hydraulic impulse test with flexing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