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060 CCS B 72
C 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943-2022
成包天然橡胶 胶包涂层量的测定 Natural rubber in bales--Determination of the amount of bale coating
(ISO1434:2016,Naturalrubberinbales-Amountofbalecoating-
Determination,MOD)
2022-12-30发布
2023-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943—202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取样 4.1 通则 4.2 试样制备 5灰化法 5.1原理 5.2 仪器设备 5.3 试验步骤 6刷擦或刮擦法 6.1刷擦或刮擦法A 6.2刷擦或刮擦法B 结果表示
b
7
7.1灰化法和刷擦或刮擦法A 7.2刷擦或刮擦法B 8试验报告附录A(资料性) 胶包涂层量附录B(资料性) 样品冲裁模参考文献·
...
GB/T 4194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1434:2016《成包天然橡胶胶包涂层量 测定》。 本文件与ISO1434:2016相比做了下述结构调整: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和“术语和定义”两章(见第2章、第3章),其后各章编号按顺序调整;第5章对应ISO1434:2016中的第3章,其中5.2.5对应ISO1434:2016中的3.2.6,5.2.6对应 ISO1434:2016中的3.2.7; -6.1对应ISO1434:2016的第4章,增加了6.2; 7.1对应ISO1434:2016的第5章,增加了7.2;附录A对应ISO1434:2016的附录B,附录B对应ISO1434:2016的附录A。
本文件与ISO1434:2016相比,存在较多技术差异,在所涉及的条款的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直单线(I)进行了标示。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更改了范围表述并删除了“灰化法为首选方法”(见第1章、ISO1434:2016的第1章),因为灰化法的精确度与刷擦或刮擦法差异不大;更改了试样制备规定(见4.2,ISO1434:2016的2.2),以简化要求;一更改了灰化法的原理(见5.1,ISO1434:2016的3.1),使表述更合理;更改了埚的容积(见5.2.2,ISO1434:2016的3.2.2),以符合市售规格;更改了分析天平的精确度(见5.2.3,ISO1434:2016的3.2.3),以符合试验步骤的要求;删除了“仪器”中的“本生灯”(见ISO1434:2016的3.2.4)和“燥器”(见ISO1434:2016的 3.2.5),增加了精确度为0.1g的天平(见5.2.4),以适应试验步骤的更改;更改了试验步骤(见5.3,ISO1434:2016的3.3),增强可操作性,便于本文件的应用;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4498.1一2013(见5.3),以便在试验步骤中引用现成方法;增加了一种刷擦或刮擦法的试验步骤(见6.2)和结果表示(见7.2),以供选择;增加了试验结果数值的修约要求(见第7章),以提高判定的可操作性;删除了允许差(见ISO1434:2016的第5章)以符合我国实际情况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天然橡胶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8)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上海海关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海南省天然橡胶质量检验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一民、杨娟、周世雄、卢光、陈民、杨春亮、杨莉。
I
GB/T41943-—2022
成包天然橡胶月 胶包涂层量的测定
警示一一使用本文件的人员需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两种测定天然橡胶胶包外包裹用胶片上胶包涂层量的测定方法:
灰化法;刷擦或刮擦法。
灰化法适用于不受灰化影响的胶包涂层量的测定。 刷擦或刮擦法适用于橡胶表面无孔洞的胶包涂层量的测定。 注1:对于含有碳酸盐或有机物质等会受到灰化影响的涂层,灰化法的测定结果会偏低。 注2:刷擦或刮擦法虽然较快,但对于表面有孔洞的橡胶,由于涂层材料会渗人孔洞中,使用该法会造成涂层难以
取出。 注3:《天然橡胶等级质量和包装国际标准》(绿皮书)[InternationalStandardsofQualityandPackingforNatural
RubberGrades(GreenBook)]给出了胶包涂层量资料(见附录A)。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498.1一2013橡胶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马弗炉法(ISO247:2006,MOD)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取样
4.1通则
抽取的胶包样品数量越多,对该批货物越有代表性。 大多数情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合理的限度。 随机抽取的胶包数量应由供需双方商定。 注:适用时,能够使用从ISO3951-2中选取的统计取样方案。
4.2 2试样制备
随机从胶包任意相邻的三个面选取外包裹用的胶片,每一面一块胶片,然后使用样品冲裁模 (5.2.1)分别冲裁出三个50mm×50mm的试片。
如使用灰化法,试样厚度不应超过4mm。
1
GB/T 41943—2022
操作和贮存样品时应使涂层的损失减到最小。
5灰化法
5.1原理
使用无灰滤纸将已称量的试样包好,然后在550℃士25℃的马弗炉中使所有含碳物质完全灰化,直至恒重为止。 5.2 仪器设备 5.2.1 样品冲裁模(见附录B),安装于合适的设备上。 5.2.2,石英或陶瓷材质,容积100mL,具盖。 5.2.3分析天平,能精确至0.1mg。 5.2.4天平,能精确至0.1g。 5.2.5无灰滤纸,直径为150mm。 5.2.6马弗炉,配备燃烧炉空气流控制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保持温度在550℃土25℃)。 5.3试验步骤
按4.2规定制备试样,小心操作不使胶包涂层损失。使用分析天平(5.2.3)将试样称量,精确至 0.1mg,然后用无灰滤纸(5.2.5)包裹并置于预先在550℃士25℃恒重的埚(5.2.2)内,将埚直接放入温度为550℃士25℃的马弗炉(5.2.6)中,按GB/T4498.1一2013中7.1"直接灰化法”进行灰化,再通过差减法计算灰分的质量(m1)。
6刷擦或刮擦法
6.1刷擦或刮擦法A
按4.2规定制备试样,小心操作不使胶包涂层损失。将试样称量,精确至0.1mg。使用坚硬钢丝刷
或使用刮擦的方法移取胶包涂层,注意避免将橡胶从包裹胶片中刮擦下来。将移取胶包涂层后的试样使用分析天平(5.2.3)称量,精确至0.1mg。通过差减法计算胶包涂层的质量(m1)。
6.2刷擦或刮擦法B
按供需双方商定的数量随机抽取胶包,使用坚硬钢丝刷或使用刮擦的方法移取每一胶包的所有涂层,小心操作不使胶包涂层损失。将移取的胶包涂层使用天平(5.2.4)称量(m2),精确至0.1g。
7结果表示
7.1灰化法和刷擦或刮擦法A
按式(1)计算每一胶包的胶包涂层量(W,),以克每千克(g/kg)表示:
A, Xm1
W, : AXmo
.(1)
式中: A,— 胶包公称表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 m1- 按5.3获得的试样灰分或按6.1获得的胶包涂层的质量,单位为克(g);
2
GB/T41943—2022
A2—试样的表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
一胶包公称质量,单位为千克(kg)。
m.-
-
试验结果以各单一试样结果的平均值表示,修约至两位小数。 7.2 刷擦或刮擦法B
按式(2)计算每一胶包的胶包涂层量(W。),以克每千克(g/kg)表示:
W,=m2
·( 2 )
mo
式中: m2- 按6.2获得的胶包涂层的质量,单位为克(g);
一胶包公称质量,单位为千克(kg)。
mo
试验结果以随机抽取的每一胶包所得结果的平均值表示,修约至两位小数。
试验报告
8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信息: a)本文件编号; b) 识别样品所需的全部细节; c) 所使用的方法; d) 本文件没规定的任何操作以及被认为是可选的操作; e) 试验日期。
3
GB/T 41943—2022
附录A (资料性)胶包涂层量
《天然橡胶等级质量和包装国际标准》(绿皮书)中第五部分第7.C节规定,每一胶包(体积为 0.14m、公称质量为111.11kg)的涂层量不超过0.45kg,即胶包涂层量不超过4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