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09002—2022 代替Q/SY09002—2016
气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编写规范
Compiling specification of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report
for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project in gas field
2022—07—14发布
202209-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 09002—2022
目 次
前言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一般规定 5 节能报告内容及要求 5.1 项目基本情况 5.2 分析评价依据 5.3 建设方案节能分析和比造 5.4 节能措施
4
能源消费情况核算及能效水平评价
5.5 5.6 能源消费影响分析 5.7 结论 5.8 附件附录A(资料性) 节能报 工附录B(资料性) 主要耗能设备 一览表参考文献
16
Q/SY 0900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Q/SY09002—2016《气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编写规范》,与Q/SY 09002一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文件名称,由《气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编写规范》改为《气田固定资产
投资项目节能报告编写规范》 b)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6年版的第1章) c)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50349气田集输设计规范”等(见第2章): d)增加了术语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见3.1) e)删除了“节能评估文件分类及要求” 的内容 (见2016年版的第4章): f)更改了“项目基本情况”的内容, 增加了“报告编制情况”的内容,删除了“项目所需能源
概况”和项目所在地有关情况”的内容(见5.1,2016年版的52.3、5.2.5) g)将“建设方案节能评估”更改为“建设方案节能分析和比选”,细化了内容和要求(见5.3,
2016年版的5.3.1、53.2、5.3.3 5.3.4、5.3.5和5.3.6) h)更改了节能技术措施”的要求(见5.4.1,2016年版的5.4.1和5.4.2): i)更改了“能源消费情况*核算的要求(见5.5.1,2016年版的5.5.1和5.5.2) j)更改了“对所在地完成能耗增量控制目标的影响分析”的要求(见5.6.1,2016年版的5.6.2),
删除了“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情况及供应条件的内容(见2016年版的5.6.1): k)更改了*对所在地完成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的影响分析”的要求(见5.6.2.2016年版的
5.6.3) 1)增加了“对所在地完成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目标的影响分析”的要求 (见5.6.3); m)增加了*附件”的要求(见5.8,2016年版的5.8) n)删除了“节能评估报告表内容与格式”“项目能量平衡表” (见2016年版的附录B、附录D)。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能源和水资源节约利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规划总院,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由旺、未英如、魏江东,吴浩、陈衍飞、张余、吕晓俐、陈燕、纪文、祝伟、赵福生、邱海涛、赵云鹏。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6年首次发布为Q/SY09002—2016: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I
Q/SY 09002—2022
气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编写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气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编写的一般规定、节能报告内容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气田采集输和天然气处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的编写,储气库项目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234 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 GB17167用能单位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0901 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8749 企业能量平衡网络国绘制方法 GB/T28751 企业能量平衡表缩制方法
气田集输设计规范
GB50349 GB/T51248 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 SY/T6331 气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 SY/T6722 石油企业耗能用水统计指标与计算方法 Q/SY1421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ammual con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of project 项目在设计工况、设计产能下,全年消费的各种能源(扣除能源加工转换和能源回收利用等重复
因素)的总量。
4一般规定
4.1节能报告的编写应遵循专业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4.2节能报告应选择适用的分析评价方法,包括标准对照法,类比分析法和专家判断法。 4.3宜采用综合分析法和能量平衡法等计算方法,计算项目能效指标,能量利用率等,分析用能情况和节能潜力。
1
Q/SY 09002—2022
4.4节能报告格式和体例见附录A。
5节能报告内容及要求 5.1项目基本情况 5.1.1项目建设情况 5.1.1.1,应介绍项目建设单位情况:包括建设单位名称,现有规模,业务内容,运营总体情况地址,法人代表。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对外合作项目,应简述外方出资方及合资公司的相关情况。 5.1.1.2应介绍项目建设情况,包括项目名称,项情说建设地点项目性质,投资规模,内容简况、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进度计划、实际进展等。 5.1.1.3宜简要介绍井口天然气温度、压力、产量、组分等开发数据。以及能源供应和所在地气象条件等影响项目建设方案、用能工艺和能源消费的基础资料和数据。 5.1.1.4改扩建项目应简要描述项目实施前已建工程基本情况和实际用能情况,说明项目上一年度可比的生产运行情况,能源消费量和能源消耗结构,能效指标等,并分析在用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5.1.2分析评价范围
根据项目建设内容,结台天然气从井口、 内部集辅,处理到外输全流程工艺示意图,明确整体用能边界、评价对象和内容 当项目依托已建设施建设时,相关已建设施用能情况也应纳人分析评价范围。 5.1.3报告编制情况
应简述报告编制过程, 报告编制前后项目用能工艺、设备、用能指标、节能措施等的主要变化情况等,包括以下内容:
a)工作简况:包括报告编制委托情况、工作过程、现场调研情况等 b)指标优化情况:包括主要能效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综合能源消费量,以及所需能源的
种类数量等的对比及变化情况: c)建设方案调整情况:包括项目主要用能工艺的对比及变化情况,主要用能设备的选型和能效
水平变化情况等: d)主要节能措施及效果:列表表达项日主要节能措施及效果
5.2分析评价依据 5.2.1法规政策
应列出依据的相关法规,政策,包括以下内容: a)依据的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人条件和产业政策,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
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的相关规定: b)与项目相关的节能工艺、技术、装备、产品等推荐目录及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
生产工艺等目录。
5.2.2标准规范
应列出依据的国家、地方、石油天然气行业及集团公司等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2
Q/SY 09002—2022
5.2.3支撑文件
应列出与项目相关的支撑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技术协议等。 5.3建设方案节能分析和比选 5.3.1建设方案总体节能分析评价 5.3.1.1应简述项目建设方案,包括建设规模,总体布局、集输工艺。处理工艺等。 5.3.1.2应对照国家节能法律法规,政策、行业规划、准人条件、淘汰目录、能耗限额标准等,分析评价建设方案是否符合要求 5.3.1.3应采用标准对照法,分析评价建设方案是否符合GB50349、GB/T51248、SY/T6331等规范的要求 5.3.1.4应通过方案比选,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节能分析评价,并与当前同类可比的先进工艺方案对比分析,查找节能潜力,提出完善建设方案的建议。 5.3.1.5建设方案节能分析评价应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建设规模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提高设施负荷率, b)总体布局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提高能效 c)集输工艺是否合理,是否利用地层能量,余热,余压等能源是否合理利用: d)处理工艺是否合理, 是否满足能量优化要求。
5.3.1.6改扩建项目应对项目的已建设施进行节能分析评价 5.3.2总平面布置节能分析评价 5.3.2.1应简述项目总平面布置,包括气田站场。天然气处理厂选址和管道走向。 5.3.2.2 应通过方案比选,从气田整体规划、原料气及能源供应依托等角度,对气田站场、天然气处理广选址和管道走尚进行节能分析评价。 5.3.2.3 应采用标准对照法,分析评价总平面布置对能源输送。储存分配。消费等环节的影响。平面布置应有利于过程节能、提高效率、降低单耗,并提出节能措施建议。 5.3.2.4总平面布置节能分析评价应主要包括旧不店 以下内容
a)各站场总平面布置是否紧凑,工艺流程是否顺畅,功能区布置是香合理: b)主要工艺设施布置和走向是否合理,设备之间衔接是否紧密,界区划分是否明确: c)供配电设施及其他公用工程设施是否靠近主要负荷中心,供电半径是否合理: d)是否存在不同工艺站场或功能区合建情况,合建方案是否有利于减少能耗。
5.3.2.5改扩建项目应评价新增设施平面布置与已建设施平面布置是否有机结合,达到节能效果。 5.3.3主要用能工艺节能分析评价 5.3.3.1应简述项目主要用能工艺。气田集输主要包括防止水合物生成集气,气液分离,增压和外输等工艺:天然气处理广厂主要包括脱硫脱碳,脱水,凝液回收与稳定,硫黄回收及尾气处理等工艺。 5.3.3.2应采用标准对照法,分析评价用能工艺是否符合GB50349、GB/T51248,SY/T6331等规范的要求 5.33.3应通过方案比选或工艺计算,对主要用能工艺进行节能分析评价,分析节能潜力,提出完善用能工艺的建议。 5.3.3.4主要用能工艺节能分析评价应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工艺方案是否合理,工艺参数是否先进:
3
Q/SY09002—2022
b)工艺流程使用能源品种是否合理,是否整体统筹、充分利用: c)计算各主要用能工艺(序)能效指标,并与当前同类可比的先进工艺方案对比分析,分析用
能工艺能效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5.3.4主要耗能设备节能分析评价 5.3.4.1应列出项目主要耗能设备(见附录B),包括加热炉,锅炉、压缩机泵,风机、电机、变压器等。 5.3.4.2不应采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用能产品和设备,宜采用国家节能产品推荐目录中的产品和设备。 5.3.4.3对于有相关能效标准的设备,应采用标准对照法,评价主要耗能设备的能效指标是否满足能效等级要求。 5.3.4.4对主要耗能设备选型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经济运行要求进行分析评价。 5.3.4.5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分析评价是否有效利用已有设备,是否为国家明令禁止和沟汰的用能产品和设备,能效水平是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5.3.5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分析评价 5.3.5.1应简述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的用能系统和设备,主要包括火炬及放空系统、供配电系统、供热系统、循环水系统等。 5.3.5.2应对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的用能系统和设备进行分析评价评价内容参照5.3.3和5.3.4,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简化。 5.3.5.3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分析是否有效利用已建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 5.3.6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 5.3.6.1应按GB17167、GB/T20901,Q/SY14212的规定,编制项目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对不同能源种类分类分级列出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主要包括计量器具的名称、规格、准确度等级、用途、 安装使用地点,数量等,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建立独立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分表。 5.3.6.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宜满足能源计量在线监测票求 5.4节能措施 5.4.1节能技术措施 5.4.1.1应归纳说明项目主要生产。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各环节的具体节能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气田主体生产工艺和设备、供热、供配电、给排水及消防系统、通信、自控、暖通、建筑等
方面的节能技术措施: b)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等应用: c)余热,余压等能源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d)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利用
5.4.1.2应评价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对于能够量化分析的,应按GB/T13234的规定测算节能措施的节能量,并按表1汇总节能措施效果。
5.4.2节能管理方案
应根据GB/T23331,集团公司和建设单位节能管理规章制度的规定,提出项目能源管理体系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