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5014-2016 城镇燃气管网泄漏检测技术规范

Q/SY 05014-2016 城镇燃气管网泄漏检测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0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28 15:03:31



推荐标签: 检测 管网 燃气 技术规范 城镇 城镇 05014

内容简介

Q/SY 05014-2016 城镇燃气管网泄漏检测技术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5014—2016
城镇燃气管网泄漏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eak detection of city gas distribution pipeline
2017-04-01实施
2016-12一26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05014—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4 -般要求 5 检测准备 6 检测 7
2
......
2
检测周期数据管理及记录要求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泄漏检测记录
6 Q/SY 05014—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昆仑燃气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磊、乔蓓、薛庆、冯立德、张华兵、刘国群、周利剑、齐晓忠、苗永健、
江文全、宋大立、王飞、胡新、孙永兵、彭晗。
II Q/SY 05014—2016
城镇燃气管网泄漏检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燃气管网泄漏检测方法、装备和周期。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燃气管网的泄漏检测,不适用于储气设备本体和居民户内燃气设施泄漏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JJ/T 215城镇燃气管网泄漏检测技术规程 Q/SY178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及配备规定 Q/SY1240 作业许可管理规范 Q/SY1515(所有部分)个人防护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城镇燃气管网 city gas distribution pipeline 从城镇燃气供气点至用户引人管之间的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站场内工艺管道及管网工艺设备的总
称。 3.2
管网工艺设备distribution pipeline process equipments 与管道相连具有对燃气进行过滤、计量、调压及控制等功能设备的总称,如过滤器、流量计、调
压装置等。 3.3
泄漏检测leak detection 使用检测仪器确定被检测对象是否有燃气泄漏并进行泄漏点定位的活动。 [CJJ /T215—2014,定义2.0.2]
3.4
管网图 distribution pipeline drawing 标注有燃气管网名称、规格型号、位置、标高及燃气管网周边环境等信息的图纸。
3.5
管道附属设施 pipeline subsidiary facilities 与管道相连并实现启闭、抽水等功能设施的总称,如阀门井、凝水器等。 [CJJ /T215—2014,定义2.0.3]
1 Q/SY 05014—2016
4 一般要求
4.1应制订年度检测计划,覆盖全部在役城镇燃气管网。计划内容应包括检测范围、检测方法、检测周期、作业时间,检测负责人及结果审核人等要素。计划制订时应考虑恶劣天气、突发事件等因素对检测工作的影响。 4.2检测时应配备符合检测场所安全要求的检测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前检查其完好性。
5检测准备 5.1检测人员要求 5.1.1应熟练掌握检测仪器的技术性能、使用要求及保养规定。 5.1.2应具备识图知识,熟悉管网分布走向。 5.1.3 应有两年以上城镇燃气工作经验,熟悉相关规范。 5.1.4 应经企业培训后方可从事检测作业。 5.2检测装备要求 5.2.1检测设备要求
可根据城镇燃气管网的具体情况选择携带下列检测设备: a)可燃气体检测仪 b)激光甲烷遥测仪。 c)乙烷辨识仪。 d)路面钻孔机。 e)真空机。 f)有毒气体检测仪。 g)氧含量分析仪。 h)加臭剂检测仪。 i)管道探测仪。 j)便携式气相色谱仪。 检测设备的性能、配备、使用及维护应符合 CJJ/T 215 的规定。
5.2.2 防护用品要求
应根据作业需要配备并携带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警示标识。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管理执行Q/SY178 和 Q/SY 1515。 5.2.3其他装备要求
应携带管网图、通信设备、照相设备以及记录表格等与检测相关的物品。
6检测 6.1检测要求 6.1.1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检测时,应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2 Q/SY 05014—2016
相关规定。在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采用手推车载仪器或手持仪器进行检测时,应安排专人负责进行道路安全监护 6.1.2在进行检测和安全监护时,应设置和佩戴安全警示标识。 6.1.3检测时,行进速度不应超过检测设备的检测速度限定值。一般情况下,步行检测行进速度不宜超过0.5m/s;车载设备检测时,车速不应超过30km/h。 6.1.4泄漏检测过程中如涉及受限空间、挖掘、高处作业、吊装、管线打开、临时用电、动火等高风险作业及非常规作业时,应按照相关规定办理作业许可审批,具体执行Q/SY1240。 6.1.5检测中发现管网图和实际管网位置不一致时,应及时修正管网图。 6.1.6又 对暂时无法进行检测的管网,应在记录中注明原因,采取其他可行方式进行检测。 6.1.7发现泄漏时,应按照预先拟定的应急处置预案进行处置 6.2检测方法 6.2.1检测方法选择
6.2.1.1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仪器检测法、气泡检漏法和环境观察法。应优先选用仪器检测法,在仪器检测法无法进行检测时可采取气泡检漏法等其他检测方法。环境观察法仅作为辅助检测方法,不可替代仪器检测法和气泡检漏法。 6.2.1.2检测时,可先采用环境观察法进行初步泄漏判断,对疑似泄漏地区的管段优先和重点检测。 6.2.1.3对敷设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地、庭院等地区的管段,应优先采用手推车载仪器进行检测,手推车无法进行检测时采用手持仪器进行检测。 6.2.1.4对敷设在机动车道下的管段应优先采用车载仪器进行检测,车载仪器无法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可采用手推车载仪器或手持仪器进行检测。 6.2.2泄漏判定 6.2.2.1检测中可燃气体检测仪有浓度读数或环境观察发现疑似燃气泄漏时应进行泄漏判定。 6.2.2.2可采用便携式气相色谱仪、乙烷辨识仪、一氧化碳检测仪、四氢噻吩检测仪等仪器或气泡检漏判断是否为燃气泄漏。 6.2.3泄漏点定位 6.2.3.1对城镇燃气管网地上部分的管段,可采用气泡检漏法直接定位。 6.2.3.2 对埋地管段,应在地面沿管道走向钻孔检测,根据检测孔检测的可燃气体浓度判定疑似泄漏点位置,从疑似泄漏点位置开挖后采用气泡检漏法定位。 6.3管道检测 6.3.1± 理地管道 6.3.1.1步行检测时,可采用管道正上方直线行进、管道侧上方(地表距管道中心线不小于1m)直线行进或管道上方S形行进的方式,下一次检测时应采用与前一次检测不同的行进方式。 6.3.1.2采用车载仪器检测时,管道在机动车道下敷设的,可采用管道上方直线行进方式,并尽可能接近离管道最近的道路绿化带、路面接缝或市政井沟;管道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或道路绿化带下敷设的,可从离管道最近的机动车道直线行进。 6.3.1.3对设有预埋检测管或设有检测井的管道进行检测时,应首先对预埋检测管或检测井进行检测。
3 Q/SY 05014—2016
6.3.1.4应对管道安全保护距离内环境异常或高风险区域的管段进行重点检测,包括:
a)管道附近有机械施工的管段。 b)在役管道已发现过泄漏的管段。 c)建、构筑物占压或安全间距不足的管段 d)管道上方有水面冒泡、树草枯萎、积雪有黄斑、有气体泄出声响的管段。 e)裸露或悬空管段。 f)穿(跨)越公路、河流的管段。 g)引入管埋地管段。 h)应力集中的管段。 i)学校、医院、政府机构以及人口密集地区的管段。
6.3.2地上管道
应采用激光甲烷遥测仪、可燃气体检测仪(必要时可加装加长检测管)进行检测。无法进行有效检测时,应在检测记录表上注明原因并在管网图上标记该段管道位置,并针对无法检测管道制定特殊检测方案。 6.3.3 引入管
引入管地上部分,应采用激光甲烷遥测仪、可燃气体检测仪(必要时可加装加长检测管)进行检测;引入管埋地部分,应在埋地管段上方钻孔检测或从预埋检测管检测。 6.4管道附属设施、站场内工艺管道和管网工艺设备检测 6.4.1应对所有法兰、焊口及螺纹等连接处进行检测,检测探头应贴近被测部位。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室(柜、箱、井)内检测,按工艺流程的顺序开展。 b)室(柜、箱、井)外检测,从上风侧往下风侧的顺序开展。 c)对窝风处进行重点检测。
6.4.2发现检测仪器有浓度显示、有异常声响或异常气味时,应立即进行泄漏判定。 6.4.3应对管道附属设施及管道附近道路接缝、路面裂痕、市政井沟等燃气可能聚集、流动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测。 6.4.4对可能产生可燃气体聚集的室(柜、箱、井)等燃气设施进行泄漏检测时,应先对其燃气浓度进行检测,当浓度超过爆炸下限的10%,应先进行通风,直至其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10%,方可开展检测及处置。 6.4.5阀门井(地下阀室)、地下调压站(箱、柜)等地下场所内检测到有燃气浓度而未找到泄漏部位时,应扩大查找范围。 6.4.6站场内工艺管道地下部分的管段检测可按照6.3.1 的规定执行,地上部分的管段检测应按照 6.3.2的规定执行,并且采用的检测设备应符合站场安全要求。
7检测周期
7.1燃气管网泄漏检测周期应根据材质、设计使用年限、环境腐蚀条件、管道连接的用户数量、周围建筑物的重要程度以及是否形成环形管网等因素确定。 7.2燃气管网常规的泄漏检测周期应符合以下规定: 4
上一章:Q/SY 05016-2017 城镇燃气居民用户燃气设施置换规范 下一章:Q/SY 05013-2016 城镇燃气维抢修设备及机具配置规范

相关文章

CJJ/T 215-2014 城镇燃气管网泄漏检测技术规程 Q/SY 05676.2-2019 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第2部分:燃气站场 Q/SY 1676.3-2014 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第3部分:燃气站场 Q/SY 1676.2-2014 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第3部分:燃气站场 Q/SY 05676.1-2020 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第1部分:燃气管道 T/CCES 24-2021 城镇燃气管网泄漏评估技术规程 Q/SY 05015-2016 城镇燃气管网完整性管理导则 Q/SY 1676.1-2014 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第1部分:钢质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