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6356-2019 油气输送管道直接铺管法穿越工程施工规范

Q/SY 06356-2019 油气输送管道直接铺管法穿越工程施工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4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6 17:04:52



推荐标签: 油气 规范 管道 工程施工 直接 06356

内容简介

Q/SY 06356-2019 油气输送管道直接铺管法穿越工程施工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06356—2019
油气输送管道直接铺管法
穿越工程施工规范
Codefor oil and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installation
bydirectpipemethodcrossing
2020-03-01实施
2019一11一26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06356—2019
目 次
前言:
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基本规定 5 材料 6 施工准备工作坑道及地锚施工 7.1 工作坑道 7.2 地锚施工施工设备设施安装
4
8
8.1 洞门密封安装 8.2 掘进机安装 8.3 推管机安装 8.4 管道发送滚轮架安装 8.5 供应管线安装管段预制 10 推进作业 1
a
健康、安全与环境· 12 交工文件附录A(规范性附录) 掘进机设备规格与适用的管道直径选择附录B(规范性附录) 直接铺管推力计算公式附录C(规范性附录) 推管机穿越管道地锚受力图表附录D(资料性附录) 施工记录表附录E(资料性附录) 条文说明参考文献
C
/
TC Q/SY06356—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
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管道局第四分公司、管道局设计分公司、辽宁恒鑫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乐、刘广仁、常喜平、孙利强、吴益泉、马晓成、祁永春、常亮、郑娜、 张菊萍、彭阳、张培康、曹新胜、马立明、张克华、沈技、陈子明、张有志、左雷彬、蔡文虎、张志广。
I Q/SY06356—2019
油气输送管道直接铺管法穿越工程施工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输送管道直接铺管法穿越工程施工的工作内容及相关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管道直径为762mm~1422mm范围的管道穿越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369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424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JGJ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SY/T4115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接铺管法directpipe 采用掘进机掘进与推管机推进同步进行管道敷设的一种穿越施工方法。
3.2
掘进机tunnelingmachine 安装在穿越管道的前端,具有掘进、导向、出渣等功能的掘进设备。
3.3
推管机pipethruster 利用液压油缸通过管道夹持装置推动管道和掘进机同步移动的设备。
3.4
供应管线 supplylines 连接于掘进机与泥浆系统及控制室之间的管道和线缆。
4 基本规定
4.1 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及满足施工要求的资源。 4.2 掘进设备应根据穿越管道直径进行选择;推管设备应根据穿越地质、长度和管道直径进行选择宜按照附录A进行计算选取。 4.3 在岩石层施工时掘进设备配置的刀具及装置应具备良好的破碎功能。
1 Q/SY06356—2019
5材料
5.1穿越管道的材质、规格和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合格的质量证明文件,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 5.2管道现场防腐补口、补伤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3当对工程材料质量(或性能)有疑问时应进行复验;对有抽检规定的材料,应按要求进行抽样检验,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6施工准备
6.1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参加设计交底,应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并应做好下列工作:
a)掌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了解穿越设计方案。 b)复查穿越施工地形、水文地质和气象条件,以及其他制约施工的因素。 c)会同设计单位现场交桩,复查测量控制点。
6.2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主要内容应包括:
a)应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对现场施工条件进行调查、复核。 b)了解施工场地周边建(构)筑物、道路、水利、电讯和电力等设施对于施工的影响。 c)调查施工需用的水、电等施工资源。
6.3施工前应按SY/T411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和相关施工技术和安全环保措施。 6.4 当需要修筑施工便道时,施工便道的修筑应满足设备物资进出场运输要求。 6.5 施工现场场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a)始发场地不宜小于40m×50m。 b)泥浆系统及动力系统场地不宜小于50m×30m。 c)穿越管道预制场地根据管道穿越长度、管道直径和预制方式确定。 d)施工场地的承载力应满足施工需求,当不满足时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e)接收场地的面积和接收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6.6施工前应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对管道发送中心线、施工场地边界、始发及接收位置进行测量放线和定位。
7工作坑道及地锚施工 7.1工作坑道 7.1.1 1工作坑道可采用挖槽、钢板桩和灌注桩等方法施工。 7.1.2 始发坑道的最小宽度应满足推管机底座安装和操作需要。接收坑道的长度和宽度应满足掘进机拆解施工要求, 7.1.3始发坑道后部应设置推管机防翻转台架,台架宜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7.1.4工作坑道内应设置排污、照明、逃生通道等安全设施。 7.1.5采用挖槽法施工时应按照GB50424开挖法穿越施工有关规定施工: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降水措施。 7.2地锚施工 7.2.1地锚可采用型钢结构、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浇筑等不同的结构形式。地锚施工时,应在推管机 2 Q/SY06356—2019
底座设置四组地锚,根据项目实际每组地锚可采用一端、两端甚至三端的方式对推管机底座进行固定,且所有地锚之间还应在基坑内采用钢结构的方式相互连接, 7.2.2当采用深埋H型钢作为地锚时,应根据计算结果确定适宜的型钢型号和埋地深度,宜采用 H300mm×300mm×10m×15m以上型号的H型钢,埋地深度宜大于6m。 7.2.3当采用灌注桩作为地锚时,桩基施工应按照JGJ94的规定执行。 7.2.4 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地锚时,其施工应按照GB50666的规定执行。 7.2.5 地锚与推管机之间应采取可靠的固定方式。 7.2.6 5不同型号推管机各方向所承受作用力见附录C。
8施工设备设施安装 8.1 洞门密封安装 8.1.1 在始发坑道应设置掘进机进出的洞门并应进行密封, 8.1.2 2洞门密封采用橡胶材质,其拉伸量宜大于300%,邵氏A硬度在(50土5)度的范围内。 8.1.3 安装洞门密封时,应在洞门垂直方向设置铰接螺杆及U型密封橡胶。 8.1.4 洞门密封与设备和管道的间隙可通过螺杆和滚轮进行调节。 8.1.5 洞门密封装置中心线宜与管道轴线重合。 8.1.6 当接收坑道采用竖井接收方式时,应设置洞门密封装置。 8.2 掘进机安装 8.2.1 掘进机应在始发坑道内设置的台架上进行组装。 8.2.2 掘进机的安装角度应与始发角度一致。 8.3推管机安装 8.3.1 推管机应与始发台架同时安装,安装轴线与管道轴线平行, 8.3.2 安装推管机时,设备支座及固定框架应水平放置,倾斜角度应在土2°以内。
8.4 管道发送滚轮架安装 8.4.1 管道发送滚轮架应按照隧道轴线及人土角度设置并固定。 8.4.2 管道发送滚轮架布置数量应根据管道直径、滚轮结构形式等确定。 8.4.3 管道发送滚轮架的布置应保持管道悬空。 8.51 供应管线安装 8.5.1 安装于管道内部的供应管道应设置滚轮支架,安装示意图见图1。 8.5.2 铺设于管道外部地面的泥水管路、注浆管路和压缩空气管路应采用承压软管并能与管道同步移动。 8.5.3 根据穿越管道长度和坡度可在管道内安装中继泵。 9 管段预制 9.1 穿越管段组装焊接及焊缝质量验收应符合GB50369的规定。 9.2 2穿越管段的清管及试压应符合GB50424的规定。 9.3 3穿越管段就位后应按照GB50369的规定进行管道测径、整体严密性试验。
3 Q/SY06356—2019
注浆管路
通风管路备用电缆动力电缆排浆泵动力电缆

a
-
压缩空气管路一
?
通信电缆
O
测量软管
备用管路
电瓶车轨道
排浆管路图1供应管道安装示意图
进浆管路
9.4 穿越管道防腐层类型及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 9.5 管道防腐层的补口、补伤应符合GB50369的规定。 9.6采用管道外涂层时其施工应符合GB50424的规定。 9.7 预制管段完成后,宜将管道摆放至穿越轴线延长线位置,并应对预制管段进行电火花检漏。 9.82 在管道推进前应确保前部30m管道置于沿穿越轴线固定的滚轮上,滚轮结构和间距应满足管道承重与移动要求,入土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9.9预制管段与掘进机应焊接连接,焊接应牢固,掘进机与管段中心线应重合。 9.10 当预制场地受限时,管段可分段预制。
10推进作业
10.1推进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a)设备掘进、推进、导向、润滑等系统功能应检验正常。 b)推进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掘进机泥水施工平衡压力,除岩石以外的地层,不应长时间负压抽
吸,应做好地面沉降观测。 c)管道推进应按设计轴线施工,推进过程中发生偏差时应采取措施进行纠偏。 d)当管道采用分段预制时,应分段完成各段管道的清管试压、防腐补口、供应管线安装等工作,
管道连头、防腐补口及检测宜在48h内完成。 e)推管机夹持装置应与管道环焊缝处保持不小于500mm的距离,并避免夹持在补口处,每次夹
持前,应保证夹持面清洁。 f)推进过程中,管道应同步进行防腐层电火花检漏,并及时做好补伤。 g)管道推进时,应随时观测管道转动角、滚轮支架、防腐层及后部管道等情况,发现问题立即
停止推进并进行处理。 h)推进过程中应每行程记录一次施工参数,记录格式参见附录D。
10.2直接铺管法穿越轴线与设计轴线允许偏差为:水平方向±300mm,垂直方向±200mm。 10.3 管道推进应连续作业,如遇到下列情况时,应暂停施工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对管道进行回拔。 4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06356—2019
油气输送管道直接铺管法
穿越工程施工规范
Codefor oil and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installation
bydirectpipemethodcrossing
2020-03-01实施
2019一11一26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06356—2019
目 次
前言:
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基本规定 5 材料 6 施工准备工作坑道及地锚施工 7.1 工作坑道 7.2 地锚施工施工设备设施安装
4
8
8.1 洞门密封安装 8.2 掘进机安装 8.3 推管机安装 8.4 管道发送滚轮架安装 8.5 供应管线安装管段预制 10 推进作业 1
a
健康、安全与环境· 12 交工文件附录A(规范性附录) 掘进机设备规格与适用的管道直径选择附录B(规范性附录) 直接铺管推力计算公式附录C(规范性附录) 推管机穿越管道地锚受力图表附录D(资料性附录) 施工记录表附录E(资料性附录) 条文说明参考文献
C
/
TC Q/SY06356—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
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管道局第四分公司、管道局设计分公司、辽宁恒鑫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乐、刘广仁、常喜平、孙利强、吴益泉、马晓成、祁永春、常亮、郑娜、 张菊萍、彭阳、张培康、曹新胜、马立明、张克华、沈技、陈子明、张有志、左雷彬、蔡文虎、张志广。
I Q/SY06356—2019
油气输送管道直接铺管法穿越工程施工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输送管道直接铺管法穿越工程施工的工作内容及相关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管道直径为762mm~1422mm范围的管道穿越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369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424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JGJ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SY/T4115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接铺管法directpipe 采用掘进机掘进与推管机推进同步进行管道敷设的一种穿越施工方法。
3.2
掘进机tunnelingmachine 安装在穿越管道的前端,具有掘进、导向、出渣等功能的掘进设备。
3.3
推管机pipethruster 利用液压油缸通过管道夹持装置推动管道和掘进机同步移动的设备。
3.4
供应管线 supplylines 连接于掘进机与泥浆系统及控制室之间的管道和线缆。
4 基本规定
4.1 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及满足施工要求的资源。 4.2 掘进设备应根据穿越管道直径进行选择;推管设备应根据穿越地质、长度和管道直径进行选择宜按照附录A进行计算选取。 4.3 在岩石层施工时掘进设备配置的刀具及装置应具备良好的破碎功能。
1 Q/SY06356—2019
5材料
5.1穿越管道的材质、规格和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合格的质量证明文件,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 5.2管道现场防腐补口、补伤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3当对工程材料质量(或性能)有疑问时应进行复验;对有抽检规定的材料,应按要求进行抽样检验,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6施工准备
6.1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参加设计交底,应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并应做好下列工作:
a)掌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了解穿越设计方案。 b)复查穿越施工地形、水文地质和气象条件,以及其他制约施工的因素。 c)会同设计单位现场交桩,复查测量控制点。
6.2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主要内容应包括:
a)应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对现场施工条件进行调查、复核。 b)了解施工场地周边建(构)筑物、道路、水利、电讯和电力等设施对于施工的影响。 c)调查施工需用的水、电等施工资源。
6.3施工前应按SY/T411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和相关施工技术和安全环保措施。 6.4 当需要修筑施工便道时,施工便道的修筑应满足设备物资进出场运输要求。 6.5 施工现场场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a)始发场地不宜小于40m×50m。 b)泥浆系统及动力系统场地不宜小于50m×30m。 c)穿越管道预制场地根据管道穿越长度、管道直径和预制方式确定。 d)施工场地的承载力应满足施工需求,当不满足时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e)接收场地的面积和接收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6.6施工前应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对管道发送中心线、施工场地边界、始发及接收位置进行测量放线和定位。
7工作坑道及地锚施工 7.1工作坑道 7.1.1 1工作坑道可采用挖槽、钢板桩和灌注桩等方法施工。 7.1.2 始发坑道的最小宽度应满足推管机底座安装和操作需要。接收坑道的长度和宽度应满足掘进机拆解施工要求, 7.1.3始发坑道后部应设置推管机防翻转台架,台架宜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7.1.4工作坑道内应设置排污、照明、逃生通道等安全设施。 7.1.5采用挖槽法施工时应按照GB50424开挖法穿越施工有关规定施工: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降水措施。 7.2地锚施工 7.2.1地锚可采用型钢结构、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浇筑等不同的结构形式。地锚施工时,应在推管机 2 Q/SY06356—2019
底座设置四组地锚,根据项目实际每组地锚可采用一端、两端甚至三端的方式对推管机底座进行固定,且所有地锚之间还应在基坑内采用钢结构的方式相互连接, 7.2.2当采用深埋H型钢作为地锚时,应根据计算结果确定适宜的型钢型号和埋地深度,宜采用 H300mm×300mm×10m×15m以上型号的H型钢,埋地深度宜大于6m。 7.2.3当采用灌注桩作为地锚时,桩基施工应按照JGJ94的规定执行。 7.2.4 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地锚时,其施工应按照GB50666的规定执行。 7.2.5 地锚与推管机之间应采取可靠的固定方式。 7.2.6 5不同型号推管机各方向所承受作用力见附录C。
8施工设备设施安装 8.1 洞门密封安装 8.1.1 在始发坑道应设置掘进机进出的洞门并应进行密封, 8.1.2 2洞门密封采用橡胶材质,其拉伸量宜大于300%,邵氏A硬度在(50土5)度的范围内。 8.1.3 安装洞门密封时,应在洞门垂直方向设置铰接螺杆及U型密封橡胶。 8.1.4 洞门密封与设备和管道的间隙可通过螺杆和滚轮进行调节。 8.1.5 洞门密封装置中心线宜与管道轴线重合。 8.1.6 当接收坑道采用竖井接收方式时,应设置洞门密封装置。 8.2 掘进机安装 8.2.1 掘进机应在始发坑道内设置的台架上进行组装。 8.2.2 掘进机的安装角度应与始发角度一致。 8.3推管机安装 8.3.1 推管机应与始发台架同时安装,安装轴线与管道轴线平行, 8.3.2 安装推管机时,设备支座及固定框架应水平放置,倾斜角度应在土2°以内。
8.4 管道发送滚轮架安装 8.4.1 管道发送滚轮架应按照隧道轴线及人土角度设置并固定。 8.4.2 管道发送滚轮架布置数量应根据管道直径、滚轮结构形式等确定。 8.4.3 管道发送滚轮架的布置应保持管道悬空。 8.51 供应管线安装 8.5.1 安装于管道内部的供应管道应设置滚轮支架,安装示意图见图1。 8.5.2 铺设于管道外部地面的泥水管路、注浆管路和压缩空气管路应采用承压软管并能与管道同步移动。 8.5.3 根据穿越管道长度和坡度可在管道内安装中继泵。 9 管段预制 9.1 穿越管段组装焊接及焊缝质量验收应符合GB50369的规定。 9.2 2穿越管段的清管及试压应符合GB50424的规定。 9.3 3穿越管段就位后应按照GB50369的规定进行管道测径、整体严密性试验。
3 Q/SY06356—2019
注浆管路
通风管路备用电缆动力电缆排浆泵动力电缆

a
-
压缩空气管路一
?
通信电缆
O
测量软管
备用管路
电瓶车轨道
排浆管路图1供应管道安装示意图
进浆管路
9.4 穿越管道防腐层类型及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 9.5 管道防腐层的补口、补伤应符合GB50369的规定。 9.6采用管道外涂层时其施工应符合GB50424的规定。 9.7 预制管段完成后,宜将管道摆放至穿越轴线延长线位置,并应对预制管段进行电火花检漏。 9.82 在管道推进前应确保前部30m管道置于沿穿越轴线固定的滚轮上,滚轮结构和间距应满足管道承重与移动要求,入土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9.9预制管段与掘进机应焊接连接,焊接应牢固,掘进机与管段中心线应重合。 9.10 当预制场地受限时,管段可分段预制。
10推进作业
10.1推进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a)设备掘进、推进、导向、润滑等系统功能应检验正常。 b)推进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掘进机泥水施工平衡压力,除岩石以外的地层,不应长时间负压抽
吸,应做好地面沉降观测。 c)管道推进应按设计轴线施工,推进过程中发生偏差时应采取措施进行纠偏。 d)当管道采用分段预制时,应分段完成各段管道的清管试压、防腐补口、供应管线安装等工作,
管道连头、防腐补口及检测宜在48h内完成。 e)推管机夹持装置应与管道环焊缝处保持不小于500mm的距离,并避免夹持在补口处,每次夹
持前,应保证夹持面清洁。 f)推进过程中,管道应同步进行防腐层电火花检漏,并及时做好补伤。 g)管道推进时,应随时观测管道转动角、滚轮支架、防腐层及后部管道等情况,发现问题立即
停止推进并进行处理。 h)推进过程中应每行程记录一次施工参数,记录格式参见附录D。
10.2直接铺管法穿越轴线与设计轴线允许偏差为:水平方向±300mm,垂直方向±200mm。 10.3 管道推进应连续作业,如遇到下列情况时,应暂停施工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对管道进行回拔。 4
上一章:JJG 1116-2015 叠加式力标准机检定规程 下一章:HG/T 22805.1-2016 化工矿山企业施工图设计内容和深度的规范—地质采矿专业

相关文章

Q/SY 06333-2017 油气输送管道隧道穿越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Q/SY 1503-2012 油气输送管道隧道穿越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GB 50424-2015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 GB 50423-2013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Q/SY 06349-2019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Q/SY 11729-2019 油气管道盾构穿越工程劳动定额 Q/SY 1729-2014 油气管道盾构穿越工程劳动定额 Q/SY 06343-2021 特殊地区油气输送管道压载施工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