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6317.1—2016
油气储运工程无损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钢质管道环焊缝X射线
数字成像检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NDE for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art1:DigitalX-ray inspection for girth weld inpipeline
2017-04—01实施
2016—12—26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06317.1—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2
一般规定 5 检测系统 5.1 X射线机 5.2 探测器 5.3 计算机 5.4 软件 5.5 检测工装 5.6 检测系统验收与测试 5.7 线型像质计 5.8 双线型像质计工艺文件
4
E
6
检测方法 7.1 透照方式 7.2 透照几何条件 7.3 透照次数的确定 7.4 曝光参数 7.5 表面状态 7.6 检测标识 7.7 线型像质计的放置和识别 7.8 双线型像质计的放置和识别 7.9 设备自校准 7.10 无用射线和散射线的防护 7.11 几何尺寸的标定 8 图像质量 9 图像评定及质量分级 10 检测报告及图像存储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双线型像质计附录B(资料性附录) 系统分辨率测定
7
C
L
12
1
Q/SY06317.1—2016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曝光曲线的制作附录D(资料性附录) 图像分辨率的测定附录E(资料性附录) 检测报告格式
·· 15 +*· 17 ··18
II
Q/SY06317.1—2016
前言
Q/SY06317《油气储运工程无损检测技术规范》是油气储运工程建设系列标准之一。该标准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一第1部分:钢质管道环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第2部分:钢质管道相控阵超声检测。
本部分为Q/SY06317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
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管道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全利、周广言、白世武、吴江桥、赵忠刚、李佳、薛岩、宋江卫、叶可仲王磊、陈浩、吕新昱、安志彬、王福宾、马珂、高静、王雪、高琦、胡莹、于培林。
III
Q/SY06317.1—2016
油气储运工程无损检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钢质管道环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1范围
Q/SY06317的本部分规定了油气管道环焊缝数字X射线成像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壁厚为2mm~50mm钢质管道环焊缝X射线成像检测。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注目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117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 JB/T7902无损检测线型像质计通用规范 NB/T47013.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NB/T47013.1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1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SY/T4109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3术语和定义
NB/T4701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X-raydigitalradiographytechnology X射线穿透工件经光电探测器采集转换为数字输人计算机处理显示图像的一种成像方法。
3.2
像素pixel X射线数字图像的基本组成单元,X射线数字图像都是由点组成的,组成图像的每一个点称为
像素。 3.3
图像灵敏度imagesensitivity 检测系统所能发现的被检工件图像中最小细节的能力。
3.4
系统分辨率systemresolution 在无被检工件的情况下,当透照几何放大倍数接近于1时,检测系统所能分辨的单位长度上两个
相邻细节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 3.5
图像分辨率imageresolution 检测系统所能分辨的被检工件图像中单位长度上两个相邻细节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
1
Q/SY06317.1—2016
3.6
灰度等级graylevel 对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获得的黑白图像明暗程度的定量描述,它由系统的A/D转换器(模/数
转换器)的位数决定。 3.7
动态范围dynamicrange 在线性输出范围内,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最大灰度值与暗场图像标准差的比值。
3.8
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 图像感兴趣区域的信号平均值与信号标准差之比。
3.9
小径管smalldiametertube 外直径小于或等于89mm的管子。
3.10
坏像素badpixel 在暗场图像中出现比相邻像素灰度值过高或过低的白点或黑点。
3.11
透照厚度 penetrated thickness 射线照射方向上材料的公称厚度。
4一般规定
4.1 从事X射线操作人员应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健康检查记录、个人剂量记录等 4.2 从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的人员应取得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4.3 从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的人员上岗前,应进行与本检测技术有关的计算机知识、图像处理知识、车 辐射安全知识的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书后方可上岗。 4.4 现场进行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时,应按GBZ117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示标志,检测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记,并携带剂量报警仪。
5检测系统
5.1 1X射线机 5.1.1 1宜选用高频恒压式小焦点X射线机,有效焦点尺寸不宜大于3mm。 5.1.2 X射线机的性能应满足检测质量要求 5.2探测器 5.2.1 1探测器宜采用面阵列探测器。 5.2.2 2探测器的动态范围应不小于2000:1。
3A/D转换位数应不小于12bit。
5.2.3 5.2.4 4制造商应提供坏像素表,并应提供探测器响应不一致及坏像素校正的方法和时机。
2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6317.1—2016
油气储运工程无损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钢质管道环焊缝X射线
数字成像检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NDE for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art1:DigitalX-ray inspection for girth weld inpipeline
2017-04—01实施
2016—12—26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06317.1—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2
一般规定 5 检测系统 5.1 X射线机 5.2 探测器 5.3 计算机 5.4 软件 5.5 检测工装 5.6 检测系统验收与测试 5.7 线型像质计 5.8 双线型像质计工艺文件
4
E
6
检测方法 7.1 透照方式 7.2 透照几何条件 7.3 透照次数的确定 7.4 曝光参数 7.5 表面状态 7.6 检测标识 7.7 线型像质计的放置和识别 7.8 双线型像质计的放置和识别 7.9 设备自校准 7.10 无用射线和散射线的防护 7.11 几何尺寸的标定 8 图像质量 9 图像评定及质量分级 10 检测报告及图像存储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双线型像质计附录B(资料性附录) 系统分辨率测定
7
C
L
12
1
Q/SY06317.1—2016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曝光曲线的制作附录D(资料性附录) 图像分辨率的测定附录E(资料性附录) 检测报告格式
·· 15 +*· 17 ··18
II
Q/SY06317.1—2016
前言
Q/SY06317《油气储运工程无损检测技术规范》是油气储运工程建设系列标准之一。该标准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一第1部分:钢质管道环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第2部分:钢质管道相控阵超声检测。
本部分为Q/SY06317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
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管道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全利、周广言、白世武、吴江桥、赵忠刚、李佳、薛岩、宋江卫、叶可仲王磊、陈浩、吕新昱、安志彬、王福宾、马珂、高静、王雪、高琦、胡莹、于培林。
III
Q/SY06317.1—2016
油气储运工程无损检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钢质管道环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1范围
Q/SY06317的本部分规定了油气管道环焊缝数字X射线成像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壁厚为2mm~50mm钢质管道环焊缝X射线成像检测。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注目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117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 JB/T7902无损检测线型像质计通用规范 NB/T47013.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NB/T47013.1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1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SY/T4109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3术语和定义
NB/T4701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X-raydigitalradiographytechnology X射线穿透工件经光电探测器采集转换为数字输人计算机处理显示图像的一种成像方法。
3.2
像素pixel X射线数字图像的基本组成单元,X射线数字图像都是由点组成的,组成图像的每一个点称为
像素。 3.3
图像灵敏度imagesensitivity 检测系统所能发现的被检工件图像中最小细节的能力。
3.4
系统分辨率systemresolution 在无被检工件的情况下,当透照几何放大倍数接近于1时,检测系统所能分辨的单位长度上两个
相邻细节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 3.5
图像分辨率imageresolution 检测系统所能分辨的被检工件图像中单位长度上两个相邻细节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
1
Q/SY06317.1—2016
3.6
灰度等级graylevel 对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获得的黑白图像明暗程度的定量描述,它由系统的A/D转换器(模/数
转换器)的位数决定。 3.7
动态范围dynamicrange 在线性输出范围内,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最大灰度值与暗场图像标准差的比值。
3.8
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 图像感兴趣区域的信号平均值与信号标准差之比。
3.9
小径管smalldiametertube 外直径小于或等于89mm的管子。
3.10
坏像素badpixel 在暗场图像中出现比相邻像素灰度值过高或过低的白点或黑点。
3.11
透照厚度 penetrated thickness 射线照射方向上材料的公称厚度。
4一般规定
4.1 从事X射线操作人员应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健康检查记录、个人剂量记录等 4.2 从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的人员应取得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4.3 从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的人员上岗前,应进行与本检测技术有关的计算机知识、图像处理知识、车 辐射安全知识的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书后方可上岗。 4.4 现场进行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时,应按GBZ117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示标志,检测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记,并携带剂量报警仪。
5检测系统
5.1 1X射线机 5.1.1 1宜选用高频恒压式小焦点X射线机,有效焦点尺寸不宜大于3mm。 5.1.2 X射线机的性能应满足检测质量要求 5.2探测器 5.2.1 1探测器宜采用面阵列探测器。 5.2.2 2探测器的动态范围应不小于2000:1。
3A/D转换位数应不小于12bit。
5.2.3 5.2.4 4制造商应提供坏像素表,并应提供探测器响应不一致及坏像素校正的方法和时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