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01330—2020 代替Q/SY1330—2010
井下作业现场监督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wellsite supervision of downhole operation
2020-10-12实施
2020—07—30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 01330—2020
目 次
前言
.m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监督准备开工验收
1
2
4
4.1 资质 4.2 资料 4.3 设备 4.4 现场标准化及HSE 4.5 开工作业过程监督
5
5.1 日常检查 5.2 工序质量监督 5.3 整改与验证 5.4 变更与确认 6 完工验收监督总结及施工质量评定
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井下作业监督工作计划书附录B(规范性附录)井下作业监督开工验收检查表附录(规范性附录)井下作业监督日志附录D (规范性附录) 检查整改通知单附录E (规范性附录) 监督备忘录附录F(规范性附录) 井下作业监督报告封面及内容格式
12 13
14
5
Q/SY 01330—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SY1330—2010《井下作业现场监督规范》的修订。本标准与Q/SY1330—2010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Q/SY1330一2010的第1章);一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Q/SY1330一2010的第2章);一修改了“监督准备”章节内容(见第3章,Q/SY1330一2010的第3章);
修改了“开工验收”章节内容并进行分类(见第4章,Q/SY1330一2010的第4章); -修改了“作业过程监督”章节内容,增加了工序质量监督、变更与确认内容(见第5章,Q/SY 1330—2010的第5章); -增加了“井下作业监督工作计划书”(见附录A);一增加了“井下作业监督开工验收检查表”(见附录B); -修改了“检查整改通知单”格式(见附录D,Q/SY1330一2010的附录B);修改了“监督备忘录”格式(见附录E,Q/SY1330一2010的附录C);修改了“井下作业监督报告封面及内容格式”(见附录F,Q/SY1330一2010的附录D)。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勘探与生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新疆油田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毕国强、张绍辉、王锐、邹宪国、王秀芝、张卫宁、谭宇龙、曾宪举、 杨金增、赵星、樊健、舒畅、赵玉东、王辉。
III
Q/SY 01330—2020
井下作业现场监督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井下作业监督在井下作业工程项目各阶段的重点工作内容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井下作业监督对油气水井新井投产投注、维护性作业、措施作业、大修作业、弃井
作业工程项目的现场监督。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325射孔作业技术规范 SY/T 5587.3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 第3部分: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 SY/T 5587.4 常规修并作业规程 第4部分:找窜漏、封窜堵漏 SY/T 5587.5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 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 SY/T5587.9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 第9部分:换井口装置 SY/T 5587.11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 第11部分:钻铣封隔器、桥塞 SY/T 5587.12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 第12部分:解卡打捞 SY/T 5587.14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 第14部分:注塞、钻塞 SY/T 5727 井下作业安全规程 SY/T 6127 油气水井井下作业资料录取项目规范 SY/T 6610 硫化氢环境井下作业场所作业安全规范 SY/T 6989 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Q/SY 1412 油气水井井下作业排液操作规程 Q/SY 01031 压裂工程质量技术监督及验收规范 Q/SY 01032 酸化工程质量技术监督及验收规范 Q/SY 02082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规程 Q/SY 02553 3 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范
3 3监督准备 3.1监督应配备监督资料及工具,包括井控实施细则、设计,视频影像采集工具,安全防护用品及劳保用品等。 3.2监督应熟悉施工井的地质、工程和施工设计,如有疑问,应与项目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沟通,并提出合理建议。 3.3监督应编制井下作业监督工作计划书,明确监督要点。驻井监督应以单井为单元,编制驻井监督工作计划书,格式见表A.1;巡井监督应根据计划安排编制巡井监督工作计划书,格式见表A.2。
1
Q/SY 01330—2020
3.4监督应参与项目建设单位的技术交底,组织或参加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
4开工验收 4.1资质
施工队伍应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及市场准入证,施工设备、人员满足资质要求。
4.2资料 4.2.1现场地质设计、工程设计、施工设计及应急预案齐全并经过审核、审批。 4.2.2现场施工作业许可、技术交底记录齐全。 4.2.3井控管理资料、HSE活动记录齐全。 4.3设备 4.3.1修井设备应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并架及游动系统、动力传动系统、液压系统及辅助设备性能完好。 4.3.2井控设备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4.3.3仪器仪表齐全、有效。 4.4现场标准化及HSE 4.4.1井场布置应符合SY/T5727的规定,硫化氢环境下井场布置应符合SY/T6610的规定。 4.4.2急救药箱、正压式呼吸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可燃气体报警仪等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有效。 4.4.3消防器材齐全、可靠。 4.4.4清洁作业设备设施应满足环保要求,确保油水不落地。 4.5开工
监督检查完毕后,满足施工要求的允许开工;对发现的可能影响质量、安全、环保等问题,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监督应填写开工验收表,格式见附录B。
5作业过程监督 5.1日常检查 5.1.1监督应依据设计、标准及监督计划,对现场作业实施监督。 5.1.2监督应检查施工队伍HSE开展情况,包括文件宣贯学习、井控制度落实、应急演练、清洁生产、废弃物处置等,井控安全应符合Q/SY02553的规定。 5.1.3监督应检查入井材料、工具、井控装备及其使用情况。 5.1.4监督应督促施工队伍按SY/T6127的规定取全、取准资料。 5.1.5发生井涌、井喷时,督促施工单位执行作业队伍的应急预案,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向建设方及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5.1.6施工中发生其他突发事件时,督促施工队伍执行应急措施,监督应急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并做好相应记录。 5.1.7监督应填写监督日志,详细记录工程进度、质量、材料、工具使用、配合施工作业、资料录取情况,格式见附录C。 2
Q/SY 01330—2020
5.1.8监督应按照三项设计及相关标准,对重点工序进行监督与检查,并将监督和检查结果记录在监督日志中。 5.2工序质量监督 5.2.1洗压井 5.2.1.1洗井
洗井工序质量监督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核查洗井液名称、数量、密度、黏度、pH值等参数及备液量符合设计要求; b)核查洗井方式、管柱结构、洗井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c)核查施工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d)洗井施工中加深或上提管柱前,监督循环一周以上方可动管柱; e)洗井施工中,监督作业队做好进口、出口液量的计量,核查洗井携带物的名称、特征,确认
洗井液进出口液性一致,确保洗井质量; f)监督洗井作业按照SY/T5587.5的规定执行。
5.2.1.2压井
压井工序质量监督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核查压并液名称、密度、黏度等参数及压井液量符合设计要求 b)核查压井方式、管柱结构、下人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c)确认压并应达到进出口压井液密度、黏度、排量一致,现场观察30min,并口无外溢; d)监督压井作业按照SY/T5587.3的规定执行。
5.2.2起下管杆 5.2.2.1起下管杆前,核查井口、防喷器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5.2.2.2核查起出管杆和井下工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总长度并描述记录,检查向井内补灌压井液情况,保持液柱压力平衡。 5.2.2.3核查上提管柱最大负荷,起大直径工具和最后几根油管时,监督提升速度要小于或等于5m/min,防止碰坏井口、油管或井下工具。 5.2.2.4核查下井管杆和井下工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5.2.2.5核查下并油管涂抹密封脂,上紧上满螺纹,保证管柱密封,严禁有缺陷的油管下入井内。 5.2.2.6监督油管下放速度,当下至接近设计深度或下入大直径工具通过射孔井段时,下放速度应小于或等于5m/min。 5.2.2.7严禁有缺陷的油杆下入井内,泵柱塞下至距泵筒5m~10m时,应平稳缓慢下放使柱塞顺利进人泵筒。 5.2.2.8监督起下管杆作业按照SY/T5587.5的规定执行。 5.2.3通井 5.2.3.17 核查通井规规格型号、外观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5.2.3.2监督通井作业平稳操作,管柱下放速度控制为小于或等于20m/min,下至距离设计位置100m 时下放速度应小于或等于10m/min;确认探人工井底时重复两次,深度误差不大于0.5m。 5.2.3.3通井作业中,若中途遇阻,监督悬重下降控制不超过30kN,并平稳活动管柱、循环冲洗;
3
Q/SY 01330—2020
对遇阻井段应分析情况或实测打印证实遇阻原因。 5.2.3.4核查起出通井规痕迹描述,监督按设计要求进行洗井。 5.2.3.5监督通并作业按照SY/T5587.5的规定执行。 5.2.4刮削 5.2.4.1核查刮削器规格型号、外观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5.2.4.2监督刮削作业平稳操作,管柱下放速度控制为小于或等于20m/min,下至距离刮削井段前 50m时,下放速度应小于或等于10m/min。 5.2.4.3核查在刮削井段上提下放反复刮削套管,并确认刮削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5.2.4.4监督刮削作业若中途遇阻,当悬重下降20kN~30kN时,应停止下管柱,接洗井管汇开泵循环,上提下放管柱,反复刮削直到管柱悬重恢复正常,再继续下管柱;如仍无法通过,应起出刮削工具,并分析情况或实测打印证实遇阻原因。 5.2.4.5刮削完毕,监督按设计要求进行洗井,核查洗井排出物的名称、特征。 5.2.4.6监督刮削作业按照SY/T5587.5的规定执行。 5.2.5冲砂 5.2.5.1 冲砂前,核查探砂面方式和探砂面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5.2.5.2核查冲砂方式、管柱结构、下入深度、冲砂液性能、冲砂施工参数(泵压、排量、用液量)符合设计要求。 5.2.5.3核查接单根时间控制在3min~5min,连续冲砂超过5个单根后,确保循环洗井1周。 5.2.5.4监督冲砂施工中发现地层严重漏失,修井液不能返出地面时,应立即停止冲砂,将管柱提至原始砂面10m以上,并反复活动。 5.2.5.5监督高压自喷井冲砂出口排量,应保持与进口排量平衡,防止井喷。 5.2.5.6核查冲砂至设计深度后,应保持排量继续循环,当出口含砂量少于0.2%为冲砂合格。 5.2.5.7 冲砂后,确认冲砂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5.2.5.8监督冲砂作业按照SY/T5587.5的规定执行。 5.2.6试压 5.2.6.1 核查试压深度、方式、介质符合设计要求。 5.2.6.2确认试压压力值、稳压时间、压降值符合设计要求。 5.2.7换装井口 5.2.7.1换装井口装置前,确认采取措施隔离油气层,保证井筒无漏失、井口无溢流。 5.2.7.2 2核查换装井口装置名称、规格、型号,油管挂规格、型号、最小通径,套管短节规格、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5.2.7.3确认换装井口装置与连接的套管保持同轴,同轴度允许误差为土2°,偏心距误差不大于2mm。 5.2.7.4换装井口装置后,核查试压符合设计要求。 5.2.7.5确认套补距、油补距校核允许误差不超过土2mm。 5.2.7.6 5监督换装井口作业按照SY/T5587.9的规定执行。 5.2.8射孔 5.2.8.1核查射孔井口装置、射孔液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4
Q/SY 01330—2020
5.2.8.2核实射孔工艺、枪型、弹型、孔密、孔数、相位、枪长、厚度、层位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5.2.8.3监督施工队复核定位短节至射孔枪顶部之间的管串长度。 5.2.8.4监督射孔枪及定位短节入井。 5.2.8.5 起射孔枪前应充分循环压井液,循环后井筒应平稳且满足安全起下管柱要求。 5.2.8.6 起出射孔枪后,监督施工队伍核实射孔弹发射率。 5.2.8.7 监督射孔施工按照SY/T5325的规定执行。 5.2.9压裂 5.2.9.1 核实压裂管柱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5.2.9.2 核查压裂液、支撑剂的性能检测报告、数量符合压裂设计要求。 5.2.9.3 检查压裂并口、地面管汇及管线的安装固定,并监督试压合格。 5.2.9.4 参与压裂施工前技术交底会。 5.2.9.5 监督压裂施工过程中泵注程序与施工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5.2.9.6 6压裂施工结束后,核实并确认压裂液、支撑剂、药品、井下工具、压裂设备等工作量。 5.2.9.7 监督压裂作业按照Q/SY01031的规定执行。 5.2.10酸化 5.2.10.1 核实酸化管柱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5.2.10.2 核查酸液的性能检测报告、数量符合酸化设计要求。 5.2.10.3 检查酸化井口、地面管汇及管线的安装固定,并监督试压合格 5.2.10.4 参与酸化施工前技术交底会。 5.2.10.5 监督酸化施工过程中泵注程序与施工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5.2.10.6 酸化施工结束后,核实并确认酸液、药品、井下工具、酸化设备等工作量。 5.2.10.7 监督酸化作业按照Q/SY01032的规定执行。 5.2.11气举 5.2.11.1 核查气举管柱结构及下入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5.2.11.2 核查气举用地面流程安装固定,并监督试压合格。 5.2.11.3 核查气举工作介质、数量、掏空深度、排液量满足设计施工要求。 5.2.11.4 气举施工结束后,核实并确认气举材料、设备工作量。 5.2.11.5 监督气举作业按照SY/T5587.3的规定执行。 5.2.12排液 5.2.12.1 核查井口安装、排液方式、排液设备、工具符合设计要求。 5.2.12.2 监督排液施工程序和设计一致,各阶段施工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5.2.12.3 核查排液计量罐置于井口的季节性下风方向,距井口距离不应小于25m。 5.2.12.4 监督排液作业按照Q/SY1412的规定执行。 5.2.13打捞 5.2.13.1打捞前核查校准指重表,确保指重表灵敏准确;核查井筒数据、并下落物及鱼顶情况,确认鱼顶深度和鱼顶形状。 5.2.13.2核查打捞工具、管柱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