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7.040.30 J42 备案号:36484-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8604--2012 代替JB/T8604—1997
气动小喷嘴式内径传感装置
Small-nozzle type of pnelumatic internal sensing device
2012-05-24发布
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网
JB/T86042012
目 次
前言范围
11
1 2
.....F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4.2 基本参数 5要求 5.1外观...
.................-.............
2
5.2 相互作用. 5.3 硬度. 5.4 表面粗糙度.. 5.5 测量头的性能 5.6 放大器的性能 5.7 校对环规 6检验条件.. 6.1 温度.. 6.2 检验用喷嘴 6.3 连接管长度 6.4 气源, 7检验方法. 7.1 气动放大器 7.2 校对环规. 7.3 气动小喷嘴式内径传感装置 8标志与包装 8.1# 标志 8.2 包装.. 图1 测量头(1mm≤测量头直径≤$3mm)图2 测量头(3mm<测量头直径≤Φ10mm)图3放大器.. 图4 检验用喷嘴. 图5 测量装置示意图
...6
.....6
一
网
JB/T8604---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8604—1997《气动小喷嘴式内径测量装置》,与JB/T8604--199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测量喷嘴”修改为“测量喷嘴直径(本版的第1章,1997年版的第1章);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本版的第2章,1997年版的第2章);修改了表1阐述(本版的4.4,1997年版的4.3);修改了外观要求(本版的5.1,1997年版的5.1); -增加了相互作用(本版的5.2);修改了校对环规的要求和检验(本版的4.3、5.3.3、6.2.21997年版的4.2、5.2.3、5.2.4、5.2.5
6.2.2)。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原量仪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玉林、金国顺、苏翼雄、贾晓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JB/T86041997。
II
网
JB/T8604--2012
气动小喷嘴式内径传感装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动小喷嘴式内径传感装置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检验条件、检验方法、标志与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喷嘴直径为@0.3mm~@Φ0.4mm的气动小喷嘴式内径传感装置(以下简称“内径传感装置")。测量喷嘴直径为Φ0.3mm~@0.4mm的其他测量装置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879-1999 防锈包装 GB/T5048--1999 防潮包装 GB/T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4436--1993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GB/T17163--2008 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基本术语 GB/T17164—2008 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产品术语 JB/T3760-2008 浮标式气动量仪 JB/T5212-2006 气动测量头技术条件 JB/T11233--2012 校准环规
3术语和定义
GB/T17163、GB/T17164、JB/T3760和JB/T52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喷嘴式内径传感装置small-nozzletype of pneumatic internal sensingdevice 由测量喷嘴直径为@0.3mm~Φ0.4mm的内径测量头(以下简称“测量头”)、校对环规和气动放大
器(以下简称“放大器”)组成,并且必须与浮标式气动量仪(以下简称“显示器”)配套使用。 3.2
位置变差position changes error 测量头在校对环规内做径向平移或摆动时的最大示值和最小示值之差(不包括校对环规的形状误
差)。 4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4.1.1测量头的型式如图1、图2所示。图示仅供图解说明,不表示详细结构。 4.1.2放大器的型式如图3所示。图示仅供图解说明,不表示详细结构。 4.1.3校对环规的型式按JB/T11233一2012中4.1的规定。
1
网
JB/T8604---2012
手柄
刻标志处
接头
测头体
图1 测量头( (1mm≤测量头直径≤@3mm)
刻标志处
测头体
挡环
手柄
接头
图2测量头(@3mm<测量头直径≤Φ10mm)
“零位”调整旋钮
紧固螺母
L
接头(接测量头)
接头(接显示器)
o
a ?
图3放大器
4.2基本参数
内径传感装置的基本放大倍数、有效示值范围、分度值与配套显示器的基本放大倍数见表1。
表1
有效示值范围
分度值
内径传感装置的基本放大倍数
配套显示器的基本放大倍数
μm
5000倍 10000倍
20 10
1.0 0.5
2000倍 5000倍
要求 5.1外观 5.1.1内径传感装置各表面不得有碰伤、划伤、锈蚀等缺陷。 5.1.2 内径传感装置各涂层和镀层不得有脱落和色泽不均等缺陷。 2
5
网
JB/T8604--2012
5.1.3内径传感装置各种标记应清晰、完整。 5.2相互作用
内径传感装置各可动部分运动应平稳,无卡滞和松动现象,并能可靠地固定在所需的位置。各紧固部分应牢固可靠。 5.3硬度
测量头工作面表面硬度不应低于698HV(或60HRC)。 5.4表面粗糙度
测头体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Ra0.4um。 5.5测量头的性能
测量头和放大器、显示器连接后的位置变差和放大倍数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测量头的位置变差
内径传感装置的基本放大倍数
测量头的放大倍数
m ≤1.5 ≤0.8
5000倍 10000倍
≥6000倍 ≥12000倍
5.6放大器的性能
在有效示值范围内,放大器的最大允许误差、重复性、稳定性、供气压力变化对示值的影响、回程误差、响应时问不应超过表3的规定;最大测量间隙不应小于表3的规定。
表3
内径传感装置的基本放大倍数 5000倍 10000倍
最大测量 供气压力变化
最大允许误差 重复性 稳定性
回程误差 响应时间
对示值的影响
间隙
s
um
±1.0 ±0.5
0.5 0.4
1.2 1.0
60 55
0.5 0.3
3
0.25 0.25
5.7 校对环规
校对环规的要求按JB/T11233—2012的5.1~5.8中准确度等级为4级的校准环规。 6检验条件 6.1温度 6.1.1内径传感装置应在温度为(20土5)℃、温度变化不大于1℃/h的条件下检验。 6.1.2校对环规应在温度为(20士1)℃、温度变化不大于1℃/h的条件下检验。 6.1.3检验前,内径传感装置、配套显示器和其他检验器具应在检验室中等温4h以上。 6.2检验用喷嘴
气动放大器检验用喷嘴如图4所示。图示仅供图解说明,不表示详细结构。在气动放大器基本放大倍数的情况下,显示器的浮标位于下基准点时,喷嘴与量块之问的间隙为30um或35um。 6.3连接管长度
测量头与放大器、放大器与显示器之间连接管的长度均为1.5m。 6.4气源
气源经过滤后应无油、水分及杂质,压力为(0.35~0.7)MPa。
3
网
JB/T8604--2012
尺寸单位:毫米
表面粗糙度单位:微米
喷嘴
间隙
Φ0.40±0.02
合4
S
量块
图4检验用喷嘴
7检验方法 7.1气动放大器
气动放大器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检验器具见表4。测量装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
表4 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器具三等量块、台架、 显示器、检验用喷嘴
在有效示值范围内,用量块给出各受检点刻度值相对应的测量间隙,依次检出各受检点的示值误差,取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示值误差
1
在有效示值范围内,用量块给出与某一刻度值相当的测量间隙,重 三等量块、台架、
重复性
2
显示器、检验用喷嘴
复测量10次,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用台架(或量块)调整量块与喷嘴之间的间隙,使浮标指示在有效 台架、时钟、三等
稳定性 示值范围内的任一刻度上,预稳定15min,然后观察60min内示值的 量块、显示器、检验
A
用喷嘴
最大变化量把量块与喷嘴的间隙调至最大测量间隙的允许值,将显示器与放大器的零位旋钮关闭,调整显示器的放大倍数,使浮标位于上基准点。 台架、三等量块、 然后将间隙减小H(H为有效示值范围),浮标应能降到下基准点以 显示器、检验用喷嘴下调整量块与喷嘴之间的间隙,使浮标位于有效示值范围内任一刻度 三等量块、压力表、 上:然后使供气压力在(0.35~0.7)MPa内变化,测出示值的最大变 减压阀、显示器、检化量
4
最大测量间隙
供气压力变化对示值的影响
验用喷嘴三等量块、台架、
调整量块与喷嘴之间的间隙,将浮标指标在有效示值范围的任一刻
响应时间 度上,撤去量块后再插入量块,测出插入量块到浮标稳定达到原刻度 显示器、秒表、检验
K
用喷嘴台架、塞尺、三等
时所需的时间调整台架上量块与喷嘴之间的间隙,将浮标指示在有效示值范围的
回程误差 任一刻度上,用塞尺插入此间隙,再抽出塞尺,记下浮标示值,然后 量块、显示器、检验
用喷嘴
撤出量块,再插入量块,记下浮标示值,求出两示值之差
中
网
JB/T8604-2012
连接管、
检验喷嘴、
间隙一
量块
台架一
图5测量装置示意图
7.2校对环规
校对环规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应符合JB/T11233-2012中7.1~7.6的规定。 7.3气动小喷嘴式内径传感装置
气动小喷嘴式内径传感装置综合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检验器具见表5。 将测量头、放大器和显示器连接,并将显示器的零位旋钮关闭,开始以下项目检验。
表5 检验方法
检验器具显示器
序号 检验项目
将显示器放大倍数调至最大,求出用上下限校对环规时的浮标实际移动量AH与上下限校对环规实际尺寸差AD之比用上下限校对环规将显示器调至基本放大倍数,并将浮标调至某一刻
放大倍数
1
位置变差 度上,使测量头在校对环规内做径向平移或摆动,求出最大示值和最小
2
显示器
示值之差用上下限校对环规将显示器调至基本放大倍数,并将浮标调至某一刻
重复性 度上,使测量头离开校对环规,再恢复原位,重复10次,读出每次的示
显示器
3
值,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用上下限校对环规将显示器调至基本放大倍数,并将浮标调至某一刻度上,预稳定15min,然后观察60min内示值的最大变化量
A
稳定性供气压力 用上下限校对环规将显示器调至基本放大倍数,使浮标位于有效示值变化对示值 范围内任一刻度上,然后使供气压力在(0.35~0.7)MPa内变化,读出的影响
时钟、显示器
压力表、减压阀、
显示器
示值的最大变化量用上下限校对环规将显示器调至基本放大倍数,将浮标指示在有效示
响应时间 值范围内任一刻度上,使测量头离开校对环规,再恢复原位,测出测量 显示器、秒表
6
头恢复原位到浮标稳定达到原刻度时所需的时间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