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DG 1446—2011
钻并并身质量要求
Requirements for wellbore quality
2011-11-10 发布
2012-02-01 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頔发布
Q/SY DG 1446-2011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井身质量的评定项目, 5 井身质量项目的计算方法 6探井井身质量的控制要求.
1
2
6.1垂直探井.…. 6.2 定向探井.. 7常规开发井井身质量的控制要求. 7.1垂直开发井.. 7.2定向开发井.. 7.3水平开发井. 8全井井身质量评价.
Q/SY DG 1446-2011
言
前
本标准依据GB/T 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天津大港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钻井工程专业标准化委
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窦同伟、孙景涛、张海军
II
Q/SY DG 1446-2011
钻井井身质量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港油田公司石油天然气钻并井身质量要求,包括:并身质量的评定项目、并身质量
项目的计算方法、探井井身质量的控制要求、常规开发井井身质量的控制要求、全井井身质量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大港油田公司管辖范围内所钻各类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 5088-2008钻井井身质量控制规范 SY/T 5435-2003 定向井轨道设计与轨迹计算 Q/SY1052-2011石油钻井井身质量控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井身质量 wellbore quality 指井眼施工作业的质量,包括井眼轨迹、井径扩大率等内容
3. 2
井口头倾斜角 drift of casing housing 表层套管头顶法兰基准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4井身质量的评定项目 4.1(垂)直井井身质量控制项目包括:
a) 数据采集间隔,m; b)井斜角α,°; c) 目标点水平位移 S,m; d) 全角变化率G,°/30m; e) 目的层平均井径扩大率C,用百分数表示; f)井口头倾斜角,°。 2定向井井身质量控制项目包括:
4. 2
Q/SY DG 1446-2011
a) 数据采集间隔,m; b) 井斜角α,°; c) 靶区半径,m; d) 全角变化率 G,°/30m; e) 目的层平均井径扩大率C,用百分数表示; f) 井口头倾斜角,°。
4. 3 水平井井身质量控制项目包括:
a) 数据采集间隔,m; b) 全角变化率G,°/30m; c) 水平段纵、横偏移,m; d)井口头倾斜角,°。
5井身质量项目的计算方法
井身质量评定项目全角变化率、水平位移、定向井靶心距、平均井径扩大率、井口头倾斜角等的计算方法按照SY/T 5088-2008和Q/SY1052-2011中相关项目条款执行。 6探井井身质量的控制要求 6.1垂直探井 6. 1. 1 数据采集间隔
数据采集间隔不大于300 m。 6. 1. 2 井斜角及井底水平位移
井斜角及井底水平位移的要求执行表 1。
表1垂直探井井斜角及井底水平位移控制要求
井深 m 0~500 501~1000 1001~2000 2001~3000 3001~4000 4001~5000 5001~6000 >6000
井斜角°
井底水平位移 m
≤10 ≤30 ≤50 ≤80 ≤120 ≤160 ≤200 ≤240
≤1 ≤2 ≤3 ≤5 ≤7 ≤9 ≤11 ≤12
注:有特殊情况或特殊要求的井或井段应在设计中注明。
2
Q/SY DG 1446-2011
6.1.3 全角变化率
全井段连续三个测点的全角变化率应不大于表2规定的数值
表2垂直井全角变化率控制要求
井段 m ≤4000
井深m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6000 注:有特殊要求的井或井段应在设计中注明。 6. 1. 4 目的层平均井径
≤1000 ≤2. 00° ≤1. 75° ≤1.50° ≤1.50° ≤1. 25° ≤1. 25° ≤1. 25°
≤3000
≤5000
≤2000
≤6000
>6000
≤2. 25° ≤2.00° ≤1.75° ≤1.75° ≤1.50° ≤1.50°
≤2.50° ≤2.25° ≤2.00° ≤2.00° ≤1.75°
≤2.75° ≤2.50° ≤2. 25° ≤2. 25°
≤3. 00° ≤2.50° ≤2.75°
≤3. 25° ≤3.25°
≤3.50°
目的层平均井径扩大率不大于15 %。 6. 1. 5 5井口头倾斜角
井口头倾斜角不大于0.5° 6.2 定向探井 6. 2. 1 数据采集间隔
直井段和稳斜井段不大于 100 m,造斜和扭方位井段不大于 30m。 6.2.2 直井段井斜角
直井段井斜角应控制不大于表1中规定的数值。 6. 2. 3 靶区半径
定向井在实钻过程中,中靶半径不大于表3中规定数值。对于常规定向井只需控制靶心水平距如有需要也可同时控制靶心垂直距,特殊定向井按钻井设计执行
表 3定向探井靶区半径控制要求
靶区半径 m
测量深 m 0~500 501~1000 1001~2000 2001~2500 2501~3000
≤10 ≤20 ≤30 ≤40 ≤50
3
Q/SY DG 1446-2011
表3定向探井靶区半径控制要求(续)
≤65 ≤80 ≤85 ≤90 ≤120 ≤140
3001~3500 3501~4000 4001~4500 4501~5000 5001~6000
>6000
注:对靶区半径有特殊要求的定向井应在设计中注明。
6.2.4全角变化率
直井段和稳斜井段不大于表 2 的规定,造斜、扭方位井段不大于 5°/30 m。以磁性多点测斜仪, 或电子多点测斜仪,或随钻测斜仪及陀螺多点测斜仪数据为依据计算全角变化率,连续三点测点的全角变化率不大于上述规定数值 6.2.5目的层平均井径
目的层平均井径扩大率不大于15 %。 6.2.6井口头倾斜角
井口头倾斜角不大于0.5°。
常规开发井井身质量的控制要求
7
常规开发井包括垂直井、定向井和水平井井型,特殊开发井包括分支井,大位移井等井型,常规开发井按以下要求控制,特殊开发井按钻井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7.1垂直开发井 7.1.1数据采集间隔
数据采集间隔不大于 300m。 7.1.2井斜角及水平位移
井斜角及水平位移的技术要求按表 4执行。实钻过程中水平位移的控制应不大于表4中规定数值。
表4垂直开发井井斜角及水平位移控制要求
井深 m 0~500 501~1000 1001~2000
井斜角‘
水平位移 m
≤1 ≤2 ≤3
≤10 ≤15 ≤2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