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6018.12—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防腐保温设计规范
第12部分:耐腐蚀合金 UNS N08825 冶金复合弯管
Specification for anti-corrosion and insulation design
of oil and 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
Part 12 : Corrosion resistant alloy UNS N08825 clad bends
2016一01一27发布
2016一04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06018. 12—2016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材料
2
设计制造工艺 6.1 基本要求 6. 2 工艺评定和首批检验 6.3 复合弯管生产 7 检验、试验与验收 7. 1 通用要求 7. 2 力学性能和金相检验 7.3耐腐蚀性能试验 7. 4 尺寸及偏差 7. 5 无损检测 8 工艺质量和缺陷处理 8.1 表面质量 8.2 缺陷处理· 静水压试验
5
6
2
2
2
9
13
材料真实性鉴别 11 游离铁试验和酸洗钝化
10
5
13
设计验证试验标记 13.1 标记信息 13. 2 标记方法 13.3 字体要求 13.4标记位置 13. 5 标记示例 14 包装、运输和防护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制造工艺评定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首批检验·
12
3
13
13
4
.4
1.4
4
14
5
18
Q/SY 06018.12—2016
附录C(规范性附录) 耐腐蚀试验取样部位和试验项目参考文献
19 20
....
...
II
Q/SY 06018.12—2016
前言
Q/SY06018《油气田地面工程防腐保温设计规范》是油气田地面工程设计系列标准之一。该标准分为以下 13 个部分:
第1部分:埋地管道及设备外防腐层;一第2部分:地面管道及设备外防腐层;
第3部分:阴极保护;第4部分:地面管道及设备绝热;第5部分:埋地管道及设备绝热;第6部分:内腐蚀监测; 第7部分:内腐蚀控制; 第8部分:双金属复合管选用;第9部分:耐腐蚀合金 UNS N08825衬里复合钢管; 第 10部分:耐腐蚀合金 UNS N08825 冶金复合钢管;第11部分:耐腐蚀合金 UNS N08825 冶金复合管件; 一第 12 部分:耐腐蚀合金 UNS N08825 冶金复合弯管; 一第 13 部分:耐腐蚀合金 UNS S31603 衬里复合钢管本部分为Q/SY06018的第1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毅、施辉明、张诚、雒定明、杨飞、唐昕、彭婵、施岱艳、刘永茜、傅贺
平、潘亚东。
II
Q/SY 06018.12—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防腐保温设计规范
第12 部分:耐腐蚀合金UNS N08825 冶金复合弯管
1范围
Q/SY06018 的本部分规定了酸性油气田管道输送系统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35MPa,公称直径 DN100mm~DN800mm 以感应加热弯制工艺制作的耐腐蚀合金 UNS N08825 冶金复合弯管的设计、 材料、制造、检验及验收的基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酸性油气田用以 UNS N08825耐腐蚀冶金复合钢管作为母管的感应加热弯管。本部分不适用于堆焊制冶金复合弯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157一2006金属在硫化氢环境中抗特殊形式环境开裂实验室试验 GB/T 4338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4334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 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GB/T 8650 管线钢和压力容器钢抗氢致开裂评定方法 GB/T 9711 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 GB/T 13299 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 GB/T 15260 镍基合金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 15970.2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应力腐蚀试验 第2部分:弯梁试样的制备和应用 GB/T 17897 不锈钢三氯化铁点腐蚀试验方法 GB/T 20972.2 石油天然气工业 油气开采中用于含硫化氢环境的材料 第 2部分:抗开裂碳
钢、低合金钢和铸铁
GB/T 20972.3 石油天然气工业 ,油气开采中用于含硫化氢环境的材料第3部分:抗开裂耐蚀合金和其他合金
GB 5025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5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NB/T 47002. 2 压力容器用爆炸焊接复合板 第2部分:镍一钢复合板 NB/T 47013.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 NB/T 47013.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 NB/T 47013.4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NB/T 47013.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 NB/T 47013.7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厂第7部分:目视检测 SJ 20893不锈钢酸洗与钝化规范 SY/T 5257油气输送用钢制感应加热弯管 SY/T 6623 ,内覆或衬里耐腐蚀合金复合钢管规范
Q/SY 06018. 12—2016
GB/T 20972.2中对酸性环境使用材料的要求,基层钢级宜为L245~L450。 4.2基层材料L360/X52强度级别及以上焊管管材须为氧气转炉或电炉冶炼,并经炉外精炼、真空脱气、钙和微钛处理的钢制成。 4.3基层材料应按ASTME45中A方法进行钢中A类、B类、C类、D类非金属夹杂物级别评定,满足L245~L450/X65强度级别非金属夹杂物每个单项均不大于2.0,其总和应不大于4.0;并应进行带状组织评定,结果不应大于按GB/T13299规定的3.5级。 4.4正式生产前应对母管模拟弯管制造工艺进行模拟热处理,并对基层管体和焊缝进行拉伸性能和夏比V型缺口冲击韧性试验。 4.5耐腐蚀合金覆层材料除应满足GB/T20972.3的规定外,覆层化学成分和抗点蚀当量值应满足 Q/SY 06018.10一2016 中 6.1 和 6.2 的规定 4.6复合母管应是整根钢管,即基层钢管和覆层均不允许存在环向对接焊缝 4.7复合钢管焊缝应逐根进行100%射线检测和100%超声检测,并应满足Q/SY06018.10的要求。
5设计
5.1复合弯管的设计参数应与相连管道设计参数一致。 5.2复合弯管应按照GB50251或GB50253,以及SY/T5257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强度设计。设计系数应与相连管道所采用的设计系数一致。 5.3按本部分设计、制造的所有复合弯管,在安装后应能承受按公式(1)计算的水压试验强度,且试验过程中不得有破裂和渗漏。
试验压力按下式计算:
= 20,t
pr=D.
:(1)
式中: p,——试验压力,MPa; a -与复合弯管相连接相同强度级别复合钢管基层的规定最小屈服强度,MPa; t—与复合弯管相连接相同强度级别复合钢管基层的公称壁厚,mm; D.——与弯管相连接复合钢管的名义外径,mm。
6制造工艺
6.1 基本要求
6.1.1复合弯管应采用电感应加热弯制工艺制造。复合弯管制造过程中弯制应连续不间断进行。 6.1.2制作工艺应保证不产生裂纹、覆层与基层的剥离、耐蚀合金层的污染,基层和覆层的力学性能满足本部分要求 6.1.3应对成品复合弯管外表面进行喷丸或其他表面氧化物清除处理,耐蚀合金层表面应进行酸洗、 钝化处理,并用pH试纸测试表面酸碱性,测试结果应呈中性。
6.2工艺评定和首批检验 6.2.1复合弯管正式生产前,应对不同材质和不同规格尺寸的复合弯管按附录A的要求进行试制 6.2.2按附录A的规定试制检验合格后,应根据试制结果编制制造工艺规程(MPS)。 6.2.3首批生产的弯管应按附录B的要求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3
Q/SY 06018. 12—2016
6.3 复合弯管生产 6.3.1 成型 6.3.1.1复合弯管两端的直段长度L应满足以下要求:
a)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 DN500mm 的弯管,L不小于250mm。 b)公称直径大于DN500mm 的弯管,L不小于 500mm。
6.3.1.2采用直缝焊管作为母管生产弯管时,纵焊缝应放置在弯管距壁厚基本不变的中性线 0°~10° 范围内。 6.3.1.3在热处理前,弯管允许冷校圆,校圆时径向永久变形不得大于整形前外径的1.5%;热处理后不允许冷校圆。复合弯管不允许采用冷扩径方式调整管端内径。 6.3.2热处理 6.3.2.1热处理工艺应按复合弯管材料和成型工艺选择。热处理工艺应包括以下内容:
a)加热方式和升温速度。 b)保温方式、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 c)冷却方式、冷却介质和冷却速度。
6.3.2.2热处理设备应具有全自动温控和参数记录功能。热处理时,工件加热区炉温温差应控制在土15℃以内。测温时,热电偶可直接和弯管相连接,或者与弯管有相同温度的材料相连接 6.3.2.3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炉内气氛,防止耐蚀合金覆层金属的污染和氧化 6.3.3 坡口加工 6.3.3.1复合弯管端面应机加工成型,焊接端坡口应满足Q/SY06018.10的相关规定。 6.3.3.2复合弯管端部内径应保证与相连复合管线内径相同,偏差应满足 7.4.2 的要求。
7检验、试验与验收
7.1通用要求 7.1.1复合弯管的试验和检验应在最终热处理后进行。 7.1.2正式批量生产阶段,同一供货批次的复合母管材料、相同感应加热弯制工艺、相同曲率半径相同热处理工艺、相同基层钢管名义壁厚的弯管(弯曲角度大者可覆盖小者)不多于50 件为同一检验批次。 7.1.3 试样取样和试验要求应满足以下规定:
a)力学性能和金相检验取样位置、试样方向和数量应按照 A.5 的要求进行。 b)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和耐腐蚀性能试验试样应取自经热处理的最终成品复合弯管。如果同
一批产品的热处理是在不同的热处理炉中进行,试件应从每个热处理炉中分别制取。 c) 如果所有试验均符合本部分的要求,则该批复合弯管合格。如果任一试验项结果不合格,可
在同一复合弯管上两倍取样复验不合格项;或者允许对该批复合弯管重新进行一次热处理,抽取一件样件进行上述全部检测项目的检查,重新热处理仅允许进行一次。
d)如果任一复验试验结果不合格,则该批复合弯管评定为不合格。 7.1.4 试验与检验要求见表 1。耐腐蚀性能试验频次和要求符合 7.3的要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