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1826-2015 石油钻机套管扶正台

Q/SY 1826-2015 石油钻机套管扶正台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9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30 16:05:04



相关搜索: 石油 钻机 套管 1826

内容简介

Q/SY 1826-2015 石油钻机套管扶正台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826—2015
石油钻机套管扶正台
Casing stabbing board for drilling rig
2015—08—04发布
2015一11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1826—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型号
1
技术要求试验检验
5
6
7 8 标志、 包装和贮存参考文献·
I Q/SY1826—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设备与材料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渤海装备辽河重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全星、张志伟、孙娟、王春春、张宏亮、张小虎、张生利、张继伟。
II Q/SY1826-2015
石油钻机套管扶正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钻机配套的载人套管扶正台的术语和定义、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钻机配套使用的载人套管扶正台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932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793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20947 起重用短环链T级(T,DAT和DT型)高精度葫芦链 SY/T5170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钢丝绳 SY/T6666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钢丝绳的选用和维护的推荐作法 SY/T10041 石油设施电气设备安装一级一类和二类区域划分的推荐作法 AWSD1.1 钢结构焊接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套管扶正台 casingstabbingboard 整体连接于井架上,采用气动、电动或液压马达作为动力,提升载人操作台沿导轨做上下运动的
机械装置,用于人工扶正套管对正井口作业时人员站立。 3. 2
额定载荷 ratingload 操作台所能承受的最大静载荷。
3.3
工作行程 working stroke 操作台在导轨上允许运行的最大垂直距离。
3. 4
最大提升速度 maximum lifting speed 提升设备在额定功率下对额定载荷操作台的最大提升速度
3.5
提升系统 lifting system 由提升设备(气动/电动/液动钢丝绳滚筒绞车、环链葫芦等)、提升设备末端连接件(锁钩、卸
1 Q/SY1826—2015
扣等)、控制手柄、连接管线等零部件组成,用于执行操作台沿导轨架上下运行和停止的提升机构。 3.6
导轨架 frame 用于支撑和引导滑动小车、平衡重及操作台等装置上下运行的金属构架。
3.7
滑动小车 trolley 由提升系统带动沿导轨上下运动并能在导轨上锁紧定位的装置。
3.8
操作台 operatingfloor 安装在滑动小车上,用于人工扶正套管对正井口作业时人员站立工作的平台。
3.9
故障锁紧装置 fault locking device 提升设备链条/钢丝绳断开时,自动将滑动小车固定在导轨上的装置。
3.10
工作锁紧装置 operationlockingdevice 操作台到达工作位置后,将滑动小车固定在导轨上的装置。
3. 11
缓冲器 buffer 安装在导轨架底部,用于吸收滑动小车下降或平衡重的动能,起缓冲作用的装置。
3.12
关键零部件 critical component 保持结构稳定性所必需的,当结构按设计载荷加载时,位于结构主载荷路径内的零部件。包括但
不局限于故障锁紧装置、工作锁紧装置、滑动小车导向装置。 3.13
关键焊缝 critical weld 连接关键零部件的焊缝。
4型号
4.1套管扶正台型号由代号、额定载荷、工作行程、动力型式和改型序列号等组成 4.2 2型号的表示方法如下:
口 口 口/ 口一口
改型序号:用01,02,03,表示工作行程(m) 操作台额定载荷(N) 代号:FT 动力型式:D(电),Q(气),Y(液)
示例:额定载荷2kN、工作行程6m的气动套管台表示为:QFT2000/6-01。
2 Q/SY1826—2015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电气设备和元器件应满足按SY/T10041划分的I类II区的防爆要求,室外无防雨罩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55 5.1.2气动元件应符合GB/T7932的相关规定。 5.1.3液压元件应符合GB/T7935的相关规定。 5.1.4操作台额定载荷应不小于2kN。 5.1.5 操作台最大提升速度不宜超过8m/min。 5.1.6 操作台前端距游吊系统的安全距离宜不小于200mm。 5.1.7 操作台在工作中应始终由提升系统驱动其上升或下降 5.1.8 套管扶正台至少应设有两处动力切断开关,其中一处设在操作台上,另一处设在钻台上合适的位置, 两处开关均应便于人员操作。 5.1.9 操作台到达某一工作位置停留时,工作锁紧装置锁紧后操作台不应出现下滑现象;在工作行程任一中间位置的操作台再次启动上升时,不应出现瞬时下滑的现象。 5.1.10 采用电机驱动的套管扶正台,其金属结构和电动机金属壳应接地,接地电阻应不超过42。 5. 1.11 采用液压驱动的套管扶正台,液压系统不应出现渗漏或滴油现象。 5.1.12 2采用压缩空气驱动的套管扶正台,气路管线不应出现漏气现象, 5.1.13 套管扶正台上应设有专用的人员安全带和人员防坠落装置,其挂耳承载能力均应不小于 24kN。挂耳附近用钢字头打印安全工作载荷“SWL”和序列编号“SN”。 5.1.14 套管扶正台应设专用吊耳。吊耳附近用钢字头打印安全工作载荷“SWL”和序列编号“SN”。 5.1.15 套管扶正台上所有紧固件、卸扣(四件套)均应带有开口销或采取其他防坠落措施。 5.1.16 所有销轴、滑轮、轴及紧固件需做表面防腐处理。采用电镀锌防腐处理时,镀锌层厚度应不低于0.025mm。 5.1.17) 所有钢丝绳和环链表面应电镀锌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 5.1.18应对所有焊缝进行100%的目检,吊耳、安全带挂耳、防坠落装置挂耳焊缝应进行磁粉检测,所有关键焊缝应进行磁粉或(和)超声波无损检测,采用AWSD1.1静载荷结构验收准则进行验收 5.2提升系统 5.2.1提升系统应配备一个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操控装置,以便控制操作台进行上、下运行和停止,操控装置处于复位位置时应自动停车。控制装置上应有明确的操作标识。 5.2.2提升系统应配自动刹车系统,具有动力中断时和动力中断后恢复时防止非预期移动的功能。 5.2.3提升系统应配有行程开关,在滑动小车到达上极限位置后自动切断动力。 5.2.4提升用钢丝绳或链条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2,悬挂平衡重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0,钢丝绳直径均应不小于9mm。 5.2.5使用钢丝绳滚筒绞车作为提升动力源,操作台位于下极限工作位置时,留在滚筒上的钢丝绳应不少于3圈。 5.2.6提升钢丝绳、平衡重钢丝绳和安全绳均应符合SY/T5170及SY/T6666的相关规定,绳头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且绳接头的强度不低于钢丝绳强度的80%。 5.2.7提升用链条应符合GB/T20947的规定 5.2.8钢丝绳、链条应按两倍的额定工作载荷进行试验。端头应有永久性标识,注明生产编号和额定载荷。
3 Q/SY1826—2015
5.3导轨架
5.3.1 导轨架底部应设滑动小车的下限位装置和缓冲器,以避免滑动小车的刚性冲击。 5.3.2 2导轨架上端应设滑动小车的上限位装置。上限位装置能承载提升系统对滑动小车上行的最大拉力。 5.3.3对滑动小车等起平衡作用的平衡重应设有导轨。平衡重导轨可以是导轨架的一部分;柔性物件(如钢丝绳、链条)不应用作平衡重导轨。 5.3.4导轨架承载安全系数应不小于5。
5.4滑动小车
5.4.1 滑动小车在导轨架上运行灵活,不应存在卡阻现象。 5. 4. 2 2滑动小车导向装置应有足够的刚性,能使滑动小车始终保持在导轨架上运行和停止。 5.4.3 3滑动小车上应配备两套相互独立的故障锁紧装置和工作锁紧装置,分别具有以下功能:
a) 在提升系统失效时,故障锁紧装置应确保滑动小车紧急停车并保持在导轨上。 b)当滑动小车到达工作位置后,工作锁紧装置能使其正常定位并能可靠地固定在导轨上。
5.5操作台 5.5.1操作台的承载安全系数应不小于5。 5.5.2操作台表面应防滑且易排水,其强度要求为:在0.3m×0.3m区域内能承受静载1.35kN而无永久变形。 5.5.3操作台需设有防护栏杆、踢脚板,栏杆高度应不小于1200mm,踢脚板高度不小于100mm。 栏杆顶部横杆下方需设横杆,上下相邻横杆间距应不大于350mm。 5.5.4操作台靠井口边不设栏杆时,应在该缺口处设有防护带或其他防护措施,防止人员不慎坠落 5.6滑轮 5.6.1钢丝绳导向滑轮应有防止钢丝绳脱槽的装置。 5.6.2滑轮绳槽应为弧形,槽底半径R与钢丝绳半径r关系应为:R=1.06r,槽底深度应不少于 1.75倍钢丝绳公称直径,最大不超过3倍钢丝绳公称直径 5.6.3提升和平衡重用钢丝绳导向滑轮的名义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不应小于30。 5.6.4钢丝绳与滑轮轴平面法线的夹角不超过2.5°。
5.7管线与电缆 5.7.1 液气管线应符合系统压力和流量的要求,硬管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管线外径的3倍。 5.7.2 对于软管及其接头,爆破压力应是满载压力的4倍 5.7.3 满载压力时硬管承载安全系数应不小于4。 5.7.4 硬管、软管及电缆的布置和安装应注意防止机械损坏,必要位置应进行防护。 5.7.5 所有接线和管线及管线端头处均应有标识。
6试验 6.1总则 6.1.1 套管扶正台制成后应进行试验 6.1.2 套管扶正台试验分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两类,具体试验项目见表1。 6.1. 3 试验应在各零部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 4
上一章:Q/SY 1825-2015 社会安全脆弱性评估技术规范 下一章:Q/SY 1824-2015 海外项目现场应急通讯配备标准

相关文章

Q/SY 07826-2020 石油钻机套管扶正台 双自锁平衡式气动套管扶正台的设计 GB/T 19831.3-2023 石油天然气工业 套管扶正器 第3部分:刚性和半刚性扶正器 GB/T 19831.3-2023 正式版 石油天然气工业 套管扶正器 第3部分:刚性和半刚性扶正器 Q/SY 1508-2012 石油套管钻鞋 Q/SY 02034-2022 石油天然气钻机监理规范 Q/SY 1632-2014 石油钻机液压盘式刹车报废管理规范 Q/SY 02632-2019 石油钻机液压盘式刹车报废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