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8795-2013 水电解氢氧发生器

JB/T 8795-2013 水电解氢氧发生器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6 09:24:46



推荐标签: jb 电解 发生器 发生器 8795

内容简介

JB/T 8795-2013 水电解氢氧发生器 ICS 25.160.30 J33 备案号:44381-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8795—2013 代替JB/T8795—1998
水电解氢氧发生器
The water-electrolyzing oxy-hydrogen generator
2014-07-01实施
2013-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8795—201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分类和型号.. 4..分类.. 4.2型号... 5技术要求.
1
5.1基本参数.. 5.2 般要求. 5.3 工作温度限制. 5.4 绝缘电阻. 5.5 氢氧气回火防止器安全要求.
+
6 7
试验和检验. 7.1 外观检查. 7.2 温升试验 7.3 电解电流恒定性试验。 7.4 绝缘电阻试验 7.5 致密性试验.. 7.6 止火安全性能试验 7.7 气体压力控制装置试验. 7.8 防爆泄压安全装置试验. 7.9 氢氧气干式回火防止器. 7.10 焊炬、割炬和火焰燃烧装置的试验 7.11 耐压和泄漏试验 8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及装箱文件.
9

9.1 标志、包装 9.2 包装 9.3 装箱文件.. 附录A(资料性附录)水电解氢氧发生器用原料水中是否含有硫酸根(SO42-)的检验步骤图1温度热敏关断阀试验装置示意图.. 图2风中稳定性试验装置图3抗回火试验装置表.基本参数. 表2电极端板、电极板的镀层质量. 表3电解电源各部分之间的绝缘电阻表4发生器氢氧气输出口最大流速.
10
工 JB/T8795—2013
前 創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8795—1998《水电解氢氧发生器》,与JB/T8795—199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逆变式电解电源型式,逆变式表示方式,单位耗能;增加了水电解氢氧焊、割炬及火焰加工燃烧器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增加了对水电解氢氧发生器回火防止器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增加了对水电解氢氧发生器用水的技术要求;增加了对助燃剂罐的安全要求;修改了基本规格范围;修改了发生器各部分间在带电解液情况下的绝缘电阻;合并了数据允差;删除了使用条件和保用期限。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鹤华
安吉电子技术研究所、哈尔滨华氢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潮涌、聂祯华、陈建平、高峰、吕新民、韩永、高志杰。 本标准于1998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JB/T8795-2013
水电解氢氧发生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电解氢氧发生器的分类、基本参数、技术要求、安全要求、试验及检验、验收规则、 标志、包装及装箱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焊接、切割和火焰加工用的水电解氢氧发生器(以下简称发生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107气焊设备焊接、切割和相关工艺设备用软管接头 GB/T8118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GB9448焊接与切割安全 GB50177氢气站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压控制装置 gas pressure controldevice 发生器工作时能将气压自动控制在安全使用范围内的装置。
3.2
防爆泄压装置explosion-prevention safetyrelief device 在发生器气压失控和发生回火或内爆时,能防止发生器发生爆炸的装置。
3.3
氢氧气干式回火防止器the dryflashback arrestor applied with the water-electrolyzing oxy- hydrogen gas
适用于水电解氢氧气,利用材料、物质(除水以外)、机械结构来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同时可以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安全功能。
4分类和型号
4.1分类
发生器按电解槽电解电源整流方式分为:变压整流式(包括采用陡降特性,弧焊整流器作为电解电源)直接整流式(包括抽头形式)和逆变整流式三种类型:按工作气压方式分为:低工作气压和高工作气压两种类型;按电解槽散热方式分为:强制散热和自然散热两种类型。
1 JB/T8795-2013
5.5氢氧气回火防止器 5.5.1水封式回火防止器应带泄压、熄火装置,直立安装,放空口朝上且位于最高位,与大气直接相通;能方便观察水位和补水;具有最低位排污口。罐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水压试验不低于4.8MPas 保压5min,不得发生永久性变形)和密封性,材料厚度不小于2.0mm(不锈钢厚度不小于1.5mm),罐体内径与罐体内有效长度比不小于1:5.5。 5.5.2干式回火防止器应带温度热敏关断阀。宜使用装有泄压阀、压敏阀等多种安全装置的干式回火防止器。安装位置周围应具有足够空间,产品外观应无毛刺、油污、机械损伤等,无表面缺陷,标志清晰无缺失项。
6安全要求
6.1发生器至少具有两级安全可靠的防回火泄压装置。易爆罐(槽)体上应装有泄压防爆安全装置,垂直安装在靠近压力源的位置,泄放压力不大于罐(槽)的设计耐压值。 6.2气压应该稳定可控,控压装置的精度要达到2.5级,过压时应能够自动泄压,泄压装置要可靠耐用。 6.3发生器里不得装有助燃剂做绝缘电阻试验。 6.4发生器电源输入、输出端应绝缘可靠:并具防触电保护措施。 6.5发生器热保护装置在电解槽温升超过表1规定时,应能可靠地切断电解电路。 6.6发生器壳体的防护等级最低为IP21,壳体、机架严禁带电,有可靠接地或接零和防静电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20Q,在雷电多发地区使用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2。接地螺栓直径不小于8mm。 线路连接应牢固。 6.7发生器应装有电源通/断开关,必须装有电源保护装置,当电源短路时,应能自动切断网路电源。 6.8发生器输出口的氢氧气流速应符合表4和GB50177的规定。 6.9助燃剂罐里必须装有防爆材料和超压泄放安全装置。 6.10不得在雷电时或在邻近有带高压导体的设备时试验绝缘电阻。
表4发生器氢氧气输出口最大流速
工作气体压力MPa
材料碳素钢、不锈钢
最大流速m/s 按允许压力降确定
0.05~0.1 >0.1
碳素钢不锈钢
15 25
7试验和检验
7.1外观检查
试验前应对发生器表面质量(涂层、壳体材料、安全、造型等)、装配质量和搬运、吊装部件(支撑轮应牢固、轻便;吊环应能承受发生器重量的2.5倍以上)等进行检查,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在保证上述因素不影响整机性能的试验结果时,方可进行标准中的各项试验并应符合5.2.2的规定。 7.2温升试验
试验地点应宽散,不得有显著的空气回流。可以使用膨胀式温度计、电子温度计及非埋置的热电偶或电阻温度计。当发生器在环境空气温度中,在额定产气量条件下,电解槽温度不再升高时,测量电解
4 JB/T8795--2013
槽表面最热点、绝缘层表面和整流元件表面的温度并应符合表1和5.3的规定。 7.3电解电流恒定性试验
开机前用温度计测量发生器电解槽表面温度,若此温度与环境空气温度相差不大于土3℃,即为实际冷状态下的温度。此时开启发生器,在2h内调整到额定产气量所需的电解电流,在上限气压的80% 压力下连续工作4h后,观察电流波动情况,应符合表1的规定。 7.4绝缘电阻试验
在室温下用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应符合5.46.3和6.10的规定。 7.5致密性试验
在氢氧气输出口接气压表,启动发生器进行观察,应符合5.2.4的规定。 7.6止火安全性能试验
在发生器氢氧气输出口接10m的胶管用明火点燃,人为造成5次回火现象,应能有效止火,如用标准爆破片式安全止火泄压装置可只试验一次。 7.7气体压力控制装置试验
利用空气或其他对环境和人、机没有危害的气体,用气体调压装置对气体压力控制装置,分别以不高于最大额定工作气压的115%和不低于最小额定工作气压的95%进行控压检验。在调试时用关闭出气口方法检验,应符合6.2的规定。 7.8防爆泄压安全装置试验
防爆泄压安全装置应设置在罐(槽)本体上容易检查、修理的部位,接管应尽可能短而直,管件截面积应不小于泄压装置的泄放面积。防爆泄压安全装置只在装机前试验,通入符合6.1规定的气压进行超压泄放试验。 7.9氢氧气干式回火防止器 7.9.1气密性试验
将5个试样分别通入该型号干式回火防止器适用最大工作压力1.5倍的氢气在水中持续30s(用肥皂水试验时间为1min),各连接处不得漏气。止火性能试验后,重做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最大工作压力。 7.9.2壳体强度试验
只对加工工艺和材料无法确定其强度的产品壳体进行检测。用一个干式回火防止器壳体打水压,试验压力为6MPa,保压5min,不得发生永久性变形。如带有安全泄压装置,试验压力为4.8MPa 7.9.3干式回火防止器止火性能试验
取5个试样分别用7.6方法试验5次,每次间隔时间为20s~40s,同时用氮气吹扫,只有在第5 次试验时,如温度热敏关断阀动作,仍可视为合格。 7.9.4流量压力损失试验
取5个试样分别试验,当气体直接排放至大气时,气体入口压力为该型号干式回火防止器最大标称
5
上一章:JB/T 9028-2012 运输绞车 下一章:JB/T 8505-2011 铜石墨电触头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相关文章

GB/T 29411-2012 水电解氢氧发生器技术要求 GB/T 34539-2017 氢氧发生器安全技术要求 YS/T 1534-2022 单水氢氧化铯 HG/T 4832-2015 工业八水氢氧化锶 NB/T 10381-2019 煤矿充水水源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规范 T/CAMIE 12-2021 质子交换膜电解臭氧发生装置 氢气生产与纯化(水电解制氢) CJ/T 322-2010 水处理用臭氧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