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1.080 CCS Q 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459.4—2022 代替GB/T22459.4—2008
耐火泥浆
第4部分:常温抗折粘接强度试验方法
Refractory mortars-Part 4:Determination of flexural bonding strength
(IS013765-4:2004,MOD)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2459.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22459《耐火泥浆》的第4部分。GB/T2245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稠度试验方法(锥入度法); —第2部分:稠度试验方法(跳桌法);第3部分:粘接时间试验方法; -第4部分:常温抗折粘接强度试验方法; —第5部分:粒度分布(筛分析)试验方法;第6部分:预搅拌泥浆含水量试验方法; —第7部分:其他性能试验方法; —-第8部分:泌水性试验方法。 本文件代替GB/T22459.4一2008《耐火泥浆第4部分:常温抗折粘接强度试验方法》。与
GB/T22459.4一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8年版的第2章);
a)
b)更改了设备的要求(见5.1~5.6,2008年版的5.1~5.6); c) 更改了图1,增加了图2(见图1、图2,2008年版的图1); d) 更改了试样尺寸、刀口间距和加荷速率的要求(见表1,2008年版的表1); e) 更改了取样的规定(见6.1,2008年版的6.1); f) 增加了耐火砖试块粘接面尺寸偏差、耐火砖来源的规定(见6.2.2、6.2.3); g) 更改了耐火砖试块干燥时间的规定(见6.2.4,2008年版6.2); h) 试件制备增加了环境条件及试料处理要求(见7.1.1); i) 增加了密封放置再搅拌的要求(见7.1.3); j) 增加了砖缝的公差要求(见7.1.4); k)更改了加荷刀口位置偏差(见7.4.2,2008年版的7.4.2); 1) 更改了干燥时间的规定(见7.2.2,2008年版的7.2); m)增加了试样烧成后冷却降温速率的要求(见7.3.4);
更改了检查断裂面的规定(见7.4.3,2008年版的7.4.3);
n
o) 更改了试验结果修约的规定(见第8章,2008年版的第8章); p)更改了试验报告要求(见第9章,2008年版的第9章)。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13765-4:2004《耐火泥浆第4部分:常温抗折粘接强度试验方法》。 本文件与ISO13765-4:2004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两个文件之间的结构编号变化对照一览
表见附录A。
本文件与ISO13765-4:2004相比,存在较多技术差异,在所涉及的条款的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直单线(I)进行了标示。这些技术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见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武汉科技大学、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上海新泰山高温工程材料
I
GB/T 22459.4—2022
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伍书军、程水明、彭西高、张琪、尹玉成、张秀华、王晓利、彭艳、李洪波、刘志云、 夏昌勇、朱青友、敖平、邓骆鹏、孙立军、马四凯。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本文件于2008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
GB/T 22459.4—2022
引言
耐火泥浆一般作为耐火砌体的接缝材料,使砌体构成严密的整体,以抵抗外力的破坏和防止气体、 熔融液体的侵入。砌体接缝通常是砌体的薄弱环节,在多数情况下先于砌体损坏,因此耐火泥浆的质量与砌体的整体寿命有密切关系。
耐火泥浆的常温抗折粘接强度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好坏和施工砌筑效果,最终会对耐火砌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造成影响。GB/T22459前6部分均修改采用ISO13765,GB/T22459的第7部分、第8部分与ISO13765无对应关系。
GB/T22459《耐火泥浆》由8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稠度试验方法(锥入度法),目的在于测定耐火泥浆的稠度;一第2部分:稠度试验方法(跳桌法),目的在于测定耐火泥浆的稠度;一—第3部分:粘接时间试验方法,目的在于测定砌筑耐火砌体时,耐火泥浆粘接缝粘接稳定所需
要时间; -第4部分:常温抗折粘接强度试验方法,目的在于测定耐火砌体砌筑后,耐火泥浆粘接缝的抗
折粘接强度;一第5部分:粒度分布(筛分析)试验方法,目的在于测定耐火泥浆颗粒级配;一第6部分:预搅拌泥浆含水量试验方法,目的在于测定预搅拌泥浆的水分含量;一第7部分:其他性能试验方法,目的在于测定耐火泥浆耐火度、高温抗折粘接强度、常温抗折强
度、热膨胀、导热系数等; ———第8部分:泌水性试验方法,目的在于测定耐火泥浆静置或一定载荷下泌水性能。 本文件为第4部分,与其他7个部分均属于耐火泥浆试验方法,共同构成了耐火泥浆试验方法
体系。
ⅡI
GB/T22459.4—2022
耐火泥浆
第4部分:常温抗折粘接强度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耐火泥浆常温抗折粘接强度试验方法的原理、仪器设备、取样及试块制备、试验程序、 结果计算和试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耐火泥浆粘接耐火砖后(经过烘干和/或烧成)粘接面的抗折粘接强度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513.2不定形耐火材料第2部分:取样(GB/T4513.2—2017,ISO1927-2:2012IDT)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8930耐火材料术语(GB/T18930—-2020,ISO836:2001,MOD) GB/T22459.1 耐火泥浆第1部分:稠度试验方法(锥人度法)(GB/T22459.1一2022,
ISO13765-1:2004,MOD)
GB/T22459.2耐火泥浆第2部分:稠度试验方法(跳桌法)(GB/T22459.2—2022, ISO13765-2:2004,MOD)
3术语和定义
GB/T1893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4原理
用被检测的耐火泥浆将两块耐火砖试块粘接成规定尺寸的试件,经烘干和/或烧成后,在室温下,按规定加荷速率在试件粘接面施加弯曲应力,直至粘接面断裂。
5仪器设备
5.1加荷装置:加荷装置由3个平行的刀口构成(见图1),分别为一个加荷刀口和两条支撑刀口,加荷刀口在两支撑刀口的中间,偏差1mm以内,且垂直于试样长度方向。刀口长度应比试样宽度(b)至少大5mm。两支撑刀口位于中间支撑块上,中间支撑块底面是圆柱面的一部分,当试样在垂直面上稍有偏斜时可独立调节每个支撑刀口(见图2)。也可以固定一个支撑刀口,使另一个支撑刀口和加荷刀口能在垂直面上调节。
支撑刀口间距Ls和刀口曲率半径R的值,试件横端面之间的平行度以及试件上下表面之间的平行度的允许误差见表1。加荷装置应能在试件的中间按一定的加荷速率均匀施加荷载,并有能记录或
1
GB/T22459.4—2022
指示其断裂载荷的仪器,测力示值误差应在土2%以内,加荷速率的规定见表1。
说明: L, 支撑刀口间距; R
刀口曲率半径。
图1 试样加荷示意图
说明:
一加荷刀口;一试样;
1- 2- 3- 中间支撑块; 4 支撑刀口;
-
一试样宽度。
b
图2加荷装置示意图
表 1 试块尺寸、允许偏差和加荷速率等
宽b、高h 横端面平 上下表面平 支撑刀 刀口曲率 加荷速率/(N·s-1) 允许偏差/ 行度允许 行度允许偏 口间距 半径R/ mm 偏差/mm 差/mm L,/mm mm 致密定形 隔热定形
试块尺寸
长×宽×高(1Xb×h)/mm
180±1 15±0.5 360±37 120±12 180±1 15±0.5 270±27 90±9
115×114×75 115×114×65 (65~75)×40×40 (57~75)×40×40 注:采用不同尺寸的试样或不同支撑刀口间距的测量结果不能直接比较。
-
-
-
-
±0.15 ±0.25 125±1 4±0.5 51±5.1 17±1.7 ±0.15 ±0.25 100±1 4±0.5 64±6.4 21±2.1
±1 ±1
2
GB/T22459.4—2022
5.2# 搅拌机:符合GB/T22459.1的规定。 5.3干燥箱:能满足110℃士5℃温度控制。 5.4 测量稠度的设备:符合GB/T22459.1规定的锥人度仪或符合GB/T22459.2规定的跳桌。 5.5 天平: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g。 5.6卡尺: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1mm。 5.7 加热炉:能满足7.3规定的加热要求。 5.8 切割工具。
6取样及试块制备
6.1取样
按GB/T4513.2的规定取样或由相关方协商。 6.2'试块制备 6.2.1试块尺寸见表1,实际使用的试块尺寸应由试验相关方在试验前协商。 6.2.2试块数量:10块。用于粘接成型同一试件的两块试块,粘接面对应的尺寸偏差不超过0.5mm。 6.2.3根据表1中规定的尺寸和允许偏差从供试验用的耐火砖上切取试块。试块上相邻的棱应相互垂直,角应为直角,表面应平整,无裂纹,粘接面应清洁。每个试块应有一个用于粘接的原砖面。试验中所用的耐火砖,宜与被测泥浆相配且随耐火泥浆一起提供,或由试验相关方协商一致。 6.2.4将试块置于干燥箱中在110℃士5℃下干燥8h或以上,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7试验程序
7.1试件制备 7.1.1试验前,试料应在18℃~22℃下放置24h。试验时,试验室温度和加入的水(或规定的液体)温度应保持在18℃~22℃。 7.1.2干粉泥浆,取样1.5kg,根据稠度要求,按GB/T22459.1或GB/T22459.2的规定加水(或规定的液体)混合搅拌,达到要求的稠度值,记录加水(或规定液体)质量分数。在需要外加剂的情况下,按产品使用说明加入外加剂,搅拌均匀,并记录加人量。预搅拌泥浆应将包装容器中的全部泥浆混合均匀,取样1kg。 7.1.3将泥浆密封放置30min后,再搅拌均勾,第2次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2min,或根据产品使用说明操作。测定并记录稠度值。 7.1.4取一对干燥后的试块,将搅拌均匀的泥浆涂抹在两个试块用于粘接的原砖面上,刮去泥浆,随后再将泥浆涂抹在这两个原砖面上。随即粘接两个泥浆涂抹面(见图3)。用力压住试块两端同时横向揉动以挤出多余的泥浆,刮去被挤出的多余泥浆,做成2mm士0.5mm的砖缝(协商约定的厚度除外)。 不能扭动试件,试块间错位应不超过0.5mm。 7.1.5重复7.1.4的操作,使用10块试块制作5个试件。 7.2试件干燥 7.2.1试件在室温下自然干燥24h,试件放置时,放置面应平行于泥浆粘接面(即直立放置)。 7.2.2小心地将自然干燥的试件直立放进干燥箱。升温至65℃士5℃,保温4h。然后升温至110℃士 5℃,保温24h。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