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77.040.10 H 22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266—2018
难熔金属板材和棒材蠕变性能试验方法
Plates and rods of refractory metals-Test method for creep properties
2019-04-01实施
2018-10-22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1266—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西安瑞福莱钨钼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深圳市注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
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淡新国、张程煜、张越、张清、韩栋、温亚辉、王喆、伍超群。
YS/T1266—2018
难熔金属板材和棒材蠕变性能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难熔金属板材和棒材高温端变性能试验的设备、试样、试验环境、试验程序、试验数据
处理和试验报告等。
本标准适用于高于室温条件下的钨、钼、、锯等难熔金属板材和棒材蠕变性能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 为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39 金属材 单轴拉伸蟠变试 方法 GB/T10623 金属材料 力学性能试验 GB/T12160 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 GB/T16825.1 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 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 HB 5151 金属高温拉 申蠕变实验方法
米
本诗
3符号说明
本标准使用的符号、名称、说明及单位符合GB/T10623和HB5151的相关规定,见表1。
表1符号、名称、说明及单位
说 明
符号 Lo Le Lo So e L
单位 mm mm mm mm? % mm/s S
名 称平行长度引伸计标距原始标距横截面积蠕变应变稳态端变速率 稳态蠕变阶段应变速率拉伸蠕变时间 蠕变应变时间
试样两头部或两夹持部分之间平行部分的长度用引伸计测量试样平行部分延伸时所使用引伸计的起始标距长度室温下加热前和施力前的试样标距,对于凸台试样,为凸台内侧距离试样原始标距内横截面面积试验期间任一给定时刻引伸计标距的增量与其原始标距之比
t
4 试验设备
4. 1 试验机
试验机的测力系统应符合GB/T16825.1的要求,除另有规定外,试验机的准确度应为1级或优于1 级。试验机应定期检定合格。
1
YS/T1266—2018
4.2高温夹具
夹具材料推荐采用镍基高温合金、TZM钼合金、硬质合金及钨,其推荐使用温度见表2。
表2高温拉伸蠕变夹具材料推荐使用温度
夹具材料推荐使用温度/℃
TZM钼合金 ≤1400
硬质合金 ≤1600
钨 ≤2000
镍基高温合金
≤1100
4.3加热装置和温度测量装置 4.3.1加热装置
加热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稳定工作,使试样在规定的时间内加热至规定温度,并满足保温时间等测试要求; b)除另有规定外,加热装置的均温区应不小于试样原始标距L。的2倍。
4.3.2温度测量装置
根据热电偶测量温度范围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热电偶测量温度,其最低分辨率、允许偏差和温度梯度见表3。测试温度高于2000℃时,可使用光学测温计,并在报告中说明温度校验方法。
表3温度测量装置的最低分辨率、允许偏差和温度梯度
规定温度T
最低分辨率
温度允许偏差
温度梯度
推荐热电偶
℃ ≤1000 >1000~1500 >1500~2000 温度梯度是指由加热装置等产生的沿试样轴向存在的固定的温度差值。
℃ 1 2 4
℃ ±3 ±6 ±8
℃ ±5
K型、N型
士1%×测试温度
钨徕热电偶
4.4伸长量测量装置
采用高温引伸计或差动变压器测量伸长量,准确度应符合GB/T12160的要求,应校验合格。引伸计的标距L。应不小于10mm,并置于试样平行长度的中间部位。引伸计应可测量试样单侧或双侧的伸长量,推荐使用双侧引伸计,并在报告中注明平均伸长量。
引伸计伸出加热装置外部分的设计,其传感器所处的环境温度为(20士5)℃。若所处环境温度远高于室温,应在相应的温度下进行校正,避免环境温度带来的干扰。
5试样
5.1试样形状与尺寸 5.1.1矩形截面试样 5.1.1.1 普通矩形截面试样
普通矩形截面试样适用于板材拉伸蠕变性能的测试,如图1所示,尺寸要求见表4。在保证中间平行长度和过渡圆弧部分尺寸条件下,两端夹持部分的形状和尺寸可依据实际夹具形状和尺寸而变化。 2
YS/T1266—2018
L L
说明: ao L bo Ls 平行长度;
平行长度的原始厚度;原始标距长度;平行长度的原始宽度;
过渡圆弧半径;
L, 试样总长度; B
夹持端宽度;夹持端长度。
C
图1 普通矩形截面试样的形状表4 普通矩形截面试样尺寸
单位为毫米
参数尺寸尺寸公差
bo 6 ±0.1
Lo 25~30 ±0.2
B 15 ±0.2
c 30 ±0.2
Lt ≥100
r 10 ±0.2
Le ≥35
ao 1~3
5.1.1.2 带凸台的矩形截面试样
带凸台的高温拉伸蠕变试样如图2所示。试样上的凸台用于引伸杆传递变形至差动变压器的方法测量材料变形,其尺寸要求见表5。在保证中间平行长度和凸台部分尺寸条件下,两端夹持部分的形状和尺寸可依据实际夹具形状和尺寸而变化。
Lo Ve Lt
说明: o0 Lo 原始标距长度; bo 平行长度的原始宽度; Le 平行长度; n,r2 过渡圆弧半径; V
平行长度的原始厚度;
试样总长度; B 夹持端宽度; C
夹持端长度:
C 凸台长度; bi 凸台宽度。
图2带凸台的矩形截面试样形状
3
YS/T1266-2018
表5 带凸台的矩形截面试样尺寸
单位为毫米
参数尺寸 1~3 6
Lo 25
C 30
C
B
Lt
bo
bi
Le
ao
A
≥35 ≥100
17
15
2
2
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尺寸公差
5. 1.2 圆形截面试样
5.1.2.1 普通圆形截面试样
圆形截面试样适用于棒材拉伸蠕变性能的测试。普通圆形截面试样形状如图3所示,其尺寸要求见表6。在保证中间平行长度和过渡圆弧部分尺寸条件下,两端夹持部分的形状和尺寸可依据实际夹具形状和尺寸而变化。
do
L L
L
说明: LA Le 平行长度; L, 试样总长度:
原始标距长度;
- -
一螺纹长度; M- 一螺纹公称直径; do- 平行长度的标距段直径;
h-
过渡圆弧半径。
图3 普通圆形截面试样形状表6 普通圆形截面试样尺寸
单位为毫米 Lt ≥75 ≥85
参数
do 3 6
M 7 10 ±0.1
Lo 20 25 ±0.2
Le ≥30 ≥35
h
r
2 4 ±0.2
≥20 ≥20
尺寸
尺寸公差
5.1.2.2 带凸台的圆形截面试样
高温拉伸蠕变试验也可采用图4所示的带凸台的圆形截面试样,其尺寸要求见表7。在保证中间平行长度和凸台部分尺寸条件下,两端夹持部分的形状和尺寸可依据实际夹具形状和尺寸而变化。
YS/T1266—2018
2XR
a L
L
说明: Lo 原始标距长度; L 平行长度; L 一试样总长度: h——螺纹长度; M- 一螺纹公称直径; do— 平行长度的标距段直径; di 凸台外径。
图4 带凸台的圆形截面试样形状表7 带凸台的圆形截面试样尺寸 di 5~7
单位为毫米 L ≥80
参数尺寸尺寸公差
do 5
h ≥20
L ≥30
V
25 ±0. 2
±0.1
±0. 2
5.2试样制备
试样的取样区应避开孔洞、夹杂等明显缺陷区域。试样取样位置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试样加工中应避免加工损伤,试样标距段不应有加工刀痕,表面粗糙度Ra小于0.4um。 5.3试样数量
相同测试条件下,有效试样数量应不少于3个。
6试验环境
在真空或在纯度大于99.99%的氩气中进行试验
7试验程序
7.1原始截面的测量
测量试样标距段尺寸以及横截面积,在原始标距的两端及中间处测量试样横截面。对于矩形截面试样,在试样两端和中间位置分别测量其宽度和厚度,取平均值计算原始横截面积。对于圆形横截面试样,应在标距范围内相互垂直方向测量试样的直径,取其算术平均值计算横截面积。 7.2安装试样
在试验加载链装配完成后,试样夹持前,设置力测量系统的零点。使用合适的夹具夹持试样。应确
5
YS/T12662018
保夹持的试样受轴向拉力的作用。为使试样与拉伸力平行且与夹头对中,可以施加不超过规定强度或与其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5%的预拉力。 7.3安装伸长量测量装置
在室温下将伸长量测量装置按标称标距长度装卡在试样上,在试验温度下测量延伸。
7.4抽真空或通氩气
7.4.1氟气环境检测时,先确认炉膛密封后,先打开真空泵,预抽炉膛真空度小于8Pa,然后关闭真空泵和炉膛阀门,打开炉膜氩气开关向炉膜内通入氩气,至大于空气常压1000Pa为止即可。 7.4.2真空环境检测时,确认炉膛密封后,先打开真空泵,抽炉膛真空度小于3×10-2Pa即可。
7.5加热
在施加试验力前,将试样加热至规定温度T,并至少保持10min。应在伸长量测量装置输出稳定后施加载荷。 7.6测试
设置试验模式、加载速率和时间。对试样施加单调载荷至设定值,保持载荷大小,并记录变形-时间曲线,即蠕变曲线。
8试验数据处理
8.1稳态蠕变速率
根据获得的如图5所示的蠕变曲线,对蠕变曲线的第二阶段(稳态变阶段)对应的线性段求导数,即式(1)计算材料的稳态蟠变速率
u=de/dt
...(1)
8.2变断裂时间
根据图5所示的蟠变曲线,螺变断裂时对应的时间即为端变断裂时间。
el
I
1
图5典型蠕变应变-时间曲线示意图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