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6484-2013 气举系统操作、维护及故障诊断推荐作法

SY/T 6484-2013 气举系统操作、维护及故障诊断推荐作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6.8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1 14:38:35



相关搜索: 系统 故障 系统 推荐 作法 6484 气举 6484 作法

内容简介

SY/T 6484-2013 气举系统操作、维护及故障诊断推荐作法 ICS 75. 020 E 14 备案号:43223—2014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4842013 代替SY/T6484—2005
气举系统操作、维护及
故障诊断推荐作法
Recommended practices for operation, maintenance, surveillance
and troubleshooting of gas-lift Installations
2013一11-28发布
2014一04一01实施
发布
国家能源局 SY/T 6484-2013
目 次
前言
H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气举系统组成与操作要求· 4.1气举系统的组成 4.2气举系统操作要求 5气举生产操作
3
4
5. 1 概述 5.2欠举升井和过举升井 5.3低效的气体分配 5.4不稳定井生产, 5.5其他方面
10
6地面气体压缩、脱水和分配系统
12
6.1 气体压缩系统 6.2气体脱水系统 6.3气体分配系统· 7注气计量和控制 7. 1 注气计量· 7. 2 注气控制. 8气举阀·· 8.1 卸载阀 8.2 工作阀·· 气举井设备 一油套管、完井设施和井口装置 9.1 概述 9.2 油、套管环空 9.3 油管· 9.4 完井要求 9.5 井口装置 9.6 并口监测和控制 10集油系统 10.1 概述 10.2 出油管线 10.3 集油管线
12 13 13
14
14 15 16
16 16 17
9
17
--
17
17 17 17
18
18 18 18 L SY/T 6484—2013
19.3 井下区域故障诊断 19.4出油区域故障诊断 20 气举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和整改方法 21 气举故障诊断检查项目 22健康、安全、环境控制要求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APIRP11V5:2008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APIRP11V5:2008的技术性差异及原因附录C(资料性附录)连续气举和间歇气举井双笔压力记录卡片典型实例及解释. 附录D(资料性附录)气举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和整改方法附录E(资料性附录) 气举故障诊断与排除单参考文献
37 39 39 39 ...39
41
*.46
47
F=-
.*. 60
62
65
II SY/T6484-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了SY/T6484--2005《气举井操作、维护及故障诊断推荐作法》,与SY/T6484- 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由《气举井操作、维护及故障诊断推荐作法》改为《气举系统操作、维护及故障诊断推荐作法》;增加了“气举地面生产系统的操作、维护和故障诊断”内容(见第1章);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增加了气举操作系统组成与操作要求相关内容(见第4章);增加了气举井操作相关内容(见第5章);增加了地面气举压缩、脱水和分配系统相关内容(见第6章):增加了注气计量和控制相关内容(见第7章);增加了气举阀相关内容(见第8章)增加了气举井设备 管柱、完井设施和井口装置相关内容(见第9章);增加了集输系统相关内容(见第10章);增加了产量计量相关内容(见第11章);增加了生产处理系统相关内容(见第12章);增加了生产信息的收集和使用相关内容(见第13章):增加了人工和自动化生产与控制相关内容(见第14章);增加了“在气体采集系统中应检查安全减压阀”(见15.1.1);增加了“连续气举井启动(重启)方法”(见15.3);增加了“间歇气举井启动(重启)作法”(见15.5);将“连续气举和间歇气举井双笔压力记录卡片典型实例及解释”作为资料性附录(见附录 C); 增加了“油管静液面以下是否存在油套管连通”内容[见17.3.2f);增加了“利用测试修正计算机模型”(见17.5.6):增加了“如果井出砂,经常检查和清洁出油管线、井口及分离器;避免管道弯头等地方受出砂侵蚀”(见第18章):增加了“油管穿孔时不同油层的压力变化说明(见19.3.1);增加了气举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和整改方法(见第20章),将“气举常见故障的原因和整改方法对照表”作为资料性附录(见附录D);增加了气举故障诊断检查项目(见第21章),将“气举故障诊断与排除单”作为资料性附录(见附录E);增加了气举井操作、维护及故障诊断的健康、安全、环境控制的要求(见第22章);增加了与APIRP11V5:2008相比的主要差异内容(见附录B)。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APIRP11V5:2008《气举系统操作、维护及故障诊断推荐作法》。 IV SY/T 6484—2013
本标准与APIRP11V5:2008相比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列出了本标准与APIRP11V5: 2008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APIRP11V5:2008存在技术性差异,附录B中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 览表。
本标准还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API前言和标准中解释性内容:删除“图8水合物形成条件”(见APIRP11V5:20083.2),提供参考文献GPSA, Engineering Data Book 便于查询; 删除“图9含水量、温度和压力”(见APIRP11V5:2008.3.2.1),提供参考文献GPSA, Engineering Data Book 便于查询;删除“井计量的推荐作法”(见APIRP11V5:20088.3),此为油田常规生产工作内容;删除“测试数据和计算”(见APIRP11V5:200810.1.3),此为油田常规生产工作内容;将“连续气举和间歇气举井双笔压力记录卡片典型实例及解释”作为资料性附录,列为附录 C(见API11V5:200814.1.2);将“气举常见故障的原因和整改办法”作为资料性附录,列为附录D(见API11V5:2008 第17章); -将“气举故障诊断与排除单”作为资料性附录,列为附录E(见APIRP11V5:2008第18 章)。
本标准由采油采气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
程技术研究院、西南石油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窦让林、黄学宾、李小奇、郝振宪、金文刚、王恩成、惠朋、张帆、马瑞振。
本标准代替SY/T6484--2005。 SY/T6484一2005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6484-—1999。 SY/T64842013
气举系统操作、维护及故障诊断推荐作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举系统操作、维护及故障诊断推荐作法。包括气举启动卸载操作、维护、故障诊断、监测,气举地面生产系统的操作、维护和故障诊断,及健康、安全、环境控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天然气的气举系统操作、维护及故障诊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5225一2012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T 5678-20034 钻井完井交接验收规则 SY/T5810-2003 连续气举采油井设计及施工作业 SY/T5875—2011 油井液面测试方法 SY/T 6013--2009 试油资料录取规范 SY/T 6277—2005 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 SY/T6400- 1999 气举阀性能试验方法 SY/T6450—2012 气举阀的修理、测试和调定推荐作法 SY/T 6610--2005 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 SY/T 6644--2006 使用注入压力操作阀的连续气举井设计推荐作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欠举升 under-lifted 在气举生产过程中,若注气的实际深度比设计的深度浅和/或注气量低于设计注气量,导致井筒
内液体举升效率降低的工作状态。 3.2
过举升 .over-lifted 在气举生产过程中,若注气量过大(超过设计注气量),引起注人压力上升,导致油井出现多点
注气或上级阀打开注气的工作状态。
4气举系统组成与操作要求
4.1气举系统的组成
气举系统由地面气体压缩、脱水和分配系统,注气测量和控制系统,气举阀,气举井设备(井
1 SY/T64842013
筒、油套管、完井工具和井口装置),集输系统,产量计量和生产处理系统等组成(见图1)。
2
5
1
X
9 回
5
10
8
16-
11
1--压缩机;2-脱水装置:3一压缩后高压气:4—外输气系统;5-配气阀组;6—气体流量计;7控制器; 8—注人气:9—双笔压力记录仪:10—油井产出液;11一储层流体:12一生产管汇:13一油气分离器
14—储油罐;15-输油管道;16—气举阀
图1气举系统组成
4.2 气举系统操作要求
4.2.1 气举生产
气举生产操作要求如下: a) 欠举升(举升过浅,注气不足,见5.2):
1)应提供监测和控制设备及操作程序: 2) 比较实际与设计/优化的气举效果; 3) 确认气举阀和其他设备工作正常; 4) 供气不足时,优先满足效益最好井的注气需求。
b) 过举升(注气过量,见5.2):
1) 应提供监测和控制设备及操作程序;
比较实际与设计/优化的气举效果; 3) 减少压缩或注入过多气量,应把富余的高压气外输。 低效的气体分配(见5.3):
2)
)
2
上一章:SY/T 6491-2011 油层套管模拟井射孔试验与评价 下一章:SY/T 6360-2016 油田注聚合物、碱液、表面活性剂开采安全规程

相关文章

SY/T 6416-2014 发动机的安装、操作和维护推荐作法 SY/T 6450-2020 气举阀测试、调定和修理推荐作法 SY/T 10010-2020 非分类区域和Ⅰ级1类及2类区域的固定及浮式海上石油设施的电气系统设计、安装与维护推荐作法 SY/T 10010-2020 非分类区域和I级1类及2类区域的固定及浮式海上石油设施的电气系统设计、安装与维护推荐作法 SY/T 5188-2012 抽油泵维护和使用推荐作法 SY/T 5643-2010 抽油杆维护和使用推荐作法 SY/T 10029-2016 浮式生产系统规划、设计及建造的推荐作法 SY/T 666-2017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钢丝绳的选用和维护的推荐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