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 040 G 32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5879—2021
织物涂层用水性聚氨酯树脂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resin for fabric coating
2021-03-05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5879—20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聚氨酯塑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SC8)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华
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家兵、朱有奎、孙家宽、李维虎、张初银、祝彬、邓俊英、许金凤、史淑慧。
(23)
I
HG/T5879—2021
织物涂层用水性聚氨酯树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织物涂层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异氰酸酯、多元醇、水等为主要材料,经化学反应、物理混合制成的织物涂层用水性聚氨酯树脂。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18—20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4857.1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1部分:试验时各部位的标示方法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7193—2008 不饱和聚酯树脂试验方法 GB/T8948—2008 聚氯乙烯人造革 FZ/T01008—2008 涂层织物耐热空气老化性的测定 QB/T4197—2011 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 QB/T4872—2015 人造革合成革试验方法 接缝强度的测定
3分类
本产品按应用工艺分为A类和B类,详见表1。A类、B类产品按100%模量不同划分为I型、 Ⅱ型、Ⅲ型,详见表2。
表1 按应用工艺分类
类别 A类 B类
应用工艺
织物涂层面料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织物涂层底料用水性聚氨酯树脂
表2A类、B类产品按100%模量划分
单位为兆帕
型号
100%模量 <1. 0 1.0~2.5 >2. 5
型 Ⅱ型 Ⅲ型
1
(25)
1
HG/T5879—2021
4 要求
4. 1 技术要求
产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产品技术要求
指 标 Ⅱ 型
项目
类别 A类 B类 A类 B类 A类 B类 A类 B类 A类 B类 A类 B类 A类 B类 A类 B类 A类 B类 A类 A类 B类
I 型
II 型
乳白至半透明液体,允许有泛蓝光乳白至半透明液体,允许有泛蓝光
外观
≤1 500 ≤2 000 商定商定
黏度(25℃)/(mPa·s)
固体含量/%
无硬块,无絮凝,无明显分层无硬块,天 无絮凝,无明显分层
贮存稳定性
>2. 5 >2. 5 ≥12 ≥15 ≥200 ≥300
<1. 0 <1. 0 >5 ≥6 ≥600 ≥500
1.0~2.5 1.0~2.5 ≥10 ≥12 ≥400 ≥400
100%模量/MPa
拉伸强度/MPa
断裂伸长率/%
经向≥280,纬向≥200 经向≥280,纬向≥200
接缝强度/N
表面无裂纹、损伤或布基与涂层分离等现象表面无裂纹、损伤或布基与涂层分离等现象
耐揉搓性耐折白性抗老化性
表面不发白
表面不发脆、不发黏、不分层、无裂痕表面不发脆、不发黏、不分层、无裂痕
4.2 有害物质限量
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QB/T41972011中4.3的规定,具体见表4。
(26)
2
HG/T5879—2021
表4 有害物质限量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指 标 ≤2. 0 ≤90 ≤100 ≤2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0. 05 ≤20
项 目
可萃取六价铬(Cr+)总铅(Pb) 总镉 (Cd) 总汞 (Hg) 单丁基锡(MBT) 二丁基镉(DBT) 三丁基锡(TBT) 辛基酚(OP) 壬基酚(NP)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 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 邻苯二甲酸二异突酯(DIDP)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邻苯二甲酸甲苯基丁酯((BBP)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酯 (DEHP)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 多溴联苯(PBBs) 多溴联苯醚(PBDEs)
重金属
有机锅
烷基酚 分(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
邻苯二甲酸酯类
多溴联苯及联苯醚
氯化苯酚甲醛
注:若客户对产品的有害物质限量有其他特殊要求,具体指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 试验方法
5. 1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
试样状态调节按GB/T2918一2018的规定, 在温度 (23±2)℃、 相对湿度 (50士10)%的标准环境下进行,薄膜试样调节时间不少于24h,并在此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 5. 2 外观
在自然光下目测。 5.3 黏度
按GB/T7193—2008中4.1的规定进行。
(27)
3
HG/T5879—2021
5.4固体含量
按GB/T7193—2008中4.3的规定进行。 5.5贮存稳定性
将约0.5L样品装人合适的塑料或玻璃容器中,瓶内留有约10%的空间,密封后放人(50士2)℃的恒温干燥箱中,7d后取出,在(23士2)℃放置3h,用目视法观察外观状态。 5.6100%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5.6.1试样制作
薄膜的制备与试样的裁取按QB/T4197一2011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其中配方只有水性聚氨酯
树脂本身,不添加二甲基甲酰胺(DMF)。刮涂后,将带有涂层的离型纸平置于预先设定并恒温于(120士1)℃的鼓风干燥箱内,鼓风烘30min~35min,取出,备用。薄膜试样裁取尺寸为宽度 10mm,总长度90mm,长度方向上中间量取50mm,两边画标志线,保证两标志线间距即标距为 50mm,线外两边夹持长度各20mm,试样数量不少于5片。 5.6.2试验步骤与结果计算
按QB/T4197—2011中5.5的规定进行。 5.7接缝强度
5.7.1试样制作
试样按附录A的要求制作,成品涂层织物试验尺寸为100mm×100mm,试样数量为6块,每2 块为一组。 5.7.2试验步骤与结果计算
按QB/T4872一2015的规定进行。 取3组试样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数值精确至1N。
5.8耐揉搓性 8.8.1试样制作
试样按附录A的要求制作,成品涂层织物试验尺寸为120mmX30mm,试样数量为3块。 5.8.2 2试验步骤与结果计算
按GB/T8948—2008中5.16的规定进行。 试验后以3块试样的最差结果为测定结果。
5. 9 耐折白性
5.9.1试样制作
试样按附录A的要求制作,成品涂层织物试验尺寸为150mm×150mm,试样数量为3块。
(2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