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NB/T 10260-2019 煤层气评价井试采技术规范

NB/T 10260-2019 煤层气评价井试采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1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1 16:43:42



相关搜索: 煤层气 10260 技术规范 评价井

内容简介

NB/T 10260-2019 煤层气评价井试采技术规范 ICS 75.020 E 11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260—2019
煤层气评价井试采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production test for CBM evaluation well
2019—11—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10260—2019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术语和定义 4. 试采方案编制 4.1方案设计原则 4.2 试采方案要点 4.3 方案内容 5 试采过程 5.1 原则 5.2 周期 5.3 方式 5.4 排采阶段 5.5 各阶段管控 6 资料录取 6.1 参数 6.2 周期
生产管理 7.1 动力 7.2 设备 7.3 检泵原则 7.4 生产运行 8 HSE管理
7
.....
..i......
试采总结报告 9.1 文字内容 9.2 附图、附表 10 审查确认 10.1 试采方案审查 10.2 项目审查
9
6
6 NB/T10260—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能源行业煤层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1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李梦溪、张建国、胡秋嘉、崔新瑞、刘春春、刘忠、张聪、彭鹤、申兴伟、于家盛
乔茂坡、丁楠、李忠城、张亚飞。
ⅡI NB/T 10260—2019
煤层气评价井试采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评价井试采方案编制、实施过程、资料录取、生产管理和报告的编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水力压裂方式进行储层改造的煤层气评价井试采,其他储层改造方式井可参
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607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往复式整筒抽油泵 GB/T 21411.17 石油天然气工业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第1部分:泵 GB/T22513 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井口装置和采油树 GB/T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T 900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T 900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DZ/T0216 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 NB/T10008 煤层气井生产动态监测技术规范 NB/T10045煤层气田地面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SY/T 5108 水力压裂和砾石充填作业用支撑剂性能测试方法 SY/T5325 射孔作业技术规范 SY/T 6268 油井管选用推荐作法 SY/T6276 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评价# evaluation well 为获取煤层埋深、厚度、物性、含气性和地层压力等储层参数,查明气水产出特征、单井产能及
经济价值,以落实探明储量。编制开发方案提供依据为目的而钻的井。 3.2
试采 production test 根据钻井、测井和储层测试等资料,对评价井投产,通过较长时间的排采,获取储层压力、产
能、流体组成与性质等参数动态变化规律的试验性生产过程。
1 NB/T 10260-2019
4试采方案编制 4.1方案设计原则 4.1.1应根据试采井所在井区地质特征及储层状况进行试采方案设计编制。 4.1.2以试采、工艺适应性分析评价为前提,重视应用先进适用、经济可行的成熟工艺技术。 4.1.3应提出健康、安全及环境保护的要求。 4.2试采方案要点
通过试采,掌握煤层气藏生产特征,确定合理产能,提前配套适宜的开采工艺和技术,预测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为提交储量和编制开发方案提供依据。具体任务内容包括:
a)通过试采,分析产量与压降关系、稳定产量情况下地层压力变化规律。 b)根据产量与压力降落关系,获取储层参数和影响范围,用动态法计算气藏储量。 c)分析流体组成和性质,以及随着地层压力降低流体性质变化。 d)合理工作制度。 e)确定区块的适当采气速度。
4.3方案内容
4.3.1区块概况 4.3.1.1地理位置、自然气候和交通条件。 4.3.1.2区域地质构造、地层、煤层、水文地质条件等。 4.3.1.3煤田及煤层气勘探开发历程。 4.3.2区块地质特征
钻完井、取心、测井、分析化验、试井及煤矿开采等资料,试采层构造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储层赋存特征和顶底板情况等。 4.3.3试采层位确定
根据试采的目的确定试采层位。 4.3.4储层改造 4.3.4.1射孔按SY/T5325的规定执行,还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原则:
a)根据储层物性及煤体结构等的认识,优选原生结构煤发育层段射孔。 b)射孔层段厚度应满足压裂施工需求。 c)射孔工艺及参数优先考虑增大穿透深度。
4.3.4.2压裂方案应根据井区构造、储层物性、储层力学性质、顶底板条件等设计最优方案。应遵循但不限于以下原则:
a)压裂液体系具有对煤层污染小,滤失少、携砂能力强、易返排的性能,同时要符合低成本
可规模推广的要求。 b)施工液量根据压裂液携砂性能和加砂量确定。 c)支撑剂性能达到SY/T5108的规定。一般采用石英砂作为支撑剂,也可以选用陶粒等低密度
支撑剂。
2 NB/T10260—2019
d)加砂组合方式根据储层厚度、物性,力学性质和煤体结构等参数制定。 e)压裂方式应根据井筒及现场施工条件确定,可选用光套管压裂、油套环空压裂或油管压裂的
方式施工。 f)压裂结束后,采用合理放喷速度,避免大量吐砂。放喷过程中,对时间、压力、放出水量等
做好记录。
4.3.5产量预测
根据地质条件、压裂效果和邻近煤矿资料等,预测单井产气量和产水量。 4.3.6举升设备
根据预测水量选择举升设备,按GB/T18607、GB/T21411.1、SY/T6268的规定执行,应满足平稳、连续排采的需求。 4.3.7动力设备
根据举升设备配套适合的动力设备。供电方式根据现场情况采用现场自发电或系统电,应满足连续排采的要求。 4.3.8地面装置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根据煤层含气性或煤矿瓦斯抽放资料预测最高套压,选择井口装置。 b)根据气井产量预测配置相应规格的气体智能流量计,具有计量瞬时流量、累计流量、温度
压力补偿等功能。 c)安装放空火炬或建设阀组压缩产出气,按NB/T10045的规定执行。 d)安装井场围栏,按NB/T10045的规定执行。
4.3.9动态监测
按NB/T10008的规定执行,还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下人电子压力计,要求可连续计量,精度不低于土0.001MPa。 b)对产出水集中处理。定期测定水中离子浓度,为排采分析提供依据。 c)持续监测水质变化情况,建立标准比色卡,定期测定煤粉含量。
5试采过程 5.1原则
以井底流压控制为核心,保持井底流压连续、稳定下降,评价单井产气能力,包括最大产气能力、稳定产气能力等。 5.2周期
评价并试采周期一般为6~12个月,根据地质条件和试采效果可做适当调整。 5.3方式
宜采用单煤层试采。如同一口井有2层以上的煤层需要试采,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逐层试采。
3 NB/T10260—2019
5.4排采阶段
根据煤层气地质、生产特点,一般将试采过程划分为排水阶段、控压产气阶段,稳定产气阶段等三个阶段。 5.5各阶段管控 5.5.1排水阶段 5.5.1.1排水阶段指启抽后到解吸前。 5.5.1.2排水阶段周期可根据地质参数制定,建议1~2个月。以举升设备的最低工作能力启抽连续观测一周。依据日产水量、井底压力或液面下降情况,逐步调整工作制度。该阶段内,井口产气出口应处于关闭状态。 5.5.2控压产气阶段 5.5.2.1控压产气阶段指解吸到产量达到工业气流前,工业气流符合DZ/T0216的规定。 5.5.2.2控压产气阶段周期可根据气藏参数制定,建议1~3个月。储层压力下降至解吸压力后,地层解吸产气,逐步上调产气量,按流压设计降幅运行,直至达到稳产阶段。 5.5.2.3控压产气阶段,应加密观测井底流压、套压和液面数据,及时调整排采制度和放气量,防止液面快速下降,井底流压突变。 5.5.2.4工作制度调整需要符合流压控制要求。 5.5.3稳定产气阶段 5.5.3.1 稳定产气阶段指产量达到工业气流后。按DZ/T0216规定执行。 5.5.3.2 2产气量未达到工业气流时。延长时间不超过1年。 5.5.4试采结束
按试采方案完成试采,试采结束,应编写试采总结报告。排采阶段结束后,可根据现场条件转人投产或采取安全可靠的暂闭措施关井。
6资料录取 6.1参数 6.1.1生产参数:井底流压、套压、产气量、产水量、液面、排采时间、煤粉含量、气组分等参数。 6.1.2设备参数。 6.2周期
排采设备参数每天录取一次,生产数据每8h录取一次。
7生产管理 7.1动力
有系统电区域,排采设备采用系统电力动力:无系统电区域,排采设备采用发电机组动力。做好
4 NB/T 10260—2019
油料储备,动力设备做好日常保养。 7.2设备 7.2.1 排采设备按规定做好日常维护保养。 7.2.2发生管杆偏磨井应采取扶正等防偏磨措施。 7.2.3自喷井井口放喷装置按GB/T22513的规定执行。 7.3检泵原则
出现卡泵、供液不足、断脱等情况,应进行检泵作业。 7.4生产运行 7.4.1 煤层气井正常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排采设备进行维护。 7.4.2 2按资料录取规定,采集排采数据生成日报表并上报。 7.4.3对地面排采设备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4.4 4定期检查压力表、流量计、管线等,查找是否存在渗流及异常现象。
8HSE管理
8.1安全生产标准化按GB/T33000的规定执行。 8.2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按SY/T6276的规定执行。 8.3应急预案编制按AQ/T9002的规定执行。应急演练按AQ/T9007的规定执行。应急演练评估按 AQ/T9009的规定执行。 8.4采出水排放应符合当地环境保护要求。
9试采总结报告 9.1文字内容
报告文字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 a)试采目的与任务。 b)试采井区地质条件。 c)试采工作进展及动态分析。 d)成果认识及下一步开发建议。
9.2附图、附表
报告中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图件和表: a)试采层位构造井位图。 b)试采层位含气量等值线图。 c)试采层位测井曲线。 d)单井生产曲线。 e)试采日报表。
5
上一章:NB/T 10261-2019 煤层气水平井举升工艺设计规范 下一章:NB/T 10257-2019 煤层气地质录井施工设计格式

相关文章

NB/T 10033-2016 煤层气评价井钻井地质设计规范 NB/T 10039-2017 煤层气开发前期评价技术规范 NB/T 10887-2021 煤层气藏开发效果评价技术规范 NB/T 10040-2017 煤层气录井资料解释及评价规范 NB/T 10038-2017 煤层气小型压裂测试设计及评价规范 NB/T 10119-2018 页岩气试采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NB/T 10119-2018 页岩气试采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NB/T 10013-2014 煤层气地质选区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