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3.110
cCS J 09
G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1344.3—2022
机械安全 风险预警
第3部分:分级
Safety of machinery-Risk early-warningPart 3 :Classification
2022-10-01实施
2022-03-09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41344.3—2022
目 次
前言引言范围
II IV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预警分级流程模型确定 5.1 风险值计算模型 5.2 基本要求 5.3 要素确定 6权重确定 6.1 权重确定方法 6.2 权重确定考虑因素
4
.
5
· ...
...............
预警级别界限确定监测值输入
7
8 9 风险值计算
10 预警级别输出附录 A(资料性)分级过程的应用示例参考文献·
GB/T 41344.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 41344《机械安全 风险预警》的第3部分。GB/T 4134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则;第 2部分:监测;
一第3部分:分级;一第 4部分:措施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8)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四川语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中捷矿山运输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厦
门雷尼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国技仪器有限公司、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南京林业大学、金华万得福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黎麦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皮尔磁电子(常州)有限公司、苏州安高智能安全科技有限公司、雅碧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广东成信科技有限公司、漳州宏展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闽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协佳亚光软件有限公司、 广东昂益新科技有限公司、义乌市卡一模具有限公司、山东伽达检测有限公司、陕西泛标软件有限公司、 广东盈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强凯检测有限公司、广东当家人智能电器有限公司、泉州市标准化协会、广东铭凯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居里锴、郑小英、吴益飞、许信发、程红兵、杨弘、居荣华、李瑞国、李政德、李勤、 秦培均、周成、倪超、杨玲玲、刘治永、张一为、朱斌、赵茂程、庞艳、姜云荣、刘英、黄之炯、宋小宁、黄琼芳、 向贤兵、付卉青、何剑平、郑华婷、杨子勤、朱平、黄建伟、张直金、万青兰、方志明、姜涛、王光建。
II
GB/T 41344.3—2022
值计算、预警级别输出等,示意见图1。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设计包含人、机器、环境等预警监测要素在内的风险值量化计算模型,确定其权重,并界定预警级别。根据监测值,实时计算风险值,确定风险预警级别并输出。
模型确定 1 权重确定
人工完成
预警级别界限确定
监测值输入
1 风险值计算
系统自动完成
预警级别输出
GB/T 41344. 4-
202
图1预警分级流程
5模型确定
5.1风险值计算模型
考虑人、机器、环境要素的风险值计算模型见公式(1)。
R=Aa;α;G;+Bb,β,G,+CcG
(1)
式中: Ro A、B、C ai
风险值; 人、机器、环境要素的对应权重,A十B十C=1; 人的要素指标值,对应的权重为α;,G;为监测值,α;=1,α;=1,系统监测到该要素时 G;=1,未监测到时 G;=O; 机器的要素指标值,,对应的权重为β;,G;为监测值,>b;=1,>β;=1,系统监测到该要素时 G,=1,未监测到时 G,=O; 环境的要素指标值,对应的权重为 ,G为监测值,c=1,=1,系统监测到该要素时 G=1,未监测到时 G=O。
b;
C k
5.2 基本要求
应根据实际的应用场合及需求,选取人、机器、环境等方面合适的要素。 各要素权重是动态变化的,应根据更新的历史数据,采用6.1所述权重确定方法优化权重值风险值计算模型要素及权重确定后,应计算出公式(1)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风险值实时计算时应
2
GB/T 41344.3—2022
根据最大值与最小值,对风险值(R)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后的风险值为 R(0≤R~≤1)。
在特定情况下,人、机器、环境的部分要素具有最高层级,如这些要素达到预设值,则归一化风险值 (R)达到最大值 l。
应根据归一化风险值(R~)所在的区间范围确定预警级别。 5.3要素确定
GB/T 41344.2一2022中附录A给出了人的状态信息、机器的状态信息和环境的状态信息监测要素示例,这些要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作为风险计算要素。
6权重确定
6.1权重确定方法
可采用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优序图法、熵权法等数理统计方法确定各要素权重值。选用不同的方法获得的权重值会有所差异。 6.2权重确定考虑因素 6.2.1人 6.2.1.1概述
人的要素权重确定主要考虑人的作业的空间限制、人的异常行为发生频次和持续时间等。 6.2.1.2作业空间
人的活动范围分为安全区、预警区、危险区三部分。人在预警区时根据人与危险源的距离,将其分为预警I区、预警Ⅱ区、预警Ⅲ区,权重值依次增大。安全区、预警区、危险区可根据 GB/T 23821 和 GB/T 19876 中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确定。 6.2.1.3异常行为发生频次和持续时间
异常行为发生频次一一人的异常行为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次数,如在一段时间内操作人员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具操作机器的次数。频次由低到高,权重值依次增大。
异常行为持续时间一一人的异常行为持续时间,如人在进人预警区域后的暴露时间。持续时间由短到长,权重值依次增大。 6.2.2机器
机器的要素权重确定主要考虑机器异常行为发生频次和持续时间等机器的异常行为发生频次一— 机器异常行为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次数,如机器未按设定的动作流
程工作的次数,频次由低到高,权重值依次增大。
机器的异常行为持续时间一一 机器异常行为持续的时间,如机器未按设定的动作流程进行工作的持续时间,持续时间由短到长,权重值依次增大。 6.2.3环境 6.2.3.1生产环境
生产环境要素主要考虑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3
GB/T 41344.3—2022
噪声一—过强噪声会对人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噪声限值应符合 GB 3096一2008 的要求,依据工作现场要求确定不同噪声值时的权重值。
照明一一作业环境中照明不足会导致工作人员的误操作。依据工作现场要求确定不同照明情况下的权重值。
色彩彩时的权重值。
车间环境色彩会影响操作者作业时的反应速度和准确度。依据工作现场要求确定不同色
粉尘 一一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粉尘超过容许浓度会影响安全生产。依据工作现场要求确定不同粉尘浓度时的权重值。 6.2.3.2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要素主要考虑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温度一一包括作业环境温度和机器自身温度。依据工作现场要求确定不同温度值时的权重值湿度一一作业环境的湿度。依据工作现场要求确定不同湿度值时的权重值。
7预警级别界限确定
预警级别界限用于确定各级预警的初始条件。根据风险值计算结果,从小到大将预警级别分为IV
级预警、Ⅲ级预警、Ⅱ级预警、I级预警,依据经验或大数据分析等方法设置不同预警级别的风险值界限值分别为 RNc、RNb,RNa,预警级别划分如表 1。预警级别界限值应随时间迭代优化。
表 1预警级别划分
特征
风险值 O
预警级别 IV
采取最低级别预警措施减小风险的低风险
II I 1
需要在合适的时机采取警示措施减小风险的一般风险要求立即采取相应警示措施减小风险的较大风险需要立即采取消除危险或减小风险措施的重大风险
8监测值输入
输人GB/T 41344.2—2022中监测到的实时数据或历史数据。
9风险值计算
根据输入的监测值,采用公式(1)计算风险值
10预警级别输出
根据风险值计算结果确定预警级别(即IV级预警、Ⅲ级预警、Ⅱ级预警、I级预警中的一种),并将预警级别信息实时输出至预警措施。
机械安全风险预警措施应符合GB/T41344.4一2022的要求。 分级过程的应用示例见附录 A。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