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41158.4-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4部分:工艺符号与标注

GB/T 41158.4-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4部分:工艺符号与标注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5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9 09:41:35



相关搜索: 设计 符号 三维 工艺 41158 部分 机械产品

内容简介

GB/T 41158.4-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4部分:工艺符号与标注 ICS01.100.01 CCS J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1158.4—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第4部分:工艺符号与标注
Three-dimensional process planning for mechanical products-
Part 4:Process symbol and annotation
2022-10-01实施
2022-03-0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1158.4—2022
目 次
前言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1
工艺符号内容 5 图形符号设计要求
*
典型工艺用图形符号 7 典型工艺表示法·
6
3
18
工艺信息三维标注要求· 附录A(规范性) 机加工工艺方法图形符号的画法示例· 附录B(规范性) 钣金工艺方法图形符号的画法示例附录C(规范性) 焊接工艺方法图形符号的画法示例· 附录D(规范性) 装配工艺方法图形符号的画法示例·
24 38 43 46 51
8
. GB/T41158.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41158《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的第4部分。GB/T41158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第2部分:通用要求;
—第3部分:模型构建;一第4部分:工艺符号与标注;
第5部分:详细设计;一第6部分:数据要求;
第7部分:发放要求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6)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
-
促进中心、上海湃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南京骐骏软件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五四、张红旗、程敢峰、施国友、潘康华、辛明哲、林劲松、徐伟、赵富、武瑞、 王雪芳、蒋亚平、邵晓东、杨平、陈正江、黄巍。
1 GB/T 41158.4—2022
引言
随着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的逐步应用和推广,以及基于模型定义(MBD)技术在制造业企业内的实施,机械产品的研制模式和研制流程发生了重大变革,三维数字化模型已经取代二维图纸,逐渐成为产品研制的唯一依据,这无论在技术上、管理上还是思想观念上,都是一个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使得传统的二维工艺设计标准已难以适用于三维环境下的工艺设计。为有效解决制造企业三维工艺设计技术应用瓶颈问题,推动三维工艺设计技术的普及与工程化应用,制定了GB/T41158《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依据机械产品开展三维工艺设计的工作过程,拟由7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目的在于规范与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相关的术语和定义,统一相关概念,避免由于概念和术语不明确而造成的交流困难、歧义和误解。 第2部分:通用要求。目的在于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的分类、一般流程以及各关键环节的通用要求,着重解决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给出相关技术要求。 第3部分:模型构建。目的在于规范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中工序、工步模型如何构建和转换,着重解决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过程中工序、工步模型构建的流程和共性要求等问题,避免由于设计习惯不一致造成的返工。
一第4部分:工艺符号与标注。目的在于规范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中机加工、钣金、焊接和装
配等典型工艺符号的符号内容、表示法和三维标注要求,为三维环境下工艺符号的标注提供依据和指导第5部分:详细设计。目的在于规范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过程中针对机加工、钣金、焊接和装配等典型工艺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求,为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详细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
一第6部分:数据要求。目的在于规范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中数据的分类、数据交换与共享要
求,着重解决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过程中各阶段数据传递交付物不清晰、数据不完整等问题。 第7部分:发放要求。目的在于规范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中工艺结果发放相关的发放内容、 发放形式和技术要求,为三维环境下工艺结果的发放提供依据和指导。
-
II GB/T41158.4—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第4部分:工艺符号与标注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的工艺符号内容,图形符号设计要求,以及机加工、钣金、焊接
和装配等典型工艺的图形符号、工艺表示法、工艺信息三维标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模型定义的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的应用、开发、服务与研究。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67—2015 金属切削机床操作指示图形符号 GB/T4457.4—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 GB/T4863—2008 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GB/T14690—1993 技术制图比例 GB/T14691—1993 技术制图字体 GB/T15565—2020 图形符号术语 GB/T16273.1—2008 设备用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6273.2—1996 设备用图形符号 机床通用符号 GB/T16273.3—1999 设备用图形符号 电焊设备通用符号 GB/T16900—2008 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总则 GB/T16901.1—2008 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第1部分:基本规则 GB/T17450—1998 技术制图图线 GB/T17985.1—2000 硬质合金车刀 第1部分:代号及标志 GB/T24734.1—2009 技术产品文件 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通则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GB/T24734.8—2009 技术产品文件 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通则第8部分:模型数值与尺寸
要求
GB/T24734.9—2009 技术产品文件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通则第9部分:基准的应用 GB/T24734.10一2009技术产品文件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通则第10部分:几何公差的应用 GB/T24740—2009 技术产品文件机械加工定位、夹紧符号表示法 GB/T24746—2009 技术制图粘接、弯折与挤压接合的图形符号表示法 GB/T41158.1一2022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3术语和定义
GB/T4863—2008、GB/T15565—2020、GB/T24734.1—2009和GB/T41158.1—20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GB/T41158.4—2022
3.1
工艺信息要素technologyinformationelement 表示工艺信息特性和属性的基本单元。 注:常见的工艺信息主要包括加工特征数量、设备、工艺方法、工艺参数、模具、工序/工步信息等
3.2
工艺信息框格 technologyinformationframe 通过将某些工艺信息要素进行有序编码排列的表达工艺信息的模块化方法。
4工艺符号内容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的工艺符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工艺信息框格,包括但不限于:
1)图形符号,包括刀具图形符号和刀具符号等; 2)机加、钣金、焊接和装配等典型工艺的工艺信息要素等。
b)指引线 c) 定位夹紧符号、尺寸、几何公差、文本注释、表面结构、工艺基准等。
5图形符号设计要求
5.1基本原则 5.1.1唯一性
图形符号的信息表述应具有唯一性,在易引起歧义时应附加说明 5.1.2简洁性
图形符号应简洁明了、美观匀称,表达清楚准确, 5.1.3易用性
一般情况下,图形符号可直接用于绘图,
5.1.4通用性
图形符号仅需表明采用的通用大类工艺方法。如车削机加工中的车端面、车外圆、车台阶轴等工艺方法统一可使用的“车削”图形符号。 5.2 一般要求 5.2.1图形符号的设计应按照GB/T16900一2008第5章规定的标准化程序,以及GB/T16901.1 2008中5.2规定的设计程序和GB/T16901.1一2008第6章规定的设计原则 5.2.2应考虑在常用设计软件中统一定制符号绘制模板,规定符号的字体、线宽、比例、符号框格等要素。 5.3 详细要求 5.3.1比例
图形符号采用的比例应按照GB/T14690一1993中的规定。 5.3.2网格和模式 5.3.2.1 1图形符号宜绘制在0.1M网格上。
2 GB/T41158.4—2022
5.3.2.2网格模数M推荐从1.8mm、2.5mm、3.5mm、5mm、7mm、10mm、14mm、20mm数系中选择,优先选择10mm。必要时,可按/2的比率递增。 5.3.3线宽 5.3.3.1图形符号应采用GB/T4457.4一2002和GB/T17450一1998中规定的实线绘制,且应预先于配置文件中设置,供绘图时直接选用。 5.3.3.2 图形符号的线宽应为模数M的1/10。 5.3.4图线 5.3.4.1 图形符号通常由直线和(或)弧线构成。 5.3.4.2 直线和弧线的起点和终点宜落在0.05M或0.1M网格线的交点上。 5.3.4.3 水平线、垂直线和弧线的轴线宜位于0.05M或0.1M网格线上。 5.3.4.4 符号的主要轮廓线宜与符号网格线平行或垂直。 5.3.5框格 5.3.5.1 图形符号应放置在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框格内。 5.3.5.2 框格的线宽应为网格模数M的1/10,且符号的边界点与框格间距一般不小于2倍的线宽。 5.3.5.3 框格的高度推荐优先采用表1所规定的尺寸, 5.3.5.4 当用于填充机加工工艺方法标识符号时,框格的宽度应与高度相同;当用于填充其他工艺信息符号时,框格的宽度应与填充符号的长度相适应。
表1 图形符号框格高度的推荐尺寸
单位为毫米
推荐尺寸
特征框格高度H 字体高度h 模数M 线宽d
15 5 5 0.5
21 7 7 0.7
42 14 14 1.4
7.5 2.5 2.5 0.25
10.5 3.5 3.5 0.35
30 10 10 1
5.3.6 附加说明 5.3.6.1当仅用图形符号表示不明确时,可以用文字补充说明。 5.3.6.2 2文本中汉字、数字、字母和标点符号的选用应按照GB/T14691一1993的规定,且与该图样上用于尺寸及其他标记的字体相同,宜选用GB/T14691一1993中规定的B型直体。 5.3.6.3与图形符号相关的文字宜有限置于图形符号矩形框的上部中间,也可置于矩形框的底部中间,且与符号框格的间距不得小于2d(d为图形符号的线宽)。
6典型工艺用图形符号
6.1 机加工工艺图形符号 6.1.1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中机加工常用工艺方法的图形符号见表2。图形符号的画法按附录A 给出的示例绘制。
3 GB/T41158.4—2022
表2 机加工常用工艺方法图形符号
序号
名称车削 turning
说明
图形符号
-C D
GB/T16273.2—1996表1中序号064
1
镗削 boring
GB/T16273.2—1996表1中序号065
2
龙门刨刨削 planing
3
GB/T16273.2—1996表1中序号066
M
F 凯
牛头创刨刨削 shaping
GB/T16273.2—1996表1中序号067
插削 slotting
GB/T16273.2—1996表1中序号068
钻削 drilling
GB/T16273.2—1996表1中序号069
Q
铣削 milling
GB/T16273.2—1996表1中序号070
逆铣 conventional milling
O
GB/T16273.2—1996表1中序号071
O
顺铣 climb milling
0
GB/T16273.2—1996表1中序号072
磨削 grinding
10
GB/T16273.2—1996表1中序号073
4 ICS01.100.01 CCS J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1158.4—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第4部分:工艺符号与标注
Three-dimensional process planning for mechanical products-
Part 4:Process symbol and annotation
2022-10-01实施
2022-03-0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1158.4—2022
目 次
前言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1
工艺符号内容 5 图形符号设计要求
*
典型工艺用图形符号 7 典型工艺表示法·
6
3
18
工艺信息三维标注要求· 附录A(规范性) 机加工工艺方法图形符号的画法示例· 附录B(规范性) 钣金工艺方法图形符号的画法示例附录C(规范性) 焊接工艺方法图形符号的画法示例· 附录D(规范性) 装配工艺方法图形符号的画法示例·
24 38 43 46 51
8
. GB/T41158.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41158《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的第4部分。GB/T41158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第2部分:通用要求;
—第3部分:模型构建;一第4部分:工艺符号与标注;
第5部分:详细设计;一第6部分:数据要求;
第7部分:发放要求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6)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
-
促进中心、上海湃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南京骐骏软件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五四、张红旗、程敢峰、施国友、潘康华、辛明哲、林劲松、徐伟、赵富、武瑞、 王雪芳、蒋亚平、邵晓东、杨平、陈正江、黄巍。
1 GB/T 41158.4—2022
引言
随着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的逐步应用和推广,以及基于模型定义(MBD)技术在制造业企业内的实施,机械产品的研制模式和研制流程发生了重大变革,三维数字化模型已经取代二维图纸,逐渐成为产品研制的唯一依据,这无论在技术上、管理上还是思想观念上,都是一个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使得传统的二维工艺设计标准已难以适用于三维环境下的工艺设计。为有效解决制造企业三维工艺设计技术应用瓶颈问题,推动三维工艺设计技术的普及与工程化应用,制定了GB/T41158《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依据机械产品开展三维工艺设计的工作过程,拟由7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目的在于规范与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相关的术语和定义,统一相关概念,避免由于概念和术语不明确而造成的交流困难、歧义和误解。 第2部分:通用要求。目的在于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的分类、一般流程以及各关键环节的通用要求,着重解决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给出相关技术要求。 第3部分:模型构建。目的在于规范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中工序、工步模型如何构建和转换,着重解决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过程中工序、工步模型构建的流程和共性要求等问题,避免由于设计习惯不一致造成的返工。
一第4部分:工艺符号与标注。目的在于规范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中机加工、钣金、焊接和装
配等典型工艺符号的符号内容、表示法和三维标注要求,为三维环境下工艺符号的标注提供依据和指导第5部分:详细设计。目的在于规范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过程中针对机加工、钣金、焊接和装配等典型工艺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求,为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详细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
一第6部分:数据要求。目的在于规范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中数据的分类、数据交换与共享要
求,着重解决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过程中各阶段数据传递交付物不清晰、数据不完整等问题。 第7部分:发放要求。目的在于规范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中工艺结果发放相关的发放内容、 发放形式和技术要求,为三维环境下工艺结果的发放提供依据和指导。
-
II GB/T41158.4—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第4部分:工艺符号与标注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的工艺符号内容,图形符号设计要求,以及机加工、钣金、焊接
和装配等典型工艺的图形符号、工艺表示法、工艺信息三维标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模型定义的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的应用、开发、服务与研究。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67—2015 金属切削机床操作指示图形符号 GB/T4457.4—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 GB/T4863—2008 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GB/T14690—1993 技术制图比例 GB/T14691—1993 技术制图字体 GB/T15565—2020 图形符号术语 GB/T16273.1—2008 设备用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6273.2—1996 设备用图形符号 机床通用符号 GB/T16273.3—1999 设备用图形符号 电焊设备通用符号 GB/T16900—2008 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总则 GB/T16901.1—2008 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第1部分:基本规则 GB/T17450—1998 技术制图图线 GB/T17985.1—2000 硬质合金车刀 第1部分:代号及标志 GB/T24734.1—2009 技术产品文件 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通则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GB/T24734.8—2009 技术产品文件 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通则第8部分:模型数值与尺寸
要求
GB/T24734.9—2009 技术产品文件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通则第9部分:基准的应用 GB/T24734.10一2009技术产品文件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通则第10部分:几何公差的应用 GB/T24740—2009 技术产品文件机械加工定位、夹紧符号表示法 GB/T24746—2009 技术制图粘接、弯折与挤压接合的图形符号表示法 GB/T41158.1一2022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3术语和定义
GB/T4863—2008、GB/T15565—2020、GB/T24734.1—2009和GB/T41158.1—20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GB/T41158.4—2022
3.1
工艺信息要素technologyinformationelement 表示工艺信息特性和属性的基本单元。 注:常见的工艺信息主要包括加工特征数量、设备、工艺方法、工艺参数、模具、工序/工步信息等
3.2
工艺信息框格 technologyinformationframe 通过将某些工艺信息要素进行有序编码排列的表达工艺信息的模块化方法。
4工艺符号内容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的工艺符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工艺信息框格,包括但不限于:
1)图形符号,包括刀具图形符号和刀具符号等; 2)机加、钣金、焊接和装配等典型工艺的工艺信息要素等。
b)指引线 c) 定位夹紧符号、尺寸、几何公差、文本注释、表面结构、工艺基准等。
5图形符号设计要求
5.1基本原则 5.1.1唯一性
图形符号的信息表述应具有唯一性,在易引起歧义时应附加说明 5.1.2简洁性
图形符号应简洁明了、美观匀称,表达清楚准确, 5.1.3易用性
一般情况下,图形符号可直接用于绘图,
5.1.4通用性
图形符号仅需表明采用的通用大类工艺方法。如车削机加工中的车端面、车外圆、车台阶轴等工艺方法统一可使用的“车削”图形符号。 5.2 一般要求 5.2.1图形符号的设计应按照GB/T16900一2008第5章规定的标准化程序,以及GB/T16901.1 2008中5.2规定的设计程序和GB/T16901.1一2008第6章规定的设计原则 5.2.2应考虑在常用设计软件中统一定制符号绘制模板,规定符号的字体、线宽、比例、符号框格等要素。 5.3 详细要求 5.3.1比例
图形符号采用的比例应按照GB/T14690一1993中的规定。 5.3.2网格和模式 5.3.2.1 1图形符号宜绘制在0.1M网格上。
2 GB/T41158.4—2022
5.3.2.2网格模数M推荐从1.8mm、2.5mm、3.5mm、5mm、7mm、10mm、14mm、20mm数系中选择,优先选择10mm。必要时,可按/2的比率递增。 5.3.3线宽 5.3.3.1图形符号应采用GB/T4457.4一2002和GB/T17450一1998中规定的实线绘制,且应预先于配置文件中设置,供绘图时直接选用。 5.3.3.2 图形符号的线宽应为模数M的1/10。 5.3.4图线 5.3.4.1 图形符号通常由直线和(或)弧线构成。 5.3.4.2 直线和弧线的起点和终点宜落在0.05M或0.1M网格线的交点上。 5.3.4.3 水平线、垂直线和弧线的轴线宜位于0.05M或0.1M网格线上。 5.3.4.4 符号的主要轮廓线宜与符号网格线平行或垂直。 5.3.5框格 5.3.5.1 图形符号应放置在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框格内。 5.3.5.2 框格的线宽应为网格模数M的1/10,且符号的边界点与框格间距一般不小于2倍的线宽。 5.3.5.3 框格的高度推荐优先采用表1所规定的尺寸, 5.3.5.4 当用于填充机加工工艺方法标识符号时,框格的宽度应与高度相同;当用于填充其他工艺信息符号时,框格的宽度应与填充符号的长度相适应。
表1 图形符号框格高度的推荐尺寸
单位为毫米
推荐尺寸
特征框格高度H 字体高度h 模数M 线宽d
15 5 5 0.5
21 7 7 0.7
42 14 14 1.4
7.5 2.5 2.5 0.25
10.5 3.5 3.5 0.35
30 10 10 1
5.3.6 附加说明 5.3.6.1当仅用图形符号表示不明确时,可以用文字补充说明。 5.3.6.2 2文本中汉字、数字、字母和标点符号的选用应按照GB/T14691一1993的规定,且与该图样上用于尺寸及其他标记的字体相同,宜选用GB/T14691一1993中规定的B型直体。 5.3.6.3与图形符号相关的文字宜有限置于图形符号矩形框的上部中间,也可置于矩形框的底部中间,且与符号框格的间距不得小于2d(d为图形符号的线宽)。
6典型工艺用图形符号
6.1 机加工工艺图形符号 6.1.1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中机加工常用工艺方法的图形符号见表2。图形符号的画法按附录A 给出的示例绘制。
3 GB/T41158.4—2022
表2 机加工常用工艺方法图形符号
序号
名称车削 turning
说明
图形符号
-C D
GB/T16273.2—1996表1中序号064
1
镗削 boring
GB/T16273.2—1996表1中序号065
2
龙门刨刨削 planing
3
GB/T16273.2—1996表1中序号066
M
F 凯
牛头创刨刨削 shaping
GB/T16273.2—1996表1中序号067
插削 slotting
GB/T16273.2—1996表1中序号068
钻削 drilling
GB/T16273.2—1996表1中序号069
Q
铣削 milling
GB/T16273.2—1996表1中序号070
逆铣 conventional milling
O
GB/T16273.2—1996表1中序号071
O
顺铣 climb milling
0
GB/T16273.2—1996表1中序号072
磨削 grinding
10
GB/T16273.2—1996表1中序号073
4
上一章:GB/T 39645-2020 技术制图 几何公差符号的比例和尺寸 下一章:GB/T 39542.2-2020 技术制图活动铅笔 第2部分:黑铅芯 分类和尺寸

相关文章

GB/T 41923.4-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4部分:工艺符号与标注 GB/T 41923.5-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5部分:详细设计 GB/T 41158.5-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5部分:详细设计 GB/T 41923.6-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6部分:数据要求 GB/T 41923.3-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3部分:模型构建 GB/T 41923.2-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2部分:通用要求 GB/T 41158.7-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7部分:发放要求 GB/T 41158.2-2022 机械产品三维工艺设计 第2部分:通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