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523-2022 冷轧金属薄板和薄带表面粗糙度、峰值数和波纹度测量方法

GB/T 2523-2022 冷轧金属薄板和薄带表面粗糙度、峰值数和波纹度测量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3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4 08:28:59



相关搜索: 测量 金属 表面 方法 粗糙度 波纹 薄板 2523 峰值 薄板

内容简介

GB/T 2523-2022 冷轧金属薄板和薄带表面粗糙度、峰值数和波纹度测量方法 C87.040.93 CK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23-m2022 C /T 25232008
冷金属薄板和薄带表面粗糙度
峰值数和波纹度测量方法
Measuring uethod of surtage raxghncss. peak count and wavincss Tor
cold-rolled metai sheet and strip
2023-02-01实#
2022-07-11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靠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523—2022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1
符号和说明 5 原理 6 试样 7 测量要求 8 测量程序
4
测量结果数值的修约 10测试报告附录A(规范性) Marciniak杯试样加工附录B(资料性) 应用标准块验证测量结果的示例附录C(资料性) 滤波中心线波纹度(WcA)的测量参考文献
9
10
12 13 GB/T 252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可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523一2008《冷轧金属薄板(带)表面粗糙度和峰值数测量方法》,与GB/T2523- 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引用文件GB/T6062—2009、GB/T26958.21、GB/T8170和JJF1105(见第2章); -增加了Rz、Rzmax、Wa、Wao.s和Wsa1-s相关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增加了“符号和说明”(见第4章);增加了“原理”一章(见第5章);将“试样”作为一章(见第6章,2008年版的4.3);增加与Rz、Rz1max、Wa、Wao.8和Wsa1-s相关的测量方法(见8.4、8.5);增加了“测量结果数值的修约”一章(见第9章);更改了“测试报告”一章(见第10章,2008年版的第6章);增加了规范性附录“Marciniak杯试样加工”(见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深圳万测试验设备有
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时代之峰科技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惟诚、徐卫星、王伟、侯慧宁、黄星、蒋光锐、何克勤、田慧玲、沈佳谊、王大良、 曹文超、王莉、张浩、张华、向前、朱启茂、李兴超。
本文件于1990年首次发布,2008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I GB/T2523—2022
冷轧金属薄板和薄带表面粗糙度、
峰值数和波纹度测量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冷轧金属薄板和薄带表面粗糙度、峰值数和波纹度的原理、试样、测量要求、测量程序、测量结果数值的修约和测试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冷轧金属薄板和薄带表面粗糙度、峰值数和波纹度的测量。也适用于具有表面金属镀层的冷轧金属薄板和薄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05—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廊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GB/T6062一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廊法接触(触针)式仪器的标称
特性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JF1105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校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3505一20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表面平均粗糙度 roughnessaverage Ra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粗糙度轮廓纵坐标值Z(z)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见图1。
标引序号说明:
中线。 lr——取样长度。
1
图1表面平均粗糙度示意图
1 GB/T 2523—2022
3.2
粗糙度轮廊最大高度maximumheightofprofile Rz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最大轮廊峰高与最大轮廊谷深之和,见图2。
3, 6
1
/
标引序号说明:
第一个取样长度内的粗糙度轮廊最大高度;第二个取样长度内的粗糙度轮廊最大高度;第三个取样长度内的粗糙度轮廊最大高度;第四个取样长度内的粗糙度轮廊最大高度;第五个取样长度内的粗糙度轮廊最大高度;五个取样长度中粗糙度轮廓最大高度的最大值,Rz1max;一中线;取样长度;
1
2
5
6.
lr ln 一评定长度。
图2粗糙度轮廊最大高度Rz和粗糙度轮廓最大高度的最大值Rz,max示意图
3.3
带宽peakcountlevel 与粗糙度轮廓中线等间距的上下边界线间的垂直距离。 注1:单位为微米(μm)。 注2:上下边界线是与轮廊中线等间距的两条平行线。
3.4
峰peak 粗糙度轮廓中,一对相邻的超出带宽边界线的峰和谷。
3.5
峰值数peakcount RPc(或PPI) 粗糙度轮廓中,每单位长度内峰的个数。 注:单位长度为厘米时峰值数表示为RPc[单位长度为英寸(in)时表示为PPI],见图3。
2 GB/T 2523—2022
标引序号说明:
计数的峰;带宽上边界线;带宽下边界线;中线。
-
2-
.
图3峰值数示意图
3.6
测量长度travellength lt 仪器在X轴方向测量的长度。
3.7
波纹度轮廊wavinessprofile 对原始轮廓连续应用入f和入c两个轮廊滤波器以后形成的轮廊。 注:采用入f轮廊滤波器抑制长波成分,而采用入c轮滤波器抑制短波成分。
3.8
波纹度轮廊的算术平均偏差arithmeticalmeandeviationofwavinessprofile Wa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波纹度轮廊纵坐标值Z(z)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按照公式(1)计算。
Wa
Z()/da
(1)
L
3.9
波纹度轮廓的算术平均值 arithmeticalmeanofwavinessprofile Wao.8.Wsa1-5 在一个评定长度内波纹度轮廊纵坐标值Z(z)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按照公式(2)计算。
1
Wa0.8,Wsa1-s
[Z(r)-Zm|dr
(2)
ln
选择Wa0.8时,入s=8μm、入c=0.8mm;选择Wsa1-s时,入s=8μm、入c=1mm和入f=5mm。
3.10
滤波波纹曲线 filteredwavinesscurve 在原始轮廊中采用入c抑制短波部分后得到的曲线。 GB/T 2523—2022
3.11
中心线 centre line 具有几何轮廊形状在取样长度内与轮廊走向一致的基准线。在取样长度内由该线划分轮廊使上下
两边的面积相等。
[来源:GB/T3505—1983,定义1.21]
3.12
滤波中心线波纹曲线 filtered centre line waviness curve 从滤波波纹曲线中采用入f抑制长波部分得到的曲线。
3.13
滤波中心线波纹度 filtered centre line waviness WcA 沿滤波中心线波纹曲线采集长度为I的一部分,滤波中心线波纹曲线用Z=f(z)表示,将取样部
分的中心线作为X轴,其垂直放大的方向作为Z轴,则用公式(3)来定义滤波中心线波纹度WcA,单位为微米(μm):
f()Jelda
WcA
..(3)
式中: [(f()c 滤波中心线波纹曲线上对应X位置的Z值。
符号和说明
4
本文件使用的符号和相应的说明见表1。
表1 符号和说明
符号 Apx 垂直于轧制方向的塑性伸长率 Apy 轧制方向的塑性伸长率 d
说明
单位 % %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μm
凸模直径
di 冲制Marciniak杯时,杯底产生塑性变形的平坦区域的直径 d2 凹模内径 A
Marciniak杯的高度粗糙度或波纹度评定长度粗糙度取样长度
In lr lt 仪器在X轴方向的测量长度 lw
波纹度取样长度表面平均粗糙度
Ra RPc (或PPI)
单位长度为厘米时峰值数(或单位长度为英寸时峰值数)
粗糙度轮廊最大高度
Rz Rzi max 五个取样长度中粗糙度轮廓最大高度的最大值,见图2 4
μm μm
上一章:GB/T 13789-2022 用单片测试仪测量电工钢带(片)磁性能的方法 下一章:GB/T 8719-2022 炭素材料及其制品的包装、标志、储存、运输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相关文章

GB/T 38684-2020 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双轴应力-应变 曲线胀形试验光学测量方法 GB/T 38684-2020 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双轴应力-应变曲线胀形试验 光学测量方法. GB/T 38684-2020 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双轴应力-应变曲线胀形试验光学测量方法 GB/T 24524-2021 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扩孔试验方法 GB/T 24524-2021 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扩孔试验方法 GB/T 43115-2023 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室温剪切试验方法 GB/T 24183-2021 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制耳试验方法 GB/T 24183-2021 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制耳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