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040.01 CCS B 7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797.2-2022 代替GB/T24797.2—2014
橡胶包装用薄膜 第2部分:天然橡胶
Film for wrapping rubber bales--Part 2:Natural rubber
(IS020299-2:2017,MO0D)
2023-05-01实施
2022-10-12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4797.2—2022
目 次
前言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材料
II
.
物理性能 5.1厚度 5.2 密度 5.3 热性能 6试验报告
5
.
GB/T 24797.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24797《橡胶包装用薄膜》的第2部分。GB/T2479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一第1部分:丁二烯橡胶(BR)和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一第2部分:天然橡胶;
第3部分:乙烯-丙烯-二烯烃橡胶(EPDM)、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氢化丙烯腈-丁二烯橡胶(HNBR)、乙烯基丙烯酸酯橡胶(AEM)和丙烯酸酯橡胶(ACM)。
本文件代替GB/T24797.2—2014《橡胶包装用薄膜第2部分:天然橡胶》,与GB/T24797.2- 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范围表述,明确了适用的包装规格(见第1章,2014年版的第1章);
a)
b)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5.3.2、5.3.3,2014年版的4.2.2、4.2.3); c)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见第3章); d) 更改了厚度表示单位、增加了测厚仪(见5.1,2014年版的4.1); e): 增加了密度要求(见5.2); f) 更改了熔融峰温要求(见5.3.3,2014年版的4.2.3)。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20299-2:2017《橡胶包装用薄膜第2部分:天然橡胶》。 本文件与ISO20299-2:2017相比做了下述结构调整:
5.1和5.2对应ISO20299-2:2017的5.1;第6章对应ISO20299-2:2017的第7章。
本文件与ISO20299-2:2017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更改了范围表述并将胶包质量33.33kg更改为33.3kg(见第1章,ISO20299-2:2017的第1 章),以符合GB/T1.1—2020和GB/T8081—2018的规定;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033.1一2008(见5.2),以规定密度的测定方法;一用GB/T19466.3替换了ISO11357-3(见5.3.3),以适应我国对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
定熔融温度的规定;将薄膜材料中的“低密度聚乙烯(PE-LD)”更改为“非再生低密度聚乙烯(LDPE)”(见第4章, ISO20299-2:2017的第4章),以明确规定材料的原始状态;增加了测厚仪(见5.1),以提供可选的厚度测量仪器;
——将“比重”更改为“密度”并增加密度的测定方法GB/T1033.1一2008(见5.2,ISO20299-2:
2017的5.1),以使用规范的物理量术语并规定其测定方法,因为ISO20299-2:2017虽然规定了薄膜比重的具体要求,但并没有给出测定方法;删除了对标志的要求(见ISO20299-2:2017的第6章),因其与GB/T8082一2018的具体规定冲突。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天然橡胶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8)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海南中橡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天然橡胶
I
GB/T 24797.2—2022
产业集团金橡有限公司、云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江城有限公司、西双版纳中化橡胶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垦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卢光、袁瑞全、李一民、杨春亮、李积华、罗海珍、罗虎、彭兰英、宁家胜、陈民。 本文件于2014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V
GB/T24797.2—2022
引言
块状天然生胶(天然橡胶生橡胶)通常是通过将大的天然橡胶凝块造粒,并用水洗涤、干燥、打包和包装等加工工艺处理而成。块状天然生胶胶包用透明聚乙烯袋包裹好,再装入聚丙烯编织袋、金属或木制包装箱中。
天然生胶烟胶片则是通过将大的天然橡胶凝块压片,然后熏烟干燥而成。天然生胶烟胶片的包装目前大多采用胶片包装,即每个胶包的各个面和角,使用同种类、同级别或较高质量的胶片作为包皮进行包裹。天然生胶烟胶片胶包包皮上的涂层是为了防止胶包之间粘着、在胶包外表面生成霉菌以及能够使用模板印刷级别号码和供应商代号。胶包涂层溶液是一种对产品制造无益的非补强填料。过量的胶包涂层产生灰分,对最终的制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产生环境问题。将使用胶片包装改为使用聚乙烯薄膜包装是一种对各方均有益的替代方法,因其具有成本效益、环境友好、无污染且卫生。
然而,从每一个胶包上剥离塑料薄膜既费力,也增加劳动成本。因此,该薄膜的一个基本特性是在混炼时能分散于橡胶胶料中。这就意味着薄膜的熔点必须低于胶料密炼周期所能达到的温度(通常为 120℃~160℃)。
GB/T24797《橡胶包装用薄膜》是为了规定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包装薄膜要求的需要而制定的,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丁二烯橡胶(BR)和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目的是规定BR和SBR的胶包包装材料及其物理性能要求。
一第2部分:天然橡胶。目的是规定天然生胶的胶包包装材料及其物理性能要求,一第3部分:乙烯-丙烯-二烯烃橡胶(EPDM)、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氢化丙烯腈-丁二烯橡
胶(HNBR)、乙烯基丙烯酸酯橡胶(AEM)和丙烯酸酯橡胶(ACM)。目的是规定EPDM、 NBR、HNBR、AEM和ACM的胶包包装材料及其物理性能要求。
V
GB/T 24797.2—2022
5.3 热性能 5.3.1 总体要求
应满足5.3.2或5.3.3规定的热性能要求。 5.3.2 维卡软化温度
按ISO306:2013中的A50法测定,维卡软化温度应小于或等于95℃。 注:维卡软化温度通常比用DSC测量的熔融峰温低18℃。
5.3.3 熔融峰温
按GB/T19466.3规定,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熔融峰温应小于或等于113℃。
试验报告
6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
a) 本文件编号; b) 识别样品所需的全部细节; c) 测定过程中注意到的任何异常现象; d) 第5章规定试验所得结果; e) 试验日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