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41870-2022 工业互联网平台 企业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

GB/T 41870-2022 工业互联网平台 企业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2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5 15:50:44



相关搜索: 互联网 企业 平台 水平 应用 工业 绩效 评价 41870

内容简介

GB/T 41870-2022 工业互联网平台 企业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 ICS 35.240.50 CCS L 6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870——2022
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Assessment on application level and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2022-10-12实施
2022-10-12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870—2022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导向与原则 4.1 导向 4.2 原则 5 评价框架
4
6
评价体系与评价内容 6.1 概述 6.2 战略与组织 6.3 基础条件 6.4 平台应用 6.5 业务创新 6.6 效能效益评价实施 7.1 概述 7.2 评价过程 7.3 评价结果 7.4评价服务附录A(资料性)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与绩效指标体系参考文献
R
10 GB/T4187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紫光云引擎
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浪潮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蒲惠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奥利普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山东省电子信息产品检验院、北京来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天瑞集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摩尔元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中服软件有限公司、苏州慧工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电(福建)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佳运通电子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黄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国网浙江浙电招标咨询有限公司、国能(北京)商务网络有限公司、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福州睿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四川德恩云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浦江伯虎链条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慈养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华德智慧能源管理(天津)有限公司、天津融和互联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小龙、李君、邱君降、刘帅、周勇、李清、赵铭远、杨宝刚、王兵、张友明、张耀东、 胡锐、张培、苟启波、张旭、历明、杨灵运、金风明、任涛林、李阳、韦伟、刘品杰、钱晓钧、王克飞、程艳、 周德营、李卫国、王艺谚、张明明、李尧、王金德、石秀芳、褚瑞、马俊峰、杨磊、周志伟、张李斌、周游、刘平、 赵子奇、王勇、朱鹰、夏刚、于文涛、刘永才、王莲、李晋航、李亚东、郑忠斌、陈甜妹、毛建新、武东升、黄、 林新群、孙靖、冷友斌、杨晓东、谢磊、谢龙德、郑小根、蒋朝福、邱洪涛、刘蓝翔、赵鹏、于世著、高智伟、 韩鑫、马志伟、王震、金涛、于超。
II GB/T41870—2022
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对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与绩效进行评价的导向与原则、评价框架、评价体系与评价内容,并从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服务等方面给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实施指引。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企业评价其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与绩效,可为其建设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基础条件、提升应用能力和水平、切实获取应用成效提供指导;适用于平台服务商面向用户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为其开展供需精准对接、优化解决方案提供依据;也适用于行业组织、各级政府组织所辖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为其有效推进所辖企业上平台用平台,开展精准施策、精准服务提供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00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300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导向与原则
4.1导向 4.1.1 数字转型
引导企业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创新驱动潜能,通过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企业数据的广泛汇集、自动流转和挖掘利用,构建数据驱动的研发、生产、运营、服务模式,加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4.1.2全面连接
引导企业通过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人、机、料、法、环等的泛在连接、互联互通,加快设备上云、业务上云、数据上云,通过广泛汇聚各类生产要素资源全面打通业务链、物资链和资金链,支撑企业创新发展。 4.1.3平台赋能
引导企业充分运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所汇聚的工业APP、工业大数据、工业微服务等资源和解决方
1 GB/T418702022
案,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转型人才、降低转型成本、创新转型路径。 4.1.4模式创新
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业务创新,培育发展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
产、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提升跨企业、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发展能力。 4.1.5价值引领
引导企业将提升竞争力和经济社会效益作为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战略布局、 组织设置、资金投人、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建立健全上平台用平台的路径与机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创新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切实有效发挥平台应用价值。 4.2原则 4.2.1科学性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体系应聚焦用户侧,充分体现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关键点,评价结果应能有效支持企业找准上平台用平台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开展改进提升工作。
4.2.2实效性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应充分吸收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典型应用实践,反映我国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现状和趋势,引导企业务实高效推进上平台用平台。 4.2.3可操作性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体系应具有广泛适用性,评价数据应易采集、可分析,评价方法应便捷有效。 4.2.4可扩展性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体系应在总体框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进行适时调整和修订,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应用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实现不断优化和完善。
5评价框架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和绩效评价从企业上平台用平台的机制保障、应用基础、应用情况、应用成果、 应用效益等方面展开,主要包括战略与组织、基础条件、平台应用、业务创新和效能效益5个部分(见图1)。
a)战略与组织:主要评价企业为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的战略、组织、资金等方面的准备,包括
数字化战略、组织和人员、资金投入3个方面。 基础条件:主要评价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包括设备基础、异构网络融
b
合、数据基础管理、信息安全4个方面。 c):平台应用:主要评价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关键功能和服务的水平,包括设备上云、业务上
云、工业应用程序(APP)应用与创新、边云协同、大数据挖掘应用5个方面。 d) 业务创新:主要评价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的业务模式创新情况,包括数字化管理、网
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5个方面。 e)效能效益:主要评价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效能效益,包括竞争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个方面。
2 GB/T 41870—2022
效益
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 ·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
业务创新
·设备上云·业务上云·工业APP应用与创新边云协同·大数据挖抵应用
平台应用
·设备基础 ·数据基础管理·信息安全
·异构网络融合
基础条件
数字化战略·组织和人员·资金投》
战略与组织
图1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框架
6评价体系与评价内容
6.1概述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和绩效评价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一一战略与组织、基础条件、平台应用、业务创新、效能效益,并细化分解为20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见图2)。
6.2~6.6给出了各个二级指标及其对应三级指标的主要评价内容。各个三级指标对应的数据采集项见附录A,不同应用方在应用本文件时,可依据本身特点和需求,对各采集项进行必要的细化和取舍。
汽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应用水平和缆效评价体系
业务创新 效能效益
一级指标(5个)
战 S
基砂
平包用
城节
组织


网 智 个 R
经 社 4 O 益 益
T业 AE
2
络 囍 性化 化协 生 定 延
字化营
争力
二级指标 化 宇(20个) 战
织和人
会效
O
T
4 C
据挖福
上 上 成用
略 员
应 理 同 产 制 伸用大
-
产 服 应 成 效带社 工
O

4


O
炒 批 能 会质
发 务 品 务 急
水 响
fn

应 低 长 排 献

三级指标 (34个)
图2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体系
3 GB/T 41870—2022
6.2战略与组织 6.2.1概述
战略与组织主要评价企业的数字化战略、组织和人员、资金投入等方面是否满足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要求,应重点评价:
a)企业围绕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化战略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b)企业围绕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的组织机构设置、机制制度建设以及人员配备情况; c)3 企业上平台用平台相关资金投入的适宜性和持续性。
6.2.2 数字化战略
应评价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相关的战略制定与执行情况。重点评价: a) 企业是否将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纳入企业级数字化战略,是否围绕平台制定了清晰的实施
路径与目标;
b)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相关的数字化战略的执行情况与成效。 6.2.3 3组织和人员
应评价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相关的组织设置、人员保障等情况。重点评价: a) 企业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的组织机构的设置方式和层级,以及采用的组织模式是否与
应用平台的路径目标相适应; b)企业具备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能力的人员情况,以及为提升相关人员应用技能与水平所采
用措施的适宜性。
6.2.4资金投入
应评价企业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相关的资金投入情况。重点评价: a) 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的资金投人机制的适宜性; b)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的资金投入的持续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6.3基础条件 6.3.1概述
基础条件主要评价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应具备的各类基础条件,包括设备基础、异构网络融合、数据基础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应重点评价:
a)企业设备的数字化和联网水平,是否能够为企业上平台用平台提供基础支撑; b)企业网络覆盖情况、异构网络融合水平、标识解析应用情况等,是否满足企业开展工业互联
网平台应用的基础网络需求; c) 企业围绕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所开展的基础数据规范管理情况; d)企业围绕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所开展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情况。
6.3.2设备基础
应评价企业设备数字化水平及设备联网情况,重点评价: a)企业设备数字化水平,重点包括具备自动信息采集功能的数字化设备规模及占比,以及待
实施数字化改造的“哑”生产设备的规模及占比等;
4
上一章:GB/T 18268.31-2022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 电磁兼容性要求 第31部分:安全相关系统和预期执行安全相关功能(功能安全)设备的抗扰度要求 一般工业应用 下一章:GB/T 18268.32-2022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 电磁兼容性要求 第32部分:安全相关系统和预期执行安全相关功能(功能安全)设备的抗扰度要求 特定电磁环境的工业应用

相关文章

YC/T 535-2015 烟草工业企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应用指南 GB/T 24476-2023 电梯物联网 企业应用平台基本要求 GB/T 42569-2023 工业互联网平台 开放应用编程接口功能要求 GB/T 23031.1-2022 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 第1部分:总则 YC/T 579-2019 卷烟工业企业设备管理绩效评价方法 GB/T 42569-2023 工业互联网平台 开放应用编程接口功能要求 正式版 T/CECRPA 007-2024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规范 工业企业 T/CHB 001-2023 工业企业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