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124.14—2015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
第14部分:采气作业
Code for site safety inspection of petroleum enterprise-
Part 14: Natural gas recovery operation
2015-08—04发布
2015—11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1124.14—2015
目 次
前言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2
检查组织、程序、要求和频次 5 基础管理检查生产现场安全检查
4
6
问题整改及验证附录A(规范性附录) 采气作业安全检查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 安全检查发现问题或隐患清单附录C(资料性附录) 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参考文献
1
18
19
20
Q/SY 1124.14—2015
前言
Q/SY1124《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分为14个部分:
第1部分:地震勘探作业:第2部分:钻井作业:第3部分:修井作业;
第4部分:油田建设: —第5部分:炼化检维修:第6部分:测井作业:
第7部分:管道施工作业:第8部分:海洋钻井与修井作业第9部分:天然气净化厂:第10部分:天然气集输站:第11部分:压缩天然气:第12部分:采油作业:第13部分:油品销售:
-
--第14部分:采气作业;
第15部分:油气集输作业:第16部分:海上油气生产:
第17部分:机械加工: --第18部分: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液体常压储罐;一第19部分:液态储罐,本部分为Q/SY1124的第1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西南油气田公司。塔里木油田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光利、刘裕伟、王林、魏东、李长勇、李秋池、刘光富。胡超、邱华、杨
柯、余军、蒲泓汀、魏巍、杨海涛、解丽娟、白宪庆、赵彩年、孙文跃、盖艳。
II
Q/SY 1124. 14—2015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
第14部分:采气作业
1范围
Q/SY1124的本部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企业采气集输作业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陆上石油天然气企业采气集输作业现场安全检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SG R0004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Q/SY1236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Q/SY1237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范 Q/SY1238 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规范 Q/SY1240 作业许可管理规范 Q/SY1245 启动前安全检查管理规范 Q/SY1421 上锁挂牌管理规范 Q/SY1641 承包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范 Q/SY1643 安全目视化管理导则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进人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安全【2014]86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采气作业 natural gas recovery operation 在天然气气田采气集输过程中所涉及的生产设备设施维护及操作的作业活动。
3. 2
作业文件 : work document 生产作业活动的操作准则和控制标准文件等的总称,如作业指导书,作业计划书,操作手册、操
作规程等。
4检查组织、程序、要求和频次
4.1安全检查组织 4.1.1天然气采气作业安全检查按组织构成不同分为地区企业(局)级单位(处)级、基层单位(科)级。班组级和安全监督检查。 4.1.2地区企业(局)级安全检查由地区企业(局)组织相关专业处室及专业人员实施。
1
Q/SY1124.14—2015
4.1.3单位(处)级安全检查由单位(处)组织相关专业科室及专业人员实施 4.1.4基层单位(科)级安全检查由基层单位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实施 4.1.5班组级安全检查由班组长组织班员实施。 4.1.6安全监督检查由各级安全监督部门组织实施。 4. 2 检查程序
除班组级外的检查应按照以下程序开展检查工作: a) 编制检查计划: b) 前期准备: c) 编制检查方案; d> 开展检查; e) 检查小结: f) 信息沟通: g) 编制报告: h) 收集被检查单位整改回复: i) 复查、验证:
资料归档。
4.3 检查要求 4.3.1 检查人员应按照检查计划和方案开展检查。 4.3.2 检查人员应准备好检查需要的工具和资料,穿戴好适合采气作业场所的劳动保护用品。 4.3.3检查人员进人生产作业现场时,应出示有效证件并接受人场安全告知,熟知采气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要求,危险源和应急疏散路线等。 4.4 检查频次 4.4.1地区企业(局)级安全检查每年不应少于2次。 4.4.2单位(处)级安全检查每季度不应少于1次。 4.4.3基层单位(科)级安全检查每月不应少于1次。 4.4.4班组级安全检查每周不应少于1次。 4.5检查方法
检查人员宜选取以下方法开展检查:观察法、询问法、测量法,检查表法、演示法,教育法、查阅法。考核法,倾听法。取证法,验证法等。
5基础管理检查
5.1检查范围
作业文件、应急管理、消防器材、气体检测仪、压力容器。人员资质、培训、作业前准备、操作记录。交接班,工作前安全分析、作业许可证,启动前安全检查,上锁挂牌管理,目视化管理。变更管理、承包商管理等。 5.2检查内容
具体检查内容见表A.1。
2
Q/SY 1124.14—2015
6生产现场安全检查
6.1生产设备设施作业 6.1.1检查范围
气井开井、气井关井、启用水套炉(水浴炉)、停用水套炉(水浴炉)、排污、高级孔板阀清洗,天然气放空,清管发球,清管收球,灼烧炉/重沸器点火,:三甘醇脱水装置开车,三甘醇脱水装置停车,空压机启机,空压机停机,压缩机启机,压缩机停机、药剂(缓蚀剂,防冻剂和起消泡剂)加注,天然气取样、发电机操作,污水拉运,污水管输,凝析油装油、压缩机检修,过滤器滤芯更换、 脱硫剂更换、阀门维护保养、盘根更换,阀门更换,油嘴更换操作等。 6.1.2检查内容
具体检查内容见表A.2。
6.2安全防护设备设施作业 6.2.1检查范围
并口安全截断装置操作、安全阀更换、压力表更换、液位计更换、温度计更换、接地电阻测试、 变送器更换或检定,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气瓶充装,阴极保护设备操作等。 6.2.2检查内容
具体检查内容见表A.3
7问题整改及验证
7.1整改 7.1.1除班组级以外的各级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或隐患,应填写《安全检查发现问题或隐患清单》,格式参见附录B。除班组级以外的各级安全检查发现的重大隐患,应填写《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格式参见附录C。班组级检查发现的问题或隐患应填写隐患整改跟踪记录。 7.1.2各级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或隐患应以书面的形式现场告知受检单位,并与受检单位签字确认。 7.1.3受检单位应按照《安全检查发现问题或隐患清单”和《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的要求,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应在整改期限内完成整改,并及时将整改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给相关主管部门。如不能按时完成整改,应向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原因、整改进度和预计完成时间。 7.1.4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或隐惠:受检单位在完成整改前应采取必要的监控措施 7.2验证及关闭 7.2.1隐患责任单位将隐患整改后,应以书面的形式汇报相关主管部门.由相关主管部门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消项。 7.2.2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或隐患及其整改情况应作为下次安全检查的内容之一。 7.2.3隐患整改闭环管理应做到责任明确。签证齐全。文件完整。各责任主体应对所报送的所有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有效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7.2.4检查组应将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或隐患汇总备案。
3
Q/SY1124.14—201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采气作业安全检查表
基础管理检查内容见表A.1。
表A.1 基础管理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作业文件 作业现场应配置HSE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操作卡、操作手册等作业文件
作业现场应配置应急处置程序或应急处置卡,检查并确认现场配置的应急物资齐全,完好、可用。作业人员能正确使用配置的应急物资
2 应急管理 3 消防器材 作业现场配置的消防器材应完好。定期开展检查,做好记录 4 气体检测仪 作业现场配置的气体检测仪在检定有效期内,定期进行自检。确保完好备用
作业现场的压力容器及其附件管理和使用应符合TSG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作业中涉及的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有效操作证书
5 压力容器
O
人员资质
培训 作业前应开展安全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作业人员
7
应了解现场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应了解现场应急逃生路线作业前,应准备好所需的工器具、安防器材和消防器材等:作业人员应正确穿(佩)戴劳动保护用品:进人作业现场前应进行气体检测
8 作业前准备
9 操作记录 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接“两书一卡”的要求执行。并填写相关记录
作业前,应对作业条件和预防措施进行确认:作业过程中应进行安全监控,确保作业过程受控;作业结束后应检查确认现场无遗留安全隐患交接班时,当班员工与接班员工应共同实施交接班检查并对作业相关的工作
安全检查
1
11 交接班 内容。进度、风险及控制措施、流程变化。关键控制点等内容进行交接。做好
记录
工作前 作业前应按照Q/SY1238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规范”的规定开展工作前安全安全分析 分析
12
13 作业许可证 涉及危险作业的·按照Q/SY1240《作业许可管理规范”的规定办理作业许
可证
启动前安 涉及设备启动操作的,应按照Q/SY1245《启动前安全检查管理规范》的规定全检查 开展启动前安全检查
14
涉及上锁挂牌的,应按照Q/SY1421“上锁挂牌管理规范》的规定执行;需要进行能量隔离的,应采取有效的能量隔离措施
15 上锁挂牌管理
16 目视化管理 作业现场应按照Q/SY1643安全目视化管理导则”的规定开展目视化管理
工作涉及变更管理的,应按照Q/SY1237《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范》的规定开展变更管理按照Q/SY1641《承包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范》的规定开展承包商管理工作
17 变更管理
18 承包商管理
生产设备设施作业检查内容见表A.2。
4
Q/SY1124.14—2015
表A.2生产设备设施作业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 1 2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检查设备流程,确认手动放空阀、排污阀、各级生产针型阀处于关闭状态,井口安全截断阀处于工作状态:倒好生产流程,提前做好水套炉保温工作流程倒换时必须先开低压,再开高压,依次进行。防止整压,安全阅必须处于工作状态采气树主控阀处于全开状态开井前做好相关参数和调度指令的记录开井时由内到外先缓慢全开采气树闸阀,再缓慢打开井口节流阀调节气量:严禁用闸阀调节气量各级压力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保持节流阀畅通,防止堵塞操作阅门时,操作人员应侧身缓慢操作,闸阀开启到下死点时应将手轮回转 1/2圈~1圈开井后应对工艺流程进行确认,阀门开关指示牌悬挂正确:并做好记录关井前做好相关参数和调度指令的记录关井后井口安全截断阀应处于工作状态,流量计停表
4
气井开井
6 7 8 9 10 11 气井关井 关井时先关闭采气树节流阀,再由外到内关闭采气树闸阀,并检查阀门无内漏
操作阀门时,操作人员应侧身缓慢操作,闸阀关闭到上死点时应将手轮回转 1/2圈~~1圈关井后应对工艺流程进行确认。阀门开关指示牌悬挂正确,并做好记录水套炉(水浴炉)附属设施应完整有效,烟道系统畅通无阻·火焰观察孔道畅通无障碍。腋位在规定范围内全开炉瞳配风系统通风,对水套炉周围环境和炉睦内可燃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点火水套炉水温升至60℃~80℃时。投人生产保温
12 13 14
16 17 (水浴炉) 开度及调风挡板,观察火焰颜色,确认燃烧完全,盖上点火孔盖
启用水套炉 严格执行先点火后开气程序,点火时人体侧站,不得正对点火孔:调节燃气阀
点火后如火焰熄灭,应对炉膛内残余天然气进行通风置换,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再次点火配风完成后,应锁紧配风门,防止风门位置改变做好相关记录应先关闭主火控制阀。利用引导火进行烘炉。同时应检查燃气控制阀无内漏烘炉完成后,关闭引导火控制阀,检查确认燃气控制阀无内漏后,对燃料气进行泄压
18 19 20 21 22 23 停用水套炉 排污时应采取快速连续开启和关闭加热炉排污的方式进行 24 (水浴炉) 停用后应关闭加热炉的炉门。风门,并切断气源
长期停用水套炉应悬挂停用标志,定期烘炉,并酸洗或用适量磷酸三钠进行煮炉。冬季停炉时应做好防冻措施做好相关记录排污前应确认排污系统内无其他设备和管线打开作业
25 26 27 28
排污 排污前应检查污水池或污水罐液位,确认容积满足排液要求,排污管线牢固
排污口周围划定警戒区域,加强监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