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140.50 CCS H 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747—2022
结构级和高强度连续热镀锌双辊铸轧
薄钢板及钢带
Continuous hot-dip zinc-coated twin-roll cast steel sheet and strip of
structural quality and high strength steel
(ISO 15211:2012,Continuous hot-dip zinc-coated twin-roll cast steel sheet of
structural quality and high strength steel, MOD)
2022-10-12发布
2022-10-12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74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15211:2012《结构级和高强度连续热镀锌双辊铸轧薄钢板》。 本文件与ISO15211:2012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两个文件之间的结构编号变化对照一览表
见附录A。
本文件与ISO152112012相比,存在较多技术差异,在所涉及的条款的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直单线(I)进行了标示。这些技术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见附录B。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增加了附录C资料性)“近似牌号对照表”;
删除了参考文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张家港中美超薄带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敬业钢铁有限公司、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施一新、冯庆晓、李晓波、田子健、齐进刚、聂文金、孙梦寒、王少博、李化龙、徐海强、 黄久贵、周东生、李腾飞。
I
GB/T 41747—2022
结构级和高强度连续热镀锌双辊铸轧
薄钢板及钢带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板采用双辑铸轧工艺生产的结构级和高强度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分类和代号、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订货内容。
本文件对应的产品应用于对耐腐蚀性能有要求的内外覆盖件和结构件。本文件适用于厚度不大于 2.0mm的结构级和高强度钢连续热镀锌双辑铸轧薄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薄钢板及钢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 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12 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碳酸钠分离-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铬量 GB/T223.1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钼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 GB/T 223.1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硫代硫酸钠分离-碘量法测定铜量 GB/T223.23 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 丁二酮分光光度法 GB/T223.26 钢铁及合金钼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223.37 钢铁及合金氮含量的测定 蒸馏分离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GB/T223.40 钢铁及合金锯含量的测定 氯磺酚S分光光度法 GB/T223.6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223.62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223.6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223.69 钢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GB/T223.72 钢铁及合金 硫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 GB/T223.84 钢铁及合金钛含量的测定 二安替比林甲烷分光光度法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28.1-—2021,ISO6892-1:
2019,MOD)
GB/T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2010,ISO7438:2005,MOD) GB/T 247 钢板及钢带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1839 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1839—2008,ISO1460:1992MOD) GB/T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7505金 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GB/T20066 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20123 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1
GB/T 417472022
GB/T20124钢铁氮含量的测定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 GB/T20125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25052连续热浸镀层钢板和钢带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双辊铸轧薄钢板及钢带 Ftwin-rollcaststeel sheetand strip 采用双辊铸轧工艺,将钢水直接浇铸出与最终厚度接近的铸带,后续经过小压下量热轧制成的薄钢
板及钢带。 3.2
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及钢带 continuous hot-dip zinc-coated steel sheet and strip 通过在连续镀锌生产线上对除锈后的双辑铸轧热轧薄钢板及钢带(3.1)或后续经冷轧的薄钢板及
钢带进行热浸镀而获得的产品。 3.3
普通锌花镀层normalspanglecoating 锌层在正常凝固过程中,锌晶粒自由长大成形的具有明显锌花形貌的镀层。 注:普通锌花具有金属光泽,且应用广泛。它可作为镀层条件S或N提供(参见8.5);但它的外观可能比较多变,
且不适合装饰性涂装。
3.4
小锌花镀层 层minimized spanglecoating 锌层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的锌晶粒被人为限制,形成的细小的锌花镀层。 注:该产品的表面外观在单卷或卷与卷之间可能会有一些镀层的不均匀。
3.5
无锌花镀层 zerospanglecoating 通过特殊控制方法得到的目视不可见的细小锌花镀层。
3.6
差厚镀层differentialcoating 镀锌钢板的两面具有不同指定锌层重量的镀层。
3.7
光整skinpass 对镀锌钢板进行轻度冷轧的过程。 注:进行光整的目的是使表面光滑度更高,以改善表面外观。光整还可暂时减少表面在成品零件制造过程中出现
拉伸应变痕(吕德斯线)。光整也可控制和改善粗糙度。光整会导致硬度的增加和延展性的下降。
4尺寸、外形、重量
4.1薄钢板及钢带的厚度不大于2.0mm,宽度不大于1800mm。 4.2宽度小于900mm的镀锌薄钢板可从宽薄板上切分而成。 4.3薄钢板及钢带的厚度为基板和镀层厚度的总和。 |4.4薄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5052的规定。
2
GB/T41747—2022
5技术要求
5.1 钢的化学成分 5.1.1 钢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 5.1.2 钢的成品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22的规定。
表1 结构级钢化学成分(熔炼分析)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牌号
C Si* Mn P S Cu Ni Cr Mo Nb
Ti
V
不大于
SU280GD+Z、SU350GD+Z、 SU390GD+Z、SU420GD+Z、 SU480GD+Z,SU550GD+Z SU600GD+Z.SU650GD+Z
1.35 0.045 0.035 0.50 0.30 0.30 0.15 0.008 0.008 0.008
0.25
在本表中,”表示不做要求,但应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分析结果。
-
表2 高强度钢化学成分(熔炼分析)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元素
% s
Si 不大于
Mn
Ti
Nb
C
P
V 不小于
N*
牌号 HU300LAD+Z HU340LAD+Z 0.23
1.35 0.040 0.040 0.008 0.008 0.008 1.35 0.040 0.040 0.008 -0.008 0.008 1.35 0.040 0.040 0.008 0.008 0.008 1.50 0.040 0.040 0.008 0.008 0.008 1.50 0.040 0.040 0.008 0.008 0.008 1.65 0.040 0.040 0.008 0.008 0.008 1.65 0.040 0.040 0.008 0.008 0.008 1.65 0.040 0.040 0.008 0.008 0.008 1.65 0.040 0.040 0.008 0.008 0.008
0.22
0.25 0.26 0.26 0.26 0.26 0.26 0.26
HU380LAD+Z HU420LAD+Z HU460LAD+Z HU500LAD+Z HU550LAD+Z HU600LAD+Z HU650LAD+Z
c
在本表中,“二”表示不做要求,但应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分析结果
.:
钢中应至少含有钒、钛、锯等细化晶粒元素中的一种,单独或组合加人时,应保证其中至少一种合金元素含量
b
不小于表中规定含量的下限。 需方可以选择限制氮含量。应注意的是,根据供方的微合金化方案(例如使用钒),可以考虑加人氮。应考虑使用氮结合元素(例如钒和钛)。
3
GB/T 41747—2022
5.2 力学性能
结构级、高强度级薄钢板及钢带的力学性能应分别符合表3、表4的规定。除非另行规定,拉伸试样为带镀层试样。
表3 结构级薄钢板及钢带的力学性能
断后伸长率Ab
%
抗拉强度R
下屈服强度R。"
牌号
MPa
MPa
As0 mm 试样标距L。=50mm 试样标距L。=80mm
A 80 m
>18 ≥16 ≥14 ≥12 ≥10 >8 >6 >5
≥>16 ≥14 ≥12 >10 >8 >7 >5 ≥4
≥380 ≥420 ≥460 ≥480 ≥520 ≥560 ≥630 ≥680
≥280 ≥350 ≥390 ≥420 ≥480 ≥550 ≥600 ≥650
SU280GD+Z SU350GD+Z SU390GD+Z SU420GD+Z SU480GD+Z SU550GD+Z SU600GD+Z SU650GD+Z 当届服现象不明显时,采用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o.2 b可采用L。=50mm或L=80mm两种标距。 推荐优先采用L。=50mm。存在争议时,以L。=50mm为准。
表 4 高强度薄钢板及钢带的力学性能
断后伸长率Ab
%
抗拉强度Rm
下屈服强度R。"
牌号
MPa
MPa
A 5o mm 试样标距L。=50mm 试样标距L。=80mm
A go mm
≥380 ≥410 ≥450 ≥480 ≥520 ≥550 ≥565 ≥620 ≥680
≥>18 ≥16 ≥>14 ≥>12 ≥>10 >8 >7 >6 >5
≥16 ≥14 ≥12 ≥10 >8 >7 >6 >5 ≥4
HU300LAD+Z HU340LAD+Z HU380LAD+Z HU420LAD+Z HU460LAD+Z HU500LAD+Z HU550LAD+Z HU600LAD+Z HU650LAD+Z 当届服现象不明显时,采用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o.2。 b可采用L。=50mm或L。=80mm两种标距。 推荐优先采用L。=50mm。 存在争议时,以L。=50mm为准。
≥300 ≥340 ≥380 ≥420 ≥460 ≥500 ≥550 ≥600 ≥650
4
GB/T 41747—2022
5.4焊接性能
如果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且注意较重镀层薄钢板的使用方法,镀锌薄钢板适合焊接。 5.5涂覆性能
热浸镀锌双辊铸轧钢板及钢带为喷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涂料,但是初次处理可能与低碳钢上的有些不同。预处理底漆、化学转化膜(铬酸盐、磷酸盐或氧化物类型)和一些专门配制的用于直接涂在锌表面上的涂料都适用于热浸镀锌板的初次处理。在制定涂装计划时,宜考虑是否将下单的热浸镀锌板进行钝化处理。
5.6表面处理
5.6.1钝化
镀锌层通过钝化处理,可减少潮湿贮运条件下产生的锈蚀(白锈)。但这种处理的防腐蚀性能有限,而且妨碍大多数涂料的附着性。 5.6.2磷化
通过磷化处理,使各种镀层种类的镀锌薄钢板及钢带,不必进一步处理即可涂层(常规清洗除外),可改善涂层的附着性能和防腐性能,减少贮运过程中被腐蚀的危险。磷化后与适合的润滑剂配用,可改善成型性能。 5.6.3涂油
涂油可减少潮湿贮运条件下的薄钢板锈蚀,经钝化处理后的薄钢板及钢带再涂油可进一步减少潮湿存贮条件下的锈蚀。油层应能够用不损伤锌层的脱脂剂去除。 5.7表面质量 5.7.1以卷切交付的薄钢板不应有分层、表面裂纹和其他对成品或随后相应加工处理有害的缺陷。 5.7.2对于薄钢带,由于没有机会切除带缺陷部分,允许带缺陷交货,但带缺陷部分的长度不应超过钢带总长度的3%。对于分切产品不准许带缺陷交货。
6试验方法
6
6.1钢的化学成分试验一般按GB/T4336、GB/T20123、GB/T20124、GB/T20125或其他通用的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仲裁时按GB/T223.12、GB/T223.14、GB/T223.18、GB/T223.23、GB/T223.26、 GB/T223.37、GB/T223.40、GB/T223.60、GB/T223.62、GB/T223.63、GB/T223.69、GB/T223.72、 GB/T223.84和GB/T20125的规定进行。 6.2每批薄钢板及钢带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7的规定。 6.3镀层附着力弯曲试验的试样离侧面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25mm。试样的最小宽度应为50mm。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