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 010 CCS H 04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4252021
铜及铜合金加工行业绿色工厂
评价导则
Guideline for assessment of green factory in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processing industry
2021-10-01实施
2021-05-1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142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
限公司、宁波博威合金板带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宁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力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慧稳、赵万花、孙永辉、郑春、王梦娜、孙新春、苑和锋、孙文声、魏连运、蒋洪赞、 徐高磊、黄国杰、王向东、熊玮轩、潘志军、孙志民、应奔放、彭丽军、刘新伟。
YS/T1425—2021
铜及铜合金加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铜及铜合金加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的总则、总体要求、评价程序及评价报告等,本文件适用于具有实际生产过程的铜及铜合金加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并作为铜及铜合金加工行业
制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的总体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119 9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T11086-2013铜及铜合金术语 GB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613 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19153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576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 19761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20052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256 产品生态设计通则 GB 24789 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 24790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32150 )工业企业室温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32161一2015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GB/T36000 社会责任指南 GB/T36132-—2018绿色工厂评价通则 GB/T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YS/T1401 铜加工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1
YS/T1425—202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绿色工厂greenfactory 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 【来源:GB/T361322018,3.1
3. 2
生态(绿色)设计eco-design(green-design) 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
各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活动。
[来源:GB/T32161—2015,3.2]
3.3
铜及铜合金加工产品copperandcopperalloyprocessingproduct 用热、冷塑性变形方法如挤压、锻造、轧制或拉伸(可单独采用或联合采用)所获得的铜及铜合金产品
的统称。铜及铜合金加工产品包括管材、棒材、型材、线材、板材、带材、箔材、锻件等。
[来源:GB/T11086—2013,4.1,有修改]
4总则
4.1评价原则 4.1.1一致性原则
评价总体结构与GB/T36132一2018提出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和要求保持一致。 4.1.2行业性原则
评价要求在GB/T36132一2018的基础上突出铜及铜合金加工行业的特征。
4.1.3系统性原则
评价指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绩效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完整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4.2评价指标 4.2.1评价指标体系 4.2.1.1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基本要求、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人、产品、环境排放、绩效七个方面,在一级指标下设二级指标,在二级指标下设具体评价要求。基本要求为工厂参与评价的基本条件,不参与评分;其他六个方面为具体评价要求,通过评分来判断工厂满足要求的程度。 4.2.1.2具体评价要求分为必选要求和可选要求,必选要求为工厂应达到的基础性要求,必选要求不达标的不能评价为绿色工厂;可选要求为鼓励工厂努力达到的提高性要求,具有先进性,依据受评工厂的实际情况确定可选要求的满足程度。 2
YS/T1425—2021
4.2.2权重系数
铜及铜合金加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一级指标权重系数总和为100%,具体分配如下: a) 基本要求(5.1)采取一票否决制,应全部满足; b) 基础设施(5.2)权重20%; c) 管理体系(5.3)权重10%; d) 能源与资源投人(5.4)权重15%; e) 产品(5.5)权重10%; f) 环境排放(5.6)权重15%; g) 绩效(5.7)权重30%。 铜及铜合金加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可根据其行业特点在上述范围内设定二级指标各具体评价
要求及其指标分值。 4.3评价方法 4.3.1评价可由第一方、第二方或第三方组织实施。当评价结果用于对外宣告时,则评价方至少应包括独立于工厂、具备相应能力的第三方组织。 4.3.2实施评价的组织方应查看受评工厂的报告文件、统计报表、原始记录、声明文件、分析测试报告、 相关第三方认证证书等支持性文件;并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对相关人员的座谈、实地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收集评价证据,并对评价证据进行分析,确保受评工厂的评价结果对相关指标要求的符合性证据充分、 完整、准确。
5总体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合规性与相关方要求 5.1.1.1工厂应依法设立,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工厂应至少运行一年以上。 5.1.1.2工厂应具有良好信用,自评价之日前三年(含成立不足三年)无严重违法失信、经营异常记录。 5.1. 1.3 3工厂自评价之日前三年(含成立不足三年)应无较大及以上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 5.1.1.4工厂对利益相关方的环境要求做出承诺的,应同时满足有关承诺的要求 5.1.1.5 5工厂应与国家和行业颁布的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一致。 5.1.2基础管理职责 5.1.2.1最高管理者要求
最高管理者要求应满足GB/T36132—2018中4.3.1的要求。 5.1.2.2 2工厂要求
工厂要求应满足GB/T36132—2018中4.3.2的要求。 5.2基础设施 5.2.1建筑 5.2.1.1工厂的建筑应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
3
YS/T1425—2021
5.2.1.2工厂的建筑应从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采光照明、绿化及场地、水资源及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建筑的节材、节能、节水、节地及无害化。 5.2.1.3工厂应集约化利用厂区,在满足生产工艺前提下,优先采用联合厂房、多层建筑等。 5.2.2照明 5.2.2.1厂区及各房间的照明应尽量利用自然光或节能灯,建筑照明应符合GB50034的规定。 5.2.2.2不同场所的照明应进行分级设计。 5.2.2.3大型厂房的照明系统宜采用分区控制方式,辅助生产和生活福利设施的照明系统宜适当增设照明控制开关,短时有人的场所宜采取节能自熄措施。 5.2.3设备设施 5.2.3.1专用设备
a) 专用设备应符合相关行业规范条件要求,降低能源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 b) 应不使用有色金属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规定的淘汰类设备。 c)工厂新、改和扩建时,其生产工艺、主要装备等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
5.2.3.2通用设备
a) 通用设备或其系统的实际运行效率或主要运行参数应符合该设备经济运行的要求 b) 已明令禁止生产、使用和能耗高、效率低的设备应限期淘汰更新。 c) 适用时,通用设备如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容积式空气压缩机、单元式空调机、通风机、三相配
电变压器、电力变压器等应分别达到GB18613、GB19153、GB19576、GB19761、GB20052、GB 24790等标准中能效限定值的要求,
d)通用设备宜采用效率高、能耗低、水耗低、物耗低的设备。 5.2.3.3计量设备
a)工厂应依据GB17167、GB24789、YS/T1401等要求配备、使用和管理能源、水以及其他资源的
计量器具和装置。一级用能单位、二级用能单位、主要三级用能单位计量器具配备率应满足 YS/T1401的要求。
b)能源及资源使用的类型不同时,应进行分类计量。工厂若具有以下设备,需满足分类计量的要求:
·照明系统: ·新水、循环水、软化水及相关用能设备的计量和控制;:空气处理设备的流量和压力计量;天然气、相关用能设备的能耗计量和控制设备;:热力(蒸汽和热水)、相关用能设备的计量。
5.2.4其他设备设施 5.2.4.1工厂应投入污染物处理设备及设施,以确保其污染物排放达到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5.2.4.2工厂宜开展智能工厂建设。建立铜加工大数据平台,广泛应用自动化智能装备,实现智能化管理、智能化调度、数字化点检和设备在线智能诊断。 5.2.5标识
在生产区应设置操作提示牌、说明牌、线路示意图牌等标牌;在道路交叉口、生产车间等需警示安全的区域应设置安全标志,应设置应急避灾线路指示标志。 4
YS/T1425—2021
5.3管理体系 5.3.1质量管理体系
工厂应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GB/T19001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宜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 5.3.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工厂应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GB/T45001要求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宜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 5.3.3环境管理体系
工厂应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GB/T24001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宜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 5.3.4能源管理体系 5.3.4.1工厂应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GB/T23331要求的能源管理体系,宜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 5.3.4.2工厂宜建立能源管理中心。 5.3.5社会责任
a) 工厂宜按照GB/T36000每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说明履行利益相关方责任的情况,特别是环
境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b)社会责任报告宜公开可获得。
5.4能源与资源投入 5.4.1能源投入 5.4.1.1工厂应优化用能结构,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投人,宜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清洁的能源。 5.4.1.2铜及铜合金加工各工序能耗应满足行业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减少能源消耗 5.4.1.3工厂产生的余热、余压等二次能源宜回收利用。 5.4.2资源投入 5.4.2.1工厂应按照GB/T7119的要求开展节水评价工作。 5.4.2.2工厂应减少有害材料的使用,评估有害物质及化学品减量使用或替代的可行性。 5.4.2.3工厂宜使用再生铜及铜合金原料。 5.4.3采购 5.4.3.1工厂应对采购的能源及原材料供方制定选择、评价的准则。 5.4.3.2工厂应对采购的产品实施检验或开展其他的活动。 5.4.3.3工厂宜向供方提供包含有害物质使用、可回收材料使用、能效等要求的采购信息。 5.4.3.4供方宜通过绿色供应链评价要求。 5.5产品 5.5.1生态(绿色)设计 5.5.1.1工厂应在产品设计中引人生态设计的理念。适用时,产品品种宜按照对应品种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5
YS/T1425—2021
5.5.1.2工厂宜按照GB/T24256对生产的产品进行生态设计,并宜按照GB/T321612015对生产的产品进行评价。 5.5.2有害物质使用 5.5.2.1工厂在工艺流程中应减少或替代有害物质的使用。 5.5.2.2有毒有害物质的贮存、运输、生产和使用场所,应设置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设施。 5.5.3减碳
a)工厂宜采用适用的标准或规范对生产的产品进行碳足迹核算或核查。 b)核算或核查的结果宜对外公布。 c)工厂宜利用核算结果对其产品的碳足迹进行改善。
5.6环境排放 5.6.1大气污染物
工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规定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定,并满足国家排污许可要求。 5.6.2水体污染物
工厂的水体污染物排放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规定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定,并满足国家排污许可要求 5.6.3固体废物 5.6.3.1固体废物的贮存、转移和处置应符合GB18597、GB18598和GB18599等相关标准的规定。 5.6.3.2工厂宜针对自身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5.6.3.3企业无法自行处理的危险废物,应委托具有资质和能力的企业进行危险废物处理。 5.6.4噪声 5.6.4.1厂界环境噪声排放应符合GB12348及地方相关标准的要求。 5.6.4.2工厂应建立噪声源台账,对噪声敏感建筑物或工人长期工作场所定期开展自行监测和监控,并保存原始监测和监控记录。 5.6.5温室气体
工厂应采用GB/T32150或适用的标准对其厂界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和报告,宜进行核查,核查结果宜对外公布。工厂宜利用核算或核查结果对其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改善。 5.7绩效 5.7.1一般要求 5.7.1.1工厂应依据GB/T36132一2018中附录A提供的方法计算或评估绩效,并利用结果进行绩效改善。适用时,绩效指标应满足铜及铜合金加工行业相关规范条件。 5.7.1.2绩效统计和计算应选取和覆盖能够反映工厂绩效水平的完整周期,至少包括不超过评价前一自然年度连续的12个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