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工商管理>中国制造业技术选择的机理与效应

中国制造业技术选择的机理与效应

资料类别:工商管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6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5-29 09:28:56



推荐标签: 技术 选择 效应 机理 中国制造业 机理

内容简介

中国制造业技术选择的机理与效应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陶洪编著的《中国制造业技术选择的机理与效应》以中国制造业技术选择的机理与效应为研究核心,在宏观层面,借助将劳动生产率分解模型,从资本和技术两方面分析我国制造业领域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以及技术选择对省域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差距。并结合企业统计数据特征,构建企业可操作的劳动生产率分解模型,以促进企业更好利用劳动生产率指标指导和改善管理实践活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方法和逻辑框架
1.4 本书的创新点
第2章 生产率测算的进展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研究
2.1 生产率测算与分解理论的发展
2.2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测算和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
2.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省域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分解
2.4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影响因素的规律性特征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资本深化与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
3.1 面板数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3.2 变量的协整检验
3.3 人均资本分别和人均资本规模效率、资本强度效率的误差修正模型
3.4 人均资本分别和人均资本规模效率、资本强度效率的因果检验
3.5 结论与建议
3.6 本章小节
第4章 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区域收敛特征
4.1 区域差距的分析方法
4.2 劳动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收敛的描述分析
4.3 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增长的收敛分析
4.4 区域技术发展的路径依赖与生产率收敛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资本、技术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5.1 劳动生产率的微观分解
5.2 案例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制造业企业技术采纳的微观机理
6.1 技术采纳行为研究进展
6.2 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更高程度自动化技术采纳的实证研究
6.3 制造业技术采纳和使用过程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任务绩效匹配的制造业企业技术使用绩效分析
7.1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研究进展
7.2 基于技术任务匹配的制造业企业技术发展绩效分析
7.3 提高技术使用绩效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我国制造业技术升级路径选择
8.1 企业技术发展类型及国际经验
8.2 我国制造业技术发展的路径分析
8.3 技能偏向型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成因
8.4 技能偏向型技术的意义与机遇
8.5 技能偏向型技术发展的国际经验
8.6 技能偏向型技术发展的政策建议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总结和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结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9.3 研究的局限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附录1:中国省域工业劳动生产率及其分解因素1988~2006年历年数据
附录2:中国制造业技术选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章:中国制造业效率的测度及时空演化研究 下一章:面对差异的考验:一个跨国公司的经历

相关文章

制造业服务化路线图:机理、模式与选择 高煤级煤储层渗透率的构造:采动控制效应与作用机理 建筑产业集群:机理、效应与发展战略 管理潜能的结构特征与显化机理研究:以国有大型制造企业中层管理者为例 汽车先进技术译丛:轻量化-原理、材料选择与制造方法 循环经济视角下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机理与路径选择研究:以煤炭产业为例 中国流域库坝工程开发的生态效应与生态调度研究 三江平原水资源开发环境效应及调控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