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环境工程>中国宗教多元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中国宗教多元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资料类别:环境工程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99.9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5-04 17:21:10



推荐标签: 宗教 中国 生态 发展 研究 多元 持续性 多元

内容简介

中国宗教多元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中国的多重全球化与自然概念的多样性、青海安多藏族地景艺术、家园建造与生态审美、颠覆环境主义:藏文化,藏传佛教以及环境保护的现代阐释、适应?还是选择?——对宗教文化生态的理解、社会结构与传统文化保护——三十年来我国古村落保护反思、发展理论与生态人类学——发展生态学的可能性等。
目录
序一:环境、宗教与人类的发展道路
序二:中国信仰与生态实践的多元性
理论探讨
中国的多重全球化与自然概念的多样性
青海安多藏族地景艺术、家园建造与生态审美
颠覆环境主义:藏文化,藏传佛教以及环境保护的现代阐释
适应?还是选择?——对宗教文化生态的理解
社会结构与传统文化保护——三十年来我国古村落保护反思
发展理论与生态人类学——发展生态学的可能性
经典释读
生态与经典
天地之大德:《易经》中的深度生态学
汉语古文著作中早期“地”和“土”之观
民间宗教是中国生态学的一种资源吗?——关于风水的讨论
儒家“万物一体”的生态观:重读《大学问》
“道物无际”——道教生态哲学理念及范畴
个案研究
都市空间的重建:中国的健康、财富、环境生态系统
论安多藏族牧民定居化模式及其特点
——以甘肃省玛曲县、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大武镇为个案
在生态移民过程中生态是如何被“遗忘”的?
——社会学视角下的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个案研究
生态与生计——神农架下谷坪土家族民族乡动物与人争食考察
侗族糯稻种植及其文化运作探究
浅析环境因素对满族习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作用
宗教与生态研究
从佛教的密宗到伊斯兰教的依善派——为什么神秘主义教派有较大影响
民间信仰与生态环境——以藏区神山信仰与生态保护为例
被献祭的水鬼——晋水流域的文化图式分析
真主与代治:一个伊斯兰教团体的生态实践与信仰表述
试论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生态文明
黄河源头流域的生态移民与文化适应性研究
现代化进程中布朗族的宗教与生态
从宗教中发现自然,从环境里寻找宗教

上一章:复杂性科学范式下的生态省发展战略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下一章:北京城市景观生态与绿色空间研究

相关文章

中国中部地区的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政策研究 中国当代生态学研究:可持续发展生态学卷 城市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绿地探索与研究 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水资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2015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重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陕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