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环境工程>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陕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陕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资料类别:环境工程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6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5-08 12:22:28



推荐标签: 生态 可持续发展 理论 足迹 研究 生态环境 基于 陕北 基于

内容简介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陕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王治国 等著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陕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运用生态足迹方法.从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等方面.对陕北1997—2006年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变化进行定量评估.并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对陕北2010~2020年的生态环境供需情况进行预测。基子以上基础运用万元GDP生态足迹模型、万元GDP生态赤字模型、生态足迹多样性及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陕北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生态足迹社会经济驱动力因子进行了分析。特别针对陕北水资源匮乏这一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建立了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陕北1997—2006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评价,揭示了陕北已有社会生产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当前生态环境供需情况和将来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小生态足迹、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途径和对策.构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和保障体系。《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陕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可供从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水资源等方面的研究生、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陕北地区自然环境状况
2.2 陕北地区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4 陕北生态环境供需能力分析
4.1 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4.2 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
4.3 陕北生态赤字动态分析
4.4 生态环境供需能力预测
4.5 小结
5 陕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5.1 万元GDP生态足迹分析
5.2 万元GDP生态赤字分析
5.3 生态足迹多样性及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分析
5.4 陕北生态足迹社会经济驱动力因子分析
5.5 小结
6 陕北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
6.1 陕北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方法
6.2 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6.3 陕北水资源人均承载力与生态足迹
6.4 小结
7 陕北可持续发展对策
7.1 陕北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
7.2 陕北农业生产力提高对策
7.3 陕北循环经济建设
7.4 陕北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恢复
7.5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7.6 陕北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
7.7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8.3 本书研究创新点
附表
参考文献

上一章: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2011年版) 下一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基础过关800题(2011年版)

相关文章

中国中部地区的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的物质代谢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 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 2013年版 生态主义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基于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研究 生态主义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基于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研究 基于SSM/HSM的区域生态安全管理理论、方法及实证研究 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生态伦理的环境科学理论和实践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