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建筑工程>寒冷地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模型

寒冷地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模型

资料类别:建筑工程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1207.2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3-12 10:49:31



推荐标签: 城市 模型 水资源 寒冷 地区 承载力 地区 承载力

内容简介

寒冷地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模型
作 者: 邱微,樊庆锌 著
出版时间: 2013
丛编项: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寒冷地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列丛书》内容主要包括:第1章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水-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理论以及水资源循环机制为理论基础,分析探讨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内涵及特征;第2章结合“寒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寒区城市水资源及水循环特点,进一步阐述寒区城市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及规律;第3章对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常用方法,建立寒冷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体系;第4章阐述寒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建模的方法,包括系统动力学模型、多目标规划模型、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第5、6章及第7章分别为应用模型计算开展研究的具体案例;第8章提出寒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寒冷地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列丛书》可供高等学校市政工程、城市水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师生及相关科研工作者参考使用。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内涵及特征
1.1.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1.1.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1.1.3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
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1.2.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内涵
1.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1.2.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
1.3 水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复合系统理论
1.3.1 一般系统的概念
1.3.2 复合系统理论
1.4 水循环
1.4.1 水的自然循环、社会循环
1.4.2 水的健康循环
第2章 寒区城市水资源分布状况及规律
2.1 寒区的地理特征
2.2 寒区城市水资源及水循环特点
2.3 寒区城市水资源分布状况及规律
2.3.1 寒区城市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及规律
2.3.2 寒区城市地表水资源分布状况及规律
第3章 寒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3.1.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常用方法
3.2.1 层次分析法
3.2.2 主成分分析法
3.2.3 投影寻踪法
3.2.4 模糊综合评判法
3.2.5 密切值法
3.2.6 灰色关联理论
3.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4 水环境承载力定量计算
第4章 寒区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模型
4.1 系统动力学模型
4.1.1 系统动力学原理
4.1.2 系统动力学特点
4.1.3 系统动力学应用于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优势
4.1.4 系统动力学应用软件
上一章:2014全国城市规划专业七校联合毕业设计作品集:慢行城市 下一章:建筑美学的春天:一个城市设计家50年的实践与追求

相关文章

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与实践 资源性缺水地区水环境承载力研究及应用 上海大都市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估算方法研究 资源、环境、人口增长与城市综合承载力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方法应用 2014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中国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规划开发战略选择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寒冷地区铁路隧道排水设施电热防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