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建筑工程>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 以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建筑装饰为例 [姜娓娓] 2006年版

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 以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建筑装饰为例 [姜娓娓] 2006年版

资料类别:建筑工程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9560.6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3-23 16:40:54



推荐标签: 环境 中国 建筑装饰 世纪 为例 以来 社会文化

内容简介

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 以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建筑装饰为例
作 者: 姜娓娓
出版时间: 2006
  《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首先分析了诸多已有的中西方建筑装饰概念存在的问题,重新界定了装饰的概念,从装饰与建筑本体之间关系的角度提出了“本体性装饰”和 “附加性装饰”的概念,并从哲学的高度总结了它的三层作用:实用、美化和表达意义。其次,通过具体分析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建筑装饰在演变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和审美因素),以及“本体性装饰” 和“附加性装饰”演变和更替的关系,提出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是一种在错综复杂观念下的一致、互动的关系。第三,《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肯定了装饰在建筑中的价值,认为就目前建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而言,具有装饰的建筑将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针对装饰在建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认为需要本着“回归基本原理”的精神,提倡“理性的装饰”,并把“理性的装饰”思想归纳为四条原则:时代性原则、地域性原则、大众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最后,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将核心理论和观点予以印证。《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适合从事建筑设计、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的工作者,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阅读。
绪论
0.1 建筑装饰的理论综述
0.2 研究的意义
0.2.1 建筑装饰的概念发生巨大变化,并有模糊化与暂时化的倾向
0.2.2 20世纪是中国建筑和社会文化变化最大的时期
0.2.3 国内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缺
0.3 研究的方法、范围和本书框架
0.3.1 研究的方法
0.3.2 研究的范围
0.3.3 本书框架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第一章 本体与附加
1.1 现有概念的剖析
1.1.1 西方的概念
1.1.1.1 概念演变的四个阶段
1.1.1.2 Omament Omamentation与Decoration的辨析
1.1.2 中国的概念
1.1.2.1 传统概念的宽泛性
1.1.2.2 当代概念的模糊性
1.2 重新界定装饰的概念
1.2.1 什么是装饰
1.2.2 本体性装饰(Noumenal Omament)
1.2.2.1 结构装饰化(Structure Omamentalized)
1.2.2.2 装饰结构化(Omament StructuraIized)
1.2.3 附加性装饰(AppIIed Omament)
1.2.3.1 建造的装饰(Omament Constructed)
1.2.3.2 附加的艺术(Applied Decorative Art)
1.2.4 两者的关系
1.3 装饰在建筑中的地位

上一章:国外建筑钢笔徒手画精选 [赵喜伦] 2004年版 下一章:高层建筑基础设计 [陈国兴] 2000年版

相关文章

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 天津建筑图说 20世纪以来的百余座天津建筑 [刘景梁] 2004年版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18):20世纪中国建筑发展演变的科学文化思考 浅析建筑装饰的文化意蕴--以沈阳故宫为例 10世纪以来长江中游区域环境、经济与社会变迁 中国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与租赁20年 [贾立才,吴士工] 2006年版 现代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的耦合:以长春市为例 西方古典建筑范式的现代诠释并以台湾当代建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