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本书是根据1990年10月西安会议所确定的、由三个航空院校为飞行器设计和工程流体力学专业大类设置的主干课《空气动力学》所拟订的教学大纲编写的。本书从飞行器设计的角度出发,按照空气动力学科体系,阐述空气运动所遵循的基本规律以及飞行器在低速、亚音速和超音速绕流时的空气动力特性。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学习要求,在取材上本书提供一定的选择余地。本书的主要对象是航空院校飞机设计、直升机设计、工程流体力学、飞行力学以及导弹设计等专业的本科学生,作为教学时数90小时的教材,亦可作为相邻专业学生的教材或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绪论,阐述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以及它的发展,并对我国对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和发展作了概述。
全书共分十二章。第一章介绍流体的属性和标准大气;第二章讲流体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重要的伯努利方程就在这里介绍;第三章讲不可压理想流体绕物体的流动,介绍源(汇)、涡、偶极子及它们的叠加;第四章介绍低速附面层的概念及平板摩擦阻力的计算方法;第五章讲低速翼型(二维机翼)的空气动力特性,主要介绍薄翼型理论;第六章讲机翼低速空气动力特性,重点讲大展弦比直机翼升力线理论所计算得到的空气动力特性;第七章讲高速可压流动,为后面研究飞行器的高速气动特性提供基础知识;接着,第八章、第九章分别介绍亚音速流和超音速流机翼(包括翼型)的气动特性。这样,对机翼的气动特性已经有了系统的、全面的理解。下面,第十章讲旋成体机身低、高速的气动特性,其中主要介绍细长旋成体理论,在介绍了单独机翼和机身的气动特性以后,第十一章介绍机翼-机身-尾翼组合体的相互干扰概念以及组合体气动特性的基本计算方法。最后,第十二章介绍高超音速流动基础。
由于计算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和数值方法的重要性,本书给以应有地位,在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都安排了一定的数值计算的基本内容,为后面机翼、机身或组合体的气动特性的数值计算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