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本书的主旨是阐述线性反馈放大电路的伯德(Bode)理论。说起来,日本东海大学现任校长松前重义博士在四十年前发明的"非加感电缆远距离多路通信方法",开辟了电信技术的新领域。之后,远距离通信技术在四十多年内有了高速度发展,目前已达到60 兆赫10800路的超多路通信的高水平。宽频带反馈放大器是促成该技术成就的核心问题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宽频带反馈放大器的发展,通信技术就不可能达到今天这样高的水平。
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伯德(压.W.Bode)于1938 年前后开展宽频带反馈放大器设计原理方面的研究,后经整理归纳,于1945年出版了著名的"网络分析和反馈放大器设计"3一书。在伯德建立反馈放大器设计理论之前,人们把宽频带放大器的增益和相位当作两个互不相关的参数来处理,因而宽频带放大器的设计极其困难。而伯德则认为增益和相位密切相关,在一定条件下(最小相移电路),可以由一个参数确定地求得另一个参数,并导出了其基本关系式,进而建立了反馈放大器的理论。这个关系式就是希尔伯特(Hilbert)变换式的变形,是这一领域科技工作者所熟知的伯德关系式。值得一提的是,实际上该关系式在物性论中也推导出来了,称为克端麦斯-克龙尼希*(Kramers-Kronig)关系式,是一个很有用的公式。